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革命》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斗;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我想,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等待之中,他就一定能夠學會等待,理解等待的現實意義。因為人生不能沒有等待。在等待之中,孩子會逐漸明白: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沒有信手拈來的幸福,所有的東西都要靠自己付出艱辛去追求,付出汗水去培養,付出耐心去等待。
三歲的孩子就哭著鬧著要個紅色的書包。不給他買,他只要一逛街,一進商場,碰著書包,就想要。我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對他說:“等你長大了,上小學的時候,一定給你買一個你最愛的紅色的書包。你現在要書包閒著呢,爸爸現在是不會給你不買。”就這樣,孩子要的次數多了,我解釋說明的次數多了,孩子是聽進去了。他每次再在商店裡見到書包,不哭不鬧了,只是不住地念叨:“我要書包,爸爸給我不買,等我上學了,再給我買。”有時侯,他還會說:“我都上幼兒園了,咋還不給我買書包呢?”弄得人很尴尬。他媽媽見孩子如此這般懇求,心軟了,閒我吝啬,一月還有幾個工資呢,孩子為要一個書包,嘴上連泡都打起來了,你為啥就是不給孩子買呢?她想不通了。我有給她又解釋:這不光是給孩子買一個書包的小事,它是關乎到教育孩子的大事。孩子還沒有到用書包的時候,倘若他一要,你就給他買了,他就以為他一要啥,我們都會買的。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有求必應的習慣,形成了不成文的牢不可摧的國際慣例。沒准兒,到那一天,他哭著鬧著向我們要我們根本就買不起的東西的時候,恐怕孩子就難以逾越我們親手給自己的孩子無意識地築起的那道“國際慣例”的高牆了。等到那個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再一個是節儉要從娃娃抓起。給孩子買東西,當時就用的,孩子一要,我們就買,這倒無可厚非。可是,現在不用的,過幾年才能用著的,倘若孩子要的話,就不立即給他買。這就得像我們拒絕給剛三歲的孩子就急著買十八歲時穿的衣服一樣去拒絕它。讓孩子拒絕中學會等待,在等待中長大。這樣做,還能夠培養孩子的耐心,讓他能夠控制自己想立即達到某個目的的欲望,培養其等待的耐受力。這對誰都是有好處的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要說等待還有教育意義,這並不是我一時心血來潮,胡說八道,而是古已有之的。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就有言在先:“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話的大意是:教學生,不到他很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很想講出來而又無法恰當表達的時候,不去啟發他。給他講明一個方面,他卻不能觸類旁通,推知與此相類的其他方面,就不再教他新知識了。這是孔聖人留給我們的最經典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對於這一點,人們已經耳熟能詳了。可對於其中所蘊涵的等待的教育意義,問津的人就恐怕沒有幾個了。孔子這句話所說的啟發式教學方法,說白了,無非就是一個教育等待的問題,一個教育時機的等待問題。學生“不憤”,就不能去啟發開導他,就得等,耐心地去等待,等到學生“憤”了,再去啟發開導他,才能恰到好處,事半功倍;學生“不悱”,就不能給他啟發講解,就得等,就得耐心地去等待,等到學生“悱”了,再給他啟發講解,還為時不晚;給學生“舉一隅”,而學生“不以三隅反”,就不能再給他教新知識了,就得在給學生“溫故”之中去等待,等到學生“溫故而知新”了,再教新的知識,才是最科學、最經濟的教學方法。
可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很多人並不重視等待的現實意義。學生一有問題,不假思索,拿來就問。老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見問就講,甚至有的老師對學生的這種行為還會大加贊賞。他們錯誤的把學生的懶惰和不善於思考當成了勤學好問和不恥下問。這不僅不利於學生的成長,也不利於老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有些學生,老師剛把作業一布置,還沒有等老師到辦公室,他就趕來問老師布置的作業題怎麼做,弄得老師左右為難,給他講吧,他連題看都沒有認真地看過,你一問他,他是個三不知,講了也是個白搭;不給他講吧,惟恐把他的學習積極性給打擊了。那麼,遇到這一種情況,老師到底是給他講呢,還是不給他講呢?而要解決這個難題,就只有一個辦法了,那就是拖,拖延時間,好讓學生在等待之中去熟悉題,去思索,等到他想得差不多了,再給他加以適當的點撥,他就會豁然開朗的。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得讓他親自一次又一次地去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就得讓他在踏破鐵鞋的過程中,憑著自己的耐心,去增長知識,磨練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