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八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孝經》,今天我們學習第十六章「感應章第十六」,這章題目是叫「感應」,是講到一個行孝的人他的孝心達到至誠,就能夠跟天地、跟祖先、跟神明都能夠有所感應,所謂以至誠之心而感,就有天地鬼神來應,這是「感應章」所說的一個道理。實際上這個感應是心有所動就有感,一動境界就跟著轉動這叫應。所以感和應都是同時的,以善心去感,得到的是福應,以惡心去感,所得到的就是災禍。所以古人講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當一個人他起心動念是善的,想到的是別人,他所得到的便是福;如果一個人起心動念為自己,自私自利,想的都是自己的名聞利養,或者是自己滿足欲望,而不顧倫理道德、不顧父母、不顧祖先,這種人必定遭到天譴,天地所不容,鬼神所憎恨,得到的必定是災禍。所以禍福的門實際上是沒有門的,門在哪?門就在內心,所以惟人自召,是你自己招得的福或者禍。那是怎麼招法?感應。所以「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得善報還是惡報,就像影子跟著身體一樣,身體走到哪裡影子就跟到哪裡,是隨時隨地跟著的,只要有光照射下來,馬上這身體就會產生影子。感應就是這麼迅速,而且是絲毫不爽,一點都不會有差錯。
這是講到感應之理,理是很深很廣的,事也是很深很廣,這個理與事古聖先賢講的很多很多,這是講到的因果的道理。因果在傳統文化裡面,道家講的很多,佛家也講的很多,儒家講的稍微少一點,但是也是非常的承認這個因果之理。譬如說《易經》,這是儒家十三經之一,它就講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個家庭如果是積不善的、造惡的、為富不仁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這一些家必定是有余殃,它是積惡之家它就會有災殃。這個災殃可能是現生就受報,也可能在他的子孫那裡受報。所以余殃這個余講得很有味道,余就是剩余,就是除了自己受到殃報還有余殃,這余殃是誰來受?自己子孫來受。那麼積善之家,行善的、積德的、能夠捨己為人、能夠救人生命,或者是推廣倫理道德教育等等,做這些善事,他家裡必定是有好報,必有余慶,慶就是福報,這余慶就是除了自己身上所受的福分以外,還有余福可以綿延到子孫後代。《書經》上也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如果是一個人作善,天必定以福來應,他是以善感,天就有福應,所以天降百福,所謂「百福骈臻,千祥雲集」,這是形容自己得到無量的福分。如果自己作惡,必定會招感上天降下災殃。這個上天實際上講的是自然之理,感應是自然的,不是人為創造的,它是一個我們講客觀規律,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善惡終有報。所以欲想得善報就得積善因,欲想避免災禍就得要斷惡,斷惡修善才能夠改造命運,才能夠積累福報,得到真正的、長久的幸福。
在清朝有這麼一個故事,在干隆年間,在福建莆田這個地方有一位很有名的算命先生,姓馮,馮先生給人算命都算得很准,所以當時也是很有名氣的。這位馮先生給自己算命,算自己命中有兩個兒子,而且其中一個能夠顯貴。可是他到了五十多歲,他這兩個兒子,他是生了兩個兒子,可是這兩個兒子沒有一個顯貴,而且甚至賭博成性,不務正業。所以這個姓馮的算命先生心裡覺得很痛苦,他能夠算出命來,但是命不准,算別人的命算得很准,算自己的命為什麼算不准?於是他就去武夷山,也在福建,去那裡,聽說那邊有一個道長,是一位很有修行的,叫一目道人,這位道人能夠知道人的吉凶禍福,他就前往武夷山請教。結果向道長報告了自己的問題,道長就跟他講,說一個人命靈不靈,關鍵是看他的心術有沒有改變,如果一個人的心改了命也就改了,心術裡頭最重要的就是孝道。這道長他也是有一定的本事,他看出這位馮先生有問題,他告訴他說你現在得罪天條,天上的法條、戒律你犯了,為什麼?你生平都吃得好、用得好,家裡也很富庶,對於妻妾都非常的鐘愛,但是對自己父母的奉養卻是很單薄。要知道,你自己的身從何來?是父母所生,不是妻妾所生,為什麼你愛妻子、愛妻妾的這種心甚於愛父母之心?這就顛倒。孔子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你違背道德,違背天律,所以招致鬼神的憤怒;我們想到天地鬼神必定是有著正確的是非善惡的標准。道長勸告他說,你應該好好的反省改過,應該以愛妻妾之心來愛父母,這就對了,這就能夠改造你自己的命運。本來你的兒子確實應當顯貴的,但是就是因為你的不孝,所以你這兒子也就不能夠顯貴,為什麼?沒福,這一不孝福分全沒有了,所謂會招致天怨人怒,趕緊改。所以這算命的先生他對命運他能算得出來,但是他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人的命運從哪來的?