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自己修行的行為永遠也不要捨棄,也不要放松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開啟修心門扉》講記第18課 第18節課 這次學院裡來了很多人,如果你們為拜見法體而來,我在這裡說感謝的話合不合理?但是這次專門來看望,還是非常感謝。有很多來自各個寺院的代表,他們一直殷切地希望學院能再接再厲,很多高僧大德、堪布、活佛一定要繼承和發揚法-王如意寶的傳統,弘揚佛法的崇高精神。 我們學院也是盡量地想盡一切辦法繼續辦下去,因為學院並不是一個小小的寺院,而且培養出的人才各方面的素質都不錯,應該在弘法利生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因此期望你們以後也多方幫助。在家人回到家裡以後一定要認真修學,人生非常短暫,在短暫的人生中一直虛度光陰沒有意義。 下面開始講課。 《開啟修心門扉》是格魯派的大善知識金厄瓦羅珠加參所造的,全部內容從十九個方面來宣講,現在講第一個問題“看破今世”。作為一個修行人應該看破今世的名聞利養、地位財產等等,否則修行是不能成功的,前面也敘述了這個道理。 博朵瓦曾意味深長地說:“修行人在今生中也應與其他人截然不同。我是在家人的時候,曾三次去挖金,結果一無所得,現在每一天都有許多兩黃金的進項。 我們修行人的行為和行事方法等應該與世間人截然不同,因為我們是修行人,身份不同就有不同的行為。比如說世間的解放軍與其他老百姓相比,行為、作風、品德等方面也是有很大差異的,所以,我們作為修行人,與世間人應該是不同的,再加上他所認為的快樂和世間人的快樂也不同。 博朵瓦格西以前在家的時候與我們世間人一樣也是受過很多苦,他曾三次去挖金,結果一無所獲。現在他有很多黃金的收入,博朵瓦格西很出名,信徒給他供養很多金子飾品,所以他不用親自去挖金也收入頗豐。 雍瓦谷的卡隆巴所擁有的幸福、快樂和名望,世間無人可出其右。龍修的金厄瓦也是快樂無比。這一切都來源於如法修持的結果啊!” 雍瓦谷地方的卡隆巴,是在家人時也很辛苦,後來他變成出家修行人後,他的快樂、名聲等在世間中沒有人能趕上並超過他。 龍修地方的金厄瓦也是非常快樂。很多修行人以前在家的時候很痛苦,但出家修行以後一定會快樂,因為金厄瓦、卡隆巴還有博朵瓦格西,他們是噶當派的三大格西,居住在不同的山谷裡,但是他們都獲得了佛法的快樂。所以我們關鍵要獲得佛法中的精髓,如果你真正要去修持,不管世人怎麼樣評價,怎麼樣不理解,但是自己依靠佛法養育法身慧命,不但身體安樂,心也非常快樂,活著的時候很快樂,死的時候也很快樂。 記得夏卡錯哲讓珠說:“修行人跟世間人的死法完全不同,上等修行人喜歡死,(因為上等修行人有一定的境界,死去以後一定會很快樂,所以說上等修行人對死亡產生歡喜心。)中等修行人對死亡有一定的把握,下等修行人對死亡不後悔。”但我們世間人不相同,世間人不喜歡死,死的時候很害怕,沒有把握。我們在座的人肯定不可能長存,一定會死的,但是死的時候如果你真正有一些修行境界就不會像世間人一樣。有些人對來世有一定的把握,尤其是有大圓滿境界的人,死亡就像是從一個地方前往另一個地方一樣,根本不會有恐懼之感,因此,修行人活著的時候也好,死的時候也好,真的非常快樂。 博朵瓦格西認為他們三個地方的格西是最快樂的,以前在家的時候生活很苦,但是通過修行以後,從財產方面來講也很富裕,從境界來講也很快樂。現在尤其是西方,像美國的佛教徒特別喜歡佛教中的這種快樂感,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佛教徒對財產、名聲等都不執著,沒有執著,心裡面就自然而然會有快樂,但世間上的人截然相反,為了蝸角一樣的地位、名聲、財產等特別執著,有了執著就會有痛苦,有痛苦活在這個世間也沒有很大的意義。 