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輪回的記憶
陳容永,字直方,是清初弘文院大學士陳彥升的兒子。陳容永生性樸實,不說假話。陳容永和黎士弘倆人關系不錯,二人在順治十一年(西元1654年)一同考中科舉。黎士弘,字愧曾,是福建長汀人。
一天,陳容永忽然對黎士弘說:“我與你見面的機會不多了。”黎士弘問他為何說這話,陳容永便說出了一件驚人的事情,原來他是一個記得四世輪回經歷的人。
接著陳容永便大致地講了其前生的事情:“第一世我是四川通判的兒子,因嫡母管束嚴,出外做生意,父死才回家。第二世在富貴人家當公子。第三世轉生為京城竹林寺的和尚,一天出外時碰到一群婦女,偶然注目觀賞她們的身姿儀容,竟因此沒修成而繼續墮落輪回於人間。今生投胎到陳家,八歲時,隨父親到竹林寺去,齋房路徑,完全記得清清楚楚。今世雖然生在宰相家,恐怕後世又要低下了。今生我定數應早死,如不早死,必遭刀兵之禍!”
陳容永的父親陳彥升是大學士,那陳容永為什麼說他生在宰相家呢?原來清代常把大學士俗稱為宰相。接著陳容永又說他今生九歲時,曾為陰間官員,每夜初更,元神便離體到冥府,判決案件,曉鐘響時回人間。陰間種種事情,開眼出聲後就忘了,這大概是為了防止洩露陰間的事情吧。十二歲時,他因犯事被革去冥官職務,至於犯的究竟是什麼事,他不肯告訴黎士弘。果然沒多久,陳容永就去世了。
後來到了順治十五年(西元1658年),陳彥升因罪被革職充軍。古代王朝往往有連坐制度,家主如被發配流放,家人往往也要跟著被發配流放。陳容永若不早死,恐怕就會隨其父一起被充軍,很可能真的就要遭刀兵之禍了。陳容永的話可算真應驗了。
看了這則歷史記載,不由得讓人感歎輪回之事千真萬確,人的生命絕不止世上的那幾十年,不光有人間這一個空間的存在,還有陰間,有冥官斷案審判罪人。人活著真的不能犯罪造業呀!再看陳容永作為僧人的那一世,竟然因為注視女子而沒修成,可見上天對一個修煉人的要求就更高了。作為修煉人真的要去掉一切色欲之心,以及其它的執著心才行啊!五種光彩
太陽在白天光芒萬丈,月亮在夜晚明亮,(剎帝利)武士著武裝時輝耀,婆羅門在禅定時神采飛揚,
但阿拉漢(佛陀)則不分日夜,光明普照。
有一年七月的月圓日,波斯匿王一身華麗的國王裝扮,前來向佛陀問訊。當時,坐在大眾邊緣的卡努達伊尊者也正在深深的禅定中,全身透出一片金黃色的光暈。大眾中的阿難尊者發現天上的太陽正在下山,而月亮也正要出來,一時之間,太陽和月亮同時在天邊放光芒。但當阿難尊者轉過身來注視佛陀時,察覺到來自佛陀身上的光輝,遠比其它的光芒更耀眼。
阿難當下驚呼道:「啊!世尊,你身上綻放出來的高貴光輝勝過國王、卡努達伊尊者、太陽和月亮所有的光彩。」
佛陀回答阿難:「諸佛日夜都綻放光輝,並且涵蓋五種光彩 (注)。」
注:佛陀以戒律超越放蕩,善行超越惡行,慧超越無明,功德超越敗德,正直勝邪逆。 孝順是積德改命第一法
小時候在一個村子裡生活過幾年,現在回想起來,從村頭數到村尾,就數不出幾家真正有孝心的。村後有一位聾啞老人,沒有妻兒,獨自生活,但他卻是差不多最有福氣的。他的近親只有個侄女,在城裡工作,待他就象親爹一樣。曾經將他接到城裡去,但他過不慣城裡的生活。聾啞老人沒辦法與別人交流、電視都不會看,呆在城裡象坐牢一樣,所以說什麼都要回村子裡。侄女經常回來看他,每次回來,都要給村子裡家家戶戶送點土特產。她是放心不下這個老伯父,托付村子裡的鄉親們關照著點。對一個又老又殘疾的伯父尚有此心,可以想見她對父母的孝心,以及平時的為人。
