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然教法師:‘環境有利於修行’的說法與佛法相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有一家人駕車到郊外野餐,見到一處秀麗風景便停了下來。擺放好各種飲食,正准備就餐的時候,忽然聞到陣陣牛糞的味道飄過。真是晦氣,只能收拾起來,重新選擇地點。車又開了一段時間,又見到一處不錯的風景。於是停下車又開始擺放各種食品,就在剛要擺放好的時候,又聞到陣陣牛糞的味道,真是倒霉透了,不得已還要再覓新境。就這樣連續找了幾個地方都是一樣的結果,沒有辦法,一家人灰頭喪氣的結束了郊游。當汽車駛入車庫的時候,還是聞到陣陣牛糞的味道,仔細尋找,原來是在路上車胎壓到了牛糞。

車胎上沾到牛糞,無論到哪裡停下來,也沒有清新的空氣。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卻是一般人不明白的。人都會有煩惱,人也都追求快樂。但往往一般人找不到煩惱的根源,過分依賴外在人和環境的改變。諸如不停的搬家、換工作、離婚再婚。《圍城》是錢鐘書先生的長篇小說,是對一種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對一種心理意態的巧妙把握。正像英國人說:“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法國人的說法是:結婚猶如“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學佛的人也是一樣,在家人向往寺院的清淨生活;寺院僧人向往一個清淨的道場;道場住久了向往山林生活;生活在山林間還不行,於是追求閉關。總之心依賴外在環境的清淨,從不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好的環境有氛圍,可以幫助自己修行。可是修行的關鍵是安心,不是安身,心不安,身體沒有辦法安。

就閉關一事來講,不僅很多人自己認為應該這樣做,並切很多人認為出家人都應該這樣做。甚至剛出家就要閉關,其實這是對佛法的誤解,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確實很多經典中,佛講到出家人應該居住在安靜的環境中修行。比如《遺教經》中說:“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愦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但同時佛還有後話:“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此處說的很清楚,怕我們只執著捨外在環境的他境,緊接著就告訴我們關鍵捨己眾的五陰心心所法。也就是說心清淨是很關鍵的,心要能夠獨處,心不受外在影響,捨掉心裡的執著煩惱,就是求寂靜處之一。 如是思維三界如火宅,如果心在妄想,哪裡有清淨之地?

閉關是獨住關房,精進專修,閉行諸惡業,關息眾邪緣,以隔絕塵世雜念,隨時保持內心清淨;閉關是先獨善其身,充實自己,等待時節因緣的成熟,以便將來出關後,再兼善天下,利益群生。開悟後要住房子閉關,稱為初關;破了初關,要住山,但可在山中自由往來,稱為重關;破了重關,則住鬧市,在聲色場合中調練,稱為牢關。

閉關不能沒有見地,最重要的須有“四念處”作為思想基礎,思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和觀法無我。因為觀身不淨,生起無常心,精進修持,減少染污,以防因無常而橫死;觀受是苦而了知凡受皆苦,要把覺受空掉,以免煩惱和執著;觀心無常,不隨之亂走,以減輕散亂和昏深之心;觀法無我是為了證入空性。具備了這些條件,閉關才有習定的正當動機,才能堅持下去。禅宗則在未開悟前要參訪行腳,參訪就是學,不許閉關。

如果不開悟,住山閉關,與世隔絕,沒有什麼大用,無名煩惱還在,貪嗔癡慢疑,念念妄想不斷。唐代永嘉玄覺禅師在《永嘉集。勸友人書第九》中提到︰“先須識道後乃居山。若未識道而先居山者,但見其山,必忘其道;若未居山而先識道者,但見其道,必忘其山。忘山則道性怡神,忘道則山形眩目。是以見道忘山者,人間亦寂也;見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若尚未破除煩惱,不能隨便閉關;若尚未開悟識道,不能獨住深山,以免在關房中盲修瞎練而走火入魔。

