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論國學(概要)
2006年3月17日晚,中國人民大學紀寶成校長、陳雨露副校長、國學院副院長孫家洲教授、校長秘書胡娟及上海校友李國旺等專程拜訪國學大師南懷謹先生。
南老對紀校長等專程到上海看望他表示感謝,對紀校長接續文脈、重振國學的努力,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表示敬佩。
南老說,國家可以亡,但民族文化不能亡。國家滅亡了,民族文化在,還復國有望。上下五千年,萬代子孫,中國文化綿延不絕,但五四運動和文化革命將中國文化的根撥了。
他對紀寶成校長說,你是重新培植中國文化之根的人,做得對,做得好,放膽去做,“事到萬難需放膽,宜於兩可莫粗心”;你紀校長做了培植中華文化的啟動工作,會有更多的人跟進,中華文化之根會扎得越來越深。培養國學人才不要急,要二十年後才能看出效果。
振興國學紀校長做了了不起的好事。復興國學,紀校長在前台,我南某人是你的後台。中國人表面上可能反對你重振國學,但內心是支持你的,比如大力提倡白話文的胡適,在家裡卻要他兒子學《古文觀止》。胡適自己國學不深,《中國哲學史》就無法完成,在中國只能講西洋哲學,在西洋又講中國哲學。
大學校長是通才,是門門通、樣樣愠,是政治家,要有“名士才情、英雄肝膽、聖賢學問、菩薩心腸”。蔡元培先生就是一個通才,心胸廣闊,所以成功了。他將全國各方面有專長的人都請來,“兼容並包”,才形成當年北大的大氣象。
國學是為了培養“博古通今,學以致用”的人才,即培養出將入相,經天緯地,治國安邦的人才。共和國因為不重視國學,現在的知識分子將心思都有放在“段子”上了,什麼“房改讓老百姓受窮,醫改讓老人早日送終,教改讓家長發瘋”等等,精彩極了。《詩經》本來也有好多段子的,被孔子刪了。
國學是培養修心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才,是為了培養大政治家,不是學會寫詩就行,要“上馬殺賊,下馬露布”。
國學教育一定要學生讀史,但不要讀現成的教授編的通史,而要讀原典。二十五史一路讀下來,要對著地圖讀書,以此為基礎,可以培養大政治家。蔣介石要台灣的軍人讀《貞觀政要》,如何讀?因為此書是給當皇帝的人讀的。後來大家讀《資治通鑒》,太厚,如何讀?我叫他們分成組,每人讀一篇,再講給大家聽,循環下來,半年時間大家的歷史知識都有很大提高。
中國文化是一個雜家,教育孩子背頌唐詩宋詞,方向錯了。詩人對國家無大益。國學教育,文學要研究,但是次要的,要以歷史為主。毛澤東就曾經培養了一批專門學習古文的學者,對付蘇聯和西方文化。
恢復中國文化,要學習漢文帝,“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政治家不在於多言。一個社會均平是做不到的,均富的社會才能實現共產主義。開放、發展也要有規則,不能隨便開放。我不懂經濟,但古今中外,經濟無非要解決:第一國家的經濟是藏富於民還是藏富於國?這與姓資姓社無關。第二國富民強還是民富國強?如何賺錢?如何利用財富?如何善於利用地球物質,發展經濟?比如中國古代史中每一次貨幣發行沒有過幾年都會膨脹,為什麼?這些對今天也很重要,要好好研究。不貧不富怎麼辦?國學不恢復,現在難以出現治國安邦的好文章。
(未經南老本人審核,僅供參考,李國旺)
[附]:
人大國學院成立時,南師在致紀寶成校長的賀信裡說:“閣下為振興國家民族傳統文化,盡心盡力,至為欽佩。若有求全之毀或不虞之譽,皆當付之一笑,不足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