能不能改造?如何改造?他不了解,這就需要學習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都是告訴我們修善、斷惡、改過遷善,這樣就是改造命運的良方,這是有因果。這位算命先生聽了道長一席話明白了,知道自己對父母確實是太刻薄,於是回到家裡一改前非,侍奉他自己的父母非常的周到,不敢怠慢,果然最後他的兩個兒子都回頭,原來是賭博成性,現在都變得很純良,都能夠聽父親的教導,也能夠為他保住家業。所以你看命運實際上不是一成不變的,命運是可以改造的,誰來改造?自己改造,命運掌握在我自己手裡,我想要命好,很簡單,修善、斷惡,這就是能改造命運。所以傳統文化教導我們的不是宿命論,真正幫助我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所以道家有一篇叫《太上感應篇》,非常重要的因果教材,儒釋道三家的學者、過去的文人,他們都是對這些經典熟讀的。《太上感應篇》雖然是道家經典,但是古來都把這部經典稱為「元宰必讀書」,元就是狀元,宰就是宰相,狀元、宰相必定要讀的書。為什麼?它幫你修福,當上狀元、當上宰相那得多大的福報,要懂得修善、修福。《太上感應篇》就是講的這個因果,它也是用感應兩個字來講的,這裡面有一句話說,「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怎麼樣轉禍為福?過去如果曾經做了惡事,招致的惡報那就是禍,想要轉禍為福就得斷惡修善。所以曾經做過惡事要改悔,就像這個算命的馮先生,他改悔了,改悔以後惡運也就改了。諸惡莫作,所有的惡事都不做,眾善奉行,一切的善行都要去做,這樣久久必獲吉慶,做久了自自然然得到吉慶,吉是吉利,慶就是福報,這就是轉禍為福、改造命運的原理。所以如果我希望自己能夠得福報,希望兒孫也能夠孝順我,要自己好好的行孝、行善。在修福、修善裡頭最重要的就是行孝,所謂「百善孝為先」,孝悌傳家這家門有福。
有一篇「勸孝文」當中說的,說「我能孝,自無逆子。子能孝,自無逆孫,繩繩克繼,葉葉永昌,善孰大焉,利孰厚焉」。我自己能夠孝順父母,我就不會有那種大逆不道的兒子,我有的都是孝順的兒女,為什麼?因為我修了這個好因就會得到好果。這個道理很簡單,我做父母的給兒女表演一個好樣子,我能夠孝順父母,真誠心的孝順,不是就是為了做給兒女看而已,真的就是這個孝心,做得很自然,所以教化的效果特別好,兒女看到我這麼做,他也就自自然然學會了,這叫潛移默化,所以就不會成為逆子。「子能孝」,兒女他能孝他也就不會有悖逆的兒女,他沒有逆孫,孫是對我來講的,子子孫孫都很昌盛,都有孝悌之風。所以「繩繩克繼,葉葉永昌」,這是講家風、家道承傳下來,一直綿延下去,永遠都不會衰敗,都是這麼樣的昌盛。就像范仲淹先生,宋朝時候的大政治家、大文學家,他的德行風范令世人、令後代所景仰,你看寫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岳陽樓記」,這一種聖賢人的情懷,這怎麼養成的?孝心。范仲淹在年輕的時候,他的母親因為改嫁,父親早亡,母親改嫁,改嫁到姓朱的家庭,朱家排斥范仲淹,范仲淹知道母親在朱家也很苦,自己又沒有能力奉養母親,所以就決心考取功名,將來衣錦還鄉接母親回去奉養,這是一種孝心。所以他能夠苦讀八年,其中五年都衣不解帶,和衣而睡,早上聞雞起舞,平時生活極其的節儉,所謂斷齑畫粥,吃的就是稀粥就鹹菜。這樣清苦的生活,砥砺自己的志向,很快,本來是想十年寒窗一舉成名,他提早了,八年成就,果然回家接母親去奉養。這種是孝心驅動,才有這樣的成就。
而范先生把這顆孝心擴展對待天下的百姓,所以能「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所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萬民。所以自己的俸祿統統捐獻出來幫助三百多家家庭,到自己走的時候,家裡清寒到連一口棺材都買不起,這種風范。所以你看看范先生的兒子都是這麼優秀,他的一個兒子范純仁,因為朝廷知道他有德行、有學問、有能力,請他出來做官,但是當時范先生年老有病,范純仁就在家裡侍奉,拒絕朝廷的邀請,他說「豈可重祿食而輕父母」,怎麼能夠注重俸祿、名聞利養,而把父母放棄於一邊,這就是孝。他拒絕朝廷的邀請,難道真的把他的福報給拒絕掉了嗎?沒有,他後來還是當了宰相,跟他老爹一樣也是宰相。所以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真正行孝你就放心,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兒孫必定是很大的福報,所以范家八百年都不衰。這都是這裡講「善孰大焉,利孰厚焉」,最大的善莫過於行孝,最厚的利莫過於行孝,行孝得福。這就是講的感應的道理。而我們知道人生於天地之間,本來與天地是一體的,所以我心有所動必定是感動天地的,我們講這心裡一動就有個電磁波,心波,這心波一動可以傳遍虛空法界,整個宇宙它都傳遍。所以如果在遙遠的星球上有一個很靈敏的接收儀器,我們想像科技如果很發達,真的可以接收到這個心動的電磁波感應。