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正如法師:有什麼可嗔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正如法師:有什麼可嗔的

 

經文:“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嗔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

當知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嗔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雳起火,非所應也。”

前面講的“縱五根入五欲”,以及貪吃、貪睡,講的都是“貪”,現在,這裡講“嗔”。通過學習前面的經文,我們明白了“貪”,的的確確給我們制造了許許多多的煩惱和痛苦。貪,能夠“毒死”我們的人格、道德,以及“法身慧命”,使我們墮落,而無法出離生死輪回、成就佛道。嗔的毒害,亦復如此。貪嗔癡,佛法稱之為“三毒”。本段經文,佛教導我們:一、被辱不嗔;二、慈悲不嗔;三、佛子無嗔。

一、被辱不嗔話包容

經文:“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嗔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有位學者聽《遺教經》,聽到這裡,突然連連說,“晚了!晚了!完了!完了!”後來,有人問他:“什麼晚了?完了!”學者答:“啊!幾天前聽到這段經文就好了!”“為什麼?”“那麼,前天上司批評我,我就不會向他發火了!我發火得罪上司。現在,我被解雇了。”這位學者被解雇,丟了工作,全是因為不知道“被辱不嗔”的道理。

嗔,什麼叫做嗔?《成唯識論》解釋說,嗔,“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苦,指痛苦的事;苦具,指造成痛苦的工具,就是造成痛苦的因素。眾生面對痛苦,以及面對造成痛苦的因素時,本能自然地生氣憎恨。“性”是本質。嗔障礙不嗔,特征是煩躁不安。產生惡的行為,則是嗔的作用。業,是作用之義。

嗔,就是生氣、憤怒、憎恨。人們遇到不如意的言行事物的“逆境”時,便有嗔的行為。人們遇到不如意的事的時候都本能地會發脾氣,發了脾氣,似乎心情舒暢些。現在,這裡恰恰相反,是講當我們受到污辱,面對“逆境”時,要能“不嗔”。這我們稱為“被辱不嗔”。

經說:“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嗔恨。”在古代,被割去四肢的酷刑,叫“支解”。“節節支解”,就是將活人的身體一塊一塊地割掉。這是非常殘酷、不人道的行為。學佛人是絕對不可以這樣作的。

佛告誡我們面對自己的肉體被人一塊塊割下來時,應當攝住心念,不能有“嗔恨”之念。而且,“亦當護口,勿出惡言”。“惡言”,粗言髒話、傷害他人的言語。惡言如刀似劍,《根本毗奈耶》說:“若人生世中,口常出刀劍,由此惡言故,常斬於自身。”被人“支解”,心裡沒有嗔恨,口中沒有怨言。這是很了不得的境界。

有人說,“這怎麼能作到呢?!還是有人作到。《賢愚經》記載,在很久很久以前,波羅奈國的某山林中有位叫羼提婆梨的修行人在修忍辱行。一日,波羅奈國迦梨國王率大臣宮女到林間游玩。宮女們見迦梨王因疲倦睡著了,於是,大家就隨意游覽,遇見羼提婆梨在打坐,大家就好奇地走過去。迦梨王醒來,發現宮女不見,立刻起身尋找,看見宮女們在不遠處圍在一起。他走前一看,非常怒火,原來宮女們圍著一個修行人,並津津有味地聽這個修行人講話。迦梨王向修行人厲聲說:

“你是何人?在這裡干什麼?”

“我在此修忍辱。大家都叫我忍辱仙人。”

“你勾引我宮女,還敢稱什麼忍辱仙人?先割去你的雙手,看你還嘴皮硬不硬?”

迦梨王割去仙人雙手,問仙人還忍辱嗎?

“忍辱無嗔!”

