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這一條是講真正存心仁愛之人,他看別人就如同看自己一樣,眾生跟我是一體,他有這個觀念。所以當看到別人有能力、有才華、有道德、有學問,他總是會贊歎,而自己有能力、有學問,他總是跟大家分享。所以他絕對不會有私心,像我這個學問道德我不可以傳授給別人,或者傳授給他要留一手,留一手這種就是私心。有這種私心,證明他還沒有真正有跟大眾一體的那種仁愛之心。當人家有比我們高的能力、學問、道德,我們對他要更加尊重,千萬不可以覺得“他高過我,我不是將來就沒有名望了”那種嫉妒的心起來。嫉妒之心起來以後,往往他就會批評,他想著方法去批評。這過失被他找出來之後,他就大加的批評、指責,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個人不要超過自己,他的名望、利養不要超過自己。所以這些都屬於私心。
私心,要知道是我們痛苦的根源,眾生的苦就是執著而來,執著什麼?他執著我,有我,他就有人,我、人就對立起來。有我,他就有自私。所以要懂得,凡是起了私心之後馬上要警覺到,這是我痛苦的根源所在,要把它放下。怎麼放下?從“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方面來學習。看到人家好的,一定要隨喜,別人好就如同我一樣,我也好,很高興。由衷的高興,並不是表面上的那種虛偽的恭惟,虛偽的贊歎,那個不管用。那個什麼?自己的心裡面還是自私,還是嫉妒,這種業因將來就會有惡的果報。所以,因果就看你的用心,你心是惡的心,哪怕你做的行為是善,將來都會有惡的果。
你看儒家都教導我們,《朱子治家格言》上面就有說,“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就是看到人家有喜慶,不能夠生妒忌,他有喜慶,我就有喜慶一樣,他跟我一體。別人有禍患,不可以生喜幸心,看到別人遭殃了,心裡還偷偷的笑,那就惡到極點。我們如果能夠幫助他,就要幫助他,縱然不能幫助他,也要升起憐憫之心,看到他遭殃,受禍害,跟他同樣的悲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