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淺釋》專輯(第二卷終)
宣化上人講述
1. 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2. 如果說能見的自性和光明是不同的,那麼摻雜在一起,當然失去它本來的樣子,亦失去見性和光明本來的名字。好像水和土摻雜在一起,就失去水和土的名字,轉叫做泥了。其實見性是屬有情識,光明是屬無情識,兩相混合,當然失去本有的名義。所以你認為和光明相和合的義理,是不對的。至於通和暗,以及群塞亦是一樣的道理。
3. 復次阿難。又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4. 再則阿難,你現在還是認為妙明清淨見精,是和光明合,還是和黑暗合,是與通和合,還是與塞和合?
5. 阿難前迷見性是因緣自然,現在又迷見性是和合相。故佛舉出種種譬喻,來破其顛倒。
6. 現在很多人以為,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就生起狂妄心,認為人人已經是佛。那麼我亦就是佛,成佛哪有這樣容易?佛具三身四智,你有多少身?多少智?佛有五眼六通,你有多少眼?多少通?你是什麼佛?真是大言不慚!欲成佛是要認真照佛法去修行。釋迦佛是經過多少困難和時間,才能成佛?在雪山苦修六年,你現在連六天都不能,怎可說是佛,這都是狂妄顛倒!
7. 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雲何見暗。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雲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8. 假若說是與光明相和合,那麼到了黑暗的時候,已沒有光明,這個見精就不能與黑暗相和合。既不能與黑暗相和合,又怎麼能看見黑暗呢?如果說看見黑暗的時候,見精是不與黑暗相和合。那麼,與光明相合之時,也應該看不見光明。既然看不見光明,又怎可說與光明相和合的時候,知道是光明不是黑暗呢?由此可知黑暗、通達和壅塞,亦是一樣的道理。
明暗是二,見性是一。明暗是有生滅,見性是無生滅。有生滅和無生滅是不能相合的。
9.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10. 阿難又向佛說:“我現在再三思惟,這妙覺元明之見性,本來就是清淨之體,跟那些塵相——明和暗、通和塞及心念思慮等即六處識心,確實亦漠不相關,故就不能互相和合吧!”這裡阿難不敢用決定辭,只用似是而非來請問。
11.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12. 見性是不生滅,阿難用有生滅來比較不生滅是不對的。故佛說:“你現在又懷疑到你的妙覺真心,與世間的一切,是不相和合嗎?”我再問你:“你的見精是不與明相和合?不與暗相和合?不與通相和合?還是不與塞相和合?”
13.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谛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
14. 假若不與明相和合,那就見精和明相,必有一條邊際隔開。你不妨慢慢地觀察,何處是明相?何處是見精?在見精和明相兩者之間,以何處作為它們的界限?
15. 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雲何成。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16. 阿難!如果光明的這一邊,必定沒有見精在內,那麼光明與見精,就會如風馬牛之不相及,各走極端,自然不會知道光明所在之處。處尚不知,怎能知道他的界限?界限不成立,那麼你之不相和合的道理,也不會成立。由此也知道,暗和通,及諸群塞,亦是一樣的道理。
17.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
18. 上面之合,是混合之意。現在之合,是合在一起。
19. 阿難!又若這妙明見精不是和合的話,那麼,是不與明和合,不與暗和合,不與通和合,還是不與塞和合?
20.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觸。
21. 如果不和明在一起,那麼見性和明相,便成乖背不相立。一屬性,一屬相,各不相干。好像耳朵和明相,了無關系,不相接觸;耳朵是不能分別明暗的。
22. 見且不知明相所在。雲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23. 見精尚且不知道明相所在的地方,它怎能分別暗與不暗,和合與不和合的道理呢?由此可知暗與通,及諸群塞,亦是一樣的。
24.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25. 阿難!你還未明白所有一切外邊浮塵境界,一切幻化相。幻是不實在,化是變化,忽有忽無。看上去如實有,其實都是虛幻的名相。當處出生,依幻而生,也隨處滅盡——亦依幻而滅盡,沒有實體可得。然而其性則真,都是從常住真心,妙覺明體所生。但由真起妄,由妄就生出見分和相分。
26.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27. 像這樣的道理,乃至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28. 五陰:色、受、想、行、識,也就是五蘊。
29.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六根。
30. 十二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再加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和法塵。
31. 十八界:六根、六塵,再加上六識。根塵相對便生出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
32. 這種種色法心法,都是從因緣和合,虛妄而生;因緣別離,就虛妄而消滅。
33. 心色諸法,唯心所現,所以佛告阿難:“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物。”又說:“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俱屬依他起性,依他似有,觀相實妄,於本無生滅中,妄見生滅。如果執實有,則成遍計所執性。如果能了知依他起性是虛幻的,遍計所執性亦是本來虛妄的,那麼當下即是圓成實性了。
34.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35. 因迷惑的緣故,所以完全不能知道身心世界,如生滅去來之相,本來都是如來藏性,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36. 如來藏:即眾生同具本覺之性體。此性隱沒而不顯現,只是含藏在眾生心中,所以稱作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即藏性之德相。本無去來,叫作常住。不屬迷悟,叫作妙明。本無生滅,叫作不動。無處不遍,叫作周圓。含這四種德相,就稱為妙真如性。
37.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38. 在常住真心,妙明性體,即在如來藏性,真如性裡面,求去和來、生和死,那是不可得的。迷時便有去、來、生、死。覺悟了,認識自己本來面目,常住真心妙明性體,就能了生脫死,哪還有什麼去來生死可找呢?