……

迦梨王將羼提“節節支解”,這時,只見羼提仙人“顏色不變,猶稱忍辱!”心中沒有一點嗔怒,還發誓說:我成佛後,第一個就度你迦梨王。迦梨王,有的地方又翻譯為“歌利王”。羼提婆梨,也就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修忍辱行的一個前身。

“節節支解”被辱無嗔,雖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但是,一個修行人,還是做到了。據《金剛經》記述,釋迦牟尼在過去生中曾經“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後來,這個修“五百世忍辱”的仙人,終於修成正果,就是釋迦牟尼佛。

經文一開頭就向我們講述了被“節節支解”,心無憎恨的被辱不嗔的最為典型的事例。這是被辱中最痛苦的侮辱。凡夫眾生,最執著最愛惜的就是自己的身體。這個最痛苦的“侮辱”都能夠忍受而不嗔,那麼面對其他一切逆境的忍受也就沒有問題了。

“忍辱仙人”的高難度行為,雖然,我們還不能全做到,也很難理解,但是,在我們的社會裡也還是有人被“支解”,“而無嗔恨”,這可是真真實實的。“新聞”常有報道,某人需要骨髓,某人願捐骨髓;某人割腎救子,某人捐肝救人,等等,這就是被“支解”而心無嗔恨的事例。當然,他們被“支解”時,都是注射了麻醉藥,而無苦痛。但是,這種獻身的“支解”行為,確實也是非常的了不起。可以看作是被辱不嗔。忍辱仙人被“支解”時,沒有注射麻藥,而且,是“節節支解,而無嗔恨”,當然,境界要高些。

現在,要大家做忍辱仙人,能做到嗎?當然做不到。當然,我們也極力反對以這樣的殘無人道的手段羞辱人。相信,這種野蠻行為在文明國家裡不會再有。但是,在社會在家庭,一些小的被辱事件,諸如被言語傷害,這些還是會有的,在將來漫長的時期內還會發生。為了減少更大的傷害,為了友情,面對這些被辱,我們還是十分需要不嗔。“被辱不嗔”,對我們處在現代文明的每個人來說仍然有意義。

佛說:“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縱,是釋放、放縱、放任。恚心,就是嗔恚心,厭惡憎恨之心。如果放任嗔恚,“即自妨道,失功德利”,自然妨礙修道,自然而就喪失了功德利益。

《華嚴經》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心生起,無數的障礙之門便打開了。《入行論》說:“千劫所積集,供養諸佛等,所有諸善行,一嗔皆能壞。”漫長時間所修積的無量功德,“一嗔”怒火便被你全部燒光了。《增一阿含經》卷十四中,佛陀更告訴我們:“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人。”無始以來,無量無數佛降生又涅槃,而我們竟然沒能遇上一位。為什麼我們連一尊佛都遇不上呢?原因出奇的簡單,那就是因為我們有嗔恚,“皆由嗔恚人”。嗔,讓我們遇不上諸佛。嗔,讓我們無法聞到佛法,修行成佛。

“嗔”,是不好的,它可以造成兄弟情誼破滅、夫妻感情破碎、朋友義絕、社會毀滅……。但是,說起“被辱不嗔”,人們就聯想到這是逆來順受,讓人宰割,助長惡人暴行的消極作法。於是,一說到“被辱不嗔”就覺得不順耳。其實,平心靜氣想一想,它在某一層面,在某一辯證中,是有積極意義,是值得提倡的。諸如,爸爸罵我們一句“滾蛋!”我們需要“被辱不嗔”;兒子罵我們一句“你怎麼還沒死!”我們也要“被辱不嗔”,絕對好的。難道這是逆來順受、讓人宰割?難道我們非要以牙還牙、以嗔還嗔才是積極?被辱不嗔,以慈悲包容,避免激化,然後,想方設法感化對方,營造和睦,這是結果。這就是佛經告訴我們“被辱不嗔”的意義之所在。

