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明一法師:成見障礙發智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前面我們看了日記《修行慢慢去成見》,知道了不管是從修行的過程還是從修行的目的來說,都是要去掉我們的成見。因為成見使得我們修行難以持續下去,因為成見使得我們坐不住,因為成見使得我們不能……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成見是障礙我們修行的主要大敵。

從結果來說,因為成見使得我們接受不了新的知識,因為我們的成見我們的智慧激發不出來,因為成見我們煩惱不斷,因為成見我們墮落在地獄而不自知,因為成見我們……所以成見是障礙我們智慧開發的一個大敵,是我們修行路上的最大絆腳石。

因為現實生活中,我們因為成見深刻,使得我們的智慧被局限或者說是固話,甚至是埋沒。從而使得我們的知識陳舊、觀念僵化而影響到社會的發展。無法滿足社會對人們的智慧、靈感、個性、創造力等等的需求。這樣一來,人們如果想滿足這些需求,就需要新的教育方式或者叫訓練機會。

目前的教育方式就是從新生代的人身上下手,通過開放他們的個性等方式來激發他們的智慧顯現。這實際上就是因為他們入世未深,受到社會上的固有成見影響不大。所以,有希望從改變教育他們的手段來激發他們的智慧,從而推動出現新的知識,推動社會的發展。

而禅修作為佛教的一個教育手段,就是從去除我們的成見下手。要去除掉我們一切的是非等二元對立的觀念,正好能夠滿足激發智慧的這些需求。比如,佛教中祖師說的“從門入者不是家珍”;或者說“從門入者非寶”;甚至說“看書只圖遮眼”等等。

一切要從你的自心流出,不要被舊的知識或者叫成見所限制,或者叫污染。通過禅修得定,把你的智慧或者叫個性、靈感、創造力等激發出來。這就是佛教中所有的教育方式,這些教育方式都是要你放下成見,甚至要你前後際斷(就連一點點的知見也要斷掉)。

這樣一個去掉了一切成見的修行人,佛教叫做讓你做回你的本來人。他不受一切的成見制約,不受是非等二元對立的左右。通過他對世界的觀察,他就能夠發現很多我們所發現不了的問題與現實。從而能夠更新我們的舊有知識,推動社會的發展。

所以,在佛教裡面常常說“知見多端喪本真”。因為一念都不生(一點舊的知識都沒有)的時候,我們就能徹底見到了真實的一切。所以,佛教裡面要求師父培養的徒弟要比師父更高明,這樣慈愛算一個好的師父,也就我們社會上說的要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所以,佛教要我們去掉我們一切的成見。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我們前面也說過了,世間的人是因為成見太深;或者叫被原由的舊知識限制而把自己的智慧遮蔽了。只有通過特殊的訓練方式(比如佛教的禅修)去掉成見,才能跳出舊知識的框框,達到激發自己智慧的目的。

或者,希望有少數一部分新人(沒有被舊知識限制或者叫污染的人),他們不受原有知識的污染或者說限制,他們的個性突出,他們的智慧比較容易被激發。通過這些人的智慧或者叫創造力,突破舊知識的封鎖,產生新的行業,帶動舊知識的更新。

 

上一篇:2013年佛教節日一覽
下一篇:減少生活中的煩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