所以感和應它是同時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心跟這宇宙是一體的,是一不是二,所以才有感應道交、感應同時,有感必定有應,這就是講到感應的道理。下面我們來看這章的經文,先把這章經文念一念: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我們一句一句的經文來學習,用的還是唐玄宗的《御注》,輔之以邢昺的注疏。先看第一句,『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子曰」就是孔子說的,通篇《孝經》都是孔子的教誨。這一章孔子講的道理極深,他講到「昔者」,這是講過去,「明王事父孝」,過去的聖明的君王,哪些人?這包括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這類人物,他「事父孝,故事天明」,他能夠對父親盡到孝道,那麼他就能夠事天,這個天包括我們的日月星辰,這是天體,也包括四時寒暑季節變化,這裡講的天和地其實都是泛指一切自然現象。能夠對父親盡孝,他能夠事天明,明是智慧,他就有智慧可以去服務於自然,也就是跟自然處理好關系,和諧自然。「事母孝,故事地察」,能夠對母親盡孝,這也就能夠對大地非常的明察,這個直譯的意思就是這樣。唐玄宗的《注解》說到,「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致事宗廟,則事天地能明察也」。這是講到,王者就是這裡講的過去的明王,聖賢的君王,「父事天,母事地」,這裡要用《易經》來說一說,《易經》裡這就講到乾坤二卦,乾是代表天,在人倫關系上也代表父,坤代表地,在人倫上代表母,所以父母跟天地其實都是一樣的,因此它是相通的,所以事父孝就能夠事天明,事母孝就能夠事地察。所以事父母之道跟事天地之道是一樣的,所謂移孝父母之心而孝事天地,這樣就能通達。這裡講的明和察都是通達的意思,就是能明了天地之理,明了自然界當中一切的現象。誰能明白?聖人能明白,這種人稱為神、聖。你看神字在篆字裡的寫法,它是左邊一個示字,表示的示,就是上面兩畫,這是古代的上字,下面三條垂槓垂下來,表示什麼?上天垂象,右邊是個申字,就是三畫然後一條線通下來,所以申代表通達。所以通達上天垂象這個人就稱為神,也叫聖,神和聖都是一樣的意思,也就是說他對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明了。
我們問了,他如何明了的?這裡《孝經》給我們講靠孝道,為什麼?因為他能夠孝敬父母盡心盡力、全心全意,他就能夠開發自己本性的智慧,智慧是通過孝行而激發出來的,這種智慧一激發出來以後,他對於宇宙和人生的這些道理、現象都能通達明了。所以他也能夠事天地,他知道在天地之間、在自然界裡面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如何處理好與天地鬼神之間的關系,他都能明了,這就是孝道的功用。不通過盡孝,智慧怎麼能夠顯發出來?智慧不能顯發,當然他對天地自然一切現象都是糊裡糊塗、懵懵懂懂,就不明也不察。就像我們現在講科學,這一條告訴我們如何來研究科學,你這個事天地就是把天地宇宙的這些現象弄明白,這就是自然科學。自然科學哪裡來的?還是孝心來的。這個道理我們能明白,為什麼?因為他對父母能夠盡孝,處處想到父母,這心很細膩,父母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所以父母他一個眼神,兒女就知道父母要什麼,馬上去供養,父母一個動作,兒女就知道父母心裡想什麼,馬上就去服務。特別是如果父母有病臥床的,或者身體虛弱說不出話的,這個時候更需要兒女的那種細心的去體會、去照顧。所以這樣的一種心他去研究科學、研究自然現象,當然他就能成為一個很好的科學家,科學家不外乎就是用細心、用周密的思惟去成就的。
二十四孝裡面就講到一位科學家,三國時代在吳國有一個叫陸績的,這個陸績他是現在說是上海人,那時候在吳國,東吳,他就是一位科學家。這個孩子從小就很孝敬父母,常常都很細心的體會父母的需要。當他六歲的時候,有一次隨著他的父親到九江去拜見一位官員,叫袁術,袁術當時拿些橘子出來招待客人,結果陸績這小孩就往他的袖子裡放了兩個橘子,等到臨走告辭的時候,不小心袖子裡的這個橘子就滾落到地上,袁術就在旁邊嘲笑他,說你來我家做客,為什麼走的時候還要拿兩個橘子走,又吃又拿?陸績就回答說我的母親也喜歡吃橘子,所以我拿兩個回去給母親嘗嘗。袁術看見他這麼小年紀,六歲,你看就懂得常常念著母親,就知道這個孩子將來會有大成就。果然陸績成年以後可謂是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他做過一個「渾天圖」,也注過《易經》,還撰寫過一部叫《太玄經注》,可以說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早期的科學家,深明天文地理。你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這個天文學、地理學原來也跟孝敬父母這個關系很密切,這就是講到科學的基礎原來還是道德。