說起“被辱不嗔”,人們還會聯想到這是“奴化”思想,讓施“辱”者,或者是讓“統治階級”權勢階級更加囂張。說到這裡,大家往往忽略了一個重大的關鍵性問題,那就是佛說“被辱不嗔”,不是叫弱勢群體要被辱不嗔,強勢群體要多多發嗔;也不是針對某個特定人說的,它是對全體生命體講的。“人人都要被辱不嗔”,向生命更上層次追求的人更應該“被辱不嗔”,處在社會更高層者更要“被辱不嗔”。

總之,不管是誰,凡是“被辱”,而生“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二、慈悲不嗔大包容

上文中,我們感覺到了“被辱不嗔”的積極意義在於:(1)平息嗔怒,化解沖突。(2)讓問題在最小的矛盾中結束,使受害的弱者盡可能降低“被辱”傷害程度。(3)以德報怨,營建團結氛圍。

如果說“被辱不嗔”是針對弱勢而言的,有些任人欺壓之嫌,那麼,下面這段經文,則是說給社會強勢群體聽的。經中稱強勢階層名“有力大人”。你弱勢“被辱不嗔”,我強勢“有力不嗔”,你我“忍辱不嗔”,這才是佛經中所說的真正意義的“不嗔”。這個必須特別強調。

佛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有力大人,社會強勢群體面對社會弱勢群體要忍辱不嗔。社會強勢群體面對社會弱勢群體能夠忍辱不嗔,這些處在社會強勢群體的人,也“可名為有力大人”。用佛教的語言,我們可以稱他為大丈夫、大乘菩薩。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在這一段中,佛一開始便稱贊“忍”的功德,是一切苦行所不能比的。什麼是忍呢?忍,就是忍辱、忍受。在佛法中,說到“忍”,一般又分為三種,它們是:

(1)生忍:面對來自人事方面的污蔑等,都能忍受,不生嗔恚。

(2)法忍:面對來自自然環境方面的逆境,諸如冷熱、風雨等,都能忍受,不生嗔恚。今天華氏零度這麼冷的天氣,大家忍受寒冷前來聽經,這就是“法忍”。

(3)無生法忍:對於諸法無我、本體無生的空理,沒有我法執著,是名“無生法忍”。

佛經中,又常常將“忍”與“辱”連用,稱忍辱。辱,就是屈辱、委屈。忍,是指能忍的心。辱,是指所忍的事物。忍辱,就是自身受到不如意的人和事時,能忍受而無嗔恚。

我們知道,忍辱,是“六波羅密”之一。“六波羅密”是菩薩成佛必修的六大科目。這“六波羅密”中就有“持戒波羅密”。但是,“六波羅密”中,戒列第二,而忍辱排第三,所以,佛說,忍是“持戒……,所不能及”。原來,在“六波羅密”的排列上是有秩序的,前者意涵小,後者意涵大,前者不能兼後者,而後者則包涵前者。也就是說,能遵守戒的人,不一定能忍辱,但忍辱的人一定能夠遵守戒。廣義的戒,是指大家共同制定的守則。

苦行也不一定是忍辱,比如說,一種苦行外道專修“長忍饑餓”苦行,這種行為是苦行,初看也有“忍”的成份,但它不能稱作忍辱。因為,那種苦行是根本沒有必要,那種苦行又不能利己又不能利人,是毫無意義的忍辱。這裡,大家要注意了!這一點非常重要!忍的目的,是建立在自利利他的意義上。菩薩忍的意義是以利人為先決條件。沒有實質意義的忍,是不能夠稱為“忍辱行”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有些苦行就不一定是忍。然而,能忍辱者,必定具備苦行因素。所以,佛說,忍辱是“苦行,所不能及”。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的另一層意思是,修學忍辱要比“持戒”、“苦行”難!譬如說,遵守不殺人戒,世界上許許多多的人一輩子都能遵守,但是,要大家一輩子都不生氣、不發脾氣,這就難了!

甲乙兩人正在趕路,甲問乙:

“先生!你去哪裡?”

