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於第五屆海峽兩岸心理輔導論壇·
釋濟群
我是首次參加心理學界的論壇,本著交流和學習的態度而來。聽了眾多專家學者的發言,深受啟迪。我覺得,佛教界和心理學界有共同關心的話題,那就是如何解決心理問題。就這一點來說,佛學和心理學的目標是相通,甚至相同的。
心理學起源於西方,就目前發展來看,也偏向西方式的治療方法。而誕生於2500多年前的佛學,歷來也被稱為心學,是心靈的智慧,也是解決心理問題的智慧。從這個意義上說,可以稱為東方心理學。
佛法修行的目的,一是解脫,一是成佛。
所謂解脫,其實並不玄妙,簡言之,就是代表著心靈的自由。每個人都有許多煩惱,每解除一種,心靈就能從這種煩惱制造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現在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躁動時代。這種彌漫在城市乃至鄉村的躁動氣息,正來自我們內在的情緒和煩惱,我稱之為“心靈垃圾”。環境需要保護,需要治理,我們的內心同樣需要保護和治理,不然就會成為堆積如山的垃圾場。在這樣的心靈環境下,怎麼可能感知幸福,怎麼可能獲得寧靜?
當所有煩惱被徹底平息,心靈不再有任何躁動、任何不安、任何羁絆,也就是佛法所說的“涅槃”。此時,內心會呈現出無比的寂靜,所謂“涅槃寂靜”。這種寂靜,並不是沒有聲音、萬籁俱寂的靜,而是來自生命內在的寂靜。當心進入這種寂靜狀態,我們就能毫無阻礙地感知一切,包括許多微細的聲音,可以聽到眼睛眨動,聽到螞蟻打架。這種內在的寂靜,來自對空性的體證,也就是佛法所說的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所以說,解脫和涅槃都是心靈抵達的終極境界,而非某種生理現象,不是長生不老,不是羽化成仙。
所謂成佛,也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不是像考職稱、獲大獎那樣,有職稱可考,有獎項可獲。因為成佛的內涵不是其他,而是生命的徹底覺醒,是慈悲和智慧的圓滿成就,這一切都源於對內心的改造。
佛法認為,凡夫因處在無明狀態而無法看清生命真相。我們時時都在關心自己,關心和自己有關的一切,但究竟什麼代表著我?什麼是世界真相?大多數人信賴自己的感覺,事實上,我們的所知所見只是主觀意識的投射,是由意識構造的影像。我們不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不知道“活著的意義究竟是為了什麼”,甚至不知道“我是誰”,如此種種,是人們追問了千百年至今仍為之困擾的問題。
那麼,人類是否永遠無法透徹世界真相呢?從佛法角度來說,生命雖是迷惑的顯現,但本身也蘊涵著無限智慧。修行,就是通過聞思修來開發內在潛力。一旦啟動這種智慧,就有力量破迷開悟,從無明狀態中覺醒。今天很多專家講到生命品質,事實上,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為了將生命潛在的高尚品質開發出來,成就佛陀那樣的智慧和慈悲——這是佛陀品質的兩大特征。無限的智慧,令我們究竟解脫煩惱;無限的慈悲,令我們關愛並幫助一切眾生。由此可見,佛法所關注的都是心理問題,是以心靈而非客觀世界作為認識和改善的對象。
說到佛法,或許有人會對那些深奧的典籍和術語望而卻步,對眾多的體系和宗派無從抉擇。其實,佛法雖有復雜的一面,基本綱領卻是簡單的,如苦集滅道四谛法門,就是佛陀為眾生指出的,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簡要途徑。
解決苦,首先要認識苦。就像病人,只有知道自己患病後,才會想方設法地尋求治療。佛法修行,也是以認識人生是苦為前提。這種苦,是從本質而非感覺來說。在我們的感覺中,人生似乎有苦有樂,尤其在娛樂業空前發達的今天,隨便玩些什麼,就能把痛苦暫時拋在一邊。但佛陀以智慧觀照,發現世間所謂的快樂,無不建立在苦的前提下,從本質來說無非是苦。饑餓難耐是一種痛苦,因為這種苦,吃飯才會成為快樂。走路疲勞是一種痛苦,因為這種苦,休息才會成為快樂。
