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老法師: 我們要把課堂裡面的作業,落實到生活之中,這才叫修行
好,請看底下一段經文:
【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
這是說修因,時間更長,前面從一日到七日,然後講三七日。這個時間長,“千日”,這三年,三年不間斷,足見他的恆心毅力。三年不間斷,就是每天你有定課,定課雖然不多,但是一天都不缺,這就是經上講相續,符合淨念相續這個要求。到時候一定要做功課,念菩薩名號一千聲,時間並不是很長,要有恆心,三年不斷。
【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
菩薩派遣護法神保護你,實實在在是因為你自己修持有功夫,這些鬼神對你敬仰,地藏菩薩歡喜,感得鬼神的護衛。這都屬於果報,你得到鬼神的護衛。
【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
我們看到這段經文,是我們現前生活環境所必要。現在這個世間有災難,災變太多我們沒有辦法預料到,隨時隨地都可能遇到,我們怎樣來處置?過去李炳老教我們,唯有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所以在大災難當中你還能夠得到平安,你的衣食不缺,要怎麼修法?要修布施,不要怕我統統都施完了,我沒得吃、沒得穿怎麼辦?你統統施完,你沒得吃、沒得穿,佛菩薩會送吃的給你、送穿的給你,你要有這個信心。到時候佛菩薩沒送來怎麼辦?自己業障太重,認真努力一心念佛,絕不怨天、絕不尤人,感應道交。“無諸疾苦”,‘疾’是病,你不會有疾病,你不會受到苦難。“橫事”是災禍,天災人禍,不是預測得到;這些事情你都不會遇到。這些災變,“不入其門,何況及身”,‘不入其門’就是你居住環境不會發生這些事情,當然你的身不會受到這些危害。想到這一點,現在念佛、念菩薩很迫切,現在確確實實可以消業障,免除一切災難,消災免難,唯一修學的方法。
念阿彌陀佛好,念觀世音菩薩也好,念地藏王菩薩也好,要一心稱念,記住心行相應,感應就殊勝。如果口念,心不相應,還是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傷害眾生的事情,傷害社會的事情,你怎麼樣念也是枉然,為什麼?不相應。這個經上一定要記住,前面所講的原則,每一天稱念千遍至於千日,也不能離開這個原則,那就是一心稱念。一心裡面決定沒有夾雜、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才叫一心。而且要知道把你念佛、念菩薩名號,這是一種課堂的作業,課堂裡面的學習,學了之後要應用在生活上才管用;不能說我在佛堂裡面,做一個小時、半個小時的功課一心,做完之後,又去搞是非人我,又搞貪嗔癡慢,那沒用處。要把一心保持在你今天一天當中都不變,我對人、對事、對物都是誠心誠意,都是利益眾生、利益別人,這叫真修行,這才叫真正會用功,他有感應道交。決不是想賄賂佛菩薩,我天天念照你這個方法,你保佑我升官、保佑我發財,那個是冤家,我希望他快點死掉,你起這種念頭就錯了,這是不對的。一定修什麼?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處事待人接物。念佛,我的心像佛、願像佛、行像佛,用在這一天生活當中。明天早晨再念,怕明天忘掉,明天再念一遍。天天這樣做,做上三年,你已經做熟了,你一定會永遠做下去,所以才得善神擁護,佛菩薩護念。
【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這是得究竟圓滿的果報。此地菩薩是指地藏菩薩,一定得地藏菩薩摩頂給你授記,你所修的因真實,你的果報當然殊勝。佛菩薩會教你怎樣修因證果,這是摩頂授記。再看下面一段,這是第四段,‘成度生證果’。經文愈往後面愈殊勝,愈到結尾顯示佛菩薩愈慈悲,我們細心觀察,看到菩薩苦口婆心勸導我們。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發廣大慈心,救度一切眾生者,欲修無上菩提者,欲出離三界者。】
這是先把條件說出來,這是哪些人?這是很了不起的人,真正的菩薩。“善男子、善女人”,這一個‘善’字,必然是具足淨業三福,這才是‘善’,不是普通的善。世間的善人沒有這麼大的心量,二乘善人也沒有這個心量,所以這是大乘菩薩善。他“發廣大慈心”,‘廣大慈心’這四個字,就包含淨業三福十一句。下面具體說出來,“救度一切眾生”,‘一切’是盡虛空、遍法界,不是限定某一個地區,他發這麼大心,四弘誓願裡面‘眾生無邊誓願度’;“欲修無上菩提”,四弘誓願裡面‘佛道無上誓願成’;“欲出離三界者”,‘煩惱無盡誓願斷’,你才能出得了三界,這是真正覺悟了。
注解裡頭注得好,‘此是大菩薩心,習行般若波羅蜜,故能發起度人之心。然慈悲本具,昔著我人,故分彼此。今知同體故發等心’,這幾句話說得好,我們有沒有發這個心?如果沒有發這個心要趕快發,雖發這個心,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若有若無,這心不懇切、不真實,所以在修學功夫不得力,在生活環境當中境界轉不過來,都是沒有真正發心,發心一定要真實。真實心一定要‘住真實慧’,此地講‘習行般若波羅蜜’,在《無量壽經》叫‘住真實慧’,你這個心才能發得起來,所以‘慈悲本具’。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都是我們自性本具,你本來有的,你跟一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