39. 阿難。雲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40. 阿難!為什麼我說:色、受、想、行、識的五陰,就是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呢!
41.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
42. 先說‘色陰’。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無毛病的眼睛來看萬裡晴空,只看見虛空光明晴朗,這就是譬喻真本無妄。
43. 如來藏本來是清淨,什麼都沒有的。六祖說:“本來無一物”,就是指如來藏之境界。
44. 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45. 這是說從真起妄,其人無緣無故地不守自性的真如,在不知不覺中生起一些念頭,就有了無明。因為有了無明,失去自性智慧,不用清淨無翳的眼來看虛空。瞪以發勞(瞪就是久而直視),看得久了,便發生疲勞相,變成眼花,結果看見虛空中狂花亂舞,並且還見很多奇奇怪怪的幻相。所以知道色陰虛妄,正像瞪眼看見狂亂虛幻的花一樣,沒有實在的。
46. 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
47. 阿難!這些虛狂的花,並不是從空中而來,亦不是從自己的目中生出。
48.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49. 阿難!如果這些虛幻的花,是從空中出現,那就應該從空中沒入。如果有出有入,就有內外,怎能成為虛空?如果不是虛空,而是實體,怎能容許狂花自由出入?就像阿難,你自己的實體一樣,怎會容許別個阿難從中出入。虛空因為沒有實體,故才能容納幻花,忽起忽滅啊!
50. 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
51. 假若說狂花是從眼睛出來,有出必有入。既然從眼睛出來,亦應該從眼睛沒入。
52. 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
53. 若說狂花是從眼睛出來,那就是有情識的東西了。既有情識,當然有能見之性。若有能見之性,當花出來的時候,離開眼睛。回去的時候,就應該看見眼睛。如果說看不見的話,那麼狂花出去的時候,翳障便在空中。旋回的時候,豈不變成翳障了雙眼?
54. 又見華時。目應無翳。雲何睛空。號清明眼。
55. 又如看見狂花的時候,花已離開眼睛,雙目就應該沒有翳障了。那又何必要見到晴朗的天空,才說不是翳眼,而是清淨無病的眼呢?
56. 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57. 因此你應當知道,所有一切色陰,無非是業轉的幻相,和狂花幻相一樣,並不是由因緣所生,亦不是從自然而有的。
58. 如來藏性的本體是常住不變,故不從因緣生。如來藏性的妙用是妙明周圓,所以又是時常隨緣。故此又不是自然性。
59.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60. ‘色陰’已說過,現在說‘受陰’。阿難!譬如有一個人,手足本來很安然,身體內外,也十分舒適。這個人真是其樂無窮,不但不知天地之有無,連自己的身體也都忘記了。不知有苦有樂(違即苦,順即樂),苦樂兩無,心體離念,即本來在真如不動中。但這個人無緣無故地把兩支手掌互相摩擦。結果就發生澀滑(澀即粗,滑即細)和冷熱諸現象。因此應知,一切受陰虛妄,亦像雙掌摩擦所生種種現象一樣。
61. 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
62. 阿難!身識所感覺的虛幻觸覺,並不是從空中來,亦不是從掌裡生出。
63.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
64. 阿難!如果是從虛空而來,既然能觸掌,何以又不能觸你身,虛空本來是無知覺的,故虛空不應該有所選擇,只觸你的手掌,而不觸你的身體啊!
