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世間百態 :人間火宅

 

被五濁世界綁架的諾獎得主,莫言的幸福在哪裡?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鳳凰網華人佛教特約評論員專稿:中國山東作家莫言獲得了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圓了中國人的百年之夢,國人為之振奮,媒體強烈炒作,網上莫衷一是,各種聲音都在發出,匯合成一股強大的嘈雜流,一直掛在人們眼球。中央電視台不失時機的開始采訪發問,《面對面》欄目名嘴董倩問莫言“您幸福嗎?”面對億萬觀眾,莫言回答“我不知道”。董倩提示:“絕大多數人覺得您這個時候應該高興,應該幸福。”然而莫言的回答很值得玩味,他說:“幸福就是什麼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體健康,精神沒有任何壓力才幸福。我現在壓力很大,憂慮忡忡,能幸福嗎?但要我說不幸福,你就會說太裝了吧,剛得了諾貝爾獎還不幸福。” 

   莫言的肺腑坦言,沒有任何驕作,是直視內心的流露。在常人的眼裡,能夠獲得世界文學的最高獎是人生道路的頂峰,從此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不僅名垂青史,而且名利雙收,巨額的資金和前程無限正在為這位世界文人鋪開了紅地毯,無庸諱言,未來的道路是一條讓人不可限量的幸福之路。但是莫言他不知道,他欲語無話,因為他看到了是壓力,所以他憂慮忡忡,他能幸福嗎? 

    得了諾貝爾獎還不幸福,就是因為來自於煩惱,因而放不下心。莫言說的是實話,因為他有煩惱,才會憂心忡忡,所以沒有幸福。也許他在聽到了獲獎的消息之後,瞬間確有幸福快樂的感覺,但是接下來的媒體采訪與網上評論已經將“幸福”打成碎片,陷入了不幸福的海洋,我對這種“莫言無語”的心情非常理解,當你進入那種無奈的時候,你的振奮心情已經不再!

   “幸福就是什麼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體健康,精神沒有任何壓力才幸福。”這是禅師的境界,也是所有人都明白,卻無法做到的事情。當你“什麼都不想,一切都放下”的時候,心境自然寧谧,清淨無欲,才有超越;不為焦點,才能平靜,幸福是你心中的感覺,快樂是你不再煩惱的時候。宋代令人明室道人曾說過:“不識煩惱是菩提,若隨煩惱是愚癡。起滅之時須要會,鹞過新羅人不知。不識煩惱是菩提,淨妙蓮華生淤泥。人來問我若何為,吃粥吃飯洗缽盂。莫管他,莫管他,終日癡憨弄海沙,要識本來真面目,便是祖師一木叉。”煩惱與菩提是一對分不開的尤物,在佛教看來他們是不二關系,也是一體的兩面。煩惱壓過菩提就不幸福,菩提壓過煩惱就幸福,所以幸福與不幸福,關鍵是煩惱多還是菩提多,聰明的人掌握了菩提,起滅菩提隨心所欲,擺脫了煩惱就變得聰明,反之就是愚癡。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充滿陷井的淤泥五濁世界之中,菩提就是淨妙蓮華,菩提覺悟就在世間,就在五濁世界中得到。吃粥、吃飯、洗缽盂都是栽種菩提種子,終日癡憨弄海沙就是日常修行,開發本來真面目關鍵還在於你的心識,於日常之中找回你的真面目,這就是你那顆清淨的心。找到了清淨的心,就沒有任何壓力,就獲得了幸福。

   莫言對幸福無法把握,是因為他沒有放下,還沒有找到原本屬於自己的那顆清淨的本真面目,他在五濁世界裡面被綁架了,巨大的壓力給他帶來了煩惱。雖然他意識到了這都是內心所執,但是他沒有放開和放下,所以他不知道幸福在哪裡?澧州龍潭崇信禅師曾經向天皇禅師請教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不受煩惱的影響,天皇禅師告訴他四句話:“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聖解。”這四句話同樣對莫言也適用,如果他有禅師那樣的境界,他就會有幸福感了。

 

上一篇:日本賣淫女身上發現淋病新病毒,尚無藥可治
下一篇:明哲長老:如何念佛成佛、入大光明藏、得念佛三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