因此,應該行持噶當派修行人的行為。有些道友以前在家的時候很苦,現在出家了,了無牽掛,生活是很潇灑、很自在、很快樂的,當時博朵瓦格西也是這樣講的。 金厄瓦也深有感觸地說:“在我修行之初,也是艱難重重,生活異常拮據。糌粑吃完了,以荨麻糊口。裙子破了,沒有可以補綴的布片,只好用皮革代替。如此天長地久,故被人們稱為‘皮裙者金厄’。 金厄瓦總結自己說:我起初修行時是困難重重,有各種各樣的違緣,家人阻止,自己的生活也很清貧,糌粑吃完了,只有像米拉日巴一樣以荨麻來過活。他的裙子破舊了,按理來講裙子是氆氇做的,應該用氆氇補上,但是他實在找不到氆氇,就只有用皮革代替布片打上補丁。 以前藏地布匹非常少,不要說是當時金厄瓦格西的時代,我小的時候也是皮襖衣服比較多,家裡面大大小小的人都穿皮襖衣服,布衣服只有過年的時候或者參加一些宴會的時候穿。尤其是金厄瓦格西所在的年代更加艱難。 事到如今,(我的境況與過去有天壤之別,)即使讓我負擔養育整個贍部洲所有眾生的重擔,似乎我也能夠勝任。” 金厄瓦格西剛出家時是很困難的,但後來他的名聲廣播,人們對他供養恭敬,這樣一來他的財產越來越豐富,跟以前的生活就迥然不同了,現在他為整個南贍部洲的眾生發生活費都沒有任何困難。 我那天跟慈誠羅珠開玩笑,當時格西可能有一定的供養和收入就覺得自己特別富裕,從歷史上看金厄瓦並不是這麼富裕,與現在的一些大老板比較起來,可能金厄瓦格西的財產根本就是九牛一毛,文字上有時候也用一些誇張的手段。有些大富翁也這樣說:“只要我能發大財,我養育你們五明佛學院所有的人根本沒有任何問題,請上師三寶加持我,一定要生意成功。”有些老板也經常給我們這樣講,但實際上他生意成功也不一定養我們佛學院的幾千個人。金厄瓦格西也同樣說:現在贍部洲的所有人讓我養育也根本沒有任何問題,我可以勝此重任。 同樣,米拉達波與果倉巴等,在當初做在家人時,也是備嘗艱辛,趨入佛門,捨棄今生後,從莘莘庶民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天底下最快樂的人。 果倉巴的略傳,你們自己看一下。米拉達波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達波瓦,他是米拉日巴的大弟子,也是後來遇到米拉日巴而獲得成就的。在歷史上著名的達波瓦和果倉巴等等所留下來的教言非常多,果倉巴的教言我曾引用在《藏密素食觀》中。 米拉達波瓦和果倉巴最初的時候也貧困,後來在眾多的貧民中脫穎而出,雖然在家的時候非常痛苦,最後變成天底下最快樂的人了。我們這裡的有些修行人已經在學院當中呆了幾年、十幾年,真正獲得了佛法的微妙精華,現在不管是遇到生活上的什麼困難,仍然會非常快樂,這一點很多修行人也深有體會,現在不管你變成什麼樣,富裕也可以,貧窮也可以,生病也可以,健康也可以,反正你的生活與世間人比較起來完全是不相同的,世間人所作所為都非常執著,他們經常非常痛苦,但我們很多修行人像米拉達波瓦一樣是天底下最快樂的人。 如果回顧古往今來所有前輩大德們的事跡,就會發現他們都是沿著同一條足跡走過的。我們應當對此審慎思維,如果能捨棄今生,則絕對不可能不幸福。反之,如果不能看破今生,而企圖得到幸福快樂,簡直癡心妄想! 從釋迦牟尼佛到後來的無垢光尊者、麥彭仁波切等我們前譯寧瑪巴的一些高僧大德的事跡來看,他們都是沿著同一條路走過來,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最初的時候他們的生活也顯得非常窘困、痛苦,但他們通過苦行以後不但人們對他恭敬,自己在生活上、修行上也非常快樂,這就是我們修行的一條軌道。 如果沒有捨棄今世,不管你的生活表面上怎樣好,但實際上你要想獲得快樂是根本做不到的,根本不可能現實。因此,關鍵的問題,就像我們要開車,就要弄懂最主要的竅訣,不懂就不一定能開好。