“我去學百忍。”

大概過了5分鐘,這個人又問他:“先生!你剛才說去干嗎?”

“去學百忍!”

“你說什麼?”

這個學“百忍”的先生火起來,大聲說,“你這人怎麼這麼羅嗦?”

“你學百忍,我才問你三次,你就忍不住發火了!”

忍,真是不容易學,嗔心也是不容易制伏。“嗔心”是“與生俱來”。為什麼我們不能忍呢?為什麼我們不喜歡忍呢?其中有一個原因便是,能忍者,往往自己,尤其是被他人看成是“懦夫”、縮頭烏龜、沒有出息。所以,人們談大丈夫時,都以“剛”而形容。剛者剛烈不屈。又一個原因,是怕人得寸進尺,騎到頭上來,於是要發怒威。結果是人越火事越糟。凡夫俗子,視“忍”為消極,視“忍”為“懦夫”。

郭先生跟賴先生因“雞毛蒜皮”事爭吵,郭先生想起“忍”字,便強壓住無明火,忍讓回家。郭太太見到,說,“你這個縮頭烏龜、窩囊廢物,就這樣輸了?”郭先生一聽,心中壓住的怒火又燃燒起來,拿起木棍沖出去,因太猛摔倒,木根正插中心髒,當場一命嗚呼,成了真正的“窩囊廢物”。像這種事很多。

經文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讀了這句法語,我們理解了“忍”不是“懦夫”,也不是“縮頭烏龜”,而是“有力大人”。沒有力量的人,或缺少力量的人還作不到“忍”呢!能忍者,是大人物也!小人物是沒有這種氣度的。韓信跨下之辱,韓信是英雄,才有這個氣概。一般人是不會理解的。什麼是“大人”?大人,我們一般指成年人。但是,古代做官的也叫大人,父母師長也稱大人。本經所講的“大人”,是一群自利利他之人,在佛經中稱為大乘菩薩。在佛經中有時也稱大丈夫。

“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這是確確實實的,在佛教中,這例子有許多,大家也知道一些,這裡就不多講了。中國的古德先賢也都明白“能行忍者,名有力大人”的道理。諸如,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受盡吳王種種侮辱,忍辱負重,最終擊敗吳王,重登王位。中國當代名人鄧小平先生歷盡批斗等種種侮辱,三落三起,最終實現了他的濟世悲願,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能忍者,乃大丈夫也。

忍,又作忍耐解釋,引申為耐力、持久、安心、堅守等。從這方面講,我們發現,忍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真是太重要了。太實在了太充滿積極了。有個年青人今天學醫學,感覺很“苦”,明天便改學工程學;學工程學,感覺很“累”,後天又改學經濟學,改來改去,變來變去,不能一門深入,無法持之以恆,最終什麼都沒學成。這就是沒有忍耐力。老師鼓勵學生好好安心讀眼科,經過曠日持久的努力,必有成就。這裡的“好好安心”、“曠日持久”就是表現“忍耐力”。只要你堅守工作崗位,做好本份工作,都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堅守崗位,做好本份工作,說的也是一種忍耐力。學習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我們都需要一份“忍”的精神。

忍,又解釋為“忍讓”。忍,又解釋為“包容”。這個“忍”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真是太需要了。忍讓、包容,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一種精神素養,也是社會精神文明的主要構成部份。家庭成員之間有了包容,和睦幸福;人與人有了包容,和諧社會;國與國有了包容,世界和平。

經文接著說:“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甘露”,世間上沒有,本是天上物,是天人享用的飲料。相傳,古往今來,非天等眾,如阿修羅,為奪取甘露,品嘗美味,經常率阿修羅眾與天人打戰。這也是因貪而嗔,也是不值得效法的。阿修羅也好,天人也好,還是有煩惱,仍是六道輪回中。

