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敬惜字紙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敬惜字紙文》

 

1 序

敬惜字紙是中國文化傳統理念之一。敬惜字紙的傳統在宋代已經出現。在過去,寫有字的廢紙不可隨意丟棄、踐踏、糊窗封壇、擦拭物品或與其他廢物混雜,而需丟入字紙簍,專門收集後焚燒成灰,成為字灰,收集起來;每隔一段時間,便開壇祭造字之倉颉,然後將字灰送至大江大海,稱為“送字灰”或“送字紙”。相應地,亦出現了專為焚燒字紙的“惜字塔”,以及專門收集字紙舊書加以焚化的惜字會。

明清時期開始出現勸人敬惜字紙的勸善書,大多名曰《惜字律》。《惜字律》的主要著眼點是“敬惜”寫出或印出的文字,更深一步於勸導人們在寫字時要下筆矜慎,不要損害別人。如《文昌帝君惜字律》以及《文昌惜字功過律》、《惜字新編》、《惜字征驗錄》等。《惜字律》便分“敬字紙功例”和“慢字紙功例”分述惜字紙的善報和怠慢字紙的惡報。《文昌惜字功過律》則分“惜字功律二十四條”及“亵字罪律二十九條”,如“平生偏拾字紙至家,香水浴焚者。萬功。增壽一紀。長享富貴。子孫榮貴。”、“生平不輕筆亂寫,塗抹好書者。十功。永無凶事。”,“字紙糊窗墊,褙屏表書者。定冤枉不明。”《惜字訓》中更有“污一字促壽一日,踐一字削祿一朝,千以歲除,萬以紀奪,重則子孫全絕,輕則兩目皆盲,子女產厄,男子夭折。”的訓戒。之後又有“惜字懈災”、“埋葬字灰子孫顯貴”、“污亵字紙致遭兵燹”等各色事例:著名的有宋人王曾因其父“敬惜字紙十幾年”而成宰相之事;還有《西湖二集》第四卷《愚郡守玉殿生春》,講述宋宰相趙雄少時愚魯,因靠敬惜字紙而能踏身仕途等等,說明敬惜字紙之重要。

《禮記·曲禮》中第一句話就是“毋不敬”。在現今物質繁榮的社會,末災人禍頻繁,是因為沒有這一個對天地萬物“恭敬”的態度。在現代物質繁榮的社會中,字跡、字紙鋪天蓋地,泛及社會各個層次、各個角落;因為傳統文化的斷層,人們不知、不懂、不會敬惜字紙,無形中現世折福折壽、來生無知無識、累子孫愚癡邪見——力挽狂瀾從敬惜字紙開始。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本書難免有錯漏之處,敬請各位大德不吝賜教。

編 者

二0一0年四月

 

2

敬惜字紙

國家頒行惜字律,風調雨順干戈息;

僧道遍傳惜字律,慧眼自明六通出;

富貴人傳惜字律,子孫永遠受天祿;

孤寡人傳惜字律,人人相親如眷屬;

病人遍傳惜字律,永久安康疾自除;

貧賤人傳惜字律,衣食自然一生足;

公門人傳惜字律,逢官近貴皆清吉;

一切發心刊印者,善報昭彰慶有余。

 

普勸敬惜字紙及尊敬經書說

印光大師

人生世間;所資以成德達才,建功立業,以及一才一藝,養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為世間至寶,能使凡者聖,愚者智,貧賤者富貴,疾病者康寧。聖賢道脈,得之於千古,莫不仗字之力。使世無字,則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與禽獸無異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愛惜。竊見今人任意亵(xiè)⑴污,是直以至寶等糞土耳,能不現生折福折壽,來生無知無識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亵污遺棄,而無形文字,更不可亵污遺棄。孝、弟、忠、信、禮、義、廉、恥,若不持之躬行,則成亡八字矣。八字既亡,則生為衣冠禽獸,死墮三途惡道,可不哀哉。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續篇·卷下》)

注:(1)亵:xiè 輕慢,親近而不莊重。

“勿棄字紙”

周安士

人之所以獨貴者,以其口之能言也,亦以其手之能書也。手能書,則手亦能言矣。然口之所言,僅聞一室;手之所言,可達萬裡。口之所言,止於當時;手之所言,可垂後世。口之所言,人以耳聽;手之所言,人以目聽。口之所言,片時即疲;手之所言,千秋不倦。甚矣!字之有功於人也。世間若無文字,則官吏無以為治,政令無以為憑,豈獨家不能家,亦且國不能國矣。人之受恩於字者如此,而謂字紙可輕棄乎?字紙固不可棄,字尤不可棄。不順乎親,終身棄去“孝”

3

字。不友於昆,終身棄去“悌”字。如是逐一檢點,則字之為我棄者多矣。若夫裹物糊窗,狼籍委置,則所棄者,不過字紙耳。

或疑蒼颉(jié)造字,開萬古文字之源,但當天為雨粟耳,奈何鬼復夜哭乎?不知世間文字,既有正用,即有邪用。天之雨粟,因正用也。鬼之夜哭,因邪用也。

[ 摘自清·周安士居士《安士全書》之一《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 ]

字為世間至寶,非金、銀、珠、玉、爵位可比。以金、銀、珠、玉、爵位,皆由字而得;使世無字,則金、銀、珠、玉、爵位,亦無由而得矣。字之恩德,說不能盡。敬惜書字,福報甚大。宋朝王文正公之父,極其敬惜字紙。後夢孔夫子以手按其背曰,汝何惜吾字之勤也,當令曾參來汝家受生,顯大門戶。後生子之名王曾⑴,連中三元,為名宰相沒後谥文正公,封沂國公。後世凡科甲連綿,子孫賢善者,悉由先生敬惜書籍,及與字紙中來。

近世歐風東漸,不但普通人不知敬惜書籍字紙,即讀書儒士,亦不恭敬書籍,及與字紙。或置書於坐榻,或以書作枕頭。或大怒而擲書於地,或抽解⑵而猶看詩書。不但大小便後,概不洗手,即夜與婦宿,晨起讀書,亦不洗手。每每以字紙揩試器物,猶以敬惜為名而焚化之。故致普通人無所取法,而垃圾裡,茅廁中,街頭巷尾,無處不是字紙遍地。舟車行人,每以報紙鋪坐處。出外婦女,率用報紙包鞋襪。種種亵渎,不堪枚舉。以故天災人禍,相繼降作,皆由亵渎天地間之至寶所致。不知此字紙中,皆有天地日月之字,聖賢經書之文。以此種至極尊貴之物,視同糞土,能不折福壽而現受其殃,贻(yí)⑶子孫以愚劣之報乎。

吾師前文,已包括其大致。猶恐舉一而不悉反三,故又擇其人所易忽者重言之。以期有心世道之人,輾轉勸人,同皆敬惜書字。則福壽康寧,現身獲萁疇(qí chóu)⑷之五福⑸。聰明睿(ruì)智⑹,後裔(yì)⑺納伊訓之百祥矣。 (陳先善述)

注:(1) 王曾,青州益都(今山東益都)人,字孝先。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卒於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宋真宗鹹平中(998—1003)取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成為科舉史上連中“三元”的狀元。

王曾(後封為沂國公)中了狀元後,回到家鄉青州去。府官聽說王曾回家,就命令老百姓吹奏著樂器到城外迎接。王曾聽到這個消息,就換了衣服,騎了小驢子從別的城門進城。很快就來拜見府官,府官吃驚地說:“聽說您來,已派人出城迎候,守門官還沒來報告,您怎麼就到這裡了?”王曾回答說:“我

4

僥幸得了個狀元,怎麼敢驚動大人和父老前來歡迎?您這樣做是增加我的過失,所以,我改換姓名,瞞過歡迎的人群和守門官直接來拜見您。”府官不由贊歎地說:您稱得上是個真正的狀元公啊!”

王曾端厚持重,眉目如畫。在朝為官,進退有禮,平時寡言少笑。王曾為相,進退人士都不讓外人知道。名相范仲淹對王曾說:“公開地任用賢人名士是宰相的職責,您德高望重,惟缺這一點。”王曾答道:“作為執政大臣,把恩賞全攬到自己身上,那怨恨歸誰呢?”范仲淹歎服,時人稱他為賢相。(2)抽解:解大小便。(3) 贻:yí,遺留,留下。(4)萁疇:萁,qí豆秸,豆莖也。疇,通酬chóu,報酬,酬答。(5)五福:《書經·洪范》上所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壽:即壽數、長壽;富:指富貴;康寧:身體健康,一生無病無痛;攸好德:愛好、喜愛德行;“攸”字又作“修”字,即修養美好的德行;考終命:不會遭遇天災橫禍,能得善終,安祥離世。 (6)睿智:ruì zhì,見識卓越,富有遠見,聰慧;明智。(7) 後裔:裔yì。指已死去的人的子孫;後代子孫。

倉颉(jié)造字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蒼茫大地之中,出現了人類;大約在一百萬年前,人們開始學習種植作物、飼養牲畜,文明也隨之出現,從此人類的生活愈來愈豐富,文明的發展也就愈來愈快速,而文字的形成正是社會發展進入文明的重要標志。一談到中國文字的起源,流傳最廣的是倉颉造字的傳說。

據考證,倉颉,號史皇氏,是軒轅黃帝的史官。史書記載,倉颉面長四目,天生睿德,常觀奎星圓曲之勢,察鳥獸蹄遠之跡,依其類像之形首創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被尊奉為“文祖倉颉”。

《淮南子口本經訓》上有記載:“昔者倉颉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傳說當倉颉完成造字工作,正是夜深人靜之時,忽然天崩地裂般轟隆一聲,天空嘩啦嘩啦地下起大雨,但是落下的並不是雨滴,而是一粒粒的小米;四面八方也傳來哭泣的聲音,原來是鬼怪們正在哭嚎,傷心不已。這個故事說明,由於文字的出現,知識的傳播更為便利,許多經驗知識得到保存累積,變得更精深、博大,其中當然也包含了生產知識也就越來越有效、發達,故用“天雨粟”來形容文字對生產的貢獻;至於“鬼夜哭”,因鬼怪無法再愚弄人們、為所欲為,故有之說。

5

由於倉颉綜合各類古字,歸納系統再創造,使得中國文化演進史快速發展,推動了中國文化的淵博,因此倉颉可說是中華文化千年豐功偉業的一大功臣。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文字,那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惜字訓