所以孔老夫子教學的內容分為四科,叫孔門四科,第一就是德行,第二是言語,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學。科學屬於政事這一類,前面他要有德行、要有言語,德行是他有品德,言語是他會說話,懂得進退應對,懂得禮,所以首重德行,而德行裡面根本就是孝道。所以夫子在這裡可以說把科學的根都抓住了,要發展自然科學先行孝,「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而要知道,其實人本來就有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能力,這事佛家講的特別的清楚,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裡頭就說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他說眾生,這當然包括我們,我們原來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智慧,如來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也有這個能力,換句話說,我們原來也具有通達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而且有如來的德能相好,德相就是德能和相好。現在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對宇宙人生真相了解的甚少,常常有苦惱,常常有疑惑、困惑,而且能力變得這麼缺乏,這是因為什麼?有妄想執著。心裡面有妄念,這叫妄想,執著就是非要怎麼做,非怎麼樣做這個就是執著。妄想跟執著障礙了我們的本有的智慧德相,也就是障礙了我們的本能。《三字經》,這是儒家的經典,《三字經》講的「人之初,性本善」,它障礙我們的本善。現在如何把這個本善,把這個本具的智慧顯發出來?要放下妄想執著。如何放下妄想執著?行孝,通過行孝,全心全意的孝敬父母,他忘記自己,他自己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他內心裡整個只有父母,有自私自利才有那些妄想執著。所以愈自私的人他的妄想愈多、他的執著愈重,也就是他離他自己的本善愈遙遠,他自己本有的智慧德相被蒙蔽得愈深。所以通過行孝可以把這個自自然然的就給它去除掉,讓自己本性的智慧顯露出來,這就成聖人。所以孟子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堯舜就是聖人,聖人之道是什麼?孝悌而已,能夠把孝道做得圓滿他就成為聖人,聖人是一位對於宇宙人生真相通達明了的人。
實際上我們從父子有親這個關系上來看,真的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那些互動是沒有事先學習的,自自然然就會的。譬如說一個年輕的母親剛剛生了一個嬰兒,你看她看護這個嬰兒她那麼的細心、那麼的周到,這嬰兒一哭她就知道這嬰兒想喝奶,這嬰兒一個眼神,做母親的也就知道嬰兒的需要,這母親怎麼知道?因為母親愛這個嬰兒,愛自己的兒女,所以細心到極處,她內心裡只有這個兒女沒有自己,至少是跟他在一起的時候她就暫時忘掉自己,忘我了,所以她這個妄想執著暫時的放下,她就能夠很明白,她就能夠明察秋毫,嬰兒一個小動作,就知道嬰兒想做什麼,嬰兒他也不會說我要大小便,母親一看他的動作,知道嬰兒要大小便,這都是有明察。這是天性,這是本能,沒人教就會。所以我們知道佛講的如來智慧德相,這種智慧、這種德能其實每個人本具有的,從當母親如何照顧兒女的這個活動上面我們就能夠體會到。父母對兒女這樣的愛護是出於天性的,兒女報答父母養育之恩他也是出於天性,所以兒女本來就應該孝順父母的,而且他對於父母那種盡孝,他也能做到父母一有什麼需要,不用言說,自己他就能夠了解。就像《孝經》裡面的當機者曾子,曾子到山上砍柴,他母親想把他喚過來,自己咬自己的手指,一咬曾子在山上就心痛,他就能感知。你說這種能力,我們現在人講這是特異功能,這不是特異功能,這是本能,人人本來就具有的,只要你有純孝之心,你念念想著父母,你就能夠恢復這個本能,你就能夠恢復這本有的智慧。所以夫子講的,「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這裡面的道理是很深的。
唐玄宗這裡講到的,「能致事宗廟,則事天地能明察也」。這裡是講到祭祀,祭祀祖先,假如父母不在,每年到祭祀的日子都要祭祀父母、祭祀自己的祖先。能夠這麼祭祀,心很誠他就能夠容易跟天地自然界起感應道交,他就能夠明察。這也是說到心要有至誠恭敬,通過祭祀來長養我們的誠敬、我們的孝心。這裡講到古代的聖明的君王他都是孝子,像文王,文王你看他父親,文王能夠對他父親「晨則省,昏則定」,每天早上都去向父親請安,晚上跟父母問晚安,而且常常想著照顧父母。當父親有病的時候,文王內心裡非常的焦慮,吃不下飯,在父親身邊伺候,衣不解帶。所以明王都是孝子,他們能夠事父母孝敬,他能夠盡心,他事天地也能明察,所以天地有些什麼樣的風吹草動,他馬上就感知到有什麼樣的預兆,這個預兆是福的還是禍的馬上就感知。如果是禍的,可能有災難來,他也能感到,馬上是怎麼樣?改過自新,沐浴齋戒,祭祀天地、祭祀祖先,轉禍為福。他能夠這樣去明察天地,明了宇宙這些自然的現象、規律,他就能夠按照自然規律而行事,不會逆著自然,逆著自然、違背自然規律這會招致災禍。