甘露,梵語阿密哩多,意譯天酒、不死液、不死藥、不死。《吠陀》書中記載:“甘露為諸神常飲之物。飲之可不老不死。其味如蜜,故稱甘露。”它有青黃赤白四種顏色。在《注維摩經》中,羅什介紹了甘露,還談到甘露的制造過程。他說:“諸天以種種名藥著海中,以寶山磨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藥。”非常名貴。

甘露,後來被引進到佛教中,常用以譬喻如來的教法。如《法華經·藥草喻品》中說:“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隱眾生,故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

甘露,又常譬喻為涅槃。如果形容涅槃的出入口時,則稱“甘露門”,《法華經·化城喻品》中說:“能開甘露門,廣度於一切。”如果形容涅槃的城池時,則稱“甘露城”,《大智度論》卷三:“信、戒、捨、定、慧等諸功德……,能到甘露城。”如果形容涅槃的境界時,則稱“甘露界”,《集異論》卷二說:“身證甘露界,無漏不思議。”如果形容佛法音聲時,又稱“甘露鼓”,《中阿含經》卷五十六說:“我至波羅奈,擊妙甘露鼓,轉無上法輪,世所未曾轉。”如果形容煩惱生死滅盡,涅槃證得時,又稱“甘露滅”,等等,總之,甘露乃褒義之詞語。

“忍辱”是好,但是,一般人都不願意忍辱,就是忍辱了,也是勉勉強強的,內心很痛苦,這種忍辱就是“痛苦的忍辱”。現在,佛說“歡喜忍受”,這境界就“高”了。

忍辱是好,但是,忍辱得勉勉強強,逆來順受,怒氣沒有發洩掉,憋在心中,也是不好的。所謂不好是指憋住怒氣,久而生病。現在,佛說“歡喜忍受”,就不存在所謂的“憋氣生病”的問題了。

“歡喜忍受”的“歡喜”二字非常重要。“歡喜”是一種開心承受,沒有壓抑,自然而然的承受。這裡告訴我們,修行忍辱,不是忍辱時,心有痛苦,痛苦地忍辱,而是歡喜忍辱。忍辱時,心中充滿歡喜快樂。彌勒菩薩就是“歡喜忍辱”的代表性人物。佛門中把他老人家滿臉微笑、大肚便便的尊容供奉在佛寺中第一道殿堂內讓人瞻仰,就是宣揚這種滿心歡喜容忍“天下難容之事”。這就是菩薩“忍辱波羅密”的形象寫真,這等人物稱作“如飲甘露者”,名為“入道智慧人”。

能忍,就如同喝了甘露飲料,能長生。有個小和尚到寺院周邊東西南北山頭找各種藥草又煮又熬,十年如一日。有位游方禅師看到,問他,“你這是干什麼?”

答:“我煉長生不死藥!”

禅師說:“你好好修學忍辱,能長生不死。經雲:‘能忍者,如飲甘露!’”長生不死藥哪裡找?長生不死藥就在忍辱之中。

真正能忍、能包容的人,心平氣和,胸懷廣闊,心情開朗愉快,有利自然身體健康,壽命延長。有人說,你總是對人忍讓,就像烏龜。“是的!我是烏龜,我是千年烏龜。”千年烏龜,為什麼那樣長壽,就是因為能容忍、能包容。你動烏龜一下,烏龜便向你縮頭忍讓。這就是烏龜之所以能活“千年”的秘訣。看樣子,人生在世想長壽,真得要有點烏龜縮頭精神。

如果,“不能歡喜忍受惡罵”等種種污辱“之毒”害,不能將“忍受惡罵之毒”當作“甘露”來喝,那麼,這個不能忍辱、容易激動、動辄發火、憎恨心重的人,必定多病短命。現代醫學證明,人生氣時,體內可產生和毒蛇毒液非常接近的,甚至更厲害的毒素。研究還表明,人的許多疾病,與“嗔”有密切關聯。