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首先是對世間的所作所為盡量不要太執著,一定要看破,否則我們的修行不一定成功,無論你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當然出家人應該已經看破了家庭、房屋、財產,但是我想在家人也有在家人的看破,為什麼這樣講呢?有些在家人明明是吃穿不愁,但是他還想繼續發展,結果一無所得,所以在家人應該知足少欲,在具有一定條件的時候,應該有一種滿足感,沒有滿足感就不能看破,有了滿足感就是看破的前行。 我們這次法會當中也有很多在家居士參加,按照《開啟修心門扉》裡面所講的一樣全部要看破的話,對在家居士來說可能還不能實現,因為還破不掉對家庭的很多執著,但是我們最主要的,首先不要盲目地去希求大圓滿、大手印,因為沒有一點基礎卻尋求這些是不現實的,一定要從佛法的基礎開始,佛法的基礎是什麼呢?對世間法不能太執著,世間的所作所為沒有太大的意義,自己要在這些方面下工夫,這樣一來生活也會很快樂,而且修行也會很成功。因為你懂得怎樣做世間法都沒有很大的意義,只有修行才有意義,因為修行能解決今生的快樂生活,也能解決來生的很多問題,所以我們對修行一定會看中。 出家人當然更不必說,現在的很多出家人整天都是在一些名利、財富上打轉,讓人觸目傷心。尤其是現在依靠佛法的手段、依靠上師的手段來欺騙很多眾生這一點,一些狡詐的人經常欺騙信眾,這方面希望在家人也要注意。上師圓寂以後有些人還是利用這一點來欺騙錢財,這沒有任何意義。前一段時間很多人說學院開法會,資金非常緊張,你們如果願意發心,應該把錢打在他的卡上面,這種現象如今已經見怪不怪了。很多漢地的居士也沒有頭腦,為什麼說沒有頭腦呢?首先他們根本不觀察,只要來活佛、上師,他們就很崇拜,過了兩天以後就開始說他的過失,開始誹謗他,這樣不好。首先應該仔細地觀察,以前的假活佛比較多,現在的假堪布也比較多,我們學院當中有些不要說堪布,連一個輔導員的資格都沒有的人到了其他地方就完全成了堪布,聽到這些堪布的名稱,有時候我都很驚訝。 現在國外也有這樣的情況,印度金剛座有一個喇嘛,他告訴旁邊的人等其他人來的時候叫他活佛,他們在朝拜金剛座的時候,有人說:“活佛,你好。”之後一些香港和其他地方的信眾就認為他是真的活佛,就很恭敬他,後來他被請到台灣去傳法,但他什麼法都不懂,後來可能也有一些收入。這些都是出家人不好的行為,一般來講在家人說出家人的過失、看出家人的過錯是不合理的,但是自己首先觀察善知識是合理的。現在這個社會非常復雜,出家人當中也有假的,在家人當中假的也特別多,只要有一個地方說某個人很了不起,人們就都隨聲附和、盲目崇拜,過一段時間此人騙了很多人的時候就毀壞了他們的信心,最後他們對整個寺院都不起信心,以為所有人都是假的。 都是假的是不可能的,我想我們學院中的成千上萬個修行人,修行非常好,從境界各方面來講在末法時代非常難得的善知識也很多,但是也有一些假的,這些方面你們一定要分析。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商場裡的假冒偽品也是數不勝數,沒有智慧的人經常會受騙。同樣的道理,我們在接受佛法的過程中,佛法是真的,但是有些人沒有修持佛法,有各種各樣的目的。 你們一定要辨別,有人第一次來的時候你不一定馬上要去依止,先打聽一下這個人是否是真正的善知識,他的行為怎麼樣,一定要好好地觀察,觀察過後你才去依止就不會錯。尤其現在我們都比較擔心,這次法-王圓寂以後很多人很高興,有各種目的,不知道有些喇嘛的行為是真還是假,但是很多人發心要修金子靈塔,銀子靈塔,到漢地或者是到其他地方化緣,一開口都有點害怕。一方面他自己獲得財產我們也沒有什麼嫉妒心,但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有人依靠上師如意寶的名聲和上師如意寶的後事來欺騙眾生,上師對誰結緣,他真的能獲得很大的利益,上師的威力不可思議,很多人最好不要利用上師和其他成就者來養活自己。 