從佛法角度來看,世間所有快樂都是以某種需求為前提。如果沒有需求,同樣的事情,未必能帶來快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種快樂,是建立在渴望見到對方的前提下。如果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人,見面就成了“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如果沒有饑餓感,吃飯會成為快樂嗎?即使面對山珍海味,也沒有誰能不停地吃下去。如果吃飯具有快樂的本質,那麼,無論什麼時候吃,也無論吃多少,都應該感到快樂,且應該越吃越快樂才是。事實上,一旦超過身體所需,吃飯立刻由快樂轉為痛苦。
所以,佛法是從生命內在尋找痛苦之源,也就是集,即苦的成因。找到疾病的源頭所在,就能藉此考量解決的結果和方案。滅,是疾病治愈後的健康狀態。道,則是治療的方法。從四谛法門可以看到,佛法修行所做的,就是幫助人們從認識苦到止息苦,是從內心而非外在環境來解決人生問題。
那麼,佛法又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呢?我想從兩方面和大家談一談。
一、心是什麼
佛法對人生問題的解決,是從心理入手,這就必須了解心的特征。
1.心是多元、復合的作用
佛法認為,心具有多元、復合的作用,是由各種心理因素組成。首先是普通心理,相當於心理學所說的感覺、情緒、注意、表象、意志等。此外,還有善和不善的心理,是和道德、犯罪有關的心理。
佛法中,將不善的心理稱為煩惱。煩惱形形色色,最基本的是貪嗔癡,又稱三毒,是三種危害心靈健康的毒素。如果平日疏於管理,這些毒素就會在內心自由生長,進而形成不良嗜好。再進一步,就會成為頑固的習氣,我稱之為“心靈的腫瘤”。而善的心理則是道德建設的基礎,包括覺知、慈悲、愛心、善良等。提及道德,人們往往將之作為社會公共秩序的需要,卻忽略了它對完善自身的意義。
善的心理,是一種和諧並令自他快樂的心理。當我們生起一念善心時,當我們想要幫助他人時,當下就是調柔而快樂的,形之於外,也會給別人帶去快樂。反之,那些不善心理則會令自他受到傷害。只要對別人生起嗔心,即使沒有訴諸行動,自己也會成為這種仇恨的受害者。一個心懷仇恨的人,會是快樂的嗎?所以,善惡不僅指外在行為,根源還在於內心。這種心理產生的當下,又會形成結果。當我們行善或作惡時,善或不善的力量會不斷強大,使人格得到提升或隨之墮落。
或許有人會覺得,自己也有慈悲和愛心,那還有必要修行嗎?須知,我們的慈悲心往往是非常狹隘的。因為它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礎上,只能容納幾個人。內心容納得越少,和世界的對立也就越多。而佛法所提倡的是大慈大悲,是和一切眾生融為一體,是以一切眾生為幫助對象。這種虛空般包容一切、沒有任何對立的慈悲,才是圓滿的慈悲。
此外,生命內在的覺知力也很重要。我們每天都在收看世間的各種新聞或事件,卻很少反觀自己的內心,看看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心靈系統本身具有自我觀照的功能,可以進行自我認識、檢測和管理。這種覺知力,是人生最為寶貴的財富,開啟這一功能,就可以幫助我們止惡行善,培養正面情緒,消除不良情緒。
我們的人格,就是建立在種種心理因素之上。這就需要時常進行審視:它究竟由哪些因素組成?占據主導地位的又是哪些?對那些給自他帶來利益的正面心理,應積極發揚;對那些給人生構成傷害的負面情緒,應努力消除。這就是佛法修行所要做的,事實上,這也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在整個人生旅程中,唯有生命品質的改善,對我們才具有永久的意義。
2.心是無盡生命的積累
佛法認為,生命是無盡的積累。我們所有的言行乃至起心動念,即使已經成為過去,也會在內心留下痕跡,形成相應的心理力量。用佛教的話說,就是“功不唐捐”。在客觀上,所有事情都會成為過去,甚至被逐漸遺忘,但在內心留下的烙印,在生命品質中形成的記錄卻不會自動消失,並積聚為影響未來生命走向的力量。