金阙(què)⑴上相⑵訓曰:夫片文只字,皆仙佛之經書。寸楮(chǔ)⑶微言悉聖賢之名諱。天朝地府,一字貴若寶珠。人世寰(huán)區⑷,千言賤如瓦礫。或糊窗裱壁,顛倒文章。或裹物包煙,輕污典籍。封罐口,作書囊,重重蔑廢。列紙條,剪鞋樣,種種欺凌。或揩垢而拂塵,或擦油而抹桌。或寫未工而嚼爛,咽下喉嚨。或臨荒境而撕開拋於糞土,或揉團而塞壁孔,或捏塊而置牆間,或帶字而登床,或攜錢而入廁,或扭繩以束物,或捻線以穿錢,或捶爛以和泥,或裂開以拭穢,至於顛狂浪子為爆竹而裂破千張。婦女閨娃夾絲線以殘碎草縷。蒙童小子,作踏於學館書房,庸師莫知訓誡。胥吏書傭,輕踐於官衙私捨,有司⑸罔識箴規。地積青蚨,跨之弗顧。文藏紙袋,坐竟罔知。且銀工紙匠,镌(juān)⑹字於簪(zān)镯(zhuó)戒指。婦女冠帶,亵污於穢處YIN時。或帶香而入房,或題詩而繡枕。或寫字桌板,猶口於旋寫旋揩。或燃火啖煙,尚托言於隨焚隨化。甚至將經書而作枕,以扁額⑺而鋪床。或以衣求印⑻而送終,或以書入棺而殉葬,或畫卦於窀(zhūn)穸(xī)⑼,或黔(qián)面⑽於奴僮,或織字於綢緞制以為衣。或號字於椅凳,坐之罔畏。或寫字於瓷盤,破則棄之街巷。或貼之蘭房⑾,YIN則亵於室內。或藏經典於臥側,或置吏書於床帷,或題旬於竹木之枝,或寫字於便尿之處。三教之中,九流之內,識字而不敬字,讀書而輕書,蔑污聖文,亵渎⑿典籍,種種罪端,曷勝發指,罪積山邱莫覺,果報地獄而罔知。天地鑒之而震驚,神鬼臨之而赫怒。

上帝屢行戒谕⒀,諸生視若罔聞,豈知城隍社令司命、土地等神,除將各人善惡詳注外,另記慢字數目一一清除,污一字促壽一日,踐一字削祿一朝,千以歲除,萬以紀奪,重則子孫全絕,輕則兩目皆盲,子女產厄⒁,男子夭折⒂,一月一算,考核惟嚴。人若敬之重之,福祿依例增益。人世未知,特來曉谕。

注:(1) 金阙:jīn què,道家謂天上有黃金阙,為仙人或天帝所居。(2) 相:輔助,亦指輔佐的

6

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輔~。宰~。首~。(3) 楮:chǔ,落葉喬木,樹皮是制造桑皮紙和宣紙的原料。紙的代稱。(4) 寰區:天下;人世間。(5) 指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6)镌:juān,雕刻,鑿。(7)扁額:即匾額,指懸掛於門屏上作裝飾之用,反映建築物名稱和性質,表達人們義理、情感之類的文學藝術形式即為匾額。一般掛在門上方、屋檐下。(8)印:公章、圖章。(9)窀穸 zhūnxī:墓穴。(10)黔:qián,通“黥”。在犯人臉上刺刻塗墨的刑罰。(11)蘭房:猶香閨。舊時婦女所居之室。

(12)渎:dú,輕慢,對人不恭敬。(13)戒谕:勸戒訓谕。(14)產厄:難產,女人生小孩時的厄難。(15)夭折:未成年而死。

呂祖師⑴谕

民國辛丑年十二月初三夜降於泰京宏德堂。近世以來關於文字蹂躏特甚,雖屢降敬惜之訓,而日久玩忽視為具文,能恆久遵行而不辍者能有幾人,遂致文字大遭其劫。名為讀書之士,而亦將文章踐踏。或者惜其紙之有用,而忘其字之可尊。此無他,皆以為小善而不屑為。習然不察,而未明事理者也。上方瞋怒。頃⑵已議出重罰之條。除惜字條例及玉律所載各罰科外,又增極重極慘之條,加入此次疫劫之內。凡家有糟蹋字跡者,必罹⑶疫劫毫無挽救。自茲以後,我門下弟子,及修持之士。凡笃信吾言者。即從今以後,永勿再用字紙裹物,或輕用字跡。如隨便開單寫條等事。凡事已無須用文字者,概以言語處理之。庶可少作此業,而招天譴也。此關重開太平之機兆。移風易俗之先聲。望爾諸生,身體力行,切勿再事悠忽,視同壁上觀也。知關重條,特以傳告。其各凜遵⑷,勿違為要。

注:(1)呂祖師,姓呂名嚴,字洞賓,生於唐玄宗年間,蒲州永樂縣人氏,進士出身。棄儒歸隱拜漢鐘離大仙為師,仙號純陽,在終南山修丹煉性成功。(2) 頃:很短的時間。頃刻;少頃。(3)罹:lí,遭受苦難或不幸。(4)凜遵:lǐn zūn 嚴格遵循。

曾子⑴勸敬惜字紙

盍聞古聖人制成文字。封面龜形,而分鳥跡,是文字也。深有益世道人心。固人人不可不知,亦人人不可不敬也。士而無字,讀書奚⑵可以學。農而無字,四時奚可以耕。商而無字,貿易奚可以通。工而無字,藝術奚可以精。字紙乃聖人之血脈。字紙可不惜乎。惜字紙之功大矣哉。奈何今之世人,昏昏昧昧⑶。以字紙裹物。任男女之踐踏。擲下於污

7

池。靡知後日將誰歸。以致子孫愚蠢,而為無用之人。或雙眼失明,成為廢疾。斯時也,悔之已晚矣。吾今臨堂,略舉世人弊端,以勸戒群生。願至急回頭頓悟。是余之所深望也夫。

注:(1) 曾子(前505~前435),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因之,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孝道為先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寶貴的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思想道德營養。曾參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曾參以他的建樹,終於走進大儒殿堂,與孔子、孟子、顏子(顏回)、子思子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2) 奚:xī,哪裡。(3) 昏昧:不明事理。

季路⑴夫子論敬惜字紙之功

溯(sù)⑵為上古,世無文字,文明未肇(zhào)⑶,人皆穴居。文字者乃古聖倉颉夫子奉黃帝之命,而廣集禽鳥獸類之足跡與龜文等,苦心孤詣⑷,研究而制成者也。俾使萬世免結繩之苦,其功莫大也。古昔之記事今觀書典而可悉知。河山遠隔之遙,以文字可通彼我之情。而今之世,胸羅萬卷,博學高才之士,隨意任筆揮毫成章成詞,或編法律以治世,或印標志以宣傳,士農工商無不藉字以弘揚而收其效也。唐太宗親駕遠征過海,忽起波浪滔天。帝即御書“免朝”⑸大字焚落於海中而告浪平。文字之用者,廣而大也。奈何於此三期末運⑹,文明昌盛,反而道德衰微。視文字不知敬惜,任意散撒路上,由人踐踏,而無人撿拾。或以包貨,或以裹鞋,或以拭糞渎聖跡,其罪重而大矣。屢文人學士,既讀聖賢之書,而偏背聖賢之訓。不惜敬字紙,罪加一等。根據金科玉律記載,不敬惜字紙者,重者盲目折壽。輕則削福減祿。願爾世人,當思古聖制字之苦心。路見字紙,隨即撿拾。如字紙染污者洗而曝之,焚而藏之。聚集一箱敬送海中,則獲福無窮。家道昌盛。蘭桂騰芳⑺。敬而惜之,珍而重之,功莫大焉。

注:(1) 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以擅長政事著稱,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儒學後人尊其為仲夫子。極有信譽,有“季路一言”之稱,比喻信用極好。(2) 溯:sù。探求。(3)肇,zhào,開始。(4)苦心孤詣:孤詣yì,獨到的修養。多指品德學識。苦心孤詣:用心良苦,造詣極深。用以稱許刻苦鑽研學問、創造業績為他人所不及者。(5)朝cháo,朝見,封建時代臣見君。(6)三期末運:道教名詞。意指自伏羲氏開天辟地,接任為第一代祖師開始,人類在道的傳承的歷史,依時間,可分為三個時期。一、

8

青陽期:大道降世,自伏羲氏畫出八卦,接掌道盤,到中國周朝時期為青陽期。在青陽期,燃燈古佛掌道盤,道降君相,因此只有君、相階級的人,才有可能修道、得道。而且是先修而後得,所以得道非常困難。二、紅陽期:自中國周朝時期前後,到第二十世紀初為第二期。紅陽期,釋迦牟尼佛掌道盤,道降師儒,因此只有知識階級和做官的人,才能修道、得道。道是單傳獨授,而且修道一定要出家,也是先修而後得。三.白陽期:自廿世紀初以來,降及末運,人心不古,道德頹敗,白陽期應運。道劫並降,道以覺迷,劫以警世。天然古佛掌道盤,道降火宅⑺ ,善男信女只要有佛緣,只要能覺醒,都可以求道,都可以在家修道。在這三期末運時期,是先得而後修,就是先得道,然後才依仙佛的指引,在家修道。就是說,仙佛已把人生的目的與修道的方法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抱定志向,堅心修道,人人都可以成聖成佛。(7) 蘭桂騰芳:蘭桂:芝蘭和丹桂,兒孫的美稱;芳:比喻美名。比喻子孫顯貴發達。(8) 火宅:喻煩惱的俗界。典出《法華經·警喻品》:“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若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火:譬眾生五濁等苦;宅:譬三界。謂三界眾生,為五濁八苦之所煎逼,而不得安隱。猶大宅被火所燒,而不能安居。故以火宅為喻也。(五濁者,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也。)

敬惜字紙文

奉勸世人,讀書須用功,一字值千金。遇高門戶須讀書,書中字字受敬重,敬字紙即敬賢也。字乃聖賢之面目,亦天下之大寶也。登科及第憑文字,官員宰相從字文。千裡之遙,付數言可以相通。萬古業產,皆賴字跡以為據。但看世人文字衰者,家必敗也。文字盛者,家必興也。若遵先王之道,畏聖人之言,須要敬惜字紙,則近報於己身,增福添壽。遠報在兒孫,貴顯官榮。凡一切字紙,珍重勿亵。字紙不可糊窗包物,不可點燈吃煙,若見字紙在地,務要收拾以火焚化,或洗於河內,或埋於土中。楊全善埋字紙,而五世登科。李子材葬字紙,而一身顯榮。帝君書雲,篇篇教人存心積德,句句勸人敬字重文,則子孫顯大門戶,功德無量矣。