有些人貪圖今世的快樂,獲得今世的快樂簡直是癡心妄想,這種行為是完全不合理的。 所以,無論如何都應將未能捨棄今生之念,視為擦屁股的石頭一般,刻不容緩地將其拋棄。 所以對不捨棄今世的念頭、耽執今世的念頭就應該像擦屁股的石頭一般看待,《札嘎山法》裡面也有這種比喻,《札嘎山法》裡說:“在匆匆忙忙之中於上師前聞受教言後,就像丟棄擦屁股的石頭一樣捨棄上師與同修道友而到處游走。”這種人不是修法的法器,不具足法器的資格,《札嘎山法》裡面主要是從依止上師方面來比喻的。古代有這種生活傳統,我原來認為很多人對藏傳佛法的這種道理不一定理解,但實際上漢地比較偏僻的地方也有這樣的習慣。 這裡是比喻我們對今世的一切都不應執著,一看到今生的利養、錢財、名聲、地位,無有興趣,這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應刻不容緩地將其拋棄,對今生的念頭一刻鐘也不拖延,最快的時間中把它捨棄,必須要有這樣的境界。 羊衮巴說:“此生牽連斷,捨棄吃與穿,蔑視己身壽。應當思維噶舉派大德們倜傥不羁的灑脫行為,生起厭離、堅忍之心,依止深山,在阒無一人的寂地潛心修持,持之以恆地熏修,內心必定會生起夢寐以求的境界。” 今生的親友、兒女、地位和財產的牽連和執著一定要斷除,同時對自己的吃穿、身體和壽命這些方面的執著也盡量地斷除,當然我們現在完全斷絕食物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對生活方面不能太講究。今天按照歷算是農歷大年初一,很多人也特別執著,但今年我們法-王如意寶圓寂,大家都不會過年。世間上從昨天的大年三十以來,吃飯都特別的講究,可能要做一天的時間,形狀、顏色各方面都非常執著,世間上的人們非常愚癡,不如利用這些時間精進地修持,因為過了一年我們的壽命也短了一年,活在人間的時間越來越少,應該利用這樣的時間來好好修持,但是人們不是這樣,他們對吃飯非常執著,大城市中的人們在穿著方面也比較奢侈,上午換一件,下午也換一件,買很多高檔的衣服。但實際上我們的身體不高檔,買高檔的衣服也不一定有很大的利益,如果真正能看破今世,對吃穿、生活、身體、壽命等等不會很執著的。 噶舉派大德們很知足,他們的生活根本無有什麼束縛,具有無牽無掛的灑脫行為。到杳無人煙的地方去潛心修持,這樣內心當中夢寐以求的境界才能現前出來。否則整天都忙著好吃好穿,一直沉溺在現代的生活當中,心裡面想生出境界來也沒辦法現實。現在有些人的生活條件特別好,而且希求奢華生活的心態也非常強烈,整天都是為吃穿而忙碌,今天應該穿這件好衣服,明天要換那件好衣服,後天再換一件,一直執著。今天中午吃什麼好吃的,晚上又吃什麼好的。現在大城市裡面吃飯的應酬我是非常討厭,為什麼呢?為了吃一頓飯,花很長的時間,很多人所謂的歡聚一堂,就是一直吵吵鬧鬧沒完沒了,大概吃一頓飯也要兩三個小時,覺得非常可惜,沒有任何實義。 吃飯隨便一點就可以,吃點水果,吃一點飯,馬上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用這些時間可以看書、修行,將佛法中真正的智慧容納於自己的相續,這是多麼有意義。但是世間人根本對這些不屑一顧。所以,生活與佛法都需要觀察,但是現在很多人沒有頭腦,覺得他們的這種習慣很有意義,我們的這種習慣沒有任何意義,這是他們的看法。 葉衮巴上師也講出一段肺腑之言以提醒後人:“人們與其談論許多似是而非的大道理,不如拜讀諸佛菩薩的傳記,了解彼等從當初直至後來是如何實踐的。只有這樣,才是極為善妙,不會被诓騙的啊!” 葉衮巴上師所說的這一段話我也有同感,人們的確經常談論似是而非、似乎正確無誤的道理,實際上這種道理一點也不合理,似是而非的大道理講起來是多麼的精彩,但是不如拜讀一些諸佛菩薩、前輩噶當派大德們如何修持,如何精進,他們對人身的態度是如何等方面的教言,這樣心裡面還是很快樂的。