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曾氏教子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曾國藩出身低微,然而他不僅學識淵博、見識闊宏、文武兼備;而且當時的朝庭信賴他,滿朝文武官員欽佩、尊敬他;死後被谥為“文正”、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的一生,謙虛誠實教子有方。他的兒子紀澤詩文書畫俱佳,又自修英文,成為清末著名外交家;紀鴻研究古算學也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但他不幸早逝;他的孫輩也出了曾廣鈞這樣的詩人;曾孫輩又出了曾昭掄,曾約農這樣的學者和教育家。

  曾國藩在教子方面有三個方面給人啟迪:

  教育子孫讀書的目的在於明白事理

    他致力於培養孩子們讀書的興趣,注意觀察他們的天賦、潛能,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培養、雕塑。他認為一個人只要身體好,能吟詩作文,能夠明白、通曉事理,就能有所作為,就不愁沒有飯吃,就會受到人們的尊敬。他認為當官是一陣子的事,作人是一輩子的事;官銜的大小不取決於自己,而學問的多寡則主要取決於自己。

  教育子孫要艱苦樸素

   曾國藩在京城時見到不少高於子弟奢侈腐化,揮霍無度,胸無點墨,且目中無人。因此,他不讓自己的孩子住在北京、長沙等繁華的城市,要他們住在老家。並告誡他(她)們:飯菜不能過分豐盛;衣服不能過分華麗;門外不准掛“相府”、“侯府”的匾;出門要輕車簡從;考試前後不能拜訪考官,不能給考官寫信等等。因此,他的子女因為自己的父親是曾國藩反而更擔心自己的言行不夠檢點、學識不夠淵博而損害自己的父親的聲譽。所以他們磨砺自己,迎難而上、奮發圖強。

  身教重於言教

    曾國藩很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對自己的孩子的影響,凡要求小孩於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他生活儉樸,兩袖清風。傳說他在吃飯遇到飯裡有谷時,從來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齒把谷剝開,把谷裡的米吃了,再把谷殼吐掉。他要求紀澤、紀鴻也這樣。他日理萬機,但是一有時間,就給小孩子寫信,為他們批改詩文,還常常與他們交換學習、修身養性的心得體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曾國藩既是父親又是朋友;既是經師又是人師。他贏得了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他的孩子們都非常欽佩、崇拜他,把他視為自己的人生偶象和座標。

  如今,有些父母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有些自己游山玩水、揮霍浪費、嫖賭逍遙,卻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有些家長自己看不起讀書人,卻要自己的小孩子學有所成;有些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卻不關心孩子的操行;等等。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其子女反其道而行之,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注重言教,而不注重身教;或者只注重他們的學習,而忽視他們的德行。

 

上一篇:一個作家經歷的觀世音菩薩顯靈記
下一篇:改命,永遠是從孝順供養父母開始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