還有村東頭一家,幾個兒子沒一個不敬父母的。兒子們幾十歲的人了,做得不對,老爹照樣罵人,沒有一個敢頂嘴的。這實際上是這家兒子們懂道理,重孝道。現在他家幾個兒子全部在城裡,都是自己讀書出去的。
相較之下,村子裡很多人家,對待老弱無能的父母,象家奴一樣喝斥的。還能做事的話,就讓父母給自己帶孩子,養雞養豬。往往也就在這些事上,兒子媳婦們認為厚此薄彼等等,結下心結。到了老得做不了事了,相當多的一部分老人就得獨自過日子,用三塊土磚搭個灶,自己將就著弄點吃的。兒子們每家出一點米就算是了差事了。就這一兩百斤米,還相互攀比著,拿以前的事計較。經常鬧得兄弟反目、妯娌吵架的。去年回村子裡,看到那些老得腰彎得象個蝦米一樣的老人,在又破又黑的老房子裡獨自生活,了卻殘生,我看著實在傷心。
整個村子,就前面說的這兩戶人家最興旺,後代都洗了泥腿子上岸。《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誠哉斯言。怎麼的心,就有怎麼的命,錯位也錯不了多久。
我現在回頭想想,我的親戚的各個支系之中,那些孝敬老人、為人寬厚善良的人家,現在沒有一個不是生活狀況很好的。而那些為人刻薄、不孝父母的,家裡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嚴重問題,種種不如意。
有一次我與昆明的一位經銷商談起這事,他回頭想一想他的親戚們,還真是如此。他的親戚中,凡以前為人有孝心、待人真心的,現在沒有一家不興旺的;凡不孝父母、待人刻薄的,家裡要麼子女不省心,要麼家境不好。他給我一家家對照著講過去,講了差不多半個小時。一個挺唯物的人,他自己講著講著,也感慨這事真是有道理。
說起改命之法、積福之途,父母才是最肥沃的福田。家裡父母還在世的,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衣食不缺、醫藥隨時、尊重聽話,讓父母放心,為父母臉上爭光,度父母出六道。父母過世了的,多誦點《地藏經》、多做點功德回向給父母,以超度父母。這些就是無與倫比的功德了。孝是一切善行之本,在家中不敬父母,一切福德都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樹木爛了根,或許暫時看起來還算繁茂,也必定經不起歲月風霜的。下面納僧和大家來談談財富:
一、財富由布施而來
財布施是財富的正因,其它什麼努力工作、用心經營、貴人相助、機遇機會等等,都是助緣。如果想果報早一點來,現生就來,很快就來,那就要努力做好各種助緣。俗話說得好,黃金順流漂來,也要趁早去撈。
積集福報資糧是一切成佛之道中不可或缺,修行人想要了解空性,想獲得無上佛果,在福報資糧未圓滿之前是無法辦到。福報的來源除了要聞、思、修,主要還是要靠發菩提心來獲得。經典裡說道:“不積資糧無悉地,猶如搾沙不出油。”
二、正確的認識財富
先從一故事來說起。我們中國人,遇到家境困難,生活無著,或是生意不景氣,就去求財神。在印度,就是敬奉功德天——如供天儀軌所說的“南無第一威德成就眾事大功德天”,求功德天的恩賜財富。故事就這樣發生了:有人家道衰落,就供養功德天,早晚都誠意地禮拜。一直供養到兩年,居然得到了功德天的感應。那天,聽見有人推門進來,一看正是功德天。窮人急忙起來,以最虔敬而歡喜的心情去迎接。功德天是一位最美麗的女郎,可是當她將坐下時,外面又有人推門。窮人忙著去看時,這回來的,卻是一位又黑又丑的女郎。窮人阻止她進來,可是那位黑女郎,卻一定要進來,同時說:“功德天是我姊姊,我是她的妹妹——黑女,我們姊妹是從來不曾分離的。你請她,即使不請我,我也非來不可。姊姊來賜與財富,我是來銷散財物的,你見過有積聚財物而不散失的嗎?”
