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戒律不是死的,持戒不知通權達變可能會障礙別人學佛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明比日月,尊譬寶珠。寧當抱渴而死,弗飲水蟲」。這是一個掌故,佛經裡頭有個故事,對於這個戒律的尊重,寧可以抱渴而死,都不肯飲沒有經過過濾的水。過去出家人隨身都要帶個濾水囊,遇到河裡面、井裡面的水,這野外的,一定要用濾水囊過濾,怕什麼?怕這個水裡有微生物,我們肉眼看不見。你喝這個水把牠們殺掉,把牠們吃掉。佛說,《戒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那是細菌,是不是能濾得干淨?當然有問題。但是心善,大乘經裡面講論心不論事,你真有這個心,愛護眾生的心,不肯傷害眾生這個心,這個心不能沒有。「乃可被系而終,無傷草葉」。這是個比喻,你被人用這些草葉把你捆綁在那邊,你寧願在那個地方念佛求生淨土,也不願意把這些草葉解開,為什麼?怕傷害它們。這都是比喻到極處,這個人持戒能達到這樣的程度,寧願渴死,也不飲沒有過濾的這些水。
「疏中極論齋戒之要。正法能否住世,全賴行人能否持戒。故當寧失身命,毋違所受之戒」。要有這樣的決心,這個事情在我們現前能做得到嗎?真可以這麼做嗎?不可以。為什麼不可以?今天正法沒有了,你發心學習正法,弘揚正法,如果是依戒律裡面所說的,你連身命都失掉了,你用什麼來弘揚正法?所以要通權達變,每條戒都有開緣,它不是死的,開戒就不是破戒。我們被人用這些樹的籐子捆綁住,我們能不能把它掙脫?應該。不能像這個經戒上所講的,我怕傷到這個籐、傷到這個樹,寧死也不想把它解開,錯了。這在什麼時候?這是在社會盛世,正法住世的時候行,我死了還有別人。現在怎麼樣?現在我死了沒有人,在這個世間真正發心為正法久住而行的人找不到了,這一個發心的人能這樣做嗎?所以這些道理你要懂。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要有個健康的身體,沒有健康的身體,你怎麼能幫助眾生?健康的身體確實是要清淨心成就的。現在清淨心沒有現前,我們就需要飲食,需要藥物來調養,可是決定不能忘記,要向清淨心這個方向去邁進。現在要這些東西,到我成就的時候就大量減少,甚至於可以不用,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底下「彭際清居士曰:故知淨土資糧,全憑功德。功德之基,莫先持戒。以戒淨則心淨,心淨則土淨故」。這個道理講得好,這幾句話是真理。確確實實戒淨,戒清淨,心淨了,心淨則佛土淨,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具備的條件。心清淨,戒就清淨,這叫什麼?心清淨是定,定共戒。開悟了一定清淨,開悟是什麼?叫道共戒,你的戒行就圓滿。所以你念佛真正得念佛三昧,戒就清淨,戒是什麼?你的行就清淨了。戒是指行為的,行為是發自於內心,清淨心,口業、身業自然清淨。心是主,心要是覺悟了,你說話也是覺悟,你所有一切動作都是覺悟的,覺而不迷,那是開悟了。沒有開悟、沒有得定,著重在律儀戒,那就一條一條去做,不可以違犯,用這個來規范自己。我們今天學戒,你真正嚴格去持戒,只有你一個人成就,甚至於你還障礙很多人學佛。為什麼?一看到生活這麼嚴謹:這個東西我做不到,算了,我不學佛,佛太難了,我做不到。把別人嚇到了,真有,而且很多!如果該開緣的時候你就開,人家看到這樣持戒:我也能做得到。你就可以激發很多人向往佛法,真就接引他來了。所以這個戒律開遮持犯一定要很熟,什麼因緣底下可以開放,什麼因緣之下一定要很嚴謹的執持,活的,不是死的,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所以戒律不是死的,佛這一點高明到極處。總的原則就是戒幫助你得定,定幫助你開慧,所以戒是手段。其實定是樞紐,戒是手段的手段,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你要懂這個道理。開慧是什麼?得定是什麼?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起心動念。放下起心動念,大徹大悟,就成佛了。不起心、不動念,成佛了;放下分別執著,你是菩薩,你不是凡夫。所以要曉得,持戒幫助我們、成就我們放下執著分別,得按這個層次,先放下執著,再放下分別,到最後再講不起心、不動念。你看往生淨土,不起心、不動念生實報莊嚴土;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生方便有余土;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有,生凡聖同居土。都得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自己知道能不能往生淨土,自己知道往生到哪個品位。
...