敬惜的方法:把各處的字紙拾到一起,用鐵桶或鐵盆,用火焚成灰,裝袋子,送到河裡海裡讓魚蝦吃上可轉人,功德無量。如字紙有泥土等不干淨,用清水洗三次,最後加上鹽、花椒、沒有污味,曬干焚化。如字紙洗得成了小米、大米大,可用面羅接下另裝。切記為要。

9

文昌帝君惜字功律二十四條

○平生以銀錢買字紙至家,香湯浴焚者。萬功,增壽一紀。得享富貴。子孫賢孝。

○平生遍拾字紙至家,香水浴焚者。萬功,增壽一紀。長享富貴。子孫榮貴。

○多收字紙,字灰深埋淨地者。一千功。安樂不流離。子孫昌盛。

○刊刻惜字書文,遍傳世人者。五百功。永無是非。多生貴子。

○抄寫敬重字紙書訓。阖門令其珍惜者。三百功。子孫發達。

○見惜字文留示子孫,及己身敬信供禮者。百功。安樂無禍。

○化人銀錢,買字紙浴焚者。百功。壽增一紀。施財人永遠富貴。

○勸世人惜字。並焚怪異YIN亂等書者。百功。本身增壽。子孫昌盛。

○僧道不以有字之幡幕作囊雜用。能自戒勸人者。五十功。德名光顯。

○見人作踐字紙。能以素紙換焚。或以他物換焚者。五十功。百病不生。轉禍為福。

○禁人不以字紙拭穢者。五十功。其人昌盛。

○凡人有難。或急或緩。見字紙必焚浴者,萬字十功。即得平安。

○勸人不以字紙及錢,放床褥下者。十功。一生永得平安。

○偶遇穢處,見字紙即收起,不輕忽者。十功。一生平安。

○禁人馬上有文字有錢不騎者。十功。永得安樂。

○不以字紙及書,夾鞋樣。自戒內眷及勸人者。六十功。子孫智慧。不忤逆。

○勸人不以書字。置濕處霉爛。並扯碎毀踐者。十功。必得名壽。

○生平不輕筆亂寫,塗抹好書者。十功。永無凶事。

○刮洗器物門壁上字者。十功。眼目光明。

○贊揚敬字文為功德者。十功。獲福必多。

○見人以字紙封蓋葷臭器皿。換取浴焚者。十功。無惡事相遇。

○遇字紙污穢,漂淨水中。百字一功。免諸疾障。

○以字紙焚香爐中者。五功。得享吉祥。

○代人收采浴焚字。萬字一功。得享清福。勸人多惜報應如例。

10

文昌帝君亵字罪律二十九條

○將人錢買要浴焚之字紙,取用作踐者。一百罪。夭折。子孫貧賤。騙人買字紙錢,不買字紙焚者。一百罪。定然惡病夭折。

○己身不敬字紙經書。又不訓教子弟,遞相輕侮者。一百罪。惡瘡遍體。生癡聾暗啞。

○遇字紙焚處,踏踐撲滅收用者。八十罪。定生腫毒。

○家中破書廢紙,換碗換糖作踐者。八十罪。定生癡聾暗啞。

○家藏敬字書文,或拭穢並糜爛者。七十罪。多惡事無救。

○僧道以有字幡作囊⑴雜用者,六十罪。薄福受刑。

○以字紙包藥裹經書木魚器用者。五十罪。蒙蔽慧心。

○以字紙拭物拭幾,及揉搓棄地者。四十罪。遭流離去智慧。

○勸善書惜字文,不信不傳者,三十罪。窮年窘迫(jiǒng pò)⑵,生不肖子。

○以經書字紙,放船艙底,並馬上騎坐者。十罪。生瘡受人欺侮。

○己身不敬字紙,反笑人者,十五罪。多遭橫非。

○以字紙漂污水,焚穢地者。十五罪。多目疾皆盲。

○以經書作枕頭,及以錢與字放床褥者。十五罪。窮苦受杖。

○以字紙引火打亮者。十罪。生瘡癬。

○見婦女剪字紙做鞋樣,為花墊盤盛盒,男子不禁止者。十罪。受官刑懲。

○字紙糊窗墊,褙(bèi)⑶屏表書者。定冤枉不明。

○以字紙嚼爛吐壁上,及扯碎作書捻者。十罪。爛唇。手生惡瘡。

○掩昧敬字紙功德者。十罪。不得吉祥。

○女眷以字紙書夾鞋樣⑷。男子不禁止者。十罪。不得吉祥。

○婦女繡字於荷包,香袋、扇插、枕頭上,不行禁谕,及系帶於腰間,枕臥亵污者。五罪。得暈眩拘孿(jìng luán)⑷疾。

○親筆亂寫。拋散不顧,及旋寫旋抹者。五罪。足生毒瘡。

○以字紙扇書啟插鞋襪者。五罪。足生毒瘡。

○以字號寫器物上,致人坐踐者,四罪。家店不祥。

○以不淨手檢閱經書者。三罪。生叉指瘡。

11

○以字磚墊路者。三罪。行事不順遂。

○於地上畫字者。三罪。多遇險阻。

○剜裁字跡者。一罪。多受驚。

○以字紙褙神像,拾納牆壁內者。一罪。雖有別功不錄。

注:(1) 囊:náng,有底的口袋。(2)窘迫:jiǒngpò,使苦惱或窘迫;尤指使經濟困難。(3)褙:bèi,把布或紙一層一層地粘在一起。(4)夾鞋樣:用碎布或舊布加襯紙裱成的厚片,多用來制布鞋。(5)拘孿:即痙攣,jìng luán,中醫病名。肌肉收縮,不能自如伸展。

《自 知 錄》

明蓮池大師刪定

☆拾路遺字紙火化(百字為一善)。 ★遺棄字紙不顧者(十字為一過)。

《善過格》

☆拾遺字一千或穢中拾一字紙,洗浴焚化,各一善。

★污穢一字紙如包物拭桌之類;三過。

宥(yòu)⑴悔遂報例

○無子者,如於灶神前,家堂前,文帝案前,申文發願。終身敬惜字紙。及印送惜字書籍。上富萬部。中富五千部。下富千部。貧者二百部。准於生子聰明富貴。增福增壽。

○倡立惜字會。或獨立惜字社。或勸設惜字會。得有一項成立。而本身能令合家敬惜不懈,或化及一方一邑者。准於求子得子,求富得富。求福得福。求官得官。以及病者求安得安。凡有所求無不遂願。

○購贈惜字篾簍百只者。增壽三年。多者依此類推。永不患眼疾。

○購置木質字簍百只,或洋鐵簏百只。懸掛街頭巷內者。增壽五年。不遭惡事。多者依此類推。

○摹(mó)⑵印惜字書籍五千部以上者。賜福增壽。子孫賢達。

○獨立捐資印送惜字書籍千部以上,而不為求子者。准於合家消災獲福。益壽延年。

注:(1) 宥 yòu 寬容,饒恕,原諒,赦免。(2)摹印:摹,mó,仿效,照著樣子做。摹印:印刷。

12

惜字感應錄

一、善報篇

立會惜字之報

榆(通渝,重慶市的別稱)王者香字筱(xiǎo)蘭,青囊(náng)⑴濟世,貧者施以藥,活人無數。創立惜字社,砌造字紙庫,收買焚化,灰送長流。一朝四鄰失慎,獨王宅未遭回祿⑵。後匪過王宅數次,亦無損失。有人告王曰:“火起之時,見火上有人執旗保護君宅。又匪過時聽匪令曰,毋許損害。此乃先生惜字之功,所以神欽人服。”其人欲入惜字社,王許之,並曰:小善報近,大善報遠,施不望報,請勿多言。其後王壽九十,子孫俱顯。同社之家,皆興盛焉。

江蘇揚州甘泉縣。高明字厚夫。乏嗣(sì)。遂發心立惜字會,收買字紙焚化,又牆上招貼,如有揭下之碎字紙,提高收價。及每年底春聯報柱之碎字紙,格外提高價值。並以收字紙多寡定節賞之輕重。雇工莫不爭收,境內毫無遺棄,每年如此。生二子,賢孝發達,效世貫顯。壽八十九無病而終。

注:(1) 青囊:囊,náng,指醫書、醫術。(2)回祿:傳說中的火神。(3)嗣: sì,後代。

惜字並印送善書善報

海州⑴曾純儒字席珍。任某縣保商團團長,一生廉潔。最喜善書因果,陰骘文,功過格,戒殺放生文。印送各業,並提倡惜字會。收買字紙殘書,以及YIN畫YIN書春宮春方賭具墮胎諸書,盡付丙丁⑵。並勸各號不用字紙、報紙包裹銅元貨物,商界於是奉行。轉化工業與學農各界,俱實行敬惜字紙。凡遇鄰村荒歉⑶,必設法公同赈濟。一人仁愛,一鄉受惠,全活無算。曾公生五子,俱發達品學兼優。公享壽九十一歲,寧非惜字之驗欤。

注:(1) 海州:現在江蘇省連雲港市。(2)丙丁:古代以十干配五行,丙丁屬火,因稱火為“丙丁”。(3)荒歉:農作物沒有收成或收成很壞。

惜字享年昌後

阜寧⑴康永善。珍重字跡,收買字紙殘書廢籍,立會建爐。雇工收拾,付以麻袋竹簍鐵鉗鐵鏟鐵鉤,污穢者鉗之,遠者鉤之,另置洗曬。招貼牆壁者鏟之,收歸焚化,灰送之河。遇破磁碎器或磚瓦有字者,埋之淨土。凡有惜字之書,功過因果,各種善書,捐資印

13

送。其余風流小說、YIN書畫、邪詞曲、春宮方,遇有如此諸書,均收而焚之。後入寺游覽見字紙一箱。詢僧欲售,唐盡買歸,送之字爐焚化。壽九十八而終,子孫繁衍,富貴兩全,惜字福報,有如此者。

注:(1)阜寧:位於江蘇省鹽阜平原北部。

廣惜字福壽康寧

江蘇揚州甘泉縣高明字厚夫。乏嗣。遂發心立惜字會,收買字紙焚化。惟牆上招貼,如有用水濕透揭下之碎字紙,格外提高價格。並以收字紙多寡定節賞之輕重,雇工莫不爭收。境內毫無遺棄,每年如此。生二子,賢孝發達。數世貴顯,壽至八十九無病而終。

