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四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孝經》,上一回我們學到「紀孝行章第十」,這一章我們剛剛開了個頭,還沒有講完,今天我們來繼續。「紀孝行章」也就是記錄孝子行為的這一章,紀就是記錄,所以講到如何孝侍父母講得非常的具體。我們先把這一段經文再念一下: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我們先看到這一段。昨天我們簡單的解釋了頭兩句,『居則致其敬』和『養則致其樂』,這裡主要是說要對父母有一種恭敬之心、愛敬存心,常常要想到為父母服務奉侍的時候要盡自己的恭敬。唐玄宗他的注解當中解釋這句話,說到「居則致其敬,平居必盡其敬」,這就是平常在居家當中要懂得盡到自己的恭敬心。養父母不難,難是難在能夠對自己的父母盡到那分恭敬之心。下面說到「養則致其樂」,唐玄宗他的注解說,「就養能致其歡」,就是養父母關鍵是讓父母能得到歡樂,如果是讓父母操心、憂慮、煩惱,這就是不孝。我們繼續看第三個部分,孝親第三是『病則致其憂』,這是講到父母有病的時候,做兒女當然是憂心忡忡。唐玄宗注解當中說到,「色不滿容,行不正履」,這是講到文王當時侍奉他的父親王季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所謂「色不滿容,行不正履」。因為什麼?父母有病心有不安,每天都要到父親那裡去問安。如果看到父親病有所好轉,臉色才比較好看,如果父母的病沒有好轉,做兒女的必定是滿臉的憂悶。當然,滿臉憂悶也要盡量的節制,不能夠讓父母看到,所以這裡講到色不滿容,是在父母面前憂悶,這些煩惱也不要表現出來。所以色不滿容它有兩層含意,一則自己內心當中的憂悶表現出在臉色上,臉上沒有歡喜,只有憂愁,但是在父母面前又不可以表現,因為讓父母看到我們憂愁的臉色,父母心裡也會擔憂,是不是覺得自己的病不能好,所以做孝子的處處要想到父母的心理。

  行不正履,這是自己在穿鞋子的時候都穿得不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因為古人他們在家裡居住的時候一般都是把鞋子脫到外面,不穿到家裡來,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當一個孝子聽到父母有病的時候,就趕快起來跑到外面去問父母病情如何,因為心情很焦慮、很緊張,所以起來的時候行動很快,可能連鞋子都沒穿好就跑出來,所以都鞋不正履,他趕緊跑到父母那邊去看看父母如何,這都是孝子擔憂父母的這種表現。「色不滿容,行不正履」,只是舉出兩個例子,實際上我們知道,真正孝子內心當中最希望的就是把父母的病醫好。我們看到在二00四年評出的一位中國十大孝子,他的名字叫戴永勝,他是山東省棗莊的煤礦工人,當時他只有二十七歲。他的母親是患了癌症,而且癌症已經擴散,醫生說生命不會超過一年。戴永勝看到自己母親被病苦的折磨,內心也非常的憂悶,當他看到母親躺在病床上每況愈下,全身浮腫、嘔吐,吃不下飯,經常發燒,精神已經到了快要崩潰的地步,所以戴永勝非常的憂慮,下定決心要搶救他母親。既然醫院的醫生說沒有辦法給她治療,於是戴永勝就去到處尋醫,去找民間的醫生,去尋找民間治癌的良方,所以他到處尋藥訪醫,有時為了長途跋涉去找藥,要走三天三夜,是忍饑挨餓。他為了自己的母親尋藥找醫,輾轉走了九個省,搜集了一百五十多個民間抗癌的藥方,由於他的認真去研究,他自己也成了一位治癌的專家。每天他就按照這些藥方煎藥,把藥送到母親的身旁,真的是像《弟子規》上講的「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戴永勝真正在這麼做。結果由於他的這種努力,他母親的病況居然漸漸好轉,經過大約半年的時間,他的母親又一次到醫院去復查,醫生驚奇的發現他母親體內的癌細胞已經萎縮了百分之七十,也就是她的病已經好了七成。醫生非常驚訝,都認為這是醫學史上的奇跡,不可思議。

