文/一行禅師
假如我們生活在無明中,假如我們沉迷於過去或未來,假如我們被貪、嗔、癡所左右,我們就不可能真正地過好我們生命的每一分鐘。我們將無法同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進行交流,我們同其他人的關系會變得越來越膚淺和貧乏。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空虛、疲勞和無聊,感覺不到真正自我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我們試圖跟其他人接觸,我們的努力也會徒然。我們愈努力,我們愈失落。當這種情況發生了,我們應當停止試圖跟我們的身外之物進行交流,而應當反求諸己,與自己進行交流,過著“獨處”的生活。我們應當關上通向社會之門,回到我們自身,練習在覺照中呼吸,深入觀察我們身內身外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接受我們觀察到的一切現象,向它們問好,向它們微笑。我們最好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專心致志地行禅或坐禅、洗衣服、拖地板、沏茶、清洗澡堂等等。假如我們這樣去做,我們將會恢復我們豐富的精神生活。
佛陀是人,他過著覺悟的生活,時刻安住在當下,輕松自在,安穩不動。他的內心永遠是充實的——自在、快樂、富有智慧和慈悲。無論是坐在靈鹫山的危巖上,還是在迦蘭陀竹林的綠蔭中,或者是在祇樹給孤獨園他的茅草棚中,佛陀總是佛陀,安詳、自足、默然少語,每個人都會明白,他的存在給僧團帶來了巨大的和諧,他是僧團的棟梁。對於比丘、比丘尼們來說,只要知道佛陀就在附近,這對僧團來說就已經是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佛陀的很多弟子,其中包括數百名長老,誰要是看到了他們,都會在內心生起相類似的信任。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曾經告訴佛陀,諸比丘、比丘尼在佛陀的指導下修行,這種沉著、安詳、快樂的生活方式,大大地增強了他對佛陀的信仰。
假如我們安住於正念,我們就不再貧窮。因為修習安住當下使我們充滿了喜悅、安詳、智慧和慈悲。甚至,當我們遇到了精神貧困者,我們還能夠深入地觀察他,並發現他們的內心隱秘,從而以一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他們。
當我們看一部糟糕的電影或小說時,假如我們自己的心靈很貧乏,覺照力很弱,那麼這部電影和小說可能會擾亂我們的身心,使我們變得愈加貧乏。相反,假如我們的覺照力很強,我們將會發現隱藏在這部電影或小說中深層次的東西。我們或許能夠看透這部電影的導演或這部小說的作者的內心世界。用文學批評家或電影批評家的眼光,我們就能夠看出很多人看不到的東西,即便是一部糟糕的電影或書,都可以教會我們這一點,因此我們並不因為讀那種糟糕小說或看那種糟糕電影而變得精神枯竭。只要我們對當下每一個細節保持完整的覺照,我們就能從中獲益。這就是勝妙獨處的方法。
煩惱習氣
《勝妙獨處偈》的開頭一句是“慎莫念過去”。“念過去”的意思是為已經發生和消失的事物而懊喪。過去美好的事物消失了,現在已無從追尋,我們為此而懊喪。佛陀對這一句偈子是這樣解釋的:“有人作如是思惟,過去色如何、過去受如何、過去想如何、過去行如何、過去識如何,若思惟是事,心生執著,不肯放捨,是謂念過去。”
佛陀教導我們,不應當追念過去,因為過去已不復存在。若迷失於對過去的思憶當中,我們就失去了現在。生命只存在於當下,失去了當下就是失去了生命。佛陀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我們必須告別過去,以便我們可以回歸當下。回歸當下就是同生命相接觸。
在我們的意識中,到底是什麼力量驅使我們追憶過去、生活在過去的意像當中呢?這種力量就是由各種各樣的煩惱習氣(梵文:Samyojana,結使)即由行心所構成的,它們產生於我們內心,並且將我們障縛住。我們所見、所聞、所嗅、所味、所觸、所意,都會增長我們的習氣,諸如貪愛、煩躁、憤怒、散亂、恐懼、多疑等等。習氣植根於我們每個人意識的深處。
習氣會影響到我們的意識和日常行為,它們促使我們思惟、言談,甚至做一些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的事情。由於它們是以這種方式來驅使我們,所以它們又被稱作“結使”,因為它們以種種方式把我們束縛起來。
人的習氣,通常提到的有九種:貪愛、嗔恨、驕慢、愚癡、見取見、執著、疑心、嫉妒和自私。其中,最基本的習氣就是無明,即喪失了覺照,其它所有的習氣都是由此而來。盡管有九種習氣,由於貪愛總是被列於首位,所以,常常用它來代表所有習氣。在《摩诃迦旃延跋地羅帝偈經》中,迦旃延比丘解釋道:“我的朋友們,何謂住於過去?有人這樣思惟:‘過去我的眼睛如彼,我的眼睛所觸之色如彼’,這樣一想,他就被貪愛所束縛,有了貪愛就有了渴求。這渴求之感受就使他執著於過去。”
迦旃延的解釋可能會使我們這樣認為:使人執著於過去的唯一習氣就是貪愛。但是,迦旃延所指的貪愛,實際上代表了所有的習氣——嗔恨、疑心、嫉妒等等。所有這些都束縛著我們,使我們執著於過去。
有時我們只要一聽到某人的名字(他過去冤枉了我們),我們的習氣馬上就會自動地把我們拖回過去,並由此又重新體驗過去那種痛苦煩惱。過去是一個儲藏室,既有痛苦的記憶,也有幸福的回憶。執著於過去就是對現在的麻木無知。當然要放下過去、回歸當下是不容易的。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擋住我們內心的習氣力量。我們必須學會改變自己的習氣,這樣我們才能夠自如地專注於當下。
現在也是由過去構成的
現在包含著過去。當我們領悟了習氣是怎樣在我們的內心引起種種沖突,我們就會明白過去是如何入於當下的,因而我們也就不會再被過去所淹沒,佛陀說“慎莫念過去”,他的意思是告訴我們不要被過去所淹沒,而不是說我們應當停止反觀過去以便更深刻地了解過去。當我們回顧過去並對它進行深入觀察的時候,假如我們能夠牢牢地安住當下,那我們就不會被過去所控制,構成現在的那些過去的材料,當它們被從現在的角度進行反觀的時候,會變得更加清晰,我們可以向它們學習,假如如我們對過去的材料進行深入地觀察的話,我們對它們就會有一種新的理解。這就是所謂的“溫故而知新”。
假如我們知道過去亦存在於現在,那我們就會明白,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現在而改變過去。過去隨著我們進入現在,它也就屬於現在了。深入地觀察過去,了解它們的性質,並且改變它們,這就是改變過去。過去是非常真實的。它們就是我們內心的習氣,有時它們很平靜,而有的時候,它們會突然醒來,劇烈地活動起來。
佛教中,有一個梵文詞,叫做“anusaya”。“Anu”的意思是“一起”,“saya”的意思是“躺下”、“潛藏”。我們可以把“anusaya”譯成“潛在的趨勢”。習氣永遠與我們在一起,但是它們卻潛藏在意識的底層。我們雖稱它們“幽靈”,但是它們卻以非常真切的方式出現於現在。根據唯識宗的說法,“anusaya”就是潛藏在我們每個人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修習禅觀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種子現行時識別它,觀察它,並且改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