敬牌祛(qū)⑴匪

清江⑵金寶盛,開典當鋪於武定。一夜匪盜數十人,劈門蜂擁而入。遍尋金典主不見。將家人盡捆縛,搜索金銀珠寶。飽載數車,將欲起行,忽紅光滿屋,門外似有兵數百人,喊聲震地,匪盜聞之驚惶逃命。帶來之車馬刀槍,盡棄而去。忽有一金甲神將出現,手持“敬”(尊重,有禮貌地對待;恭敬;端肅。恭在外表,敬存內心)字大牌,光華閃爍。人皆見之,不知其故。詢之典主,乃雲我無他長,不過收買舊書殘籍字紙焚化。歷年票根赈簿不准賣,檢收焚之灰送於河。故得天神護佑之感也。

注:(1)祛:qū,驅散;消除。 (2)江蘇省淮安市。

惜字消災免劫

登州⑴胡斌,惜字聚灰,乘船送海。路遇少女同行,斌則莊嚴容止,目不睨視。女曰:吾奉命至汝家,因汝有惜字之功,應燒其半。今見爾品行端正,吾奏免回祿。言已不見。斌至家,倍勤惜。後與妻子同舟到某縣赴任,忽遇匪船十余只,匪徒數十名,來劫斌船。斌懼甚,正戰驚間。突見船頭有金甲神,手持武器指揮,匪船頓竄,神亦不見。斌即叩首謝恩,接任後,勸谕惜字。

注:(1)登州:在山東省山東半島一帶。

惜字化劫

江蘇鹽城縣西門外太平橋南。民二春閒捐厘局⑴失火。門前所懸之旗,焚而飄之河北,落於竹廠竹梢之上,遂延燒至八卦陣,孔家墩,竟達千余家。自仁濟善堂成立,第一敬惜字紙。收買殘書廢籍,廣贈字簏(lù)⑵,雇工逐日收羅焚化。灰用油簍裝盛,多由海舟運送大海。以及濟人利物各種慈善事業二十余項。歷年以來,不獨火災由此減輕,而聯軍過

14

境,及城池失陷,城內得未遭塗炭者。雖雲得端人正士⑶維持其間,而積德感天,惜字獲報,未嘗不與有功焉。

注:(1)捐厘局: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指上海市區和吳淞以及兩地之間的一片平原水網地帶設立專局總理厘務。厘務,即捐厘,是中國國內貿易征稅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籌集饷需的方法,又名厘金。(2)用籐、竹篾、柳條等編成的盛物器。(3)端人正士:端莊正直的人。

溺江不死

孟兆熊字翼飛,金陵⑴人也。幼敬字紙,作文勸世。並刻印各種惜字書,功過格,果報錄,及文昌帝君訂惜字功罪條律,捐資印送勸世。後孟乘輪赴蜀,行使川江,船忽觸礁。未兩分鐘,船人皆沉溺,獨孟於水中似有人托浮江面,旋遇救,得不死。壽亦高大,子孫榮貴。謂非樂善惜字之感應乎。

注:(1)金陵:南京的別稱。

拾字愈病

開封鄭廣才。家貧,患痨(láo)病⑴,求醫無力。親鄰助資延醫診治,無效。一日因過字紙爐,見人焚化,人並述及果報迅速乃感悟。即發心帶病拾字,歸亦焚於字爐。初拾精神尚疲憊,愈拾精神愈長。拾之半年,遂恢復原狀。自思惜字半年居然卻病。可見惜字之功,感應如此神速。若終生行之,福報更可想見。遂發願終身惜字。後果壽且康。

注:(1)痨病:láo bìng,結核俗稱“痨病”。

惜字三世出通儒

安南⑴錢萬字選青,其家三世敬惜字紙。子名化龍,碩(shuò)學通儒(rú)⑵。生兩孫榮貴、榮華,均有才名。一任政界,一任學界。當化龍未生以前,文昌帝君於北平善壇寄來谕文一道。啟視之,訓曰,安南錢選青,乃祖乃父敬惜字紙。共有三世,未敢蹉跎(cuō tuó)⑶。丹桂⑷籍上,注明非誣⑸。爾子爾孫,應出通儒,累代顯貴,張我版圖⑹。如再敬惜,福如江河,綿綿不絕,斯言允孚(fú)⑺。欽此欽遵,毋違特谕。民國元年三月十五日。選青讀畢,雖叩謝鴻恩,然於心究未深信。後二子果貴顯,生孫五,俱聰慧過人,始信訓谕(yù)⑻之不虛。遂教子孫永遠敬惜字紙。並載之家乘⑼,垂示⑽雲礽(réng)⑾。以征信也。

注:(1) 安南:在浙江省慶元縣。(2) 碩學通儒:碩,shuò;儒,rú。猶言通儒達士。指知識淵博、明智達理的學者。(3) 蹉跎:cuō tuó,時間白白地去;虛度光陰。(4) 丹桂:舊時指登科為“折桂”,因以“丹桂”比喻科舉及第的人。(5) 誣:wū,欺騙。(6) 版圖:此指古代宮中小吏及其子弟的名籍和宮室方位圖的合稱。(7) 允孚:孚 fú。謂得人心,使人信服。(8) 訓谕:谕yù,亦作“ 訓喻 ”。猶訓誨;開導。(9) 家乘:原指家事

15

的記錄;或指家譜、家史。(10) 垂示:留傳以示後人。(11) 雲礽:亦作雲仍。礽 réng,從本身起第八代孫,稱“礽孫”。這指遠孫或比喻後繼者。

浴焚字紙 老蚌(bàng)生珠

廣西某有才。敬重字跡,收買焚化。污者浴以香水或柏水淨水,曬干後焚,行持二十年未敢少懈。某本無子,晚年得一子名德生。天資聰穎,不僅過目成誦,而下筆萬言應試無不高標。著書言說,韋草江花。英華錦繡,人爭羨之,大有洛陽紙貴⑴之慨,其父喜不自勝。乃訓德生曰,汝所以得有今日者,未始非吾平日勤惜字紙之報也。汝宜教後世子孫敬惜字紙。亦如吾之生平則世世必出一鴻儒⑵,亦如汝之博學也。德生唯唯遵命而行,教子孫惜字。由是福壽益增,門楣丕(pī)振⑶。凱(qǐ)⑷不懿(yì)⑸欤。

注:(1)洛陽紙貴:比喻著作廣泛流傳,風行一時。源於晉代,左思《三都賦》寫成後,豪貴人家競相抄寫,抄寫的人很多,洛陽的紙都因此漲價了。(2)鴻儒:大儒。泛指博學之士。(3)丕振:丕,pī。大力振興。(4)凱:作“豈”(qǐ),難道、怎麼。(5)懿:yì,美好。

惜字賜生貴子

山東歷城縣陳立基字孝根。年四十余膝下空虛。路見字紙必拾歸,香水洗滌,曬干焚之。又見子女用廢書夾線,乃以素紙訂冊換之。無錢則典質,朔望⑴焚之。多則十日或五日一焚。灰置大河,或埋淨土。行之六七年,一夜夢中見有一人來請。行之一所,形同文廟。宣聖⑵端坐殿上,陳乃匍匐叩首。宣聖下來笑而握手曰,君惜字紙有功,吾門中選一人為爾子,昌大門楣,以見天之崇德報功,毫發不爽。乃令人送還,時已達旦。厥後妻忽有孕,果生一子,天資過人,頗擅文譽,人仰之如泰山北斗,後甚顯達。

按此如宋之王曾,因其父敬惜字紙,後夢宣聖示兆。以曾參分性托生,後果生子。故名曰曾。身極顯貴,名垂青史。足征天之報施。古今如出一轍,願世人仿而行之,則亦必如王陳兩氏之獲報焉。

注:(1) 朔望:朔日和望日。農歷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2)宣聖:漢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為褒成宣公。此後歷代王朝皆尊孔子為聖人,詩文中多稱為“宣聖”。

送子到兩口惜字家

熱河⑴呂旺,妻韋氏。四十無子。雖家貧不能行善,然平素喜拾字紙。污者韋氏洗淨,焚送清流,恆久不懈。夜忽有人敲門。問誰。答曰送子到兩口惜字家也。呂聞之初不解其意,啟戶寂然。後果生二子,家小康。一子見廟內殘碑臥地,旁列溺,字跡污亵。歸告其母,出資移碑,置之潔處。一子於道旁廁所小菜廠垃圾桶堆糞處,處處留心,遇字必拾回

16

洗曬。一日天井內拾得紅紙一方,上書雷字。其弟於屋內亦拾得紅紙,上書朱衣點。母聞之喜曰,此佳兆也,天祐惜字。必有平地一聲雷,朱衣暗點頭之報也。其父專收字紙,令二子入學校插班。後二子均發達,孫亦能繼志,書香不絕。

注:(1) 熱河:是中國舊行政區劃的省份之一,1914年2月劃出,1955年7月30日撤銷。現包括河北省的承德地區、內蒙的赤峰地區、遼寧的朝陽、阜新地區。

埋灰之報

湖南孫貴生,敬惜字紙。污穢者洗以柏水,焚後灰埋淨土。廿余年如一日。生二子,一團副,一將軍。親友效之。均皆顯貴,子孫亦多。此系埋葬字灰之報也。

惜字添子智慧

曹縣⑴姚封翁,家饒裕。子入學肄(yì)業⑵。天資魯鈍。有一人突入曰,我奉命來,因汝存心惜字,勸化多人,故添汝子智慧。袖出一丸,與汝子食之,遂不見。翁異其事,視手中丸有光奪目,知非泛泛。令子食之,後果聰慧異常。博通今古,學理精深,旋征博士。生孫五,曾孫十二,均顯達。

注:(1)曹縣:在山東菏澤市。(2)肄業:肄yì,在校學習,指沒有畢業或尚未畢業。

保存經版獲福

嘉興⑴西鄉方子俊字秀夫,富而悭吝。中年得一子,癡呆多病。妻董氏,甚賢淑。力勸其夫廣行善事,敬惜字跡,收買殘籍YIN書。夫乃允,遂照行。俊游山水,偶見古廟廂屋內存舊板數堆,殘缺不全,泥污朽爛。詢之住持僧以無主答之。俊與住持說明將舊板運回。全者並之一箱,箱外題明某經之板,爛者補之,造樓而藏,不正之板盡行焚毀。後子疾無藥而瘥(chài)⑵,不獨不呆,且極靈敏。又生一子,得七孫,俱富厚顯達,人仰慕之。