這一故事說明了:世上的一切財富,都是無常的。得來是那樣艱難!可是結果是不能不散失,而且又散失得那麼容易。所以我們學佛的,財富不可強求;如散失了,也不必過分的懊喪,因為這是遲早要散失的。反而應該注意:財富應怎樣得來,得來了應怎樣處理,才不致讓它無意義地消散了。
三、財富究屬於誰
財富,到底是屬於誰的?這個看來簡單的問題,實際上非常復雜。這要從三方面去說。從先前的因緣說,那就是“宿因則共,現緣或別”。這是說:從以前業感而有的宿因說,大地、河山、火、水、田、園、一朵花、一株草,這些(一般看作)自然而有的,都是大家共業所感的,不但是人,也還是畜生等所同感的。如披拂的春風,和暖的日光,山石,土壤,這不都是共有的嗎?凡是共業所感的,不是一人的力量所能轉移。如大家的善業增上,就會進步而逐漸地清淨莊嚴。如惡業增上,就會衰退而成為貧瘠荒涼。經過了人的功力(也還有前生業力的彼此不同),這些自然物,就有屬此屬彼的差別,所以說“現緣或別”。如本是荒地,有人加以墾殖,土地轉為肥沃,收成也多而又好;如林木,經人工采伐、運輸,加以制造而成用具,這就不再是一切共有的了。然以農業品來說,土地本不是個人的。要墾殖,需要農具,是工人制成的。農具所用的鐵,又是從礦山采取,經鍛煉等而成。此外,肥料、種子、水利,一切都與現緣的人功有關。如究竟的推論起來,如佛法所常說的:一法從一切法成,一法助成一切法。所以一切現緣所有物,也都有共同的意義。不過依功力——現緣的主要或旁助的不同,顯出屬此屬彼的差別罷了!
如從當前的攝受說,那就是“攝取則別,受用或共”。攝取,是有所攝屬而成為某方所有的——是個人的,是一家的,某一社團的,某一國家的。雖其中也有是多人所公有的,但主權有了攝屬,便成為不共於他(別)的土地或財物了。這種私有的攝屬,由於自私的占有欲,知識的不充分,每每超出其應得的限量。根據上面所說的宿因現緣來看,不一定是合理的。甚至如古代的以人為奴隸,看作自己的財富而可以買賣(到現在,人類還以牛馬等為自己所有,而自由地加以奴役或殺害)。又如某國人發現一島嶼,就被看作該國所有,或者禁止別人移殖。又如侵略者以武力取得別國的領土或權益,也被看作合法。不過,世間原是不太理想的,原是不離自我的私有觀念的(無我就出世了)。加上財富本身,含有“現緣或別”的成分,所以自然的會成為私有制。這種攝取而屬此屬彼,不一定理想,但為了維護社會安定,必然地產生成文或不成文的法規,而防范相互的侵占。在時代的演變下——知識進步,道德進步,自會逐漸地走向合理。如民生主義,進步到耕者有其田;都市土地,漲價歸公等。如知識更發達,道德更進步,現緣更密切(人類的關系更切),相信會逐漸到達“大同”境地,也就是更合於“宿因則共,現緣或別”的法則。然而,世間永久是世間,攝屬的私有性,也永久會存在的。如真能完全超出私有的攝屬關系,那只有淨土了。
由於“宿因則共,現緣或別”的關系,盡管財富的攝屬私有化,論到受用,還是可能共用的。如農夫的莊稼,麻雀們要來分享他的果實。如栽植花木,不准人摘取,也得讓人觀賞。即使圍起來謝絕參觀,花香陣陣,還是要隨風而送到別人的鼻中。你打開收音機,傾聽優美的歌曲,不知你的鄰人,也正在受用呢!房屋是你的,如偶然暴雨,路人來檐前避避雨,終該是可以的吧!在戰爭時期,國家可以征用;空著的房屋,難民也可以臨時住用。如大家到了無衣無食,那末你所有的衣食,也就難於保持私有了!眾生是展轉互助相成的;“宿因則共,現緣或別”的東西,雖不妨攝取而成私有,但受用卻可能共同呢!