從小到大,我們的興趣、能力、習慣就是這樣不斷養成的。其中有些是先天因素,來自往昔的習氣;有些是後天培養,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積累而成。在形成過程中,還會受到不同思想觀念、周邊環境及生活方式的影響。其中,又以觀念的影響力為主。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會形成什麼樣的心態,形成什麼樣的生活方式。當觀念發生錯誤,就會導致不良心態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人死如燈滅的觀念,會導致及時行樂或消極厭世的心態。在這兩種極端的心態之下,生活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佛教有個宗派叫唯識宗,將心分為八識,包含意識和潛意識。其中,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是可以感受到的心理活動,屬於意識范疇。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則是直接感受不到的心理活動,屬於潛意識范疇。
唯識宗將第八阿賴耶識作為生命載體。它就像一個有著無限容量的硬盤,儲藏著我們無始以來的生命信息。在生命延續過程中,過去所有的言行及喜怒哀樂,會在內心形成力量,影響現在的生命。而現在所做的一切,又會成為影響未來生命的力量。
第七識的作用,則是因為對第八識的錯誤認識而產生潛在的自我意識。人們之所以會事事以自我為中心,根源就在於此。第八識雖是生命載體,並非固定不變的靈魂或神我。事實上,它是流動變化的。佛法認為,生命是流動的過程,其變化“剎那生滅,相似相續”。也就是說,它始終處於不斷變化中,但這種變化是相似的,就像流水,表面看來始終是同一條河,但其中的水卻在不分晝夜地流動著、變化著。但第七識出於誤解,在不間斷的審查思量中,始終執第八識為我,念念不忘,從而形成我癡、我見、我愛、我慢四根本煩惱。人們所有的思維活動,都會受到這種自我意識的影響。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強調因果。但我們所以為的因果,往往局限於現象,局限於具體事件。事實上,意識活動也離不開因果,我稱之為“心靈因果”。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這種因果時時都在發生,只是我們未加關注而已。當我們不斷重復某種想法時,會使其力量不斷增強,久而久之,成為重要的心理因素,進而固定為習慣、性格乃至人格特征。這就是由因感果的過程。
在我們的內心,每天會出現各種心理,但能夠得到重復乃至不斷重復的,都是我們最在意的事。因為我們對內心缺乏觀照,所以,這種重復往往是被動的,是不自覺地被串習推動。我們看到喜歡的人,不由自主就高興了;看到討厭的人,不由自主就起了嗔心。但從來不去想一想,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情緒?這些情緒是否健康?是否會使心陷入貪著或對立中?如果不加觀察,這些情緒就會隨串習自動復制,就像電腦中善於自動復制的病毒那樣,最後發展到難以控制的程度。有些人相戀後,一旦失去對方,會情緒失控到自尋短見。原因何在?就是因為他把所有心靈能量都投射到戀愛中,從而制造出力量無限之大的情緒,並作為全部精神支撐。因為這種錯誤強化,失戀就等同於失去精神依托,甚至喪失活著的興趣。如果不是把這種對愛的依賴放大到病態程度,失戀不過是一個挫折,絕不至於導致這樣的悲劇。
佛法認為,心是無常、無我的,這一特征,決定了我們可以對心進行改造。在生活中遭人排擠,若嗔心較重,不但當時會生氣,事後還會越來越氣。因為這種得到重視的嗔心不會輕易善罷甘休,而會繼續搜索出種種“值得”生氣的理由,為怒火不斷添加燃料,最終使嗔心沖天而起。如果在逆境現前時保有智慧觀照,怒火就不會被點燃。如果在怒火點燃後還有一點觀照,就不會繼續火上加油,使內心完全燃燒起來。
因此,我們在謹言慎行的同時,應著重培養智慧觀照,這樣才會避免錯誤行為的發生和擴大,避免負面心理的重復和增強。
3.心分真妄二種
佛法認為,心分真心和妄心兩類。真心代表著心的本質,在根本上,人心是圓滿、自足的,並不缺少什麼。正如《六祖壇經》所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雖然心原本萬法具足,為什麼我們會有那麼多需求呢?那就是妄心的作用。現代人的需求幾乎是古人的百千倍,是否因此比古代人活得開心呢?其實未必。在妄心的層面,往往會將需求被滿足所產生快感當做快樂本身。當一種需求產生時,就想方設法地創造條件滿足它。問題是,這種滿足程度是變化的,就像身體會對經常使用的藥物產生耐藥性一樣,必須不斷增加劑量或更換藥物。饑餓時,吃飽就能滿足。吃飽後,又要吃好才能滿足。吃好了,又要吃得新奇才能滿足。滿足的標准在不斷提高。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因為生活空間的豐富,物質條件的發達,現代人可以用很多方式來滿足或轉移因需求產生的痛苦。在古代,戀人一旦離別,只有苦苦相思。而對現代人來說,想念時立刻可以電話傳情,即使遠隔重洋,買張機票也能很快相見。再或者,還有各種娛樂可以排遣。但我們要知道,雖然這種需求被轉移,卻又制造出另一種需求。