蓮池大師在《缁門崇行錄》中記載:“吳泗洲寺僧性空,棄應院,閉關堯封山,嘗寄予所發誓願,及禀告十方等語。予嘉歎希有。俄而魔著,遂癫狂以死。予甚悼焉。揆其繇,蓋繇乍起信心,有信無慧故也”。說的是吳縣泗洲寺有一位法號叫‘性空’的比丘,離開經忏的道場,到堯封山閉關。但不久他卻著了魔,瘋癫發狂而死。蓮池大師說追究原因,是由於初發信心時,有信心沒智慧的緣故。

明代憨山德清法師在《費閒歌》中指出:“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此處顯而易見,閉關關鍵是關住心,而不是單獨關住身。既然如此,心不攀緣外境,到處都是關房,當下就是閉關。否則縱然身體不動,心猿意馬,關房也不清淨,何況其他有人的地方,終歸白費力氣。一切外境都是心的顯現,心不清淨而妄想換個環境就清淨,則與佛法相違背。

天台家依據《摩诃止觀》的道理,主張陰妄介爾之一念心具足十界三千之性相;佛界乃至地獄界之依止,皆此一念心中本具。因此,淨土亦非存在於心外。大乘經典主要講的就是修心是關鍵,境隨心轉的道理。《觀無量壽佛經》中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大乘起信論》中說:“心生諸法生,心滅諸法滅”。《維摩經》中說:“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又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唯識之理,心外無別法,萬法萬相皆是自心。《解深密經》中說:“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此中都無少法能見少法,然則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相顯現。”《厚嚴經》頌雲:“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故我說一切,唯有識無余。”這些經論都提到了外境的表象(識所緣),其實都是心識本身所顯現的(唯識所現),皆視心為主體世界之所依,這就是唯識理。

那為什麼人們的認知感覺環境會對人影響很大呢?其實是一種假象,是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態,是一種逃避的心態。一個對自己負責人的人,面對挫折和失敗,最多的是找自己的原因;相反,而更多人是找出許多客觀原因,相對應的,這兩種人最後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有人拿孟母三遷來做例子,說明環境的重要性。其實大家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孟子的成就和他自己的天分以及母親的教導有直接的關系,否則單憑搬家,是不會成就偉大的聖人的,否則現在教育就簡單了,只要不停的搬家就好了。再比如,憑著自己的天分該考什麼樣的學校就讀什麼學校,這樣結果就很好。如果單方面認為一流學校對孩子好,試問幾個靠其他手段進入一流學校的學生有質的改變,其實結果如何根基最重要。

之所以說環境不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比如我們剛到一個新的環境:新的班級,新的公司,新的部隊等等。剛去的時候是因為這個環境在自己的認識中,比以前的環境好,於是看到新的同學、新的同事、新的戰友人都不錯。但只要時間一長,周圍人形形色色的性格都會在你面前展現。有人用參學來為自己躁動的心遮掩,豈不知古代人參訪是參學的法,不是參學的環境。並且修學要有一定的認知之後,才可以離開師父參學,也就是五年不離依止。否則沒有正法眼,學到的都是隨順自己習氣的東西。就如虛雲老和尚曾經說道:“現正是末法時代,你到哪裡訪善知識呢?

由此可見,我們追求環境的清淨,以為可以幫助我們修行,這個大部分人認可的道理,確和佛法相違背。心不改變環境就不會改變,到哪裡都一樣,因為你看待問題的心是依舊的。一味追求外在環境的清淨,使得人們心更加散亂煩惱;一味追求外在環境的清淨,使得人們逃避現實;一味追求外在環境的清淨,使得人們放棄擔當;一味追求外在環境的清淨,成為心外求法之外道;一味追求外在環境的清淨,使得人們迷失自性。只有按住本心,守住念頭,心不隨外境轉,從而心轉外境,才能進入選佛場——心能轉境即同如來。

 

上一篇:然教法師:語言崇拜與經咒的讀音問題
下一篇:出家紀事:沒有手機的僧團生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