如約將來的果報說,那就是:“保藏不定屬於自己;受用不再屬於自己;施諸悲敬才真屬於自己”。這一判別,是應該分別解釋的。
一、“保藏不定屬於自己”:積聚的財物,變成不動產也好,存入銀行也好,埋藏也好,不一定是屬於我們自己的。佛經說:五家所共——水災、火災、盜匪、惡王、不肖子孫。水火兩災,可以毀壞辛苦得來的財物。匪與惡王,可以強奪我們的財富。不肖子孫,把父祖辛勞的積蓄,任情地揮霍。現代的問題更多,戰爭破壞,幣制貶值等,每有富翁在幾天內什麼都完了。其實,大家不免一死,終歸無常。蓄積的一切資財,什麼也帶不去,還是你自己的嗎?積蓄些養老、防災,本來不可說不對。但有人愚蠢無比,富有的資財,不肯供給他的父母兒女,慈善事業更不必說,連自己也捨不得用,真不知財富是做什麼的!傳說:有一老人,積蓄的黃金,埋在屋外的牆腳邊。每天吃飽了,便到牆邊去看看,滿意地欣賞他的黃金。這樣日子久了,難免被人識破,暗暗地把藏金拿走了。第二天,老人又去欣賞他的積蓄時,發覺黃金已被盜掘了。這可傷透了他的心,嚎啕痛哭,哭得鄰捨都驚動了。他訴說黃金被竊後,有人問他:“黃金埋藏多久了?要使用它沒有?”他說:“埋藏已十年多了。並沒有動用過,因為每年收入豐余,不需要用它。”於是有人向他提議:“這好辦,好在黃金是埋藏而不需用的。那可以包幾塊土磚,照舊埋在那裡,當它是黃金,每天不照樣可以去看看,可以滿意地欣賞它嗎?”這故事說明了,某些無謂的保藏,只是滿足他的私有欲而已,並無實用,而結果終究是散失了!
二、“享受不再屬於自己”:有以為自己的財物,自己有權支配享受,所以縱情地浪費,他是怎樣的富有呀!不知道,這麼一來,再貧窮也沒有了。如有一千斤谷子,收藏起來,日子久了,谷子不是變質而不能再吃,便是為鼠雀等逐漸消耗光。專於保藏而不用的也如此,所以上面說:“保藏不定屬於自己”。但此千斤谷子,如把它一起煮飯吃了,雖然並不損失,可是吃完以後,什麼也就沒有了。財富專為自己所享受,恰好如此,所以說:“享受不再屬於自己”。過去的福報,享受完了,未來的福業,什麼也沒有,這不是最大的貧窮嗎?
三、“施諸悲敬乃真屬於自己”:積蓄的終會散失,享受了就此沒有,那末就得把現有的財富,分一分來作福修德,為將來受福種子。譬如一千斤谷,拿一部分去下在田裡,加上肥料功力,就會有十倍百倍的更多收入。這樣,如分一分財富去布施,讓大家受用,為佛教文化慈善而使用,便是努力於福報的再生產。布施,似乎是損失(如種谷腐爛),而實能引發未來豐滿的福報(如收成更多)。老子說:“既以與人己愈有”,可借以說明布施得福的道理。谷子下種時,當然希望豐收,把它播下好田地,不能撒在沙石上。布施作福也如此,有兩種良好的福田,功德最大。一、悲田:把財富分一分去撫恤孤寡,施捨醫藥,救濟災難等。這些社會福利、救濟事業,便是種福於悲田中,因為這是值得同情憐憫的對象。二、敬田:為兒女的孝養父母,做佛弟子的敬奉三寶等,這都是種福在敬田中,因為這是值得尊敬的對象。凡是種福於悲敬二田,現生或將來,一定會得良好的福報。布施時引起“施福業”,隨逐行人,從今生到來生,成為水不能淹,火不能燒,盜匪惡王所不能奪的自己的財富,所以說:“施諸悲敬乃真屬於自己”。
四、財富是好是壞
毒蛇與福德資糧:財富,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再以故事來說明。佛陀在世時,每天實行乞食的生活,阿難是佛的隨身侍者。一次,佛和阿難又去乞食了。走到中途——水溝旁的時候,佛忽回頭對阿難說:“阿難!毒蛇!”阿難上去一看,就說:“毒蛇!世尊!”他們就走過去了。那時,有父子兩人在田間工作,聽說有毒蛇,就跑過來看看。不看也罷,一看,兩人有說不出的歡喜。哪裡有毒蛇!溝旁土裡所露出的,卻是一壇黃金。於是父子倆歡天喜地的,把黃金搬回家去了。得到了黃金怎麼辦呢?取一塊去金鋪裡兌換。金鋪裡見他們是窮人,心裡起了懷疑,暗暗地去報告了官府。一會兒,便把父子倆捉了去。