據統計,2002年全世界死於新老心血管病是一千五百三十萬人,占疾病總死亡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最大的疾病。醫學專家說,絕大多數導致心血管病死亡的人都與“生氣”有關。有的人生氣,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臉色發紅,全身哆嗦;有的人生氣,血管阻塞,中風癱瘓;有的人生氣,胃疼痛,胃穿孔,胃出血;有的人生氣,糖尿病,失眠;有的人生氣,產生癌細胞,腦溢血……。

有的人生氣,一氣之下自殺。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00年全球有80萬5000人自殺,平均40秒一人自殺。北京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公布,2002年中國有28萬7000人死於自殺,還有200萬人自殺未遂,平均每2分鐘有一人自殺,8人自殺未遂。大部份自殺的人,與嗔恚心理有關。所以,說包容,不嗔恚,“如飲甘露”,健康長壽,一點都不假!

“不能歡喜忍受惡罵”等種種污辱“之毒”害的人,也不能“名入道智慧人”。出家入佛道的人稱“入道人”。修行人證入佛道也稱“入道”。師弟正興出山三年,造訪名山古剎,參訪名師,回來見到師兄,說,“師兄!我入佛道了!”

師兄應答:“恭賀!恭賀!”

過了三分鐘,師兄突然對師弟說:“你出山前,對師父說,要小心我。這是什麼意思?!”

師弟一聽,火氣冒起,說:“我沒有說!是誰說的。”

師兄說:“嗔心這般大,哪是入佛道?”因為入佛道的人,是沒有嗔恚心。

有智慧的人,也是沒有嗔恚。因此,想顯示自己有智慧的人們,千萬要注意“忍”“讓”啦!這是對自稱智慧人的人當頭一棒。某教授在台上講課,聽眾個個稱贊教授博學,義理精湛,智慧非凡,學者風范。突然,教授激動起來,大發雷霆,頓時令剛才稱贊的聽眾連連搖頭:“沒有修養!”嗔心一起,思維便亂,思維錯亂,語無倫次。當然,智慧、忍辱,在佛教中來說,還是菩薩所要努力修行的課題。

“所以者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嗔恚生起,這便可能發生罵人、打人、殺人等等惡件事故。所以,嗔恚破壞一切善法。

脾氣暴躁,動辄生氣,心懷憎恨,心狠手辣,“生惡法、破善法”,當然,也大大損害本人的形象。如果,是女的脾氣壞、憎恨重、心狠毒,人們便罵她是“母老虎”“母夜叉”,不可能稱她是“觀音菩薩”。如果,是男的脾氣壞、憎恨重、心狠毒,人們一定叫他“凶神”“羅剎”,絕不可能稱他是“彌勒菩薩”。

嗔恚者,今世“名聞”不好,“人不喜見”,誰喜歡見到“母老虎”?誰歡喜撞上“凶神”“羅剎”?嗔恚心重的人,臉就像“凶神”“羅剎”。要想美容、化妝,首先除去嗔恚心。否則,不管你如何化妝?嗔恚心起,再美麗的少女也變成“母夜叉”。

嗔恚者,今世“名聞”不好,“人不喜見”,就是下一輩的“來生”,人也“不喜見”。甚者,來生便墮落“三惡道”受苦。《梁皇忏》序中說到,郗氏因嗔恨,而墮落蟒蛇之身。《地持經》中說,“多嗔恚者,死當墮泥犁。”泥犁,是地獄的梵語音譯。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傑,帝王將相,因為嗔恚,而國破家亡,身敗名裂,千夫指責,萬秋唾罵。發洩憤怒,可能有一點快感,但是,它所造成的惡果,甚至無法估量。

奉勸人人,莫仗一時之強,興一時之怒,舒一時之氣,而造下無法挽回的苦痛。

三、佛子無嗔真包容

經文:“當知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嗔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雳起火,非所應也。”

