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祖古烏金仁波切:一個鐵定令你瞬間生起慈悲心的方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勝妙----烏金祖古開示
譯者:何文心
 

不忘勝妙前行菩提心

解脫分別觀念之正行

以及最終功德的回向


  佛教的起源可追溯自印度。它最早出現於此,且釋迦牟尼佛也在此圓滿成就。後來,佛法再傳至他地,包括尼泊爾和稍晚的西藏。本來在印度時,並沒有許多教派,基本上只有深廣的經、續二種傳統,和四種主要的學派:分別說部、經量部、唯識派、中觀派。

  可是當佛法傳至西藏時,新的傳承就出現了,以其時間先後而名之,首先是“舊教”,稱為寧瑪。其後連接的七個傳承稱為“新教”。所有這些不同的教派就是著名的“實修傳承八乘”,即寧瑪、噶當、薩迦,噶瑪噶舉、香巴噶舉、稀解和覺宇( Shijey and Chod)、覺囊(Jordruk)和甚深耳傳(Nyendrub)。如今它們都包含在西藏佛教的四個教派裡,即有名的寧瑪、噶舉、格魯和薩迦。

    所有的教派都是完美無瑕的成就之道,也都修持三種勝妙——當我們修習前行的菩提心時,包含了世俗(相對)菩提心和勝義(究竟)菩提心兩種。當我們修習生起、圓滿二次第的正行時,便能自觀念的束縛中解脫。終了時,我們將功德回向,願眾生得諸喜樂。如此的修行,即溶合了經教和密續。因此,此三勝妙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我們修持什麼,若具備此三勝妙,則永遠是正確的;反之便無法達到圓滿。

  我們必須記住,修行要把握此三勝妙——不論行事大小、钜細靡遺。即使供養一朵花、一柱香、或繞行聖物時,初發心都是非常重要的,應如此觀想:“我願行此善以清淨罪障,並為眾生的利益而積聚功德。”末了,將功德回向眾生。照這樣做,則善行會倍增,效果百倍於同一行為但不具此心念者。

    前行指正確的初發心,由大乘廣大的心量,和金剛乘甚深的心意中所發出。菩薩的廣大心量,或大乘法教即是慈悲心。我們思維所有一切如父母眾生,正陷於輪回苦海中,我們要發願:“願我一人能救渡一切眾生,使其達到完全覺悟境界。”

    金剛乘深奧的心意是淨念(或曰“聖觀”),即視萬事萬物皆是清淨的。修持金剛乘必須觀想此世界即是佛淨土;我們的居處是天宮;男女有情是勇父空行;所有的聲音都是咒音;眾生的思想和感情都是本覺的相續。以此觀之,則外象(相)、聲音和思想,即是本尊尊貴的壇城、咒音和智慧。這是一種觀視事物本然實相的訓練,不加任何人為的矯飾。

  菩薩發廣大慈悲心的原因,乃是大乘法教以利益無邊虛空的眾生為主旨。在六道中的眾生都是我們的母親,但他們不但不知如何能得到快樂,反而不停地種下輪回苦因。一旦我們誠心思維此事,憐憫和慈悲就會油然升起。

    通常我們會愛今生的父母,不只人類如此,動物的親子間也有愛。如果知道所有眾生都曾是自己的父母,身為人類的我們就不會不愛他們。一旦如此觀之,則現在的我擁有人身,又該感謝誰呢?人身來自我們的父母,這是一個浩大的慈恩。因為活著,我們才能修習佛法。另外,父母不但生育我們,且慈愛關懷地撫育我們。如果一個嬰兒出生後即遭遺棄,就只能再活一、兩天。然而,我們的父母,尤其是母親,以極大的慈愛撫養我們成人,歷經千辛萬苦。如此浩恩,我們不應心存感激嗎?

    有許多來到這裡的人問道:“我不知道如何生起慈悲心?如何培養它?”那麼,請如下觀想吧!在你面前,有一個非常殘忍的殺手,拖著你的母親,切下她的耳朵,拔掉她的舌頭,挖出她的眼睛,砍下她的四肢,接著剁碎其身軀。此時你感覺如何?不可能不對她產生憐憫和慈悲心吧?以此來觀想你的母親,然後擴及一切眾生。因為事實上,眾生都曾是你的母親,唯一的不同,只是時間先後而已。如果我們能如此觀之,則對一切眾生怎能不生起慈悲心呢?  