  我們學了《孝經》就知道,這奇跡是怎麼發生的?完全是這一位孝子戴永勝他真誠的孝心所感來的。所以《孝經》上講,「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真正孝心到了極處,它可以通於神明,我們說神了,奇跡都出現了。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至誠能感通,所以使他的母親這個病奇跡般的恢復。這個事情現代的科學家他們也用實驗來證明,證明人的意念可以改變物質這些結構,可以影響水的結晶結構。像日本江本勝博士,他十多年就對水進行研究,他發現人的心理,包括語言,這些意念對於水結晶結構產生影響。當人的意念是良善的來對待水,譬如說贊美水很美好,說「水,我愛你」,用愛心對待它,用感恩心對待它,發現在顯微鏡下觀察水的結晶非常美麗。而如果我們用惡意對水,或者加之以惡言,結果所結出的水結晶非常的丑陋、難看。同樣的水竟然有兩種不同的結晶,這是由於人的意念對它產生了作用,產生了影響,所以它也證明了人意念可以改變物質結構,我們身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一個細胞裡頭也是百分之七十是水。所以我們想想,當這位戴永勝孝子他每天給母親煎藥,讓他母親喝藥,他以什麼樣的心?以純孝純善之心,所以感得他母親身體病況好轉那麼多。所以我們相信所煎的藥這個藥湯那種水結晶結構必定是很美的,能夠轉化癌細胞。所以真正以至孝對父母,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果,這就是「病則致其憂」,這個憂是表現在行動上的,不僅是表現在外表,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到行動,為父母醫治。

  另外我們也看到在湖北也有一個奇跡發生,這也是一個孝女感召的故事,這是在二00四年在武漢晚報上面所刊載的一個故事,真人真事。這是有一個聾啞人,姓謝,他因為在年輕的時候由於藥物中毒,導致自己聾啞,所以從幼年開始一直只能用手語跟外界來交流。後來他成家了,生了一個女兒,這個女兒後來長大考上湖北省的旅游學校。結果這個女兒非常的孝順,每天都花一個小時陪著她的老父親,幫助這位父親學講話。這個女兒很耐心,從拼音開始教起,慢慢的一點一點的來教他去發音。雖然聾啞人對於發音卷舌音特別不敏感,有時候翹舌音、平舌音都不分,所以很難發得准。但是這女兒她就用自己的手比作是舌頭來教他卷舌,而且很耐心的,用大的、誇張的口型來教導她自己的父親,一點點的為他講解發音的技巧。有時候當父親的自己都不想學了,都灰心喪氣學不下去,但是女兒這時候就哭,一個勁的哭,結果讓她父親非常感動,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講話。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十四年後,整整教了十四年,他的女兒每天教他一小時,結果後來這位聾啞的老父真的會講話。這也是在醫學史上是一個奇跡,成年的聾啞人還能夠通過訓練而能夠開口說話,這都是由於孝心的感召,所以病則致其憂真正落實到行動當中。

  我們繼續看下面一條,『喪則致其哀』,在唐玄宗注解裡面講,「擗踴哭泣,盡其哀情」。父母總有離開我們的一天,人生確實自古誰無死,如果父母過世,當然做兒女的是非常的哀痛。哀痛這是一種心情,因為孝子想到,從小到大自己蒙受父母的養育之恩,這個恩德比山高、比海深,自己長大了,就很想為父母做奉養來報恩,可是父母卻偏偏離我們而去,想要報恩也沒有機會,這是古德說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留,所以兒女當然非常的哀痛,哀痛到捶胸頓足的哭泣,擗踴,擗就是捶胸,踴就是頓足,這都是因為哀痛表現出來的樣子。整日的哭泣,這是盡其哀情,父母與兒女的情意,這是兒女有厚道的心。做人要有厚道,是知恩必報。古人心都很厚道,所以總想著要報恩,對我們恩德最大的就莫過於父母,所以當父母離開的時候,自自然然就表現出那種哀傷,吃不下飯,喝不下水,晚上也睡不好覺,因為他沒有心思去吃飯、喝水、睡眠,整日整夜的哭泣,這是他自然的那種情感流露。當然這種情形也不可以太長時間,所以《孝經》裡面最後一章,「喪親章」中給我們說明,這種哭泣,不吃飯、不喝水的,不能夠超過三天,因為超過三天身體就不行,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是孝之始也,雖然有哀痛,但是不可以超過三日,三日之後必定要吃飯、要喝水,要進入正常的生活,這是喪則致其哀。