看看米拉日巴還有噶當派的這些大德們最初時候是怎麼樣,中間是怎麼樣,最後獲得什麼樣的成就,從這方面去觀察是有意義的。我們這些世間人開始的時候是為了生活而忙碌,中間的時候也是為了生活而忙碌,當離開人世的時候你的生活仍然沒有任何實義和價值。所以,還不如拜讀一些高僧大德和諸佛菩薩的傳記才更有意義,只有這樣才不會被欺惑,希望大家不要改變自己的傳統和信心。 博朵瓦也殷殷地教誨道:“如果未能了知(看破今世)此理,我們就會肆無忌憚地造作惡業,在短暫的此生行持舉不勝舉、罄竹難書的種種罪行。如果明了此理,就會終止一切惡行,穩如泰山的信念也油然而生。” “罄竹難書”是說古代的人們用竹制成竹簡來寫字,因為事情非常多,所有的竹片全部用完了,還是寫不完。比喻我們在短暫的人生當中造了數不勝數的惡業。 從很多世間人身上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為了生活、工作和家庭,在短暫的幾十個年頭的人生中造作了無法計數的罪業,如果我們真正懂得了看破今生的道理,知道耽執今生是沒有意義的話,無論在家還是出家,在短暫的人生中信心一定會穩固起來,而且自己的境界也會自然而然產生,這就是為什麼噶當派大德這麼重視看破今世的道理。 後人都說得來,但真正的從行為當中體現看破恐怕也有點困難,但不管怎麼困難,我們首先要懂得沒有看破,修行是不成功的道理,首先在看破今世的基礎上修行一些密法是很好的。有些道友剛來的時候根本不談論看破今世,只談論大圓滿最高境界的時候我都沒有興趣回答,我會對他說:“你先好好地修修加行,先看《大圓滿前行》和《入菩薩行論》,然後再看看《開啟修心門扉》裡面的看破今世。” 原來阿秋喇嘛給他們說得是對的,一剎那的明天會不會死的念頭都沒有,還要求什麼大圓滿。你對今世一點也沒有看破,想獲得今生成就恐怕很困難,因此對世間不要太執著。 我們碰到世間不信佛教的人,或者雖然信一點佛教,但是還是沒有真正入門的人,從他們的言語、行為當中都能時時發現所謂的佛法根本沒有融入於心。佛法真正融入於心的時候的言行、興趣各方面都會有大大的改變,因此,如果你沒有看破就會在短短的人生當中造作很多罪業,如果你看破今世,所有的惡行斷除了,而且自己的信心也是穩如泰山。 當別人向當巴瓦格西請求竅訣之時,格西說道:“我沒有什麼竅訣,我是師父的弟子,就應當學習(看破今世的)信念。” 別人問當巴瓦格西,可不可以給我傳一個最甚深的大圓滿、大手印的竅訣,或者給我傳一個氣功法,或者傳一個扎龍法。他們在上師面前這樣請求的時候,上師沒有傳其他的法:我就是我師父的弟子,(不知道他的師父是誰,沒有注釋。)我就是金剛上師的弟子,我只有看破今世的教言,你如果願意就好好地修持看破今世,只有這樣你的生活才會真正有改變,如果你沒有看破今世,其他的竅訣不一定能用上。所以格西沒有傳其他的法,只給他傳了看破今世的竅訣。 基巴也說:“沒有比了無牽掛更快樂的事;也沒有比無所事事更容易的事;更沒有比唾棄執著還重要的事。” 對生活上沒有牽掛是最快樂的事,但有些人還是放不下,心有掛礙。我們這裡有些修行人整天打電話,我有時候問一些看電話的人,電話打得最多的是誰,對郵電室的人問寫信最多的人是誰,這樣心中有數,知道這個人在社會關系上很不錯,是很有錢的,電話號碼也最多,跟外面的聯系最頻繁,但我們修行人跟外面聯系越來越多並不是很好的修行人,今天你跟這個打電話,明天跟那個寫信,後天跟這個談天、請客,這就沒有很好的境界了。 如果了無牽掛是最快樂的事,沒有瑣事是最好的。當然如果沒有佛法方面的聞思修行,該是很慚愧的。有些人世間瑣事最多,佛法上可以說是無所事事,這樣不好,應該斷除世間瑣事,佛法上不管是看、聞、思、修等各方面每天都忙碌不已才是最好的修行人。一定要唾棄執著,現在對世間的任何法甚至對自己的身體、名聲、財產各方面一點也不執著是最好的。 