像現在人類盲目發展科技,搞到現在你看科技帶來的後果,什麼溫室效應,什麼各種各樣的瘟疫、禽流感之類的,都是什麼?跟自然沒有處好關系,就不懂得事天地,不能明察。所以能明察必有福應,這就感應,自然他就能夠跟自然界和諧相處,所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瘟疫也不起,也不會有那些地震、風災種種的自然災害,人民也就能夠安寧。這種能力實際上都是人本有的,通過盡孝而能夠得到。所以對自然也要講禮,如果對自然不依禮行事,也就是虐待自然界,像現在任意砍伐森林資源,任意的排放二氧化碳,把那些不環保的工業拿去發展,造成很多的環境污染,就會導致什麼?溫室效應、水土流失、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種種的自然災禍都會起來。所以古人對自然也要講禮,你看孔老夫子說,「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這講到孝道講得太微細,你看你要砍一棵樹,或者是殺一只畜生,你如果不以其時,就是不是按照時節來做,這也是屬於不孝,為什麼?對自然界非禮。現代人哪懂得這個道理,砍樹說砍就砍,而且大面積的砍,為了自己一點私利,不惜破壞自然、破壞水土,造成對人民極大的傷害。殺一獸,殺畜生,你看現在人要吃這些雞鴨魚肉,簡直是隨便濫殺,哪懂得殺生也要有一個禮度,要講求時節。所以現在,特別是我們面對的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排放量太多,造成溫室效應,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最好的環保飲食就是素食,素食這是什麼?不殺生,你吃素,你少吃一頓肉就是少造殺生。要知道,對於環保而言,你要是吃素食、吃植物,跟你吃動物、肉食,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兩個對比這方面來講是有很大不同,為什麼?因為你所吃的肉來自於動物,動物它要消耗很多能源,排放很多二氧化碳。像個食物鏈一樣,動物它吃植物,像牛吃草,很多能量就被給轉化掉,通過動物的大便什麼的排放掉,就流失很多能量,也排放很多二氧化碳。
所以有人統計,這是專家統計,如果是你吃一天的素食,一個人吃一天素食,跟一個人吃一天的肉食,他們兩個人對於二氧化碳的排放有什麼區別?假如這個人是一樣的,他自己排放二氧化碳是一樣的,但是他所吃的肉食,肉食來自於動物,動物排放二氧化碳很多,這些二氧化碳要吸收要通過種樹,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吃一天肉食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要種多少樹才能夠把二氧化碳吸收掉?統計要種植一百八十棵至三百六十棵樹,才能夠把這些通過吃肉所多排的二氧化碳給吸收掉,也就是說你要是這一天吃素,就等於種了一百八十棵至三百六十棵的樹這種功德,這就是環保。如果吃一餐?一餐除以三,一日三餐,吃一餐你等於種了六十棵至一百二十棵的樹,這不就環保嗎?所以這也是孝道,這是孝敬我們父母、孝敬人類、孝敬自然,這個孝是一體的觀念,跟一切人,不僅是現在人,而且後世的子孫是一體的。想到自己要想到別人,我現在滿足口欲吃很多肉,就等於是造成對後世子孫的傷害,他們將來要受溫室效應的苦比我更多,這就沒有一體的觀念,跟自然不能一體。更何況人天生下來就應該是吃素的,譬如說他的腸子是人體身高的四到五倍,這麼長的腸子是應該吃素食,因為肉食,這個肉吃到腸子裡頭它慢慢的排出來,要經過很長時間才排得出來,它就會在腸子裡會發酵、會腐敗,造成病變。所以人你看不像肉食動物,像老虎、豹子、狼它們這個腸都很短,所以肉食吃進去很快排出來,不會產生什麼病變。不像人類,人類他的構造本身就應該吃素的。所以處處要想到天地,事天地,事是事奉天地,事奉天地就像事奉父母一樣,所以移事父母之孝而事天地。就像我認識的一個汕頭市的素食館的老板,他就是對自然非常的愛護,提倡素食、鼓勵環保,而且自己以身作則。他的這個素食店所用的打包的這些餐盒都是用環保的,他跟我講,說處處他們所有的小節,像塑料袋他們不用,用什麼?用那種環保的編織袋。這些小的東西裡面都處處想到維護自然界的長久,這就是移父母之孝而事天地。
