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佛應機說法,聽眾根機不一樣講的就不同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上」,上是講上面,上面這一段。「《起信論》」,這個《起信論》是《無量壽經起信論》,不是《大乘起信論》,《無量壽經起信論》,彭際清居士造的,「以出家為淨土正因」,這《起信論》上說的,「元曉師以出家為顯發正因之方便」,兩種說法大同小異。黃念祖老居士說「後說較穩」,元曉師講的好像更妥當一點,講得更好,以出家為顯發正因的方便。「若兼究《觀經》」,我們參考《觀無量壽佛經》,《觀經》上「則上三品未言出家,中品上生言修行諸戒,中品中生言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該經」,就是《觀無量壽佛經》,「九品中唯此二品,確指出家」。有這個文字,其它的七品裡面沒有提到出家。所以黃念老說元曉師以出家為顯發正因的方便,他說這句話說得很妥當。「但本經反之」,《無量壽經》跟《觀經》上講的,恰恰相反,為什麼?《觀經》九品,前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相當於《無量壽經》講的上輩,《無量壽經》上輩就講到出家,《觀經》的上三品沒有講到出家,中輩才講到出家。中輩呢?我們本經,「中輩則謂不能行作沙門」,就是沒出家了。所以《無量壽經》上講的,跟《觀經》講的不一樣。
底下這就是說明,「蓋以眾生機緣無量差異,因地修行萬別千殊」,這就是我們講千差萬別,「人人有異,各各不同,概括而粗分輩品,略顯位次」。這是一定要曉得,佛是籠統概括而言,沒有細說,略顯位次。「竊思」,這個竊是黃念老自己謙虛,就是我想「應病與藥,隨機說法」。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教學他有對象,《觀經》是以韋提希夫人為對象。講《無量壽經》那就不一樣,這個大會裡有大比丘一萬二千人,有比丘尼五百人,跟《觀無量壽佛經》那個場合、因緣完全不相同,佛應機說法,聽眾根機不一樣,佛講的就不相同。像大夫治病一樣,他是什麼病得給他開什麼藥,「故未可拘於一格,死於句下」,我們就完全不能了解佛說法的意思。開經偈上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凡夫習氣很重,要研究,要追根究柢,這個態度正不正確?不能說不正確,也不能說你完全正確。為什麼?過分的執著就變成障礙,大而化之反而容易開悟。諸葛亮讀書,不求甚解,只觀其大意,這是他讀書的方法。有人讀書的時候一定要追根到底,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他是不是真的清楚明白?問題很大。到一個階段自己以為搞清楚、搞明白,他就不能再往前進。如果再往前進,真的一切法其深無底。
任何一法,真正會學的、善學的是要得定、是要開智慧,這叫善學。堅固的執著障礙得定,分別也是障礙得定,能夠把分別執著放下就很容易入定。定中境界現前,好,因為那是現量境界,你親自看到,你親自接觸到,沒有一法不通達明了。古人求學重在開悟,今人求學重在廣學多聞,路子走得不一樣。古人有智能,現在人有常識,有知識,有知識沒智能,古人有智慧。智能裡頭有知識,知識裡頭沒有智能,為什麼?智能的心是清淨的,知識的心是浮動的、浮躁的,不一樣。智慧能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知識解決問題後遺症一大堆,很可怕。中國古時候做大事業的人,心清淨,智慧決斷,所以這事情做得好、做得恰當。現在沒有,所以這社會亂,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想得很好,結果做出來之後變樣子,這變質;智慧的處理永遠不會變,這是智能跟知識的差別。所以我們學佛要學智慧,一定要得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就是規矩,守規矩,不要亂來,不要標新立異,遵守古人、佛菩薩的老辦法。這個老辦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就用這個方法成就的,得定開慧。
我們今天想一套新的方法,老方法不要了,新方法試驗,試驗一百次、一千次都出毛病。那我們就真正想到古人了不起,古人的方法傳千年、傳萬年,永遠不變,永遠不出毛病。你不遵守他的辦法你就會出毛病,為什麼?古人的方法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古人的方法是真實智慧。像我們這部經上講三個真實,這不得了,真實之際就是講的真如本性,這部經從真如本性裡頭流出,又回歸到真如本性,真實智慧、真實的利益,這三種真實。你要仍不信,想標新立異,我另外想一個方法,你想不出來,沒有這個能力。想出來以為是好方法,做做、做做流弊就出來,問題都出來,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真搞清楚、搞明白,還是古人對,這不能不佩服。古老的方法,千年萬世社會安定,人民幸福,不出毛病。這些古聖先賢生天的生天,學佛的成佛了,他不在三惡道。
「竊計無量壽會上」,竊是念老謙虛,就是我計算計算無量壽法會上,「阿難當機,並有大比丘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如是出家大德,皆應上輩往生」。這一點都不錯,當年在釋迦牟尼佛會下聽講經的這些人,他們肯定都是上輩往生,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且以本經乃淨土第一經」,這是古今大德共同肯定的,淨宗第一經,「所示乃正宗典范」,典型模范。「出家修行得上輩生,乃合常情」,這是應該的,肯定他們是上輩往生。「佛故契此因緣,而說上輩生者,出家棄欲,而作沙門」,所以佛有這句話。「至於《觀經》」,跟這就不一樣,「則大異於是」,跟《無量壽經》的緣完全不相同。聽眾,佛講《無量壽經》,聽眾你看看出家比丘一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這個法會多殊勝、多莊嚴,這麼多出家人在一起。
