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過去生中種多少善根?我們也可以說今天凡是接觸到淨宗的,會念阿彌陀佛的,會念幾部《無量壽經》的,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絕對不是於一二三四五佛所種的善根,雖然不能講無量,大概也是有幾千尊佛、幾百尊佛種的善根,你才有這個緣分,善根福德因緣,絕對不是偶然的。人與人見一次面,一生哪怕只有一次面,看到你點點頭對你笑笑,過去生中的緣分。
有些人見你面的時候瞪你一眼,看了很不高興,緣分。雖然一生只有這一次面,下一次不見得能再見到,都是緣分。佛給我們講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是四大類,每一類裡頭無量無邊種,裡頭輕重很復雜,統統有緣。學佛之後,把所有一切緣全把它變成法緣,這就對了。不把它變成法緣就離不開六道,善緣在三善道,惡緣在三惡道,無論在哪一道碰到,都是冤冤相報,你說這個事情多麻煩!
所以我們要相信我們的緣很深,跟佛的緣很深,跟阿彌陀佛的緣很深,跟釋迦牟尼佛的緣很深,這肯定的,跟觀世音菩薩就不必說了,緣最深的。所以得諸佛威神加持,我們見到佛像,聽到佛經,才會生歡喜心。幾十年慢慢的熏修,終於認識淨土,這真的叫難信之法。我要不經過二、三十年熏修,對淨土不接受,我不毀謗它,我也不贊歎它。老師勸學,做出樣子給我看,我都麻木不仁,沒有感觸到。
到自己講《華嚴經》,在《華嚴》以前我講過《法華》大意,《楞嚴》先後講過七遍,《華嚴》八十、四十講了一半,這才發現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跟著文殊、普賢到極樂世界向阿彌陀佛參學,我才恍然大悟。而且看到毘盧遮那跟阿彌陀佛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你說一般人想想,毘盧遮那佛的華藏海會這麼多的法身菩薩,文殊、普賢等於說是毘盧遮那佛的助教,兩位大弟子把學生統統都帶到極樂世界去了,在一般人想起來,毘盧遮那佛不發脾氣嗎?我的人,你怎麼全帶走了,成什麼話!佛畢竟就是佛,不但不發脾氣,還歡喜贊歎,囑咐大家好好的去認真的學,這是六和敬的圓滿!
真正顯示出來古德所謂的「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互相贊歎,不能嫉妒,不能障礙。嫉妒、障礙是滅佛法,不是興佛法;互相學習、互相贊歎是興佛法,正法才能久住。從這個地方讓我們體會到傲慢的障礙多大。難怪孔子說,《論語》上講的,假使有個人,他的才華、德行像周公一樣,但是這個人有驕慢、有吝啬,夫子說那其它不必講了,假的,不是真的。如果真的有德行、真有學問,絕對不會有傲慢、不會有吝啬。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集) 2011/9/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