再到家裡去搜索,收藏的黃金一起查了出來。審問明白,就判定了盜取國王財物的罪名。當時是波斯匿王時代,法律上說:凡藏於地下的,都歸國王所有。這父子兩人,就以這個罪名而被判死刑。在刑場上,父親忽然想起了,對兒子說:“阿難!毒蛇!”兒子一想,比丘說的真不錯,現在是為黃金毒蛇所害而要死了,也就望著父親說:“毒蛇!世尊”!監斬的是一位佛弟子,聽了他們的話,覺得希奇,就去報告波斯匿王。王聽了,要父子兩人回去,問他們這兩句話的由來,他們於是把早上在田間遇到的事情說了。國王知道這是佛與阿難說的,對他們說:“這是佛的開示,現在你們信不信佛的話呢?”回答說:“真是毒蛇,害得我們喪生失命,怎麼還不信呢!”波斯匿王因他們信佛,就把他們開釋了。這個故事,說明了金錢是萬惡的,它使人墮落、作惡、喪失生命。多少人為金錢而犧牲;世上多少罪惡,多少苦難,不是從金錢而來嗎?這是近於小乘的見解。從另一面說,如把財富應用得當,是大有利益的。佛法要我們修福修慧,如把財富來布施行善,便是成佛的福德資糧。什麼叫資糧?如旅行時,非預備旅行資具、糧食、舟車等不可。我們如發心學佛,也非有資糧不可,否則是不會成就的。如以財富布施作福,便是修集福德,為成佛的資糧。那末應用財富而得當,不是最有意義的嗎?所以佛法對於財富,決非一味地厭惡它,看作毒蛇那樣。財富是毒蛇,同時也就是資糧,問題在你怎樣處理它!
五、正確使用財富
一般中國人都有養兒防老、積□防饑的心態;做生意一本萬利,想當然是為了使個人生活有保障,乃至為子孫萬代留下吃喝不完的余蔭。但是,時代已經改變,觀念已經不同。現代的大企業家,不應著眼於自利,而是貢獻自己的智慧才能為社會人類謀福利,即所謂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以完成事業為目的,造福人群為理想,就沒有貪心的成分在其中。至於普通人的智能體能,雖然不足以為社會大眾提出多少貢獻,但至少也該負擔起個人的生活開銷,進一步維持家庭的成員和公司的員工,這是互助,也是為了各取所需。
因此,人人必須提供自己的所能,不論是資金的、智慧的或勞力的。身為佛教徒,更不應有做生意是只求自利而置他人利益於腦後的想法。因為社會是群體的因緣所成,我們參與社會做任何事,就跟其他人發生關系,產生互動互惠的作用。
我們應該以自利利人的存心來賺取應賺的利潤,並且把賺來的錢做合理的支配,而不僅是為個人的物質享受和滿足虛榮而花錢,若能如此,就不算是因貪心而賺錢了。《善生經》中說,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來處理:①家計的生活,②營業的資本,③儲存在家以防意外,④放款生息。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儲存在家和存入銀行生息應該合而為一。此外,也應在
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做為三種用途:①供養父母,②周濟親友和部屬僕從,③供養三寶,作為宗教的奉獻。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後面的三種用途,則是為了孝養父母、社會福利及宗教事業。
這略有兩大原則:第一、奢儉適中:不要過於悭吝,被譏為餓死狗、守財奴;又要量入為出,不可過分耗費,而致家庭經濟日見困難。這不但平常費用,要有節度,就是供養三寶,也一樣的要量入為出。雖然信心懇切,樂意施捨,如由此而引起家庭經濟的困窘,也會發生障礙的。第二、蓄用兼顧:由正業得來的財物,佛指示我們一個使用的方法,是幾方面都顧到的適當計劃。這就是將每年的如法收入,作四分支配:
一、資用:把一分財物,用作經常的生活費用,包括兒女教育費等。在財力可能時,每人應有適當的生活水准,不可奢侈,卻要足夠。
