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從字面意思來看是說,人都有佛性,只要能棄惡從善,即可成佛。
其實,這句話中的“屠刀”,也並不只是指真正的屠刀,而是泛指惡意、惡言、惡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顛倒、分別、執著。“屠刀”的本質就是“人對自身”的迷惑。所以,人如果能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還揭示了一個修行的真谛:修行不分早晚,不計過往,只要你覺悟了,開始修行就是。
下面的這則故事,則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了這個真谛:
圓心寺有個得道高僧,十六歲離開父母出家修行。自出家以來,他每天青燈黃卷,早誦晚唱,晨鐘暮鼓,自感沾山水之靈氣,吸佛道之精華,已經六根清淨,六塵不染,了卻了一切塵緣。因高僧德高望重,一時間,使得圓心寺香客不斷,來參禅解悟的人也絡繹不絕。
一天,寺裡來了一個青年,想了卻塵緣,皈依佛門,在這裡尋一份清淨,找一方淨土。青年跪在了高僧的面前,說:“師父,請收下我做你的徒弟吧。”
高僧看了看他,問道:“你真的能了卻塵緣?”
青年肯定地點點頭。
高僧的心裡突然閃出一個奇怪的念頭,他不相信眼前這個青年能真的了卻塵緣,一心向佛。於是,高僧拿出一個早已蒙塵的銅鏡,遞給青年,說:“佛門淨地,纖塵不染。既入空門,塵緣必了。這面鏡子就像是你的心,如果能擦淨,就請你再來。”
青年拿起銅鏡跪別而去。回到家,淨了身,燃了香,心無雜念,虔誠地拿起銅鏡擦了起來。上面的浮塵輕輕一擦就掉了,然而,有幾個黑色的印痕卻怎麼也擦不掉。於是,青年拿出一塊磨石,打磨起來。就這樣,青年起早貪黑打磨了半個月,銅鏡終於光亮照人。
青年高興地拿著銅鏡又來見高僧。高僧看了看,搖搖頭。
青年很是不解,問高僧:“難道銅鏡還沒擦淨嗎?”
高僧微微笑道:“你再用心地看看。”
青年拿起銅鏡,看了又看,終於看見了一道印痕。這道印痕若隱若現,如絲線般在光亮的鏡子上。
青年的臉紅了一下,接過鏡子走了。
青年回到家裡,依然孜孜不倦地磨那個鏡子,無論春夏秋冬,從來沒有停息過。為了心中的希望,青年的手早已磨出了厚厚的老繭,腰也坐得如弓一般難以直起。
可是,直到那個銅鏡被磨得薄如蟬翼,那個印痕還是沒有被磨去。
青年不知道這印痕有多深,拿起鏡子反過來一看,發現那個印痕已經透到了鏡子後面。
青年絕望了,他知道,鏡子上的印痕無論如何也磨不掉了。他想,一定是高僧以為自己沒有誠心,難絕塵緣,才弄了這麼一個鏡子來暗示他。青年感到佛光消失了,心裡的那盞燈也熄滅了,眼前一片黑暗。他不禁仰天長歎:“佛啊,看來我今生是與你無緣了。”
而高僧正在打坐參禅,忽然感到眼前出現了兩朵蓮花,一朵含苞待放,還沒有盛開就凋落了;而另一朵看似清淨的蓮上,卻出現了一點污泥。高僧大吃一驚,想起了那個來拜師的青年,忙派人下山去找。
然而,那個青年已經懸梁自盡了。
高僧懊悔不已,忽然感到自己的生命之燈燃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高僧圓寂時,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最先出現在他腦海裡的不是佛祖,而是他的父母。
高僧心裡長歎道:看來自己也是難了塵緣,近百年的修行仍難成正果,何況那個青年啊。人心如果真的如鏡,除了沒有瑕疵,為什麼就不能博大一些呢?誰又能把前塵過往擦得不留一絲痕跡?看來,人是多麼需要有一顆寬容和包容的心啊。
高僧圓寂了。佛祖卻寬容地留下了他,他成了佛。
心律開示:過去的已經過去,誰也無法把自己的前世過往擦拭得不留一絲痕跡。太在意過去,只能陷入執著的泥塘。就讓過去的事情過去吧,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一切都會更加自在,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