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善存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詩了,卻很好的消除了之前我等愚癡眾生心中的苦悶。記得師父很早就把“秘密”告訴我們了:“念佛時即是往生時”,但是很長一段時間竟不能領受,錯解為:念佛的當下,佛陀聽到我們的呼喚,佛心入我心,那一短暫的美好時刻的確是得到解脫了,但是不念的時候怎麼辦,到死的時候痛苦纏身念不了怎麼辦,唉,往生好辛苦啊。和一位師兄談及此事,她也是茫然,“是啊,看來只有找人助念的份了!”
阿彌陀佛在我等心胸狹窄、愚癡無愛的人心中竟是如此苛刻的形象,想來真是可悲至極。
我們誠惶誠恐的念佛,卻不料“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無量壽經》言: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又言: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阿彌陀佛已經說的如此清楚了,稱念佛號即是往生的授記,稱念佛號的眾生即被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壽光攝取,我們一直浸YIN在浩瀚無邊的本願光中,卻還耗費心機的追尋所謂的授記。豈不是可悲可歎!
忽然又想到那首曾經紅極一時的詩歌:《見或不見》(倉央嘉措)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初次讀到,就在想一個出家人竟然還懷著如此深的愛戀,寫出如此刻骨銘心的情詩,真不可思議。正是正是!世俗的愛戀易碎易變,如何承擔得了“不增不減”。那正是慈父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愛戀,不悲不喜、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捨不棄!十劫前便是如此,十劫後未曾改變!
來我的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他是如此溫柔的呼喚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