  底下講到,『祭則致其嚴』,這是父母走了以後要祭祀父母,祭祀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在祭祀當中能夠莊嚴肅穆,表達自己對於父母、對於先人的那種恭敬心。唐玄宗在注解當中說到,「齋戒沐浴,明發不寐」,這是什麼意思?這是講到祭祀,父母從出殡之後,這是埋葬了,就要定期的祭祀。一般來講都要守孝三年,這三年當中,古人有的在父母陵墓旁邊,或者有的人在自己家裡,這三年之內也不去做官,也不搞任何享樂的生活,每日思念父母恩德,常想著自己如何報父母恩,要立德立身,不辜負父母對我的期望,常常做這個思惟,要三年。所謂《弟子規》講的,「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這是說到這三年當中我們不能夠有任何享受,即使是有喜事也沒有快樂,為什麼?因為心中有這種哀痛,常常的悲咽,悲咽就是哭泣,因為思念父母而有這種哀情。三年之後每一年都要有定期的祭祀,祭祀一般家族都有一個祠堂,祠堂就是祭祀的地方。從自己的始祖開始,每一家每一戶都有一個祖先,祖先,自己家有一個開始的祖先,叫始祖,到自己去世的父母,這每一位祖先都有立席的牌位,或者是有一個總的牌位。定期祭祀當中,一般我們講祭祀的日子有清明節、有中元節、有冬至節。清明一般講四月五號,一般人都掃墓,掃墓不是在祠堂當中祭祀,而是到父母的墓地那裡去祭祀。中元節,這是七月十五,農歷的七月十五,冬至節,這是年底。都是祭祀父母的日子,在祭祀當中追憶父母對我這一生養育之恩。

  父母上面還有父母,我們一代一代的祖先都對我有恩德,雖然我沒有見過這些祖先,但是他們的恩德、他們的福蔭讓我也能夠享受到,我之所以有今天,真的是祖宗之德,常常這麼個思惟方法,所以人心就厚道。所以古人講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能夠祭祀祖先,人心就厚道、就純樸。為什麼?你想想,祖先就好比是一棵樹的根本,我們的家族是一棵大樹,從祖先那裡長起來,這是有根本。常常我們想到根本,想到我今天之所以是枝繁葉茂,家族也是能夠這樣的昌盛,是因為有根,我們要報本反始,要回到根上來,祖先是我們的根,所以我們要給他們祭祀,這是一種報恩的思想。人能夠常常有這種報恩心,報本反始的心,這個德就厚,人心就樸實。所以人人都能如此,這民族也就能夠有福分。所以民德歸厚,整個民族來講,他們百姓的德行都變得很厚道,有厚道這個德行就有福報,所以民族能夠長盛不衰。所以你看看中國人都講自己是炎黃子孫,這是想到我們整個民族最初的祖先,炎帝、黃帝,用他們兩位來做代表,我們講三皇五帝,用炎黃二帝來做代表,炎黃二帝之前還有伏羲氏,炎帝是神農氏,黃帝是軒轅氏,他們的祖先還有,最早的有記載的是伏羲氏,我們都給他立牌位,都祭祀他,你想想我們這個民族的民心多麼淳厚。所以中國,這中華民族,能夠綿延五千年長盛不衰,沒有說變得四分五裂,依然是維持大一統,這我們就想像到這是因為民族有根基,這個根基就是孝道的文化。百姓能夠有著報本反始的思想,能夠不忘祖先、不忘根本,所以它才能夠長盛不衰,而且是歷久彌新,這個是其他文明沒有的。我們通常講的四大文明古國,其他三個文明現在都沒有了,都衰敗了,只有中華文明你看到現在仍然有著強盛的生命力,原因真的是古聖先賢給我們留下的道統太好,讓我們能夠遵循孝道,祭祀祖先,不忘本。

