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南存輝:要相信中華文化的力量:追思南懷瑾先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南存輝:要相信中華文化的力量追思南懷瑾先生

 

南懷瑾老師(譜名:南常铿)為樂清南宅太祖殿題寫的楹聯:

百代淵源河洛東南留一脈;千秋忠義神靈海上有孤臣。

 

作者:南存輝

2012年中秋月圓前夕,族伯父、恩師南懷瑾先生圓寂於蘇州吳江太湖大學堂。懷師一生功德言,青史自有公論。而老師對晚生後輩耳提面命、諄諄教誨的和藹音容,宛在眼前。

記得2011年中秋,我去拜望老師的路上,給他發短信,說起在安吉高山搞現代農業,助山民脫貧,自己在山上種了些有機果蔬奉上,並寫了一份短信清單。相見之後,老師很高興,當著大家的面說:“存輝是我看到第一個會用禮單的人,禮單是中國文化,古人送禮一定有禮單的。你怎麼知道用禮單?”懷師吾道不孤的喜悅溢於言表,命秘書取出一尊佛像相贈,說是“今天特別高興要給存輝獎勵”。

中華文化以詩禮傳家,同學告訴我,老師每見文化復興跡象,縱是細微之處,也必大喜過望。懷師一生念茲在茲,唯恐我華夏文化絕學不續,行而不遠。每逢有領導前去拜望,懷師總是對他們強調,世界強大民族之間的競爭,最終爭的是意識形態,也就是文化內核的較量。

一次,懷師以好萊塢電影為譬喻,說明西方文化是如何吸取中國文化,通過各種現代化手段起到教化眾生、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與方向的。領導好奇地問:“老人家也喜歡看電影?”懷師答道:“是啊,電影我很愛看的。《盜夢空間》你們看了嗎?看得懂嗎?”隨後深入淺出講解了這部美國大片和《阿凡達》中所隱含的西方人認識世界的視角和方法,汲取了中國文化的一些精髓比如“意識”、“空間”等。

西方有人對中華文化有“原地踏步”一說,懷師則諄諄告誡我們,舊邦有新命,要相信中華文化的力量,不可墨守成規,不光誦讀經典,更要身體力行。

《論語》記載曾子的一句話:“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一般訓诂都解作隆重喪葬、孝敬祖先,能增進民間道德。而懷師引用佛教中“菩薩畏因,凡夫畏果”的思想解釋這句話,認為終是指結果,遠是指導致結果的最初起因。一個人要想好的結果,不如有好的開始,聖人們非常重視一件事情的動機,從根源上消除形成爭議的起因,道德風尚自然醇厚起來。老師援釋入儒,信手拈來,不抱成見,不襲前人,不拘門戶,這種面對經典的態度令後學受益匪淺。

我讀《論語》“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聯系到企業經營中的一些事情,有所感悟,特地到老師處請益,“四十不惑”中的“不惑”到底是不會惑還是不要惑?懷師問:“你看呢?”我答,我四十歲的時候,以為人生四十就不會迷惑了,到了現在將近五十才發現,四十歲事業初成,面臨各種選擇,各種誘惑,這句話解作四十歲的時候不要迷惑更好。老師笑稱:“答比問好。”他鼓勵後學用自己特有的生命體驗去理解經典,不做亦步亦趨的句讀之儒。

懷師不光解讀、提倡中華文化,更身體力行。訪客上門,懷師一概肅立迎客,我去請益,老師則安坐,笑稱:“存輝是我侄兒,按禮我不起身了。”南氏先祖避靖康之難,自河洛南渡瓯江,先墓厝於樂清磐石,年久失修,想要重新修葺,但先墓所在的山上,到處是墳,後輩想要改建,其他人不肯遷移,僵持住了,當地政府也很難處理。後來,難題報到南師那裡,有一次我去見他,老師吩咐我,跟領導講,這個墳呢,是要修的。但矛盾怎麼解決?他說,中國人安土重遷,我們的祖先是祖先,人家的祖先也是祖先,我們把自己祖先的墳修好,安好,讓別人的祖先遷走,就不安了。還是都不用遷了,安就好。且若有孤墳,也把它修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很多人耳熟能詳,但少有人能有懷師這樣大智慧去身體力行。

懷師將傳道、授業作為對子侄輩最大的愛護。一次,老師問我幾歲了,我告知他四十多,懷師以罕見的嚴肅口氣說:“四十多歲,你趕快給我回來學習!”當時我還不知道原因,差不多一年後,我與懷師幼子國熙一起吃飯的時候,國熙對我說,老師講過,男的在六八四十八歲之前,女的在七七四十九歲之前,如果坐下來學習打坐,效果會很好,過了這年齡段再修習就很吃力,要加倍努力才有效果。“老師罵過你一次,也罵過我一次,到了這個年齡還不知道坐下來修行。”

前不久我去歐洲出差,不小心被風吹了,頭痛,到醫院做檢查查不出任何問題。給老師發信息請教怎麼辦,老師讓秘書回了四個字:要命速回。我遵師命提前請假回國,直接去了太湖大學堂。老人家見到我,連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手哆哆嗦嗦從長衫裡掏出一小包藥,叫我趕緊吃掉。吩咐我拿一件高領棉襖穿上,圍好圍巾,戴好帽子在蒲團上打坐。“你從現在開始,哪裡都不允許去,老老實實在這裡住幾天,好了再走。”隨後又是推拿,又是放血,待我身體恢復,向南師告辭,老師問我:“什麼時候回來學習?”我答:“等我回去把事情交代好就來。”他很高興:“交代好就來啊!”

第二天早上起來吃飯,很多同學問我:“聽說你要回書院來學習,不走了?”

“聽誰說的?”

“老師說的。”

現在想來,真是愧悔莫及。老師殷殷盼我放下一切,趕緊回來讀書修習。我是答應他,外面的事情安頓好後再來,可是外面事情一時是辦不完的啊,老師卻以為我馬上就要回來了。

想起那年去大學堂拜老師九十大壽的下午,在書院打坐,湖山清淨,不覺物我兩忘,溘然入定。四個時辰過後,老師特遣國熙叫我面示,囑我整個下午打坐勞頓,晚上還有客人應酬,開個房間休息,不要坐太久了。

“存輝回來!存輝回來!”言猶在耳,我師已去,對此明月,豈不泫然?

(文章自《南方周末》)

 

上一篇:根松成林曲傑嘉才仁波切:談佛的各種示相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這是最健康的人生,最幸福的生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