現在你這個心為什麼沒有?因為你著了人我,《金剛經》上講的四相,你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金剛經》上講你著了四相,實際上就是你在境界上起了妄想、分別、執著,你錯在這個地方。你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你分此分彼,分自分他,你的慈悲心不能現前;不但慈悲不能現前,真誠不能現前,清淨、平等、正覺統統不能現前,本有的性德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什麼?煩惱,妄想煩惱起作用,你的日子怎麼好過?當然不好過。如果你性德本具的智慧德能起作用,你的日子好過,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我們在講習當中常說,你過的是高度智慧的生活,現在人講高度藝術的生活,其實世間人講藝術的生活有名無實,正如同世間人講真善美,這個世間真善美是有名無實,唯有佛菩薩是真實的,他過的生活是真善美的生活。所以一定要發這個心,要發救度一切眾生之心,捨己為人。
在佛法裡面我們供佛,供佛有供燈,燈就是表這個意思,燃燒自己,照耀別人,供燈取這個意思。古時候燈非常明顯,用的是油燈,油逐漸逐漸干了,放出光明照別人;蠟燭更明顯。所以看到燈,你自己就曉得犧牲自己成就別人,否則的話,你供燈不就白供。香表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香表這個意思。供水,水表清淨、表平等。這些供具都是叫你一看到,你就要曉得我要怎麼作法,提醒自己,佛菩薩哪裡需要這些東西?無非都是為度自己,給自己做得度的增上緣而已。
注解最後一句講出離三界,我們把這一句念一念:‘出離三界者,即圓教初信至七信,見思先去,長別三界苦輪也’。這提醒我們,圓教初信位的菩薩,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了,初信位的菩薩,他斷煩惱的功夫跟小乘初果相同。我們就知道,初信位入聖流,他入了聖人的境界,他不是凡夫。雖然初信位的菩薩沒有出離三界,在三界裡面人天兩道修行,決定不墮三途,他得到保證不墮三途。為什麼不墮三途?不造三途的惡業,三途的因斷掉;換句話說,他不再為自己。見惑裡面雖然講八十八品,歸納起來不外乎五大類。第一個身見,也就是他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剛才講妖魔鬼怪已經貼不了他的身,他知道身不是我。我們一般方便講法,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樣,這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捨掉很容易,捨掉舊的換一件新的。他知道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所以在十法界捨身受身,他很容易,他不執著。這個身不好了換一個,就好像衣服不喜歡再換一件,不一定要等到穿舊穿破,隨時可以換,這就是講生死很自在,沒有一絲毫貪著。
凡夫之人他迷惑,他認為這是自己,所以很難捨,很不容易捨,貪念,不肯放下。像我們看到小孩,很小的小孩,他對於他自己的穿著很貪愛,要給他換一件衣服又哭又跳不肯換,就是這個樣子一樣。所以了解事實真相之後,捨身受身一點都不難,不驚不怖,那他那個身愈換愈好、愈換愈莊嚴。如果說是貪念、執著,不肯捨棄,往往愈換愈壞,人身失掉,再換的身是餓鬼、畜生、地獄,這都是貪嗔癡沒放下。佛教我們修行要在這些地方真正去下功夫,斷貪心、斷嗔恚心,貪心斷了不墮餓鬼,嗔心斷了不墮地獄,癡心斷了不墮畜生,永遠離三惡道。再看下一段經文:
【是諸人等,見地藏形像及聞名者,至心皈依。】
這是講他修行的方法。這句經文裡最重要的“至心”,“皈”是回歸、是回頭,“依”是依靠;真心回頭,依照《地藏菩薩本願經》修行,這叫皈依地藏菩薩。你要不肯依照經教修行,那不叫皈依,你沒有回頭,你沒有照做,依是要照做。經上教我們做的一定要做到,叫我們不可以做的決定不能做,依教奉行才算是皈依,真心誠意去做,你就是至心皈依,這個功德大,太大了,從心裡頭回頭。下面這舉事相。
【或以香華衣服、寶貝飲食,供養瞻禮。】
“香華”所表的意思要清楚,‘香’是戒香,要持戒、要守法;‘華’代表因行。通常在大乘法裡,‘華’表六度,“衣”表忍辱。“寶貝”,世間人所珍愛,代表財物;“飲食”,養活生命所不能夠缺少。以這些來“供養瞻禮”,在菩薩形像面前供養,這是每天課堂裡面的作業,應用在生活上,那就是救度一切眾生。特別是對一切苦難的眾生,我們怎樣用香供養他?教導他守法,教導他持戒,我們是用香供養眾生。怎樣用花供養他?教導他布施,教他修善因才能得善果,教導他處事待人接物要有耐心,要忍辱,就是布施供養。教導他學佛,皈依三寶,接受佛法理論方法去修行,就是寶貝的供養。他有苦難的時候,照顧他的物質生活環境是飲食供養。我們要把課堂裡面的作業,落實到生活之中,這才叫修行。如果說只在寺院裡面,或者只在你自己家庭裡面,天天這樣供養佛菩薩,瞻禮稱名,你就能救度一切眾生嗎?你就能證無上菩提嗎?你就能出離三界嗎?不能。
所以我們每天早晚課誦,無論是在寺廟殿堂,或者是你家裡面的佛堂,你要曉得課堂作業。我講過很多次,早課提醒自己,提醒之後你這一天要照做、要落實,你早晨那枝香就沒有白點。點這枝香是我自己這一天,處事待人接物要如法,如法就是持戒,也要勸人守法、守規矩,你這一枝香沒有白點。勸人家種善因,斷惡修善,這是供花,這個花沒有白供。所以這一些表法都提醒自己,自己要做,要勸別人做。晚課反省檢點,我今天做的成績如何?我有沒有做到?有沒有認真去做?做得自己滿意不滿意?如果自己覺得不夠滿意,要忏悔、要改過,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這叫修行;你這早晚二課成就真實功德,不是形式。現在人修行,只有形式,沒有實際,所以他不能成就。末後:
【是善男女等,所願速成,永無障礙。】
“所願”就是前面講的三願,度眾生的願,成佛道的願,脫離三界六道的願,都能成就,這是我們一定要記住、要懂得。今天時間到了,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