學習上面的經文,我們完全理解“嗔心”就猶如霹雳“猛火”,所以,比喻生氣、暴躁、憤怒時,人們常用“發火”、“火暴”、“怒火”等。大家都看過人生氣的模樣,也都應該有生氣的經歷,人生氣時,全身發熱,臉色通紅,眼睛也要鼓起來,宛如“火球”。

“嗔火”一起,則要“燒毀”東西。它“燒毀”和諧、快樂、幸福的生活。它“燒毀”繁榮、進步、和平的社會。佛經記載,一天,有一位婆羅門氣沖沖地跑到佛的住所,辱罵佛,並以刁難的口氣問佛陀兩個問題。他的第一個問題是:“如果人想要生活安詳,應該殺死什麼?”他的第二個問題是:“如果人想要生活幸福,應該殺死什麼?”佛陀回答:“想要生活安詳、幸福,應該去除憤怒。”

“嗔心”如“火”,燒毀安詳,燒毀幸福,燒毀他人也燒毀自己。“嗔猶如“猛火”,“甚於猛火”,紐約下城巍巍的兩棟110層的世貿大樓,怎麼會一下化為灰燼呢?大家都說“被火燒毀的”。“被什麼火燒毀的?”“是被恐怖分子的嗔火燒毀的。”這嗔火一起,發射原子彈的按鈕一按,原子彈爆炸,這個地球就毀滅了。大家能夠領悟這“嗔心”“甚於猛火”了。

為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常當防護”,時時刻刻嚴加防備和保護。防備什麼?防備嗔恚心生起。保護什麼?保護這個心不要受嗔恚污染,讓嗔恚遠離這個心,“無令得入”。

嗔恚,是從我們的心中生起來的,應該是“無令生出”,不要令嗔恚生出來,這裡怎麼用“無令得入”呢?原來我們的心原本是清淨的,與諸佛心本無差別,只因迷惑顛倒才有了嗔恚。現在,我們要消除嗔恚,不能讓它再來染污我們的心。因此,“無令得入”。再者,眾生嗔恚的生起,一般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嗔恚的生起,一般都是受到外來刺激而發生的,所以,強調“無令得入”。作到“無令得入”,其中一點就是我們遠離“生嗔”的環境,當然,大乘人則可處於“生嗔”的環境中而不嗔,還能夠?嗔恚即慈悲?,當下轉化,當然,這境界是高了。

“劫功德賊,無過嗔恚。”我們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地積集起來的種種功德,但是,就這麼一下子便失去了。怎麼種種功德就這麼一下子失去了呢?這是因為嗔恚的原故。而且,沒有第二樣的東西能夠像嗔恚那樣,一下子就令人們的種種功德失去。沒有什麼東西比嗔恚的殺傷力還大。誠然,“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大智度論》卷十四)

“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嗔猶可恕。”古印度俗人,一般崇尚穿白色服裝,後來佛教便常以白衣稱一般俗人。《涅槃經疏》卷十四說:“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世俗人生活在欲的環境中,有種種貪欲,“非行道人”,他們不是修道人。世俗人生氣、憤怒、憎恨,自己沒有辦法制止,“嗔猶可恕”。他們不明白嗔恚危害,犯了嗔恚,還情有可原諒的。

“出家行道無欲之人”就不同了,就不能心“懷嗔恚”了。佛陀說來說去,話音一轉說到自己來了,說第一人稱,首先自己不嗔。出家行道之人,本來是沒有私利,沒有人我是非之人。既然是“無欲之人”,而心中又有嗔恚,實在是不應該的。所以言:“甚不可也!”