二、積蓄:人事無常,我們有時會生病,將來還會老,平時也總有意外的必需支出。所以在每年的收益中,應保存一分,作臨時支出,以及養老等費。積存,雖是少少的數目,也是極有意思的,不但可避免臨時的困窘求人,也可養成不浪費的習慣。近代的獎勵儲蓄,用意也與此一樣。
三、經營:無論從事哪一職業,都應在每年的收入中,分出一分為事業費。多辟田園也好,增設工廠也好,增加資本也好,充實學力及工作技能也好。這樣才會增加收入,使財富增長累積起來。
四、作福:人不能專為自己,專為現世,應顧到社會利益,以及自己的後生福樂。所以對社會公益——文化、慈濟事業,三寶法益——供養、護持,都要分一分收入來作福。這不但是自己積福德,也是為人群謀幸福。像這樣四方面顧到的經濟支出預算,便是最健全、最合理的財富處理法。
六、布施的功德利益
“廣修供養”從經文表面上看,雖然只說到供養諸佛,但是從經的內容來看,其實已包含了供養一切眾生。廣修供養不僅僅是供養佛,而且要供養世界上所有對我們有恩惠以及沒有恩惠的人。如我們的父母、親戚、朋友,凡是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都要懷著一種感恩的心情去報答。他們佛教中提倡培植三種福田:一是恩田,對我們有恩的人,我們要知恩報恩,懷著一種感恩心,來報答他們的恩情。佛經裡面講:一個人能孝敬他的父母,此人功德最大。因此,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在家裡連孝敬、供養、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話,那你就不是一個好佛子。二是敬田,凡屬於我們恭敬的對象,如師長、老師、善知識、諸佛、菩薩,這些都是我們的敬田,我們都要供養他們。三是悲田,指我們慈悲的對象,如那些貧窮的人、乞丐。他們缺吃少穿,生活有困難,需要人們幫助,作為學佛的人,我們要本著一顆慈悲的心,去同情他們,幫助他們。
佛教把培福叫種田,就像農民春天播種,秋天收獲如果春天不播種,那麼到了秋天,就一無所獲。一個人的福報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的人在一生中,任何好事都落不到他的頭上,於是怨天尤人,說老天爺沒長眼睛,不幸的事情總落到自己頭上。事實上,運氣好不好,並不是取決於老天爺,倒是與個人的福報有關,而福報來源於培植福田。廣種恩田、敬田、悲田,通過布施、供養才會有福報。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無量無邊的佛,每一尊佛的身邊都有很多的菩薩海會圍繞。這就告訴我們,我們供養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供養的意義,一是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二是培植福田,增長福報;三是滅除悭貪,滅除吝啬小氣供佛,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克服小氣如果沒有供養布施心,捨不得把東西拿出來,將來會得貧窮的果報。
布施、供養是“存錢”的最佳方式,而且“利息”很高。一個人的財富不是靠拼命賺錢就能得到,而是靠福報,靠運氣。供養、布施不僅能培植福報,同時也能克服自己的貪心和執著。一個人如果貪著財物,捨不得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就像銀行裡沒有存一分錢。
七、無間斷的布施
《地藏經》雲: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YIN、妄語、百千罪狀……
從前一位年輕人到寺院,見到禅師大發苦水:“我也做過放生、印經和參加法會,為什麼生活還是不順呢?”