薩迦班智達也雲:“一切自主則快樂,為人所役皆痛苦,上乘之樂乃心悅,上乘之財即布施,上乘之伴無奸詐,智者此生當修行。倘若修法樂必臨,且觀聖賢與盜賊,所求圓滿迥不同。” 如果自己自由自主,只有獨自修行,這就是世間上最快樂的事情,如果在人的控制和束縛下是最痛苦的,所有的快樂當中,上乘之樂就是內心的快樂,我們最好的朋友是不要有奸詐心,智者應該修行。如果修法則會快樂,這一點我們看前輩的高僧大德們和盜賊的結果就可以觀察,有些盜賊最後在鐵窗下坐牢,今生來世都非常痛苦,我們在《修學的旅途》中也專門講了。有些聖者依靠苦行,最後獲得即生和來世的快樂,因此盜賊和聖者之間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 香怎羊巴說:“如果心存凍死也罷,餓死也罷,視死如歸的膽魄而勤懇修行,則既不可能凍死,更不可能餓死。” 我們修法的時候如果想:我凍死就凍死,餓死就餓死吧,不管怎麼樣,我一定要到喇榮去修行,在破房子裡面精進,家裡反對就反對吧。這樣周圍的金剛道友也會幫助你,最後根本不會凍死,也不會餓死。我們學院這麼多年以來有些人自己修錯了,或者是有些精神病人的腳和手稍微凍了是有的,但是真正修行中凍死餓死的,這麼多年以來根本沒有發生過。但首先我們應該有這種魄力,不管凍死還是餓死,我還是要堅持修,有這樣的毅力和精神就根本不會凍死,也不會餓死。 不過剛來的住在公房中的人生活真的有點困難,那天剛發生活費的時候我也問了很多人,很多人就只有這八十塊錢,有些人已經好幾年僅僅是每個月依靠八十塊錢維持生活,後來我心裡面想,一個月中只有八十塊錢來過生活真的有點困難,一方面是有很大的功德,但另一方面現在在這個社會當中八十塊錢也解決不了什麼事情。我想我們這裡有些人還是非常苦行的,這樣的話,新的一年開始如果只有這裡的生活費,沒有其他收入的話,你們和管家說一下,我補助一點,不然要買菜、買米,尤其是女眾也喜歡吃一點糖果。 有些人可能不好意思,這沒有什麼難為情的,釋迦牟尼佛時代的時候,出家人也是依靠化緣過生活。但我們這裡的人沒有到漢地去化緣,我想從這個月開始,暫時為沒有外面經濟來源的苦行僧解決一點,還有一些高僧大德和施主說要幫助。 但是我們這樣的苦行是不會餓死、不會凍死的,其實你們的這種精神我還是很佩服,有時候我對外面的一些高僧大德不能起信心,好像很多人的有些行為不是佛法裡面所說的,但是我對這裡的有些苦行的僧人真的起信心,希求佛法需要這樣,不管今生來世一定會有很大的功德和利益。 香•那南多傑旺修雲:“修行人住於山中數日,尚未饑餓之前,牧童就會給你送來食物,然後回到村落裡告訴大家,人們也會絡繹不絕地前來供養。” 以前香•那南多傑旺修尊者說:修行人住在山裡還沒有饑餓的時候被一些牧童看見了,牧童就告訴其他的人說山裡面有個修行人生活比較困難,他的山洞裡面只有一個糌粑口袋,其他什麼東西都沒有。之後村裡面的人開始輾轉相告:“聽說那邊有個修行人,我們一定要去供養他、拜見他。”後來人們絡繹不絕地前來供養,山裡的修行人就越來越發財了。 原來單巴地方的一個修行人剛來的時候還是特別知足少欲,除了一個碗和一個糌粑口袋外什麼都沒有,後來當地的人發現了以後特別崇拜,最後好像他離開的時候特別富裕,有時候也太過分了。 有些修行人對自己的行為不能自主,有些修行人堅持自己的行為,但是修行的過程中有財產的時候最好不要執著,沒有財產的時候也不用傷心。有漏的財產,沒有任何實質。 僅僅是希求財產也不好,有一點財產的時候特別歡喜或者是刻意拋棄也是一種執著,但總的來講,不管你有財產、沒有財產,有地位、沒有地位,最好自己修行的行為永遠也不要捨棄,也不要放松,這很重要。
|
|
|
|
|
|
上一篇:因果律訓:殺害無辜,蛇魂討報
下一篇:達真堪布:金剛道友之間應善護口業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