《觀經》的因緣就是韋提希夫人,她帶著她的宮女,是這麼一群人,在家人。韋提希夫人遭難,兒子不孝發起政變,要把他父親政權推翻他做國王,他搞政變。所以這個國王是父親,韋提希是他母親,遭遇到家庭這樣的變故,苦不堪言,是在這種狀況之下求釋迦牟尼佛救她。當時在佛左右的,只有阿難跟目犍連,在佛的左右。「釋梵諸天,虛空雨花」,這些護法神在空中看到韋提希夫人請法,世尊為他們開示,歡喜散花供養。「會中唯阿難、目連為大權示現之比丘」,我們知道,阿難跟目犍連是大菩薩再來,目犍連久遠劫都成佛了,倒駕慈航,在釋迦度化眾生的會中示現做佛的弟子,表演的是神通第一,阿難表演多聞第一,所以他們示現,「余無出家之眾」。「於此會上當機聞法並上輩往生者,主要是韋提希夫人等在家人」。這說得清楚,釋迦牟尼佛應機說法,無量壽法會跟《觀經》的法會情形完全不一樣,「故佛應其機緣,於上品生中皆未言出家」。沒出家人,韋提希夫人跟她的一些侍女,帶著一些宮女,全都是在家人,沒出家人,所以就不說出家。
「又《觀經》曰:韋提希與五百侍女」,這人數說出來,說《觀經》這個時候,聽眾就是韋提希夫人帶著五百宮女。「聞佛所說」,夫人跟這些宮女聽佛說法,「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就是見到極樂世界廣大莊嚴,「得見佛身」,見到阿彌陀佛現身,「及二菩薩」,二菩薩是觀音、勢至,「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逮就是得到,這很了不起,得到無生忍,這是說韋提希夫人得無生忍。通常得無生忍是七地菩薩,《仁王經》上說的,《仁王經》講五種忍,無生忍是高階菩薩所得到,七地菩薩下品無生忍,八地菩薩中品,九地菩薩上品,他們得無生忍。再往上去叫寂滅忍,十地菩薩下品寂滅忍,等覺菩薩中品寂滅忍;妙覺果位就是佛果,成佛了,真正成佛了,上品寂滅忍,清淨寂滅。所以無生忍是大菩薩,韋提希夫人證得。五百侍女跟著她一起,她們的善根福德緣分比不上韋提希夫人,這樣看起來,韋提希夫人也是再來人,不是凡夫。「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這就是說五百侍女見佛聞法,發無上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悉記,記是為她們授記,完全為這五百侍女授記,「皆當往生」,告訴她們,你們將來個個都會往生。
「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們就得到諸佛菩薩的現前三昧,這是一句籠統的話,為什麼?五百人各人根性不齊,所以得三昧不一樣,但是統統都得三昧,三昧淺深差別不等。這個時候無量諸天,諸天就是先前在散花的,在供養的,這些諸天他們看到這個狀況也發無上道心,無上道心是菩提心,他們也發菩提心。「可見《觀經》會上,當機之眾純是大乘根器」,世尊講《觀無量壽佛經》這一會,這些有緣的聽眾,五百侍女都是大乘根器,為什麼?聽到大乘法她能信、能解,歡喜接受,發願往生,這是純是大乘根器。「又皆是在家發心」,她們這群人裡頭沒出家人,出家人只有釋迦牟尼佛跟兩位侍者阿難、目犍連,其余的聽眾全是在家的,在家發心。「如是諸人,定可上輩往生」,諸人就不只韋提希夫人一個人,統統都是上輩往生,上輩往生有三等,上品上生的,上品中生的,上品下生的,都是在這三品裡頭,上三品。
「且韋提希夫人悟無生法忍於現世,必是上品上生極樂佛土」。她聽了當時她就悟無生法忍,什麼叫無生法忍?先說這個忍字,忍字在此地當作肯定說,同意佛所講的一切法不生不滅,就是無生。一切法無生,無生就無滅,一切法不生不滅,他能夠承認,能夠接受,一點懷疑都沒有,這叫無生法忍。這個境界就是禅宗裡頭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惠能大師開悟是這個境界,在五祖會下得無生法忍。所以他說「何期自性本無生滅」,這就是無生法忍,五祖衣缽馬上就傳給他,他就成為第六代祖師。所以韋提希夫人悟無生法忍於現世,現前,這不是到極樂世界,聽佛說法她就得到。跟惠能大師在五祖忍和尚聞法,境界完全相同,她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肯定是上品上生。「韋提希乃在家婦女,現生得忍,上品往生。足證上輩生者,不限於出家之眾」。這個意思就講通了,講清楚、講明白了。「復顯淨宗妙法破盡規格,至極圓頓,不可思議」。淨宗妙就妙在此地,它跟其它的八萬四千法門不一樣,八萬四千法門那個規格跟淨宗不相同,淨宗確實至極圓頓,至圓極頓,不可思議。
...
《觀經》裡面中上品、中中品是出家人,《無量壽經》在家人,這是念老讓我們兩經合參。「是故應善體聖心」,這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跟我們講的,你要懂得它,懂得他的真正意思。「切莫死執文句」,不要執著,讀經不要執著文句,聽經不要執著言說。「捨家棄欲,應著重於心出家」,無論在家、出家,一定是心出家,「則此兩經並無二旨」。這樣子這兩部經所說的,你就能夠圓融,你不會產生矛盾,你會有堅定的信心,不至於產生疑惑,這就對了。所以「捨家棄欲」講了這麼多,主要就是怕經看很多,說法不同,怕產生誤會。佛是一個意思,一定要懂得他的意思,開經偈說「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很要緊,不能把意思錯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