下面我們繼續看經文,『長幼順,故上下治』,這是講到對待兄弟或者是長輩與晚輩,可能是年齡上的或者是輩分上的,這都分長幼,長幼有序,長者先,幼者後。幼小的就要恭順長輩、兄長,有了這種恭順之心,事奉自己的兄長,「故上下治」,上下這是君臣之間的關系。在國家裡面有各級的官員,都有上下高低等級的分別,都要用這種長幼有序的悌道,這樣的話上下治,治就是安定,上下能夠和睦、能夠安定,這是孝悌的結果。所以我們看唐玄宗的《注解》說,「君能尊諸父,先諸兄,則長幼之道順,君人之化理」。君這是講到國君、天子,現在講國家領導人,他能尊諸父,這個諸父就是不僅是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父親當然要尊敬,這是孝道,對待父親的兄弟,伯父和叔父,也像對自己父親一樣,他們是諸父。再擴展,這家族裡面所有的跟父親同輩的人這都是諸父,也包括女性,這個父涵蓋了父母。所以對於自己的姨媽就像對自己媽媽,對自己的姑媽也像對自己媽媽,對待所有的長輩都像對自己父母一樣。對待兄長,自己的兄長當然要尊敬。
一般來講古代繼承帝位都是長子,所以長子繼位,當然他自己沒有親生的兄長,但是他有堂兄、表兄,他們都要尊重,就像尊重自己的兄長一樣。他們確實也是兄長,而且所有跟我同輩的、比我年長的都是諸兄,兄和姐姐都是一樣的,讓他們先。所謂「長者先,幼者後」,這句話也就是《弟子規》上講的,「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對待所有的跟父母一輩的人都像侍奉父母一樣,對待所有跟兄長、姐姐同輩的人都像對待自己親生的同胞的兄姐一樣。當然這裡也包括對待晚輩,事諸幼,自己的晚輩,幼小的,就像對待自己兒女一樣,對待比自己年紀小的同輩人,像對待自己弟弟妹妹一樣。把孝悌給擴展了,乃至對天下人都是這個原理。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這裡尤其是講到做帝王的,能夠對一切老人都像對自己父母一樣,對一切幼小的像對自己的兒女一樣,這一種存心這就是以孝治天下,必定可以讓天下大治、社會和諧,所以天下可運於掌,你治理天下容易,叫易如反掌。為什麼?這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孝悌就是天性。所以這裡講,「則長幼之道順,君人之化理」。長幼之道這就是天性,天生他自然就有長和幼的區分,不是人為創造的,它是自然的一種現象,這叫道。道就是自然,符合道的就叫德。所以在長幼裡頭能夠做到長幼有序、長惠幼順,當兄長的要對於做弟弟妹妹的要仁愛,當弟弟妹妹的要恭順,這就是德,符合道的就是德。用這種悌道來對政治,在政治上各級的官員也能夠做到長幼有序,官職上分高低貴賤,高低也有序。君人之化,君就是國君、天子,人就是人民,從上到下都能夠治理得井井有條、安定和睦。
所以下面說,經文裡講到,『天地明察,神明彰矣』,能夠對父母盡孝,對兄長行悌道,孝悌做得很好,事天地也就能夠明察,明察天地也就能洞悉宇宙人生真相,這就「神明彰矣」。這神我們剛才解釋,神跟聖是一個意思,神人就是聖人,他能夠通達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明就是明白、就是智慧,彰就是顯發出來,你就能夠智慧顯發,你能夠明白,通達宇宙人生真相,你就成聖人。這裡唐玄宗《注解》注得很好,他說「事天地能明察,則神感至誠而降福佑,故曰彰也」。他講到對天地能夠明察,樣樣事情,無論大小,都能順著天地,順著天地就順著性德、順著本性、順著道而行事,這叫事天地,能明察,樣樣都沒有違背自然,這就是可以得到神感至誠。在《書經》裡面講的「至誠感神」,它是這個意思,神感至誠就是至誠感神。這個誠怎麼得來的?因為有智慧,通過明察他就有誠。什麼是誠?清朝曾國藩先生他在讀書筆記裡面為誠下了一個定義,他說「一念不生是謂誠」,心裡頭一個念頭都沒有那時候就叫誠。所以心裡面還有一念這個誠就被破壞,只有把內心裡的念頭放下,這就是佛在《華嚴經》裡講的妄想執著,把它放下,然後才能夠讓自性的智慧、德相顯現,那個智慧就是明察。所以在《中庸》裡面講,「誠則明矣,明則誠矣」。所以能夠真誠到極處,這至誠,內心裡一個妄念都沒有,更不要說內心還有自私自利的念頭,還有貪瞋癡慢的煩惱,那些都是障礙真誠的,統統都沒有,在無思無慮處感格天地,這就有感應。為什麼感應?智慧現前,這個智慧是本性中本有的,原來被我們的妄想執著障礙,現在妄想執著沒有了,智慧現前,誠則明矣,明就是智慧。明則誠矣,有了智慧他就會保持他的真誠、保持至誠,而能夠跟天地感通。所以至誠感神,這個神也指的是天地,也就是老子講的,他跟天地混為一體,他成聖人。