下面,「第五、飯食沙門,即齋僧,以飯食供養僧眾也。《六波羅蜜多經》雲:以食施者,當施五事」,你看看這個裡面講得就詳細,「雲何為五」,哪五種?「一者施命。若人無食,難以濟命」,布施飲食是救他的命,這能不施嗎?「二者施色。因得食故,顏色和悅」,這都靠飲食。「三者施力。以是食故,增益氣力。四者施樂。以此食故,身心安樂。五者施辯。若饑餓者,身心怯弱,言說謇讷,不能辯了」。他餓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他還能辯嗎?「飲食充足,身心勇銳,得大辯才,智慧無礙」。這是說明什麼?飲食的功德有這麼大,那布施飲食功德就大了。特別是布施這些修行人,修行人真修,他不是假修,真干,全心全力投注,他不從事於生產這個事業,他以乞食為業。所以古印度他們的風俗習慣,對乞食的人非常尊重,為什麼?那是修道的人,一定是恭敬供養,他們所需要的,他不要別的,他就要一缽飯而己。而且一缽飯有的時候不是一家的,《戒經》裡面講托缽可以托七家,七家都托不到,你就不必托,就回去了,為什麼?太多了,世間人說你貪心,避免譏嫌,回去,回去有得吃,因為同學出去都托缽,回去的時候是分而食之,絕對不是托缽托了之後一面走一面吃,那個威儀就很難看了,不好看。
所以諸位要看看小乘,小乘的缽跟我們的缽不一樣,我們這個缽是象征性的,不是實用的。你到泰國,你看看南傳的缽,像個小鍋一樣,托完之後,他有蓋子蓋起來,回去倒出來把飯統統匯在一起,再分而食之,一缽千家飯,真的不是假的。釋迦牟尼佛這個團體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統統出去托缽,不是千家飯嗎?一缽千家飯,一千二百五十人的飯統統堆積放在一起,混合在一塊分而食之,真是平等。所以七家托不到就回來了,這是供養。佛教傳到中國來不作興托缽,中國人到外面乞食是乞丐,有大德行的人、大學問的人,怎麼可以讓他過乞丐的生活?所以你看看佛法通權達變,這個托缽是重要的戒律,到中國來行不通。中國的帝王、中國的人民講孝道,孝親尊師,哪有說叫老師出去討飯的,那還得了?你這個學生還有臉面見人嗎?尤其是佛教,是帝王帕特使迎請到中國來的,到中國來是帝王師,皇上的老師,怎麼可以做乞丐?哪有這個道理?所以建宮殿,派許多這些照顧侍候的人,服務的人員,所以到中國完全中國化,這隨緣。隨緣不變,他日中一食不變可以,但是不能到外面去托缽。帝王大臣、長者居士,在寺廟裡供齋,打齋供養,這常有的事。樣樣都如法,叫通權達變。
...