禅師從口袋拿出一百元遞給年輕人,說道:“麻煩你用著一百元,幫我完成禅院的建設。”
年輕人驚訝的反問道:“這一百元怎麼夠建禅院啊?”
禅師說道:“那你的幾次發心,怎麼能消除你累世的罪業呢?”
追求真富貴的要點
作者/惟覺老和尚
一般人都知道不良的嗜好,等於是慢性自殺,
雖然知道卻無法做到,做不到就不是真知,
如果是真知,自然會做到。
為何戒不掉呢?
是因為沒有智慧,沒有信心。
追求真富貴的要件,第一、要有健康的身體。心清淨,身體自然就會清淨、健康。另外還要除去壞習慣,抽煙、喝酒,乃至於嫖、賭,種種不良的嗜好,這些對於身體都有很大的損害。生活、工作則要有規律,定時定量、很有秩序,能夠這樣安排,身體得到適當的休息才會健康;如此將所有壞的習慣戒掉,身體也會健康。
一般人都知道抽煙、喝酒、嚼槟榔,乃至種種不良的嗜好,等於是慢性自殺,但是雖然知道,卻無法做到,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如果是真知道,自然會做到。例如喝酒,酒喝多了就會生病,會酒精中毒,這眾人皆知,可是為何戒不掉呢?是因為沒有智慧,沒有信心。假使知道此理而且深思:人生是以身體為基礎,誠如古德所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身體也是我們過去所修的福報,如果抽煙喝酒而慢性中毒,就是勞命傷財,時間一久,就會短壽,如是思惟,明白了此理,自然而然就戒煙酒了。
希望事業登峰造極,必須注意三件事情
作者/惟覺老和尚
希望事業登峰造極,必須注意三件事情:
身體,福德因緣,當前這念心性。
要時時維護這三項事物。
人就好比是一部車子,你想找一部跑得快且載重多的車子,必須是車身完整,而且車子的機械、底盤、钣金、引擎都沒有生銹、沒有故障。其次,車子必須有燃料,否則雖然是新車,還是不能發動。即使有了燃料,但是電瓶沒有電,這部車子依然無法發動。若要車子能夠開動,既要車身完整、有燃料,還要有電源。
同樣的道理,在社會上無論做任何行業,士、農、工、商、學、兵,希望事業登峰造極,也必須注意三件事情:身體就像車身,福德因緣就像燃料,當前這念心性就像電源,要時時維護這三項事物:第一,要有健康的身體,一般人都知道要保養自己的身體,注意衣、食、住、行,有病就去找醫生,甚至吃些補藥、打打補針,可是一般人不知道除了這些,還有更要維護之處;身體健康與否,部份是由於過去的因所造成,假使前世造了惡業,身體就不健康,而且愚癡;如果過去造了善業,就會六根清淨,而且聰明。所以今生就要從這上面去用功,要有慚愧心,勤加忏悔,時時檢討、反省自己這念心,所謂心清淨了,身體就會安定。善語善行方能感召吉祥如意
我們相互之間喜歡祝願“吉祥如意”,其實這僅是良好心願,而不知“吉祥如意”有因有果。古人“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佛教講“自作自受”,可見“吉祥如意”是從我們善心善語善行所造作招感的。
行善不難,難在持久,難在不求速效。現在人的大多畏難求速,所以略作幾件善事,不見效果便放棄了。針對這種現象,慈善功德會提出“日行—善”。既不難,又能持久,看似不起眼,其實意義深遠,利益重大。古代有位葛繁日行—善,後來官至太守職務。有人請教他如何“日行—善”,他說:“譬如這裡有案板凳,倒了礙人走路,就彎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善。”可見善就是利人之心,利人之行。所以古人說:“人說陰德如何種,舉念先存為眾心。”
日行一善,每日至少積蓄2角錢,其實是提醒自己今天不要忘了發此念,行此事。為什麼不一下子交—年的錢呢?因為那樣做,雖然錢數—樣,但只是—日起善念,其它364天可能就流於放逸。《太上感應篇》說;“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日行—善,則每天有一吉神隨身,一年則有365位吉神隨身,所以該書有說“3年天必降之福”。若能堅持3年,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麼肯定會“百福骈臻,千祥雲集”。
