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衰微的第一個因素
十善,第一個是不殺生,第二個是不偷盜,第三個是不YIN欲,這是身三善。十善業,一般學佛的人都把它輕視了,認為這是小小戒,沒有多大的過失,往往疏忽了。殊不知十善業是戒律的根基,十善都做不好,怎麼能持戒?今天佛法衰了,衰到極處,社會一般人看佛教都認為它是宗教,宗教的意味就是迷信。那再看看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我們對社會、對大眾有什麼貢獻?實際上,佛教跟一般宗教已經沒有多大差別了。一般宗教集體在一起禱告,希望能化解天災人禍。佛門也有許多法會,目的也不例外。可是世間人怎麼看法?以為你是迷信,不承認你們這些祈禱的效果。這種看法雖然不完全正確,但是也不無道理。為什麼?我們沒有做出好樣子給社會大眾看。如果十善業道做到,都能夠落實,我相信社會大眾對佛門弟子會另眼相看,他佩服你、他尊重你。為什麼?他沒有做到,你做到了。不殺生是消極,積極的是放生。不偷盜,決定沒有意念去占別人的便宜,這屬於不偷盜,積極的是盡心盡力幫助社會,這前面講的「當行布施之善」。不YIN欲,十善裡面對在家講得多,它不是對出家人說的,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所以十善業道是普世的教育,在佛門裡面認為社會大眾每個人都應當要學習,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規范。不是自己妻妾,就不能有邪行的行為,一定要遵守。積極的,當行恭敬之善,人與人之間要有禮節。
今天學佛的同學,在家「十善業」做不到,出家「沙彌律儀」做不到,這是佛法衰微的真正因緣,第一個因素。那我們要真正學佛,對於戒律不能不重視。要從哪裡做起?還是從《弟子規》做起。前面我們學過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條。世尊告訴我們,淨業三福,福是福報,每個人都想求,這第一條是人天福報。要不要?每個人都想要,福報是果,果必有因。祖師大德常常告訴我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初學佛沒有什麼想求的,可是章嘉大師把這句話告訴我,我才曉得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成佛、求成菩薩都可以做得到,求人天福報這是小事,哪有求不到的道理!經教裡為什麼這樣說法,這個說法是不是誇張,有求必應?十善、五戒裡頭都有不妄語,那佛的話不是假話,肯定能求得到。佛教我們修因就得到果報,感得果報,求財富得財富,求智慧得聰明智慧,求長壽得健康長壽,沒有一樣得不到的。老師告訴我,你要如理如法的去求就得到了。如理如法在經教裡頭,你要去讀經,明了經教,依教奉行,你的願望就會達到,一點都不假。財富從哪裡來的?從布施來的。用財物布施,幫助別人、救濟別人,這是因,你得財富是果報。無論你經營哪一種行業都賺錢,錢財滾滾而來,那是什麼?那是果報。你經營的事業是緣,你有因加上緣,果報就現前。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佛在經上常講。
我們要明白這個意思,認真去修學,你在這個一生當中,確確實實可以去過諸佛菩薩的生活。諸佛菩薩是什麼樣的生活?是究竟美滿幸福的生活,真做得到。所以,十善業道要能夠落實,一定先落實《弟子規》,再落實《感應篇》,然後學十善業道就一點都不難,你真的能做到。這是儒釋道的三個根,淨業三福的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是《弟子規》;「慈心不殺」,在《感應篇》;「修十善業」,這是《十善業道經》。這三樣東西分量都很少,一般人疏忽了,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個根。在古時候,一百年之前,人人都學,從小就學會了。滿清亡國之後到今年是一百年,這一個世紀真的疏忽了,不但沒有人學習,最近這五十年說的人都少了,沒人講了,果報也現前了。什麼果報?對於我們自身來說,煩惱比從前重,疾病比從前多,這是我們現前身心所感受的報應,我們居住的環境災難多了,這都是不善心行之感召。
我們在分享裡面說得很多,連現代科學家都肯定、都承認,我們起心動念與山河大地、樹木花草統統有關系。我們的心善,沒有一樣不善;我們的心不善,那就沒有一樣是善的。所以在大乘佛法裡面講,決定沒有自然災害,大自然是健康的,大自然是美好的。災禍從哪裡來的?是我們不善的心行所感召來的,真正叫自作自受。佛到這個世間來,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他用什麼方法救?講經教學,讓我們都能明了事實真相,讓我們真正明了整個宇宙跟我們自己的心行有密切的關聯,決定不能大意。化解災難在修正我們錯誤的心行,災難就化解了,近代科學家也肯定這個說法。所以這三條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YIN欲,這是身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