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同情他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同情他人

妙雲

  在佛典中,有一個故事叫(阿那律穿針)

  阿那律是一位精進的修道者。

  他專心誦讀經文,時常通宵不睡覺。因為過度疲勞,所以眼睛瞎了。他雖然傷心,卻不頹喪,反而更勤奮學習。

  有一天,他的衣服穿了一個洞,便自己動手縫補。後來線脫了,他又看不見,十分狼狽。

  佛陀知道阿那律的困難,便來到他的房中,替他取線穿針。

  “是誰替我穿針呢?”阿那律問。

  “是佛陀為你穿針。”佛陀一面回答,一面為他縫補破洞。

  阿那律感動得流下淚來。

  “同情別人,幫助別人,是我們應有的責任。”佛陀教訓大家說。佛陀以身作則,給大家一個好榜樣。弟子們知道了,十分感動,都互相勉勵,互相幫助,為大眾服務。

  助人為樂,是佛弟子最起碼的行為准則,也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之一,在以“和為貴”為中國傳統倫理文化基本精神所體現的道德關系上,有力地維護著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民族的和諧統一。揚棄傳統倫理道德觀中夾雜的封建宗法成份,實現其中倫理關系在道德上的義務的要求,反映人們對和諧、融洽環境的追求。

  助人為樂,一方面反映了人們希望在社會生活中處於互助、互愛、互幫的人際關系的情感意願;另一方面體現了人們對自己與他們良好社會關系的追求。“助人”是因,“為樂”是果。“助人”是人格價值的實現,“為樂”是人格自尊的體現。

  但是,一個人總讓周圍的人感到對別人的事情過分關心,也不分“份內份外”,這或多或少有“干涉他人內政”之嫌。久而久之,別人也會不分什麼事情,一概對你“敬而遠之”。隔閡由此而生,出力反不落好。替別人做主助人為樂本是應該大力提倡的美德,這一點毫無疑問。但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喧賓奪主的情況卻屬大忌。自己揣度他人的心意並幫助出謀劃策不失為一種高超的交往技巧,但這種情形下個體的獨立性同樣很重要,需要予以充分的尊重。有時過分的熱心可能扭曲影響了雙方正常的關系,結果會事與願違,適得其反。因此佛教常用隨機說法、觀機逗教來度化人。光憑熱心,沒有智慧是不行的。助人之後,別人樂自己也樂是成功的。相反,助人之後,或是別人不樂,或是自己不樂,就應該反省自己了。

摘自《晉城佛教》2005年試刊號

 

上一篇:宣化上人:肥豬求救
下一篇:命大的女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