飲酒在佛的戒經裡面開緣最多,酒屬於遮戒,本身沒有罪過,不像前面四種,殺盜YIN妄本身是罪過,那叫性罪,酒屬於遮罪。遮是什麼?防范的,酒醉了你會干前面殺盜YIN妄,會犯這個罪。所以佛把酒制定在五戒當中,就是根本戒,為了防范殺盜YIN妄,是這個意思,所以酒的開緣就多了。
酒用在佐料上沒有過失,你燒菜的時候用料酒可以,為什麼?它不會醉人。飲酒有節制,這個節制什麼?就是一杯,不會喝醉,在應酬的時候一杯,表示敬意,這要看個人的酒量。李老師以前給我們講《禮記》,講《禮記》就會講到鄭康成,他給我們大家說,如果每個人的酒量都跟鄭康成一樣,釋迦牟尼佛這條戒就不要了。鄭康成很厲害,中國常講三百杯,那就是鄭康成的故事。馬融辦學校,那就是私塾,他在那裡求學三年,學成離開了,老師帶著同學到十裡長亭送行,每個人敬他三杯酒,大概有一百多人,他就喝了三百杯,三百杯酒喝下去之後,小小的禮節都不失,那真叫海量。所以三百杯的典故是從鄭康成來的,這漢朝人,漢朝的大儒。一般人酒醉是亂性,他喝不醉。所以要知道佛這個戒律是防范的。
在佛門裡面,有病的時候,因為中醫很多地方用酒做藥引子,這個可以用,這是治病的,或者是保健的,都可以用。七十歲以上身體衰了,血液循環緩慢,酒能夠幫助加強血液循環,所以七十歲以上的開緣,在吃飯的時候可以喝一杯酒。我們那時候年輕不知道,看到五戒裡殺盜YIN妄酒,可是在寺廟裡看到老和尚吃飯的時候放個小杯子,沒有人在的時候去聞聞看,是酒,怎麼老和尚每餐吃飯的時候喝一杯酒?我們也不敢問。以後到台中跟李老師學,我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我看到某個老和尚每餐飯他都有杯酒。李老師說那是開緣,他七、八十歲了,需要幫助血液循環,這個可以。才知道戒律裡有開遮持犯,那個開緣一定要懂得,該開不開也是犯戒,該持不持也犯戒。持是什麼?不准你開的,你一定要遵守的。不懂得開遮持犯,你沒有辦法持戒。所以戒律是活潑的,活活潑潑,一點都不呆板。
我有一次在北京,那個時候我常到美國去,遇到美國一個華僑,跟我同姓,徐先生。他在旅館裡辦喜事,剛好我也住在那個旅館,下樓梯的時候碰到了,他說他兒子娶媳婦,請程思遠做證婚人,他臨時看到我,把我拉去也做個證婚人。媳婦是日本人,所以來的賓客都是日本政界的、商界的,政府官員很多都參加。程思遠那時候是政協副主席,給他們做證婚,也把我拖去證婚,兩個證婚人。證婚人可以說話,要致詞十分鐘。我說好,我去,趁這個機會把佛法給大家介紹一下。程思遠的女兒是電影明星林黛,他是林黛的爸爸,林黛長得很像她爸爸。所以我就給大家講了十分鐘,大家聽得很歡喜,這是機會教育。臨時拉的,也沒有給我做素菜,把我拉上桌,我也陪大家喝一杯酒。旁邊有一位叫廖承志,廖仲恺的兒子,他們大概都是部長階級的,跟我坐在一起:出家人可以喝酒?我說可以。那這個我們也都可以學,他馬上就不一樣了。我只盛一杯,你不要給我添。所以大家歡歡喜喜。我吃肉邊菜。他說學佛這麼自在,這麼潇灑!我說是!他說那這不難。他們以為很難,以為戒律是吃人的禮教。我說活活潑潑,給他講開遮持犯。臨時遇到的這種場合。所以皆大歡喜。
念念幫助眾生,幫助他們認識佛法,幫助他們了解佛法,幫助他歡喜佛法,然後再幫助他們學習佛法,這就對了。你說我犯戒墮地獄,我願意墮地獄,我要救這些人,我要成就這些人,這是菩薩道!這戒決定不能破,破了我要下地獄,我不破戒我會上天堂,自私自利。所以這個裡頭中國古人講的情理法面面都顧到,大乘菩薩,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一定要明白這些道理,菩薩生活得才快樂、才自在、才幸福。一般人為什麼不敢學佛?看到戒律定得那麼嚴,我要一學佛,我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他怕這個。給他講清楚、講明白,酒決定不能喝醉,喝醉亂性,這就有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