我們凡人現在要學習聖人從哪學起?從誠下手可以,也可以從明下手。《中庸》裡面講的,「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自誠明就是自性本來真誠,自性的體就是真誠,無思無慮,沒有妄想執著他就明、有智慧,這是謂之性。性是什麼?聖人的本性,也是我們人人的本性,就是《三字經》講的「性本善」,這個性就是本性。聖人本性是本體真誠而自然有智慧,因為他沒有障礙智慧的這些東西,所以就明。你可以從誠下手,自誠明,而達到明。也能從明下手,自明誠,先明而後誠。明是什麼?通過學習、通過教育,我們學習聖賢之道、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誨,明白了,明白宇宙人生真相,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人,明白如何來處理跟人之間的關系、跟自然的關系,以及跟天地鬼神的關系。明白以後他心也就真誠,他知道打妄想沒用,妄想執著只有傷害沒有利益,更不會有自私自利的念頭,有自私自利實際上是對自己最大的傷害。所以損人利己這句話其實是錯了,損人絕對不會利己的,損人只有害己,他明白他就不會損人利己。明就誠,內心就誠,「自明誠,謂之教」,這就是教育。所以教育為什麼這麼重要?它幫助人轉凡成聖。所以要祈求跟天地的感應,天地降福佑,福就是福氣、福分,佑是保佑。福和佑不是說外面還真的有一個什麼神明在主宰,不是的,而是自己內心真誠、有智慧,能夠行善、能夠積德,感應得到福報,這叫做上天降下福佑。實際上上天是哪?上天就是我們的這個心所現的宇宙,心和宇宙是一體的,心能夠向善宇宙也就善,所以我們就講天降福佑。這就是彰的意思,彰就是顯露,什麼東西顯露?自性的光明,對我們人而言,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德能顯露,對於外面的境界、宇宙而言,這是福、美善的境界現前。
講到這些道理,實際上古人都了解,所以行孝,通過至誠行孝的得到的這個感應不可思議的這些故事就有很多。我們看到二十四孝裡面就講到不少的這些故事,這都是真實的,歷史記載的,千古傳頌都沒有錯誤,如果是它有錯誤,早就有人提出異議。為什麼二十四孝到現在,至少是到民國年間,都沒有人質疑?真實的。偏偏在民國之後,這不到一百年間,很多人就開始提出疑問,懷疑古聖先賢的這些教誨,懷疑古代的這些孝子的這些感應故事。這是什麼?他不懂得感應的道理,他自己至誠沒有了,所以至誠感神就感應不了,所以他就不能理解這些故事。譬如說二十四孝裡面講的董永賣身葬父,這個是脍炙人口的故事。董永是東漢時期的人,他早年喪母,後來他父親也去世了,董永他自己家很窮,沒辦法安葬父親,所以他就把自己賣給一家富人家做為奴隸、家僕,來換取葬父的費用。結果去打工,上路了,在槐蔭這個地方遇到一個女子,這個女子她自己說無家可歸,願意嫁給他,兩個人就結為夫婦。女子就以一個月的時間竟然織成三百匹的錦緞為董永去抵債贖身,所以董永只做了三個月的家奴就回來了,就回到家裡面。他在途中又到了槐蔭這個地方,這個女子就告訴董永說自己是天帝之女,天上的天帝他的女兒,是奉命來幫助董永來還債的,見到董永是個大孝子,所以特別來幫忙的,說完之後這個女子就凌空而去飛走了。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也是真實的故事,那個地方在湖北,現在那個地方稱為是孝感市。這是什麼?孝感天地,董永能夠賣身葬父,這一點的孝心至誠,所以能感神,跟天地有這種感應。現在你看我們看的戲曲裡面的黃梅戲有一個「天仙配」,就講到董永的故事,千古傳頌。你說它是假的嗎?如果是假的早就應該有人說是假的,為什麼從東漢到現在,將近兩千年時間,沒有人說假的,偏偏我們現在提出來說假的。沒有考究、沒有歷史去證明說是假的,這是說什麼?講話沒有科學根據不能夠隨意否定古代的記載。所以這二十四孝所說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這個故事聽起來像是一個神話,實際上它是至誠感神。
感應的道理非常的深奧,天地間確實是有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我們相信有天地鬼神。人我們所能夠了解的空間范圍太小,沒有了解的這個范圍要比了解的大得太多太多,怎麼能夠用自己所了解的、所見到的這個有限范圍的這些知識去否定那些無限度空間裡的現象。現在西方的科學家們他們也研究鬼神,發現確實有鬼神這個現象。就像在義大利有一位科學家叫巴希博士,他就是研究這個鬼神的聲音研究了幾十年。他用錄音機,一種錄音的設備,能夠收錄鬼神的語言,這些語言真的好像是人說話的聲音,能夠聽得出意思。這種試驗做了很多,也很有說服力,證明確實是有人所看不到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我們相信鬼神是有,天帝之女也存在,她是什麼?真正像董永這樣以孝而感才能夠得到的感應。且不說天地鬼神,就是自然界也是如此,你看二十四孝裡面講到的「孟宗哭竹」。三國時代的孟宗,他少年時代父親就去世,他母親年老多病,醫生囑咐說應該用鮮竹筍來做湯,可以治療他母親的病。結果那時候正是嚴冬,哪找這些竹筍?結果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個人跑到竹林裡面在那哭,放聲哭泣,沒過一會兒他就發現這地裂開了,這地上竟然長出幾個很嫩的竹筍。孟宗一看非常歡喜,馬上采回去做湯給他母親喝,結果母親後來果然病好了。孟宗他本人後來自己也做到司空這個高官。你看看這是至誠感動天地。有的人說這好像不能理解。是不能理解,為什麼?你用理解的心,這是用思惟,用思惟心裡有念頭,有念頭就不誠,剛才講的,誠是心裡沒有念頭,至誠是一絲毫的念頭都沒有,才能夠跟天地感應。像孟宗他內心裡當時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為他母親治病,這一個念頭把他其他所有的妄念都給打掉,都給壓伏住,所以心也就達到誠,誠就能夠感通,所以地竟然突然長出竹筍,所以這都是至誠感神的道理。