注:(1)嘉興:即浙江省嘉興市 。(2)瘥:chài,病愈。

印送善書享天年

淮安⑴柏敏字廣學。有才名暗行陰德,人莫知之。喜收因果善書,抄錄分送。破舊則黏補整齊,惜字如寶。並重印感應直解,惜字因果,八德善章送人。函索即寄,面索必恭而贈之。並勸以敬惜勿穢,慎勿高擱⑵,如不閱則轉送他人。力行數十年如一日,壽登耄耋(mào dié)⑶,子孫繁盛,如此祝壽,謂非惜字報乎。

注:(1) 淮安:江蘇省淮安市。(2)高擱:即束之高閣。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3)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指年紀很大的人。

17

惜字延壽

蕪湖⑴鄧萬琪,多方惜字。遇道路遺棄,拾投字簍。與碗磁有字,拾埋淨土。遇草紙邊有字跡,則剪焚之。見人作踐坐臥字上,必婉轉勸戒。而於布上鞋裡字戳(chuō)⑵,則請改花樣。一日鄧忽患病,夢文昌帝頒饬令一道。內稱不惜字紙罪律,如滅字剪字坐字踏字嚼字撕字,污穢書籍,臥榻穢亵,書本夾線等等。天律有專條,作踐者均有顯。而敬惜者,亦有酬庸。如汝敬惜字紙,延壽三紀。廣勸同志合力行之,並募捐收買,多訂白字本換貧農針書夾。隨處隨地,吉祥護佑。其速行毋違,特谕。萬琪看畢乃蘇,後競勿藥而愈。益加奮勉,矢志進行,兒孫繞膝,家亦饒裕。

注:(1)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2)戳:chuō,圖章,印記。(3)饬令:饬,chì。上級命令下級。多用於舊時公文。

字灰安瀾

海舟載貨。南北運輸。每逢大風險及水面漩渦,則驚濤駭浪。高可數丈余,偶一遇此,其舟必覆。向無安全之法,航海之船,危險萬分,往往罹此害者十之七八。後蒙慈音佛大慈大悲示航海船家,各宜發心向善,忏悔前愆(qiān)⑴,敬惜字紙。如有風險,惟字灰多帶,用油簍盛之,臨時放下,即平穩無礙。各船叩謝鴻恩,遂遵行,果驗。嗣(sì)後⑵凡航海各船,無字灰竟不開行。並倡惜字社收買焚化,以為救命之寶。惜字功效,顧不大欤(yú)⑶。

注:(1)前愆:愆,qiān。意指以前的過失。(2)嗣後:自此以後。(3)欤:yú,表感歎、反诘、疑問語氣。

字灰保險

近州⑴康缙紳。出入帶大小布袋系於腰間,拾取道路牆縫字紙,納入袋內。污穢者另納一袋,歸洗曬干焚灰。遇航江海船多托之帶下江海。聞其船遇暴風將覆呼號無效,惟灑字灰則船穩風平,履險如夷。至今海船多喜帶字灰保險。康壽九十四,子孫五世發達。惜字功效誠非淺顯,灑灰尚有救命之功,拾取亦有顯達之報。人豈可不惜字紙哉。

注:(1) 近州:在河南省三門峽市。

裝運善書 厚利酬德

亳州⑴汪登科字連甲。與兄登第,弟登瀛(yíng),同居一室。兄弟怡怡⑵,創立惜字社。科第均販貨江南。祗瀛弟為塾師⑶,勤勸學生家長,捐資廣印惜字功罪果報,並感應篇放生文各善書,請兄帶至江南施送。因守書遲延三日,同業各船不守而去。嗣科船行至

18

江南某處,滿載貨物,適在該處兩日前火燒貨棧數十家。科貨到此脫當,其價提高,貨鋪售空。又到幾船,而該貨復賤。同業不服,察科何緣,乃知系守善書,及平時惜字故耳,所以得遇此機,而獲厚利。後同人均仿效,立社惜字,俱富裕焉。

注:(1)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2)怡怡:和順貌;安適自得貌;喜悅貌。特指兄弟和睦的樣子。(3)塾師:舊時的私塾先生,即往日民辦教育機構裡的老師。

惜字由窮轉富

鎮江⑴丹徒縣大路鎮趙業豐。家貧,業煙工友,常以不識字為恨。每見斷簡殘篇片紙只字,惜如命脈,拾而焚之,灰送長江。一日拾得鈔票五十張,每張俱五元。遂自開小煙店於江都縣。煙紙不用字號,煙名以花樣別之。如桂蘭則畫芝蘭,仙鶴則畫白鶴之類。包銅元銀元及裹物,均用素紙。生意盛極,捐資收買字紙焚化,厥(jué)⑵後竟能識通文。妻戴氏,亦賢淑,勸夫廣行眾善。生六子,孫二十。又開了分店於淮陽各縣,每號資本多豐盈。壽享八十三歲,此豈非惜字福報之征欤。

注:(1)鎮江:在江蘇省。(2)厥:jué,其。

拾字鈔復業

江蘇興化縣曾善夫。讀而未成,日漸貧窮,遂將祖產之田五頃陸續典盡而亡。妻蔣氏,於夫故後十日生一子,名孤保。八歲喪母,與鄰人劉興隆販賣青貨生意。後見人拾字紙,遂於賣貨之暇亦拾字紙焚化,灰送之河,十余年如一日。並不知父母有田典出。年深日久,以為父母賣盡。因焚字紙於家內殘書破卷之中,檢出古契數紙,共田五頃,坐落某某處。又於拾字紙時拾得鈔票一卷,疑有人遺失,守之兩日,並無人問。歸而檢閱,乃拾圓壹張,洋五千元。遂請人贖田一二契。越數年聚有花息,又贖數契。五六年間完全復業。開張海貨店,立字紙會收買字紙,每年傾助若干。取妻賢淑,生子聰明。此因惜字而得契復業。天道福善誠信然也。

毀YIN書得寶換相

冀州⑴張青年,學子,少孤窮,閒游新書局,問何書可觀。該局經理即以風流詞曲愛情小說與之。張閱罷歎曰,此書直接害青年,間接害國家,非毀不可。問所值及種類,該局出書名價目表示之。青年歸以告母,索錢買書。母以為需用之書,钗钏與之,而焚於該局門外。母聞大駭⑵,後青年於家中字紙灰內得元寶兩只,持以奉母。母喜曰,吾子焚YIN書而得金,後必有福。後一夜青年夢一人與之言,謂爾相貌不貴,因爾毀YIN書,玄靈玉帝

19

命吾為爾改貴相,他日毋負初心。遂用手向青年面上一抹而去,形貌頓異,非凡相也,後果顯貴。

附錄:袁了凡曰。青年能取YIN穢邪書惡狀及謗書焚化者,得子孫忠孝節義報。好閱YIN詞小說與聖賢書並藏者,得子孫YIN佚(yì)⑶報。編YIN詞,子孫娼優⑷下賤報。作踐經書,子孫癡愚報。引經書語作諧谑(xuè)⑸話柄,轉世喑啞報。

注:(1)冀州:冀州,是大禹治水以後劃分的九州之一。現在河北省冀州市。(2)駭:hài,驚駭;驚詫;驚動。(3)佚:yì,放蕩。(4)娼優:從事歌舞的藝人,後多指妓女。(5)諧谑:xiéxuè,诙諧逗趣。

二、惡報篇

焚經絕後(《匯纂功過格》)

(摘自[清]周安士居士撰《安士全書》之一《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

武功縣⑴西有寺,內積毀廢佛經一藏。康對山⑵少時,與同庠(xiáng)⑶五友,讀書其中。時值隆冬,四生用廢經以燒炕⑷,一生用以燒洗面水。對山心誹之,不敢言。其夕,康夢三官排衙,盛怒燒經者,斷雲:“皆合滅門絕後。”判用水洗面者,削去前程。復責對山雲:“汝何不言?”應雲:“吾年幼,心知不可,不敢言耳。”官雲:“一言勸解,可免罪矣,今姑恕汝。”寤而志其事於書末。不數年,四生合門病瘟疫死,洗面生試辄不利,以訓蒙⑸終身。

[按]世間廢書,皆可焚化,獨佛經不可焚化者,以其福慧及人,遠勝世間書籍耳。蓋同一字也,其間輕重大小,判若天淵。典、谟、誓、诰⑹,固不可與小說同科也。今以不識字者,與識字者較,則識字者勝矣。以略識字者,與博古通今者較,則博古通今者又勝矣。世間書籍,止能說天下事,不能知天上天外事。若博覽佛書,則極龍宮海藏之神奇,前劫後劫之曠遠,十方國土之浩繁,皆能略知其概,胸襟迥越尋常。夫以不識字之人,告以唐虞三代⑺之治,堯舜周孔之名,彼必以為驚於視聽。以僅讀世間書籍之人,示以三藏十二部⑻之文,四十九年所說之法,彼亦以為恍惚難稽⑼。勢固然也。又況改惡修善之因緣,教外別傳之宗旨,其源皆本佛書,而謂焚化可無罪乎?況復亵渎一至燒炕、燒洗面水乎?將永墮地獄,長劫受苦,永無出期矣。絕門、窮困,尚未足以盡其辜也。

問:經之完備者,固不可焚。若既破壞不全,將若之何?答:破極若焚,其灰當用淨布包裹,送大江大海中可也。至於卍⑽字,為如來心印,尤不可亵渎。

注:(1)武功縣:今陝西省;(2)康對山:名海,陝西武功人。明萬歷弘治十五年狀元,授翰林修撰,提倡文學復古,尤工散曲,文行兼優,詩文列前七子之一。(3)庠:xiáng,庠生,科舉時代稱府州縣學的生員。(4)

20

炕:北方火床。(5)訓蒙:教育兒童。多指舊時學塾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6)典、谟、誓、诰:四者皆為《尚書》的文體。(7)唐虞:唐堯、虞舜。三代:夏、商、周三代。 (8)佛說的一切法,皆可統攝為一修多羅,類集為經律論三藏。由於一切經的經文體裁和所載的事相不同,故從三藏分出十二種名稱,通稱三藏十二部經。(9)稽:考核,核查。(10)卍:wàn,是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卍”僅是符號,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無比,稱為吉祥海雲,又稱吉祥喜旋。因此,在《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說: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