“莫忘世上苦人多”,大家都來日行一善,國土必然安寧,世界一定和平。
救心與救貧
作者/惟覺老和尚
前世的因,感今世的果報,
佛法救人,不是完全以財救濟,錢財只是前方便,
最根本是救其心,
如此才是真正的救助。
俗話說:“救急不救貧”,譬如有人生病了,我們幫他請醫生、送醫院,這是慈悲心的表現;有人因沒進食而餓倒,也可資助數餐,甚至十天、半個月,可是要幫助他發財,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前世的因,感今世的果報,若真想幫助他,就必須告以改過向善的道理,從根本上解決。佛法救人,不是完全以財救濟,錢財只是前方便,最根本是救其心,如此才是真正的救助,否則僅從物質上幫助他,可能養成依賴心,反而害了他。
許多人很想到美國,認為美國是個天堂,事實並非如一般人所想像,雖說有社會救濟,但是很有限,救得了色身,卻救不得心,救不了法身慧命。紐約有條醉鬼街,有許多失業者,領取政府救助津貼,領了錢就買酒喝,酒醉了就睡在街上,白天不做事,晚上當醉鬼,所以那條街就稱為“醉鬼街”,政府也白白浪費這些救助款。
人生依據三個方向努力
作者/惟覺老和尚
人生依據三個方向努力:
第一、維持身體健康。
第二、時時刻刻修善法,增長福德。
第三、要修禅定,明心見性。
可以稱心如意,從黑暗到達光明,得到真正的富貴。
修禅定有什麼好處?民國初年時,禅宗祖師虛雲老和尚,於終南山住茅蓬修習禅定,農歷年的時候,在鍋裡煮根芋頭,一邊打坐等候。有一天附近的法師前來賀年,見老和尚入定,就用引磬請其出定,問老和尚吃飯否?老和尚答:“我方才將芋頭放到鍋裡煮,不知煮熟否?”結果,將鍋蓋掀開一看,芋頭長出七寸的霉,這段期間已經過二十多天;但二十多天對虛雲老和尚來說,就像剛把芋頭煮下去一般,正應驗古德一句話:山中無甲子,人間幾千年。修禅定才能消業、轉業。佛經雲:三昧加持力,定業亦可轉。
人生依據三個方向努力:第一、維持身體健康,就如將車子保養得很好。第二、時時刻刻修善法,增長福德,如車子添加燃料。第三、要修禅定,如車子電力充足,即儒家所雲修心養性,佛法雲明心見性。從這三方面努力,車身健全,燃料充足,電源足夠,這部車子就是一部如意車。修行者搭乘此部如意車,可以到達菩提涅槃,到達淨土;一般人做任何事業,可以稱心如意,從黑暗到達光明,得到真正的富貴。
必須充分利用每次抬腳和落腳
教授應邀去一個軍事基地演講,到機場迎接他的是一個名叫拉爾夫的士兵。
在兩人去取行李的途中,拉爾夫先後三次離開了教授:第一次是去幫一位老奶奶拎箱子,第二次是將兩個小孩子舉起來,讓他們能看見聖誕老人,第三次是為一個人指路。每次回來的時候,他的臉上都掛著微笑。
教授問他:“你是從哪裡學到要這麼做的?”
拉爾夫回答說:“在戰爭中。”然後他講述了自己在越南的經歷。當時他們的任務是排雷,他親眼看到幾個親密的戰友一個個地倒下了。
他說:“我要學會一步一步地生活。我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倒下的人。因此,我必須充分利用每次抬腳和落腳之間的間隙。我感覺到每一步都像是整個人生。”
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如果我們能預知,那世界該變得多麼灰暗:我們將失去所有的激情,生活會變得像一部看過了的老電影,不再給我們帶來驚喜,也難以使我們感動。
我想,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接受生活的本來面貌:一場大冒險。誰積累了更多的財富,或是誰能走得更遠,這些都不重要,惟一重要的是誰真正學會了珍惜生活。
我以為,這才是我們在回顧一生時所應該思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