我們要問為什麼我們感不了,我們沒有這樣的感應?因為我們內心裡有很多私心雜念,想到的是自己的自私自利,沒有把父母時時刻刻擺在心裡,更不要說是全心全意的念著父母。如果是全心全意念著自己的父母,心裡也能達到沒有妄念只有正念,正念是什麼?孝心,這個正念就能夠跟天地感通,就能夠把本性當中的智慧開發出來,把本性當中德能開發出來。所以就有能力事天地,明察天地,就有得到不可思議的感應、不可思議的福分。下面的經文說,『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這是講到天子,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如此。這裡特別用天子來講,天子都要盡孝,更何況其他人?天子都有他所尊貴的、尊敬的,更何況其他人?所以說雖然你是天子,「必有尊也」,你必定有你應該尊敬的對象。誰是你尊敬的對象?你的父親,你的叔父、伯父,這諸父,所以「言有父也」,這是有父親,心目中有長輩。「必有先也,言有兄也」,這個先也是指比自己年長的人要讓他先,「長者先,幼者後」,自己也有做幼者這樣的時候,也有走在後的時候。天子本來是萬人之上,但是他也有禮讓的時候,有尊敬別人讓別人先走,在他之先,在他之上,因為他有兄長。兄不僅是自己的親生的兄弟、同胞兄弟,還有家族裡的,也包括全社會凡是比我年長的同輩的人,都是我的兄。所以這是天子對於百姓那種以禮相待、以敬相待,就能感得百姓對天子的熱愛、愛戴。
唐玄宗《注解》裡說,「父謂諸父,兄謂諸兄,皆祖考之胤也」。這個父就是剛才說的諸父,凡是我的長輩都是我的父母,像對待自己親生父母一樣對待他們來去盡孝,所有的比我年長的同輩的都屬於諸兄。這裡唐玄宗是特指自己的大家族裡面,譬如說同姓的一個家族,家族裡面的父輩,就是可能祖宗留下來很多支,每一支輩分上相同,如果是比我長的一輩就是我的父輩,比我年紀大的同輩的都是屬於兄。「皆祖考之胤也」,這個考是父親的意思,先考就是先父,這是過世了的父親,這個祖就是父親以上,祖父以上的就稱為祖。所以祖考也就是我父親再往上的所有歷代的祖先,胤就是嗣的意思,就是後裔,就這麼個意思,就是祖考的後裔。也就是說我的這些族親們都是同一個祖先的,對待本族的所有的宗親,我都要以父兄之禮對待比我年長的,另外也要愛護比我年幼的或者是我的晚輩。
下面說,「禮:君宴族人,與父兄齒也」,這是講到祭祀的禮,古代人非常重視祭祀、祭禮。君宴族人,這是講天子來祭祀,祭祀完了以後,通常把同姓的族人都留下來請他們吃飯,這是君宴族人的意思。「與父兄齒也」,這是等於說按照族人裡面的輩分高低以及地位的尊卑來排列這個順序,齒就好像排序,牙齒都長得很整齊,排列得有序。這是講到宴請族人按照輩分、按照尊卑來排他的位置,大家一起吃飯。如果這家族很大,可能宴請的人很多,一個大家族幾百號人、上千口人,這都是常有的。我們的老師淨空老教授他的俗家是姓徐的,他現在回到老家安徽省廬江縣,找到很多的族人,談起家譜的問題,說到家譜,果然有一位族親他把家譜留下來,保留得很完整,文革當中也沒有遭受到遺失。那個家譜後來我們師長印了三百多冊進行保存,送給一些圖書館保存以及家族的主人。因為這個家譜記載的是從黃帝開始,炎黃二帝,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真的這個家譜一直上溯到黃帝,從黃帝一代代記錄下來,一代一代的記錄,一直到我們師長,這是一百三十六代,所以我們的師長是黃帝第一百三十六代的孫。實際上我們如果每一個姓氏的家譜都存在的話都可以上溯到黃帝,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真的沒錯。
這家譜裡面所記載的,每一代都有他的輩分的字,這個字就代表著這一代,所有這同一代人都是用同一個字,輩分字。然後大家在一起,一報個姓名,你是什麼樣的輩分大家都清楚,按照輩分高低排列。所以你是長輩的,就以父母的,事父之禮來對待你,你是同輩的,就以兄弟之禮,你是晚輩的,你就要對長輩要有這個禮。所以這個輩分都講的很清楚,我們看到非常贊歎。確實,這個家譜他總共印了精裝本六冊,很厚,一本很厚,六冊。這是一個家族歷史的史記,一個非常珍貴的資料。所以看出我們中華民族為什麼這麼有凝聚力,真的有這個家道,家譜是維系家族團結和睦的一個很重要的資料。
今天我們「感應章」還沒有講完,時間到了,我們明天繼續來進行學習。有講得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八集) 2008/7/21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18
|
|
|
|
|
|
上一篇:自然療法之另類有效治癌方法
下一篇:一朝出名為名累 回頭忏悔得新生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