亵字遭焚 悛(quān)悔⑴愈疾

青州⑵西南有寺改為高小學堂。寺內藏經最多。有學生四人宿其內。雪夜嚴寒,兩人用經燒炕,一人以經燒水洗面,一人心非⑶之,勸之不止。燒爐兩生回家共宿書房。其家常以字紙拭幾硯,擦垢污。舉家患瘡疾。復以燃燈糊窗裱(biǎo)⑷包物。二生父母俱瞽(gǔ)目⑸。夜半起火。所有房捨財物都付焚如。燒炕之學生與其子,俱焚死。燒水之生,後患滿面惡瘡。歷數年,非常痛苦。後誠心忏悔,勉力惜字乃愈。心非之生,得小康之果報。終生惜字而無間焉。

注:(1) 悛悔:悛quān。悔改;悔悟。(2) 青州,古代“九州”之一,大體指泰山以東至渤海的一片區域。現在山東省濰坊市。(3)非:責怪,反對。(4)裱:biǎo。裝裱,裝潢書畫的俗稱。用紙或絲織物把書、畫等襯托粘糊起來;裱糊,用紙或其他材料糊屋子的牆壁或頂棚。(5)瞽目:瞽gǔ。指瞎眼。

YIN亵佛典 家敗人亡

南京世家某。博學多才,喜花柳,性豪侈,納娼妓為小。星期日坐笙歌花酒之前,如在天空,瓊樓玉閣,巧樣裝飾,窮奢極欲。以黃金一付,題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卿須憐我我憐卿。自書自撰,自鳴得意。後因閒事纏訟,家業日消,歌台煙散,舞妓雲亡⑴。智者以為聯字乃預谶(Chèn)⑵雲,且引佛經而為YIN聯,亵污孰甚。家敗人亡,固其宜也。

注:(1)雲亡:逃亡或死亡。(2)谶:Chèn,指將要應驗的預言、預兆。

捐灰減算⑴(《匯纂功過格》)

(摘自[清]周安士居士撰《安士全書》之一《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

槎溪⑵朱寧約,字士豐,留心書法。康熙乙丑二月,以微疾亡。知交哭之,忽蘇曰:“吾壽該四十二歲,以平日勤於學字,隨意焚化,散棄其灰,不知珍惜。陰司錄過,減吾五年,今三十七,數已盡矣。諸君當知字灰,慎不可棄。”言訖,仍瞑目逝。

[按]若雲字既為灰,可以捐棄,則道士焚化章奏,皆在捐棄之數矣。至於瓷器、竹木器所繪字樣,磚瓦兩頭所印福壽記號,往往久滯糞壤中,尤宜禁止。

注:(1)算:算祿,即壽數和祿位。 (2)槎溪:地名,一說在上海市區西南今南翔鎮,上海四大歷史文化

21

名鎮之一。

棄文速果(葛子和面述)

(摘自[清]周安士居士撰《安士全書》之一《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

昆⑴庠葛子和,於康熙二十六年,讀書於西藥師殿之樓下,上為臥室。一日偶翻溺器,糞漿從板縫滴下,滴污其所讀之文,題為“成覸(jiàn)謂齊景公曰” ⑵一節隨取所污之文,投之於水,未曾洗滌暴干焚化。而是科首場之第三題,恰是“成覵謂齊景公曰”一節,寫至“周公豈欺我哉”,遺去一字而不知,因而帖出⑶。

[按]焚化穢紙,過犯不小,必洗滌之後,乃可化灰付水。

注:(1)昆:今江蘇省昆山市。(2)“成覸(jiàn)謂齊景公曰”:出自《孟子·滕文公上》。(3)帖出:科舉考試時,凡有夾帶﹑冒名頂替及試卷違式者被擯斥場外,不准考試。

裸體畫報

福建許百川。畫工筆人物。善彩色春宮,婦女洗浴,裸體跳舞,摹擬秘戲,最新小說風流白話。一時名重價高,書坊爭聘。自诩(xǔ)⑴其長,一日忽然雷雨交作,一雷擊其兩手。妻妾媳女均不守婦道,日夜YIN亂。許曰:我作YIN畫,雷擊我手,罪不能抵又令我妻女YIN報,害人正所以害己也。突來數十匪盜,奸死妻妾,殺許與子。劫去財帛,擄去媳女,放火將屋及YIN畫稿版,都付焚如,誠慘報也可不戒欤。

注:(1)诩:xǔ ,誇耀,說大話。

亵字遭燹(xiǎn)⑴

上海市閘北於光復⑵後工廠工人,以及居民多不愛惜字紙。或以之焚火,或以之拭穢。遍處飄揚,聽其踐踏,狼戾(lì)⑶字跡達於極點。在民國二十年戰禍未興之前。忽有一童子於閘北市上歌曰:奇哉其災,赤烏飛來,斯文有靈,閘北上海。言已,追之不見。未數月,果遭日本後燹之禍,慘不可言。

注:(1)燹:xiǎn 野火。多指兵亂中縱火焚燒。(2)光復:又稱“復古會”。清末革命團體。1904年冬在上海成立,蔡元培任會長。以“光復漢族,還我山河,以身許國,功成身退”為宗旨。次年部分會員加入同盟會,但仍獨立活動。徐錫麟、秋瑾、熊成基曾發動起義,均遭失敗。1910年陶成章又在日本成立光復會總會,推章炳麟為會長。組織光復軍,響應武昌起義。1912年陶成章遇害後,光復會解體。(3)狼戾:戾lì。猶狼藉也。指散亂堆積。

造還魂紙絕戶

22

蘇申⑴張福昌紙坊,專賣字紙造還魂紙⑵。以為營業,得利頗厚,家遂饒裕。有三子皆聰慧。一日,有人來坊買紙。見紙上有墨點。迎日照之,字形顯露,筆畫現出。其人乃曰此字紙也,宜焚之。寶坊以此射利,其能久乎。買紙者言已,拂袖而去。約數月一日夜深,坊中人盡熟睡。突然火起,店東店伙暨三子俱宿坊中。適有康泰典鋪兩伙友,來坊兜售積年舊赈簿,亦留歇坊裡。讵被祝融一炬。閣家與兩客同罹火劫,爛耳焦頭,一堆白骨,慘狀難堪。所有歷年余資,及所置貨物,燒毀一空。世之操此業者。應以為鑒。

注:(1)蘇申:蘇,蘇州;申,上海。(2)還魂紙:宋代有一種循環再用的紙叫還魂紙,又稱為再生紙。古人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采用故紙回槽的方法,一般先將廢紙的墨跡、污跡洗去,然後摻入新紙漿中重新造紙。

侵吞惜字公款獄死

蘇州西鄉某鄉長。以勢力強入惜字社為經理,每歲驚吞惜字公款,有一子三孫。未幾鄉長改造,父子沿門活動,請人聯選。民眾不但不選,且公呈訴控父子罪狀,舉出證據到縣。一面另選公正人員充當鄉長。一面公呈數起。嗣經縣長鞠(jū)⑴訊,渎⑵聰殃民情形屬實,按法坐罪⑶。於是前鄉長父子惱羞成疾,遂死於獄。其三孫一盲、一啞、一天死。觀此殊為凜(lǐn)然⑷。

注:(1)鞠:jū通“鞫”。審訊或審查。(2)渎:dú,貪污 。(3)坐罪:治罪;獲罪。(4)凜然 lǐnrán:恐懼、畏懼。

燃字紙吸煙瞽目

陳州⑴陳一誠字上達。高小畢業,家貧不能升學,遂立私塾訓蒙。一時束修⑵豐厚,桃李盈門。先生常燃字紙吸煙,又不誡谕生徒,任其作踐。忽於五月十五日下午一點鐘風雨大作,有一人雄冠佩劍,武裝威嚴。突入館內問曰,爾非文明人乎?何以不惜文字。須知明生於文,不文何明。爾既不惜,特來取爾之明,為讀聖賢書依字養生而不敬惜文字紙者戒。言畢,取桌上紅筆點其二目,立即昏僕,良久蘇醒,二目遂失明矣。

注:(1)陳州:現河南周口市淮陽縣。(2)束修:古代學生與教師初次見面時為表示敬意所奉贈的禮物。這指舊時送給老師的酬金。

刻字亵字 獲罹陰譴

杭州刻字工匠呂文華。病日久,夜間有人敲門,門曰何事,曰有事,遂開門放人。其人曰,吾主人命吾帶你同去。工匠曰,吾病不起。其人曰,拋之可也,促之行。文華之妻

23

聞之不忍,亦隨其後。行數武⑴,至一高大衙門。進內仰視,見一問官南面而坐,赫赫(hè)⑵如神。問曰:爾穢亵字紙,照法當受刑責。文華叩訴曰,小人系刻字業,不得不爾。官曰,為刻字業原無不可,汝當擦洗之時,落下字跡,應收而焚之,灰送長流或淨土。汝乃不此之為,棄於穢污之中,任其狼藉,非亵字而何。文華默默。其官遂用紅筆在文華身上圈幾大圈,杖六十,驅出。其妻親見親聞,扶夫以歸。回頭視之,則衙頓杳(yǎo)⑶。未幾文華圈處發毒,杖處流血,痛不可當,呻吟床第,晝夜不休,旬(xún)日⑷即亡。妻將以上之事告人。永為刻字殷(yīn )鑒(jiàn)⑸。

注: (1)數武:古代,武字除了做為形容詞、姓氏外,還通常指長度。《說文》:“武,半步”。一武等於半步,引申為小步。數武:幾小步,或者沒幾步。(2)赫赫:hèhè,顯赫盛大貌;顯著貌;或光明炫耀貌。(3)杳:yǎo,無影無聲。(4)旬日:旬xún,十天。亦指較短的時日。 (5)殷鑒:yīn jiàn亦作“殷監”。謂殷人子孫應以夏朝的滅亡為鑒戒。後泛指可以作為借鑒的往事。

教師穢亵 雷擊之身

湖北東南鄉於耀庭。初級師范卒業。充當小學教員。生平不惜字跡,或墨或鉛或粉筆,無論桌上地上板上牆上,隨筆寫字,任意踐踏。並且便溺看書,又用字紙燒茶拭穢。便溺後又不洗手,檢閱經典。甚至臥床看書,睡熟書墊身底。學生作踐字紙,亦不之戒。忽患目疾,左眼不明,仍不知悔。一日忽遭雷擊,未死,終日奔走市井,以及學堂書房。自白其罪,條分縷晰(lǚ xī)⑴。某罪應如何果報。今我已犯不赦之罪。爾等不可效我之行。致遭如此顯報。當以我為炯(jiǒng)戒⑵。不數日而亡。