一天,我們三四位在談佛法,突然游先生問:“你們出家人不爭吵發脾氣?”“出家人不爭吵發脾氣。”林老居士馬上插話。在林老居士認為,出家人境界都很高,是不會爭吵發脾氣的。據我了解,不只林老居士這樣認為,有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看法。他們都將出家人同不爭吵發脾氣“不嗔”劃上了等號。就看這一點,我們感覺身為“出家人”是多麼光榮!當然,也有人感覺壓力很重。從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人們將不爭吵、不發脾氣,看作是高尚的涵養。

經雲:“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雳起火,非所應也。”出家行道之人,斷惡修善,如果還有嗔恚,是萬可不可以的。清冷雲中,寒冷嚴冬,“霹雳起火”,發生雷電,“非所應也”,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清冷,是清淨、冷靜,指出家行道之人斷邪念,除惡行,追求清淨。既然斷邪念,除惡行,追求清淨,就不應有嗔恚。

“清冷雲中”的修道人,也的確這樣。在中國“破四舊”時期,一群“破四舊”干部要想修理、批斗興慶寺智參上人。一天,他們沖進興慶寺,對智參上人說:“今後不准穿僧裝。”

智參上人回應:“嗯。”

“今後,不准念經!”

“噢!”

“今後,要參加生產隊集體勞動!”

“…”

“戒牒拿出來燒掉!”

智參上人心平氣和說:“今後,不准出家,不准念經,戒牒燒不燒掉都沒有用處!”

“說的也是。”那些干部自言自語。他們問話幾個鐘,始終找不到借口智參上人,只好罷休,灰溜溜地走了。這便是“清冷雲中”,那能“霹雳起火”的一個事例。

“出家行道無欲之人”,還有嗔恚,起霹雳大火,是不應該的。學佛人,自稱佛的弟子。佛子以慈悲為懷,修行忍辱,永斷嗔恚。若生嗔恚,也是不應該。然而,真正要修好忍辱行,按高標准要求,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作到的。

在佛子中,修行忍辱,最徹底最圓滿的當推菩薩們。菩薩以修行忍辱,為達到成佛的六大必修課目之一,這是我們佛教徒都知道。那麼,修行忍辱的代表人物菩薩,他們是如何看待忍辱呢?我們也應該了解。從《大智度論·羼提婆羅密義》中,我們了解到菩薩修行忍辱的理念與其具體行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菩薩思維,諸佛菩薩以慈悲為本。嗔恚是沒有慈悲的表現,沒有慈悲就稱不上叫諸佛菩薩。

(2)菩薩認為,過去無量諸佛行菩薩道時,修行種種忍辱。“我今求學佛道,當如諸佛法”。“能修忍辱,慈悲易得。得慈悲者,則至佛道。”

(3)菩薩視眾生猶如父母兄弟,所以,“不應惡心,而懷嗔害”。菩薩愛眾生猶如父母愛子女。眾生幼子“或時罵詈、打擲、不敬不畏(父母),其父愍其愚小,愛之愈至。雖有過罪不嗔不恚”。

(4)菩薩理解眾生,猶如父母理解子女。眾生多憂少樂,今來嗔怒以為歡樂,菩薩認為“此樂難得”,所以,任由眾生嗔恚。為何?菩薩發心就是要使眾生得到歡樂。

(5)一切眾生都是未來諸佛,我嗔怒眾生便是嗔怒諸佛。嗔怒諸佛,即是嗔怒自己。

(6)眾生嗔怒我,譬如債主討債。現在債主前來嗔恚討債,我“應當歡喜償債,不可嗔也”。

(7)“諸煩惱中,嗔為最重。不善報中,嗔報最大。”嗔能“吞滅諸善,毒害一切”。“若我不忍,今世心悔;後入地獄,受苦無量。”

有什麼可以嗔恚的呢?一起嗔恚,地獄門開,善法滅亡。所以“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嗔恚,名利刀劍,菩薩見嗔,如避誅戳。”(《楞嚴經》)“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密之母,諸佛之祖母。”(《網明菩薩經》)眾生,若修慈悲,遠離嗔恚,則有種種功德利益,詳見於諸經論中,這裡就不一一介紹。

 

上一篇:正如法師:戒除驕慢
下一篇:正如法師:知足不是沒有追求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