現代人制造了很多需求,並將需求縱容得越來越大。暫時的滿足之後,新的需求立即產生或是升級。這也是現代人日益忙碌、不斷追逐的原因所在。按目前的生產力水平,現代人應該過得遠比古人輕松才是。事實上,人們普遍感覺很累,因為需求永無止境,操勞也就永無止境。在這些需求中,又有多少是生存所必需的?我們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無明驅使下產生的需求。進而對需求產生依賴,而依賴就是痛苦之因。沒有這種需求前,我們一樣可以過得很好。但擁有並習慣之後再失去,痛苦就隨之產生了。我們制造一種需求,就制造了一種苦因。
而那些生活在水邊林下的禅者,已經體悟到生命中自足的層面,很少需要任何身外之物來支撐。正如他們在詩中寫到的那樣,“一池荷葉衣無數,兩樹松花食有余”。雖然一無所有,但荷葉可以當衣,松花可以充饑,何等怡然,何等自在。不僅禅者能安貧樂道,任何心靈自足的人,都不需要依靠對物欲的滿足來安身立命,來尋找人生樂趣。當年,蘇格拉底曾在集市上感慨:生活中居然有那麼多我不需要的東西!
心本是自足、無限而開放的,本來就充滿喜悅。佛法所說的明心見性,就是要我們透徹心的規律,了悟心的本質,以此化解不良需求,清除心靈垃圾,使生命真正找到歸宿。否則,就會熱衷於各種惡性或無謂的需求,為滿足這些需求,把一生大部分時間用來掙錢。而時間就是生命,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就是在用生命換取這些生命中本不需要的東西。這種交換,難道值得嗎?
二、如何改善心理
那麼,佛法又是如何對心進行調整和改善的呢?
1.皈依·發心
佛教所說的皈依,是對生命歸屬的尋找和選擇。這個歸屬就是佛法僧三寶,代表高尚生命品質和建立這一品質的方法。人生是不斷選擇的過程,但我們往往只會選擇職業、家庭等外在條件,只會選擇每天吃什麼、穿什麼。但是佛法告訴我們,更重要的,是對生命的內在需求進行選擇。一個人只有明確自己需要什麼,才知道不要什麼。否則就會隨波逐流。大家要什麼也跟著去要,大家做什麼也跟著去做,並不思考這些對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
釋迦牟尼佛成道時發現,每個眾生都具有潛在的、和佛陀同樣的智慧德相,這是人生真正的寶藏,也是我們在世間最大的財富。皈依佛,就是以這種高尚品質的成就作為生命目標。皈依法,就是以佛陀留下的三藏典籍為修行方法。皈依僧,則是以僧團為指導修學的老師。所以皈依的意義就在於,在善知識的指導下,通過對法的切身實踐,開發生命潛能,從而成就佛陀那樣的高尚品質。
佛教講的發心,相當於儒家的立志。我們明確人生選擇後,還應立志以成就這一品質為生命目標。同時,做每件事都要有良好的動機,才能向這個目標匯歸。這個動機必須是為了利益他人而非自己。如果我們做每件事只是想著自己,往往會使私心得到張揚。即使行為本身沒有問題,也會增長我執。反之,時時想著他人,慈悲心就會得到發展,當眼裡完全沒有自己只有眾生時,就與佛菩薩無二無別了。
動機不同,在內心就會發展不同的心理。所以,用什麼心做事很重要。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兩種結果,一是外在的結果,一是內在的結果。外在結果,就是事情本身,比如經商賺錢、比賽獲獎等。內在結果,就是做事過程中形成的某種經驗和心理。同樣是經商,有些人為牟取暴利而變得貪婪且奸詐,也有些人以自利利他之心經營,因注重信譽,依法經營,不僅事業有成,也培養了誠實無欺的品格。遺憾的是,現代人多關注外在結果,為做事不擇手段,最後把心做壞的比比皆是。如果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白心靈對於人生的重要意義,就不會做出這種因小失大的無謂選擇了。
2.持戒·忏悔
