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薩在加持,你修行如法就有感應
須陀洹轉過來了,慢慢向上提升,把錯誤的想法糾正過來,錯誤的想法沒有了,六道就沒有了,就不見了,好像作夢一樣,醒了。什麼時候分別沒有了,起心動念沒有了,十法界就不見了,第二次的夢醒。第一次夢醒是從六道裡頭夢醒,第二次夢醒是從十法界裡頭夢醒,十法界不見了。還有第三次,第三次最後的一次是等覺到妙覺,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習氣,這個東西斷掉,一真法界不見了,我們講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不見了。它到哪裡去?它回到常寂光去了,回歸自性。回歸自性,我們要問:六道、十法界、一真法界在不在?自性裡頭有沒有?有,本自具足,所以它遇到緣能生萬法,它又能回來。它為什麼回來?十法界眾生有感。那個念頭一動,像電波一樣,一真法界裡面的妙覺如來他就收到信息,收到信息沒有不應的,你在任何一道他都現身,都來幫助你。這叫應化,可見得他應化變現的時候跟你的境界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什麼?不同的就是他的示現是絕對沒有起心動念,不但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的習氣都沒有,他什麼地方都能應。那跟我們有緣的眾生可多了,不是這一生,生生世世、無量無邊,在十方法界。
應身,隨類應身,《楞嚴經》上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自己確實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所以無論現什麼身,即使現身在地獄教化眾生,像地藏菩薩一樣,也是清淨本然。眾生看菩薩,就像眾生一樣,也得受苦受難,菩薩清淨本然,他沒有起心動念,剛才說了,連起心動念的習氣都沒有。法身菩薩也能做到,像極樂世界四十一位法身菩薩,但是他們應化的時候沒有起心動念,帶著起心動念的習氣,妙覺果位裡頭不帶無明的習氣,不帶。像釋迦牟尼佛,這樣的人太多了,他不是三千年前才成佛的;阿彌陀佛也是的,久遠劫已經成佛了。他是來表演的,是來應化的,在我們世間表演,好像八相成道,那是唱戲,舞台表演的,不是真的。八相成道,我們要問: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有沒有帶著起心動念的習氣?也沒有。我們現在了解這一點,承認這一點,對這個不懷疑了,他確實沒有起心動念。表演得那麼自然,就是此地講的法爾如是,表演那麼逼真、那麼自然。這個境界是大乘教裡面說「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通常講華嚴境界,不可思議。
這個自然,確確實實含著自性本然的意思。「自性之本然即是真如」,實際講它就是自性,講自性之本然是自性起作用。自性起作用永遠是清淨的,絕不染污,在地獄也不染污,所以他能夠隨類現身,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只要有緣他就現身。所以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應,大乘經教裡跟我們說,感應有四種,有顯感顯應、顯感冥應、冥感顯應、冥感冥應,決定有應,有的時候我們不知道,佛真應。我們認真努力學佛,學佛什麼?學佛放下煩惱習氣,對我們自己就有感應、就有好處,可是自己並不知道。佛菩薩幫助我們,我們不曉得,身體的健康,疾病自然就好了、就沒了。冥冥當中佛菩薩在加持你,你修行如法,如法它就有感應。
在事上我們把殺盜YIN妄酒斷掉,要從心地裡頭去斷掉,這是五戒,五戒是根本戒,一定要持得很干淨。干淨的樣子是什麼?是貪瞋癡慢疑沒有了,那就真干淨,還有貪瞋癡慢疑沒干淨。外表做的樣子,裡面還不行。外面是五惡,這五種壞事,裡面貪瞋癡慢疑叫五毒,你毒還沒有斷掉。惱怒怨恨,那是習氣、情緒,還有這些情緒發作,這證明你沒斷;怨恨惱怒煩沒有了,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不會有這些發作,你的心才叫真清淨。到這個境界佛加持你,加持你,你身上這些病毒全部都化解了,你恢復到真正的健康;煩惱沒有了,智慧現前,轉煩惱為菩提,智慧現前了。智慧能解決問題,智慧能幫助你提升,智慧能化解災難。個人的災難病苦,還有外面所謂是自然災害,都能避免;家庭的災難,我們居住這個地區的災難,統統有關聯。這是中國古人常講的「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地的福從哪來?是人,人有福,地就有福。因為地有福,一般沒福的人住在這個地方,他也沾了福的光。所以一個人有福,這一片附近的人都不會遭殃。這個功德就很大。有意無意當中、有形無形當中,你干了真的好事,你讓這個地區少災少難,讓這個地區安穩和諧。這個都是自性的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