注:(1)條分縷晰:縷晰,lǚ xī。縷:詳盡,細致。形容分析得細密而有條理。(2)炯戒:炯jiǒng,亦作“炯誡”。即明顯的鑒戒或警戒。

污亵國寶 慘遭雷擊

有一女子騎驢,忽被雷擊死路旁。識者知系周村魏家婦,秦家女也。細察雷擊之故,該女平時多以字覆腹瓶,塞瓶,糊窗,拭穢。此日正值經期,驢背有布袋,內置銅元數百枚。其女坐跨驢上,致遭污穢國寶之報。國寶即銅元,上有字。此事屬曹州⑴曹縣,光復⑵後也。

注:(1)曹州:舊地名,現今山東省菏澤市。(2)光復:收回失去的領土,也指恢復已亡的國家。亦可指起義成功。

亵字雷誅

24

天長縣胡氏愛卿。系女性,高小畢業。自許與同學秦占魁字效梅,六合⑴人也。胡之父母聽其女之戀愛,自行擇嫁。及至秦家,不敬字紙。凡襯箱底,包小衣,墊褲襪,俱用報紙,意者免蛀。翁姑止之不聽,反笑為迂腐⑵。尤其者,經期亦用報紙拭穢。一日雲起雷震,提出胡氏女於鬧市,火焚其身,褂褲均沒,惟下身血報紙猶存。死後,其姑將其箱內報紙所包之小衣褲襪,示於眾。曰,吾門不幸,娶此不敬字紙之媳,遭雷火之報也。願世之為婦女者,勿效吾媳所為,善莫大焉。

注:(1)六合: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2)迂腐:指人的言談、行事陳舊死板,不合時宜。

削皮糊窗割肉抹桌

兖(yǎn)州⑴南鄉吳福,有才名。不惜字紙,抹桌糊窗,抹後棄之於地。所作文稿謄(téng)⑵後,將稿嚼爛吐之。友以勸戒,反笑為迂。其妻吉氏,小學畢業,性劣而惡。有雇工昌五,有戒殺放生圖說一本,願刻印送人,不時看誦。吳吉氏知其意,大怒。暗將圖說扯碎,藏之穢處。昌五尋之不見,又不敢問,只得飲恨吞聲,暗求速報。不數月主人吳福,偶得瘋癫之病。語人曰,我不惜字,今顯報矣。我糊窗抹桌嚼稿吐之,今上天教我削皮糊窗,割肉抹桌,嚼舌吐地。言罷,用廚刀自削胸前之皮,貼在窗前,以償用字紙糊窗之報。又將膀腿之肉割下,放在桌上兩手擦抹。曰,此我用字紙抹桌之報,旋嚼其舌吐於穢地而亡。其妻本女界中文明人,乃閉其門,恐有人知之。俊夫死後,收拾停當,開門發喪。又逾一月,吳吉氏不知改過,反好殺生。一日睡夢中有人示曰,派汝遭化蛆蟲之報。迨(dài)⑶醒後,遂將家內余資付昌五曰,我殺生過重,又毀放生書籍,投於穢處,我今應化蛆蟲惡報,言罷周身腫潰。未幾腐化蛆蟲,醫治不靈,後乃死。昌五為之辦理合葬。讵(jù) ⑷葬後,雷火又燒其屋。昌五將所余之資,盡刻果報錄與放生文。旋即歸裡,生五子,俱大富。

注:(1)兖州:兖yǎn,現在山東省濟寧市。(2)謄:téng,照原稿抄寫清楚。(3)迨:dài,等到,達到。(4)讵:jù ,豈,怎。讵料,哪能料想到,不料。

鞋底印字 惡疾夭之

蘇州泰和公司皮革廠。以橡膠制造男女新式文明皮革。該公司經理為山東棲霞縣人氏,姓王名安樂字子平。不重字跡,首創男女鞋底模印字號為記。踐踏污穢,已造其極。不數載,王忽腳患腫毒。濕氣流注,臭不可聞,同人厭惡。毒發,拘孿腿筋吊。癱瘓難行,又患中風,半身不遂,醫藥罔效。未幾,名登鬼篆(zhuàn),身作古人,時年方三十也。生一子甚貧窮,世人鞋底印字者。甚速改之。

25

繡字污亵 發疔斃命

揚州寶塔灣賈姓女。機巧異常。嫁於蘇州阊(chāng)門⑴顧繡店王姓之子為妻。滿月後,日以針線為工。務喜繡正草隸篆等字於荷包、香袋、扇插、枕頭等物。一時人爭買之,系帶腰間,枕臥床上,亵污字跡。日積月累,獲罪匪淺。其婦常患頭暈,又兩手輪發疔瘡⑵,雖醫罔(wǎng)⑶效。一夜夢祖母責之曰,爾繡污亵,其罪甚大,爾夭壽矣。醒即語眾,人不之信。未數日,果疔發而亡。

注:(1)阊門,乃蘇州古城之西門,通往虎丘方向。(2)疔瘡:病名。是常見的外科急症,好發於面部和指端。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腳堅硬如釘,故名疔瘡。(3)罔:wǎng,無;沒有。

毛巾印字失明 禍及妻女

無錫有祁其者,家道小康。新開浴堂,專尚時髦。所用毛巾,多印浴室字號於上。洗浴者取巾下池,由頭至腳洗滌,不敬字跡,達於極點。閒有老誠人勸止,答曰,防人竊之,以此為記。其人又曰,於毛巾上缺一角,或兩角或三角,或用紅點紅圈,或花樣,均堪為記,何必污穢字跡。浴室之主非但不信,反笑為迂,仍舊印字。其後該主人目疾,不一年二目失明。妻子惡瘡,女為娼妓。家漸窮困,手巾印字者曷⑴鑒諸。

注:(1)曷:hé,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豈”,“難道”。(2)諸:zhū,表示語氣,“啊 ”或“嗎”。

倡牌變狗

上海閘北某煙草公司,某某經理,首倡香煙牌,將古書如三國志、封神榜、濟公傳、紅蓮寺、水浒傳、七劍十三俠、岳傳、西廂記、紅樓夢諸書之古人為標題。牌之背面,書寫蠅頭小楷,敘明事跡。紙煙吸盡,煙牌多半拋棄。作踐污穢莫此為甚。某經理死後,往美國變一洋狗。腹上有某公司經理某姓名字樣。人呼其名則搖頭擺尾似應聲狀。旋以原名為狗名。事傳某經理兄弟子侄之家。遂以重金買回。系於一家顧全體面。民國廿一年日本強占上海,戰禍肇興,公司竟焚。識者以為首倡香煙牌之果報。奉勸其它公司迅改除。切勿尤而效之。功莫大焉。

三、悔過篇

惜字化劫 增壽得子

26

東台縣⑴郭福五字壽光。少讀書習字,動於字上加字。路遇一人謂郭曰,汝字上加字,字跡不清,作踐殊甚,壽派三九⑵,又派無子。雲雲,其人頓杳。郭異之,後改悔,並珍惜愛敬,廣傳文帝功罪律。一日販貨於外,船泊小鎮歇宿。此時同泊之船甚多,郭見岸上字紙糜(mí)爛⑶,逐一撿收。因晚未撿得齊,擬天明再撿,舟亦逗留。同泊之舟開未多時,忽聞前船遇盜,郭舟獨免於難。又見該處宋姓行主,家四壁糊以報紙。宋無子,勸以積善求嗣。宋雲無力,郭以不費錢不出戶,亦可積善。宋請詳言,乃告敬惜字紙。將四牆報紙先用淨水潤濕,輕輕揭下,俟(sì)⑷干焚灰,付之通流。若時時如此存心,遇有字紙必拾,積久即可得子。宋聽之,即奉行惜字功罪律,果生一子。郭婦亦生子二,壽七十五歲。

注:(1)東台縣:即今江蘇省東台市。(2) 三九:年齡,指二十七歲。(3)糜爛:糜,mí,爛,碎。糜爛,爛到不可收拾;腐爛。(4)俟:sì,等待。

悔悟惜字得子享年

泰州⑴錢駝子,開張雜貨店。素不信敬惜字紙,生意淡薄。生一子聰明,遂入學堂。由高小而初中而大學,亦不惜字,可為有其父必有其子矣。遇有經書典籍,隨筆塗之以墨。日間墊坐,夜間枕頭,毫無忌憚。子未卒業,身行江中遇風,舟覆而亡。駝子恸(tòng)⑵甚,哭子而昏。見子在前曰,我父不惜字紙,又不以義方⑶教子。我因不惜字絕壽,望父改悔前非,否則無良好之結果也,言畢不見。子醒後語於人曰,吾子不惜字紙絕壽,勸子惜字。雲雲。於是收買字紙,五六年復生一啞子。印送惜字書萬卷,又敬惜三年,啞子忽然能言。遂發終身惜字之願,家店復興,壽亦高大。

注:(1)泰州:地處江蘇省中部。(2)恸:tòng ,極悲哀,大哭。(3)義方:行事應該遵守的規范和道理。

一言阻善 幸悔獲全

雍州⑴邵秀才名全,法政畢業。有友人欲刻惜字書勸世,向之募助。邵曰,我豈吝財耶,無如世界文明,非但不敬,反而作踐,誰之過欤,莫如不刻送為佳。一月之後。忽有一武人持春秋刀入室曰。吾奉關玉皇之命來問爾罪。爾既讀書,緣何阻人印送惜字書,使人相率效尤,爾罪大矣,快速前來試吾一刀。邵懼甚,即叩頭謝罪。曰。敬惜字紙,並非迷信。字養千口,民生必需。無字無文,國乃不昌。吾願抄傳刻印,立惜字會收買字紙焚化,並畫尊像朝夕叩拜。武人叱(chì)⑵曰,姑照汝言復命,饒汝初犯,再觀後效,遂出