    佛陀曾說,我們過去歷經了許多世,有無數的色身。這些色身的骨頭如果堆起來,會比須彌山還高。過去世中我們都有父母,所有眾生無一例外地都曾在某世中是自己的父母。我們必須想到如何利益他們,如何回報他們的慈恩。不只是對今生的父母,也對所有的眾生,無一絲偏袒分別。這種無偏袒的心態,對眾生不起分別的心,就是無量的平等心,是四無量心之一。平等心是視眾生皆相同,不會認為有些是我的朋友,其它是敵人等。

    現在,我們不能再假裝不知如何生起慈悲心了。但是,菩薩的廣大心量不只是慈悲心,還有願心——熱烈期望能利益眾生,使其達到最高覺悟的心。 

    以下談勝妙的正行部分——自觀念的分別中解脫,包含生起、圓滿二次第,但主要是指圓滿次第。首先談生起次第。“生起”之意為精神上之創造、觀想或想像;圓滿次第則指究竟法性本身,無任何對立之觀念。生起次第中,仍有觀念存在,達圓滿次第時,已無觀念束縛。

  在生起次第中,觀想外在的世界是佛淨土。這並非否定現存世界,因為萬物皆由五大所構成,然而自始,五大純淨的本質就是五方佛母。從這點來看,古代的非佛教徒和佛教徒,都對這個世界有類似這種純淨的看法。例如,非佛教徒不視五大為普通的低俗之物,他們視其為地神、水神、火神等的本性;而金剛乘的行者,則視五大的清淨本質是五方佛母。

    再者,一切眾生毫無例外的都是由五大和五蘊所構成。五蘊在染污狀態時是:色、受、想、行、識,但其清淨本質是五方佛父。這也說明了“一切眾生都是男女本尊”此話的意義。言語由“氣”所構成,“氣”由“智慧氣”所構成,它也形成了陀羅尼——一切覺者之咒語。另外,一切眾生的思想感情,其本質本就是覺醒的——是一切覺者的心。我們以此清淨覺觀來修行,毋用假裝無視其本來之貌。我們只須認知找出其原來之樣,如同認知到黃金就是黃金一樣罷了。

  事實上,一切外象(相)、聲音、意念都是本尊、咒語和智慧。智慧意指“三摩地”,或一切覺者之心的悟境。首先,我們必須有這個觀念:所謂“認知事物本來的面目”,除卻知性上的理解外,還要去體悟它。“體悟”的意思是,認識到心識的本質就是智慧——思想的本質是超越概念的明覺,然後將心保持在自然、清新的狀態中。這就是消除概念束縛的正行。

    當我們觀自己的身體是金剛身、言語是金剛語、心意是金剛意時,就稱之為生起次第。簡而言之,就是悟者之身、語、意住於佛性之中。但最重要的是究竟圓滿次第,也就是了悟佛性本身。生、圓二次第都談到了佛性;生起次第是善巧方便,圓滿次第則是如來般若智慧。但我們不應把在金剛乘,屬於方便與智慧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分開為兩者。

  壇城本尊、咒語和智慧的涵意為:一切形象(相)具本尊之本質,一切聲音具咒語之本質,一切思想具覺悟之本質。形象(相)為本尊、聲音是咒音、思想是智慧,此為密咒乘的甚深心意。這是我以前在岡波巴第三法中,曾提到過的“願以此道清淨無明!”這句話包含了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則在岡波巴第四法中“願啟轉無明為智慧!”由此可知,大手印、大圓滿和大中觀的知見,只不過是對我們的佛性不同的稱呼而已。此三者並無不同,其交集點即是佛性。

    最後一個勝妙是回向,它包含了兩部份:功德回向和發願。為了回向,我們必須行善,例如,就算是只念一句“嗡嗎呢呗咩吽”也算是善業。“以此善業”意指,我們行做某些善行,而其利益可以回向眾生的福祉。接下來,發願要如是觀想:“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的行願皆能圓滿!”

  有念善行做後,如果我們忘了回向和發願,一旦發怒就會摧毀這些善業。善業有兩種:有條件和無條件的。有條件的善業是指我們心有所想,或心存善念而去做。嗔恨也是有條件的,即是視情況而發生。有條件的嗔怒會摧毀有條件的善業。無條件的善業是法的修持,如清朗虛空,不易不壞。有條件的善行如雲,會被風吹散,而無條件的善行則如天空本身,不受風的影響。一旦我們回向並發願,善業便不會被摧毀,一切就能圓滿。所以,我們一定要記得回向,因為我們是凡夫,會發怒,這是可能的,那麼嗔心就會摧毀功德。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將有條件善業轉為無條件的,即“三輪體空”——無所行之人,所行之事,和所行對象等之念頭——則此“三輪體空”即可確保有條件的善業永不被摧毀。

  通常當我們做回向時,會認為有一樁善行;有回向的對象——眾生;有行善者——我。這樣的善業是有條件的、有念的。所謂三輪是和身、口、意三個概念相對立的,如果沒有一絲這種主客的觀念,那麼還剩下什麼呢?就只有本然的明覺了。三輪體空即不對做回向的人,回向的對象和回向的善行起任何念頭,自然達到純淨的狀態,此即永不枯竭如海的善業,在經典上稱為“住空而行善”。“空”的梵文是Sunyata。“Sunya”之意為解脫任何概念物質的束縛,即使是小如原子。“ta”的意思是本覺就此顯現出來。

  後注:尊貴的烏金祖古仁波切,是噶舉和寧瑪傳承中的資深上師與禅修大師。一九二〇年生於西藏東部,是十九世紀巖藏大師,丘舉林巴的曾孫,也是其不共傳承的主要持有者。

 

上一篇:海濤法師:鬼道之苦,大苦大苦,我不能見
下一篇:根松成林曲傑嘉才仁波切:三昧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