65. 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66. 假若這種冷熱觸覺,是從掌中生出,那又不需要等待合掌摩擦時才知道啊!又既然是從掌中出,合掌之時,就知道觸怎麼樣出;離掌之時,也知道觸怎麼樣入。就應該連手臂、手腕以及骨髓,都會感覺到觸入時的蹤跡,究竟在何處?假若說心中必有一個能覺之心,知道何時出,何時入,那就必定有一件東西,潛藏在人的身體裡面,自來自往。又何必等待兩掌相觸合時才知道,而喚它作為觸呢?因此應該知道,受陰都是虛妄的。然其性則真,是屬於如來藏性。但其本體不變,故不是因緣生。其作用是隨緣,故也不是自然生。
67.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68. 現在說‘想陰’。阿難!譬如有人,在談到酸梅的時候,口中自有口水流出。心中想起踐踏在萬丈懸崖上面時的情形,腳心自然會發生酸軟的感覺,想陰就是這個樣子,屬於虛妄不實。
從前在三國的時候,曹操帶兵出征,兵行失路,口渴無水。乃下令說:“大家速行,前面不遠,有大梅林,梅子甚多,可以摘食。”士兵聽後,大家口中都生津液,暫不覺得口渴了,所謂“望梅止渴”,與經文所討論的‘想陰’義同。
69. 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
70. 阿難!從談起酸梅而引起口水。這口水不是從梅而生,亦不是從口而入,只是妄想而有。
71. 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72. 阿難!像上面所說:聽說酸梅,口中即生津液。如果這津液是從酸梅生,酸梅就應該自談自說,不必待人家說出,才生津液。假若說津液是從口而入,則聽到酸梅,應該是口,何需要等待耳聞,然後有汝液。若說單獨是耳朵聽到酸梅,而後有口水,那麼這口水,何不從耳中流出。
73. 想蹋懸崖。與說相類。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74. 想踐踏在懸崖上心驚腳軟,和說酸梅而口生津液是一樣的道理。不必設身處地,只是稍為想想,踐踏在萬丈懸崖上,雙腳便會發生酸軟。一般人以為是敏感,但敏感是從何而來?這都是‘想陰’所造成。想陰亦是從如來藏性所生,由真起妄,虛妄而生,虛妄而滅,並非從因緣生,亦不是自然生。
75. 阿難。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
76. 這裡說‘行陰’。阿難!‘行陰’就象急流一樣,波浪相續,後浪推前浪,有規律而且有次序,前浪滅,後浪生,相續不斷。‘行’陰在八識裡,便如波浪一樣,前念生,後念滅,念念生滅,前不落後,後不超前,所以說:“不相踰越”。
77. 行陰當知。亦復如是。
78. 因此應知‘行陰’,亦是這樣。諸行無常,念念遷流?令我們由少而壯,由壯而老死,沒有一刻停止。
79. 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
80. 阿難!這種急流之性,不是因空而有,亦不是因水而有。雖是在水裡,但確實亦不是水之本性,亦不是離開空和水之外,而有此急流。
81. 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
82. 究竟從何處來呢?阿難!我再給你解釋:假若急流是因空而生,則所有十方都是虛空,虛空無盡,急流亦該是無盡。那麼所有世界,自然都淹沒在水流之中了。
83. 若因水有。則此瀑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
84. 假若說流性是因水而有,則瀑流之性,應非水之自性。因瀑流之性渾濁,而清水之性澄清。水性為能有,流性為所有。能有之清和所有之濁二相,應該清清楚楚地同時現在眼前,方可說是因水而有流。
85. 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
86. 若說濁流即是水性,則澄清的時候,這個澄清的,就該不是水之本體了。
87. 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
88. 若說濁流是離空離水的,但是離空則無水,離水則無流。空是圓滿周遍,沒有外邊的,豈能離空而有水?水外無流,豈能離開水而有流。
89. 是故當知。行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90. 所以應該知道,‘行陰’亦是虛妄不實在的。本來不是因緣而生,亦不是自然而有。都是因為一念無明,認假作真,便跟著妄跑,而造成世間種種虛妄之相。
91.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裡遠行。用饷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
92. 現在講‘識陰’。什麼是‘識陰’?‘ 識陰’就是阿賴耶識。能分別、有思想、有攀緣和有受授之識心。
阿難!譬如有人,拿一個頻伽瓶(頻伽是印度一種鳥名,聲音十分美妙。此瓶形似鳥,故名),塞住兩端的小孔,瓶裡滿滿地裝著當地土產虛空。走到千裡以外,把本地虛空送給別國的人。
分別的識陰,亦是這樣的道理。用虛空來送禮,其實虛空都是一樣,有何分別?分別心就是這樣的虛幻不實。
93. 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
94. 阿難!像這樣的虛空,不是從彼方來,亦不是從此方入的。這裡喻識性周遍,本無去來,有何出入?但因迷真作妄,生了分別心,無事找事做,就有這種顛倒思想。
95. 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
96. 阿難啊!如果說瓶裡的虛空,是從彼地來的,瓶中既然裝了一瓶虛空,彼地就該缺少了一瓶虛空才對啊!
97. 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
98. 若說瓶裡的虛空,是從此方入的,那麼當打開瓶蓋,把虛空倒出來的時候,就應該看見虛空從瓶子裡出來。
99. 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100. 虛空怎可移動?因此應該知道,識陰亦是虛妄不實。不是由因緣而生,亦不是因自然而生,根本都是從如來藏性所表現的。【第二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