27

門而去。邵於是惜字十年,家業富足。常對人曰,一言獲罪,莫甚於阻人為善也。尚祈慎之。

注:(1)雍州:古代“九州”之一。現在陝西省寶雞市下屬的鳳翔縣,古稱雍州。 (2)叱:chì 大聲呵斥。

悔過惜字延生

蘇中⑴某大學文科教員尤少卿。專尚時髦,翻文言為白話,並作風流小說,不惜字紙。日伏案見父至,忘其死,問何來。父曰,帶汝歸。遂與父同行,見一高房,封固森嚴。二人監守其內,哀號哭泣,聲聞數裡。遂問之。守者曰。爾既讀書,應知不惜字,不尚文,及編邪詞YIN曲者,入此無間地獄,永不超升,斷絕香煙。尤聞之,驚魂喪膽,毛骨悚然。父曰,速悔改,可轉禍為福也,少卿醒後,則曰見鬼見鬼。細細思量,頓覺前非。遂下筆留心,改其所為。並書寫勸人勿踐字紙文,印送同志。行之二年,生一子焉。

注:(1)蘇中:即江蘇省中部地區,包括揚州、泰州、南通等地。

悔過啞子能言

豫⑴省西南鄉自治學員張永慶。畢業後,即充本縣科長。因公外出夜宿文昌宮,夢見帝君訓曰,爾生好善,專習字紙故有今日。但小業不知果報命爾勸之。傘扇刻字,難免亵字之罪。既窮且夭。茶食店,點心店,糕饅上印字。一入咽喉化為何物,其罪更大。不生啞子即絕後嗣。應用器物上刻字,任人坐踐其上,家不能興。紙扎店剪字,灰必飄揚,罪同亵字,終生窮困。夢醒而起,歸告縣長,縣長不信。旋即暗查各小業有茶食店無後,生一啞子。遂令糕饅不印字。該店並願敬惜字紙。印書送人。以抵印糕之罪。不一年其子能言。科長將夢中果報。忠告各業,以茶食店引為明證。各業俱改悔,而後窮者轉富,夭者轉壽。病者轉愈。科長自此辭職。與各業戶立一惜字會。專惜字紙。生子聰明,而家也富厚也。

注:(1) 豫:河南省的別稱。

四、善德篇

惜字於無形

有司法官龔九皋者字鶴鳴。存心惜字於無形之間。凡關人性命名節功名,離婚閨之隱微,離人骨肉等事,下筆無有不慎。其對謀人自肥,傾人取位,凌老欺幼,挾私懷隙,唆人構⑴怒,顛倒是非,YIN詞艷曲,詩扎笑人,刺人忌諱,令人飲恨,不獨一己存心不為,並下嚴禁之令。凡有書作上項情事者,一經查出或告發,立即究辦,決不姑寬。雲雲。間

28

嘗自撰律己勸人有一聯雲,下筆細思,禍國殃民文莫作。開卷省察,救人濟世字多書。後龔公九十六歲無病而終。子孫發達,歷五世焉。

注:(1)構:構成,造成。

江西俞縣長德政

陝西俞文宗字煥章,任江西某縣縣長。聞窯戶於磁器上寫字,或蠅頭小楷,以壯美觀,因此射利亦厚,沿成惡習。殊不知破碎必棄之糞土,俞公稔(rěn)⑴之此弊。下車⑵伊始,即出告示。其文曰,為出示嚴禁事。字為國粹,關系文化殊深。昔倉聖造字以代結繩,而後世人群記事始備。文明進步,於此肇基。教化大行,賴此發展,任何人士俱應敬惜。國粹所關,文化所系,何彼無知窯戶,竟敢於磁器上寫字炫美,希圖射利。可知磁器破碎,棄之糞土,終古不滅,污亵殊甚。本縣長下車伊始,不忍不教而殊⑶,合亟(jí)⑷布告周知。從此一律嚴禁,毋許窯戶於一切磁器上寫字炫耀。傥⑸敢故違,立即提究不怠。其各凜遵毋違,特示。遂終其任而市上無有字之磁器。俞公少時,虔誦惜字寶訓。並敬惜字紙。在任時,公余逢人勸化,並印送各種惜字書萬部。公之子孫均顯達,而公亦得壽考之征。

注:(1)稔:rěn,此指熟悉。(2)下車:舊指官吏初到任。現指剛到一個新的地方。(3)不教而殊:殊,zhū,同誅,殺或懲罰。這指事先不加教育,出錯或犯法就懲罰或殺戮。(4)合:應該。亟:jí,急切。(5)傥:tǎng,表示假設,相當於“倘若”、“如果”。

糖果紙的啟示

雪公⑴老師平素居家非常珍惜字紙,看過老人講演稿及詩稿的同修都知道,老人詩文的初稿全是寫在日歷紙或作廢考卷紙的背面。而家中的紙簍,亦分裝垃圾及裝字紙二桶,因為字紙簍中的紙,是要用燒的。

某日,一弟子將用過包糖果的塑膠字紙,丟到垃圾桶中,後經老師問起,忙再從垃圾桶中取回。

師問:“你將它放到哪裡去了?”

弟子答:“垃圾桶裡。”

“你看到上頭的字沒有啊?”

29

糟了!弟子心想,本以為塑膠糖果紙,燒起來氣味難聞,所以才自作聰明地丟入垃圾桶,但老人家對字紙之恭敬,一如面對聖賢,於是慌慌忙忙,趕緊將這有字的糖果紙丟入字紙簍。

“唉呀!撿起來!”

忽然又聽到喝斥聲,六神無主地趕緊將它又撿起來,心中不知如何是好?有字丟垃圾桶固屬不敬,今投入字紙簍又不對,只見老師雙目炯炯有神地注視著,弟子惶恐不安立著不知所措,這時老師又說話了:“這麼大團的紙丟入字紙簍,很快就滿了。”

滿就滿,那又有何辦法?老師見弟子毫無動靜,接著說:“剪刀拿來,你好好學。”

弟子把剪刀及糖果紙呈上,只見老人家將有字的部份剪下,沒字的先交給弟子說:“這丟到垃圾桶裡。”

接著將有字的紙交給他,弟子想,哦!原來要這樣處理,今天又有收獲了。於是順手將它丟入字紙簍。

“撿起來!”耳邊又聽到老人家的喝斥聲。

原來老人家眼睜睜地看他在處理這片字紙,莫非是自己丟紙的態度不夠恭敬?

“叫你撿起來!”

哎呀!怎麼辦?於是戰戰兢兢的又撿起來,渾身發汗地站在那時!心想,該怎麼辦呢?偷看老師一眼,只見老人家緊迫盯人,好生害怕,卻又不知如何才好?兩眼無助地望著老人家。

“這還不會嗎?”老人家聲音轉為慈柔。

“請問老師,該怎麼處理才圓滿啊?”

老師從椅子上站起來,取過字紙,再從字紙簍中,隨便撿出較大的一張,包住這曾經包過糖果的塑膠字紙,深放在字紙簍內藏著,然後說:“必得這樣放,才不會招來螞蟻,有了螞蟻,你燒字紙時,不是要殺害了它們嗎!”

原來老恩師的心地是這般誠敬與仁慈。而對學生弟子是這樣深入生活細節,隨時隨地加以調教訓勉。弟子們接受類似此糖果紙的啟示,不知凡幾,難怪弟子們痛失長鞭,終日心緒茫茫,而不知所依。

——摘自《雪公師訓集錦》(戒光)

30

注:(1)雪公:雪廬老人(1891~1986),祖籍山東濟南,姓李,名艷,字炳南,別號雪廬,世人皆尊稱雪公而不名。博綜淵懿,瑰琦隽偉,是當代儒佛學術通家。

恭敬經典--請經必讀

(一)迎請法寶須知 1.迎請法寶者,須生大恭敬心,感恩心,作難遭想,根據自己的需要迎請。 2.佛經非藏品,若束之高閣,而不使其流通,則恐招遮擋佛光之罪過;可待前次所請法寶閱讀畢,再行迎請其他所需法寶。 (二)佛經安置須知 1.經典應放在其他書籍的上面,經書有它的層次,由上而下依次為:純粹經典、課誦本、菩薩論、注解經典、佛像、菩薩相、祖語。盡量按次第彌善。 2.經書應恭敬放於清淨高處,不可隨意扔放床上、座椅上等不淨處。 3.凡經書等法寶閱畢,可輾轉流通,贈送其他蓮友,不可任意燒毀或丟棄。 4.如手捧或裝於口袋攜帶時,不得低於腰部,不可挾腋下。男居士更不可將佛書卷起放入褲袋中,女居士不可將佛書塞入女用皮包中,女用皮包雜物太多,此皆不如法;小本佛經只宜放入上衣口袋,否則犯失敬意,雖細微小節,也不可不知,知即改正,不應再犯。 5.不得口吹經上灰塵,應以專用淨布拭去。 6.不可在經典所在的地方,有種種污穢行為。

(三)讀誦佛經須知 1.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捨利,亦當作真佛看,不可作紙墨等看。禮誦持念,種種修持,皆當以誠敬為主。 2.必須端身正坐,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將見亵慢之罪。 3.不可以口水沾指翻經頁。 4.不可躺著看經書,更不可以污手觸經。 5.經書上不可塗寫。不得一邊談說雜話、吃東西,一邊看經書,其他經論善書亦復如是。 6.中斷不看時,應夾放紙條做記號。不可折頁、折角,或經書面朝下、作“人”字形擱置。 7.不可在洗手間內看經。

31

8.若自己有數本相同的經書,可以廣為流傳,務須告知對方應當十分尊重恭敬,方可予以恭請,則功德無量。

(四)破損處理 1.佛經是法寶,為眾生離苦的指南,應尊重恭敬,若有破損,應速修補,經典所在之處皆有龍天護佑,若任其損壞廢置,罪過無量。 2.以前請到過一些印刷不精美的經書,或有缺字、漏字的情況。後來又請到了精美的經書,您可以把前者的錯別字找出來,用不干膠、計時貼等修正過來,以後再結緣給需要的蓮友。 3.對破損比較嚴重,無法修復的經書或者錯誤比較多的經書,可以焚化,但不可以作一般字紙化,須另設化器,嚴加防守,不使灰飛它處。以其灰取而裝於極密致之布袋中,又加以淨沙或淨石,俾入水即沉,不致漂於兩岸。有過海者,到深處投之海中,或大江深處則可,小溝小河斷不可投。如是行者,是為如法。果能依如上所說而行者,無論奉持經書、恭誦經書,乃至助印佛書,均能培植福慧資糧,增長菩提善根,以期於此生中,徑證佛果,不退成佛。

   

上一篇:藍色的傘:眼睛不好的人,要多放生螃蟹
下一篇:美國肉類消費量為何大跌12.2%?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