在有些人印象中,戒律似乎就是對人的種種束縛,甚至是不合理的束縛,因此望而生畏。其實,這是對戒律的誤解。從本質上說,戒律就是一種幫助我們改善生命品質的行為規范。我們要成就高尚人格,在積極行善的同時,還要努力止惡,使不良心行停止延續。或許有人會說,既然是行為規范,只要照做即可,何必受戒?須知,受戒是通過在佛菩薩面前的宣誓,使這一規范成為人生誓言,從而具有防非止惡的力量。如果只是隨便想一想,也可能實踐一小部分,但也可能不了了之。
在家居士所受的五戒,就是在佛菩薩面前表明從今往後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不貪、不嗔、不癡等的願望,以此增強對不良心行的防范力和自制力。只有不良心行得到控制,良好品質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否則,一旦被不良心行占據主導地位,就像雜草叢生的稻田,秧苗就會因缺乏空間而被排擠,甚至因為得不到養分而枯萎。
作為凡夫來說,在受持戒律的過程中,難免也會犯戒,這就需要以忏悔進行消除。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劑,對心靈改善具有極大作用。我們的身體必須經常沐浴,衣服必須經常洗滌,這樣才能保持整潔。而我們的內心,因為不斷被貪嗔癡三毒所染污,同樣需要清洗,否則就會不斷積澱垃圾。
所以佛教很重視忏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是犯錯後及時對治。一方面,要把曾經有過的不善行為發露出來;一方面,表示真誠悔過並發誓永不再造。有了強烈悔過之心,罪業就能得到相應的化解,乃至徹底鏟除,所謂“忏悔得清淨”,“忏悔得安樂”。這也是心理治療中的重要方法。
3.培養正念·修習定慧
除戒律外,佛法中還有定、慧修行,為戒定慧三無漏學。
修定,是培養專注、穩定的力量,並使內心變得純淨。我曾做過一個講座,名為“清理心靈的泥潭”。在未經清理的內心深處,積澱無始以來的煩惱塵垢,仿佛厚厚的淤泥。如果沒有定力,這些淤泥會時常泛起,使心處於混沌狀態。修定,就是選擇一個善的所緣,將心安住其上。再通過不斷的練習和熟悉,使心變得專注而穩定,擺脫昏沉、掉舉、散亂等狀態。
若不去攪動泥潭,淤泥自會逐漸沉澱,使池水恢復清澈,這樣才能看清水中的雜物。同樣,以禅定之力平息妄念,才能對自身具有觀照力。所以說,必須在定的基礎上修觀。其實心本具自我檢測及觀照能力,只因長期擱置,使這一功能逐步喪失。修習禅定,就是為了幫助我們重新認識、恢復並培養這種功能。一旦具備自我觀照的能力,情緒或念頭產生的影響自然就會變弱。
有了定之後,又該如何修觀呢?這就必須具備正見。其中,緣起因果的正見能幫助我們認識心念形成及發展的規律,而無常、無我、無自性空的正見則能從根本上解除煩惱心理,獲得空性智慧。
無我的觀修,首先要認識到我們一向執以為我的五蘊中,並無不依賴條件而獨存的我。五蘊本是無明的產物,由因緣和合而成。眾緣和合的五蘊,固然不是我;組成五蘊的任何一個因緣,同樣不是我。具備這種認知後,進一步將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當做客體觀察。這樣才能看清每個念頭的起落,看清漂浮不定的混亂情緒。需要注意的是,當我們把內心作為客體觀察時,不能介入自我,否則,心就會陷入某種情緒或感覺中,無法看清心念活動的真相。依然會隨著串習活動,不由自主地去貪,不由自主地去嗔。所以說,觀修無我能使我們從執著中擺脫出來,看清心念的起滅。
無自性空的觀修,則是摧毀心念建立的基礎。每個心念的產生都是有因緣的,或是因為某件事,或因為某個人。比如說愛的情緒,恨的情緒,必定是有對象的。不良心理的形成,就是因為對這些對象的錯誤設定及過分執著。無自性空的觀修,就是認識到這些所設定的對象並不存在,如杯弓蛇影,純粹是一場誤解。有了這種確切認識後,執著自然松動,煩惱也將失去依托。最後,就能從觀照般若契入實相般若。
以上,分別介紹了心的特點及佛法改善心理的途徑,即消除不良心理,開發潛在的高尚品質。這也是佛教心理學的目標所在。
現在風行炒股。炒股,必須選擇一支績優股才能盈利。在人生中,我們同樣要有選擇地培養某種心理力量。生命雖然生生不已,但在六道中,得到目前這種可以修學佛法的人身卻很困難。而今生的時間是有限的,若能將這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成就無限的利益中,最終成賢成聖,才不枉得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