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李炳南老師很想學愚夫愚婦卻學不像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法門深妙」,這個法門就是指淨土法門,真的是深,真的是妙。「破盡一切戲論」,戲論,不切實際的這些言論都叫戲論,這裡頭沒有真實利益。「斬盡一切意見」,這種意見都是屬於凡情,與煩惱相應,與真性不相應。斬盡就是拋棄得干淨。誰能做到?「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就是這一類的人物,他們有能力「徹底擔荷得去」,這些人統統是明心見性的人,都是地上菩薩,這不是小菩薩,大菩薩。智者,釋迦牟尼佛再來;永明,阿彌陀佛再來,他們給我們做了圓滿的演出。「其余世智辯聰、通儒禅客」,這是世間聰明才智之士,儒家的大通家,佛門裡面的禅客,參禅沒開悟,「盡思度量」,竭盡你思惟的能力,你去度量,「愈推愈遠」,為什麼?這個事情不能思,不可思議,這句話是真話,不是假話。「又不若」,這個話,換一句話,大家好懂,反而不如「愚夫婦老實念佛者」。鄉村裡頭不認識字的阿公阿婆,他們沒有知識,什麼都不懂,但是他們很老實,他們非常謙卑,自己知道樣樣不如人,你教他一句,念阿彌陀佛,他真的老實念,念上幾年,他往生了,瑞相稀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知識分子沒法子跟他相比。這就是指前面講的「世智辯聰,通儒禅客」,比不上他們,他們修學真有成就,他真往生了。
往生的品位,我們沒辦法猜測。為什麼?「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這兩句話說得好,這八個字。潛通佛智,佛智是什麼?根本智。根本智是心裡干干淨淨,一念不生,除了一句阿彌陀佛,什麼念頭都沒有。最後念到什麼程度?雖然念的阿彌陀佛,心裡連阿彌陀佛都不執著,那就是根本智現前,這就是潛通佛智的境界。所以念而無念,他念不念?他真念,你聽他南無阿彌陀佛,字字清楚,了了分明,他有沒有分別執著?沒有,這就是理念,這就是潛通佛智,這就是暗合道妙。這樣念佛,他們往生是上輩往生,功夫好的上品上生,功夫差一點的上品下生,生實報莊嚴土。所以這些阿公阿婆不能輕視,不要認為他們念佛將來都往生下品的,錯了!他心地干淨,他心地善良,他沒有惡念,絕對不會害人。所以念佛法門妙!我們明白這些道理,那就是李老師以前常常跟我提到的,他想學愚,他不學聰明才智。他說:我要學愚夫愚婦,學這些人,學了多年學不像。學愚不容易!所謂愚不可及,你比不上他,意思就在此地。你不要看他愚,他這句佛號念的話,他會念到上品上生。這個裡頭甚深的含義就是說明,老實人了不起,老實人真好。老實人不學佛,他不墮惡道,他要能行善,肯定到天道,他不能行善,來生還是人道。為什麼?他沒有害人的念頭,沒有占別人便宜的念頭,沒有控制人的念頭,老老實實。這一段蕅益大師講的。
...
再看第三段,《彌陀疏鈔》,蓮池大師所說的。「《彌陀疏鈔》雲:著事而迷理,類童蒙讀古聖之書。」著事,著相,理不明白,不明理,好比什麼?好比小朋友,童蒙,讀聖賢之書,他會念、會背,什麼意思不知道,用這個來比喻。「昏穉未開,僅能讀文,了不解義。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這樣念佛的人很多!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有道理,他要不講就教人念,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為什麼?著事迷理。有些老阿公、老太婆,他真的也迷理,他什麼都不懂,他光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怎麼會往生?怎麼會那麼高的品位?他那是暗合道妙,前面說的潛通佛智。他那一句佛號把煩惱念掉了,煩惱念掉,佛智就通了,因為煩惱是障礙佛智的,只要把煩惱念掉,他就通了。這個是智慧沒有開,迷理,迷沒有破掉,迷破掉就行了。他迷破不掉,這個迷是什麼?無明,不明了。這用心不一樣,功夫不相等,終日念佛,不知佛念。夏蓮老的《淨修捷要》裡就說,「我念彌陀,彌陀念我」,聲聲相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為什麼?他明理。為什麼?自他是一不是二,他懂這個道理,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執理而遺事」,單執著理,不念佛,行不行?「比貧士獲豪家之券,自雲巨富,不知數他人寶,於己何涉」,跟自己沒有干涉,這是執著理。生佛不二,那我何必要念?彌陀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彌陀,不必念了。理上講得通,事上成了大病,你理事沒有圓。理事圓融,那就行,那是真的不是假的。理,你是阿彌陀佛,事,你是六道凡夫,你還執著這個身是我,你還有自私自利,你還有名聞利養,阿彌陀佛沒有了。既然你心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你心,你也應該這些煩惱習氣統統沒有了,那就對了。「所謂雖知即佛即心,判然心不是佛者也」,這把事實真相說出來了。
「是故約理則無可念」,就理上講,無可念。就事上講,「無可念中,吾固念之」。無中生有,為什麼?「以念即無念」。這個無念是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是阿彌陀佛,念念相續,不著相,理事無礙,理事一如,理不礙事,事不礙理,這就對了。「故理事雙修,即本智而求佛智,夫然後謂之大智也。」總而言之一句話,你必須把煩惱要統統放下。煩惱是什麼?總的來說,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就是制造六道輪回的第一個因,有見思就有六道;塵沙煩惱是制造四聖法界的因,有塵沙就有聲聞、緣覺、菩薩、佛。煩惱不盡,自性不現前。煩惱要斷盡,煩惱也不是真的,也是假的,但是你執著這個假的,假的就好像變成真的一樣。這些道理、事你不能夠不懂。所以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理事雙修,事上非常認真,理上什麼?不著相,就是《還源觀》上講的四德。四德第一個「隨緣妙用」,隨緣就是事修,妙用呢?妙用就是理修。妙用是什麼?妙用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用這樣的心態去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叫妙!凡夫不妙,凡夫是什麼?他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夾雜這些東西在裡面就叫造業。他造的是淨業,就是四聖法界,染業就是六道輪回。六道輪回裡頭是善業,他就是人天兩道;惡業,他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他就現這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