  古人對祭祀這個禮非常的看重,這是因為對祖先真的有那分恭敬心。所以玄宗這裡講到,「齋戒沐浴,明發不寐」,這個齋戒是在祭祀之前提前三天就要齋戒沐浴,夫妻之間不能夠同房,這三天都要過著清淨的生活,身體清淨心裡才能夠清淨。所以齋戒是戒我們的身的行為,幫助我們心得清淨,沐浴是洗干淨我們的身體。古人,特別是北方,不是天天洗澡,在記載上有說到,一個月,我們說三十天,一般十天洗一次,從初一到初十,這第一個十天,叫做上浣,浣洗的浣,三點水一個完字,或者古字是三點水一個干字,這個浣就是洗浴,叫上浣,第二個十天叫中浣,第三個十天叫下浣,上中下這三旬,只洗這三次。當然在沐浴的時候同時也就換洗衣服,而在祭祀的時候必定也要沐浴。所以平時不是沐浴的日子,為了祭祀也要沐浴,這都是表示恭敬。明發不寐,這個明發,這是講到整個晚上,祭祀之前,從晚上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天亮,這叫明發,都不睡覺,這是保持自己的那種清淨恭敬的心理,因為人一睡覺難免就會怠慢,就會放逸。古人你看,為了祭祀,能夠做出這樣的一種行為,這是表示對祖宗的恭敬。這種恭敬完全出自赤誠的孝心,在父母在世的時候,我們是以這種赤誠的孝心對父母,父母走了以後,我們赤誠的孝心仍然不改變,像周文王對他的父親一樣,所謂「事死者,如事生」。所以文王有這樣的聖德,才感得周朝基業能夠綿延八百載而不衰,有這樣的厚福才有這樣長久的家業。

  底下經文當中說到,『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這講到五者,就是前面說到的,孝子之事親有五個方面,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你看這五個方面都講到一個「致」字,致敬、致樂、致憂、致哀、致嚴,這個致字就是盡,盡心盡力的意思,如果不能夠盡心盡力,這個誠心總少了一些。所以這五者,五個各方面都要盡力的去做到,能夠盡力的做到才能夠稱為「事親」,侍奉雙親。所以一個孝子侍奉雙親,他要真正有這分赤誠的孝心,自然他在這五個方面才能做到。如果這五個方面其中一個方面有缺失,「五者阙一」,這是唐玄宗講的,「則未為能」,這就是不能稱為事親。所以五者都要圓備,都要具足,才能夠稱為能事親。什麼叫做備?備是圓滿。事上如何圓滿?那是要我們心要圓滿,對待父母那個心真正是恭敬到極處,所以在事上也自自然然做到圓滿,這裡面沒有造作的成分,自然而然的,這是本性本善自然流露。這是講到孝子事親這五個方面。底下經文繼續說到:

  【事親者。居上不驕。】

  這是講到如何做一個真正事親的人還要講到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居上不驕』,第二個是「為下不亂」,第三是「在丑不爭」。我們看唐玄宗的注解,唐玄宗注解中說,「居上不驕,當莊敬以臨下也」,我們先看這一句。『事親者』,就是兒女,兒女是對父母盡孝的人。這裡講到三個等級的人物,一個是居上者,居上者是什麼人?是做領導的,地位很高的。譬如說經上講的孝子,所謂五等之孝,第一是天子,第二是諸侯,這些都屬於居上者。在一個國家來講,這是國家領導人,在一個企業來講,企業領導人,在一個團體,譬如說學校、機關單位等等,都有它的領導,這都屬於居上者。居上位的人最重要的品德是不驕傲,《禮記》上講「傲不可長」,即使我們有很好的德行、學問,也不可以有傲慢,因為當我們一傲慢的時候,這個德行就缺了,德行缺了學問也就不真實,所以我們要常常懷著謙卑恭敬之心。當莊敬以臨下也,這是對待下屬,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這個地位低的,在一個國家來講是下層的這些官員,在企業來講這是各部門的這些企業員工,在家裡,下面的晚輩,這都是下涵蓋的意思。做上位的就要以莊敬而臨之,莊是莊嚴,敬是尊敬,對待他們我們要莊嚴,對他們要恭敬,要懂得愛護、照顧他們,即使是對一個非常不起眼的人物,也要用平等的恭敬之心。

  孔子曾經說過,說「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這是講到如果人沒有恭敬之心,他即使是有像周公那樣的才華、周公那樣的外表,但是他驕傲而且吝啬,其余就不足去觀,不用看了,他的德行、學問必定是有限。周公是何許人?周公確實他的才華、學問真的是孔子最佩服的,而周公真的表現出那種莊敬、不驕。在記載中我們看到,周公他在吃著飯的時候,別人來拜訪他,有客人來了,他的飯還沒有吞下去,客人來了,他就馬上吐出來去接待客人,一點都沒有怠慢,飯雖然還沒有吃好,但是他以接待客人為重,客人走了以後再回來繼續吃飯,吃著吃著飯嚼在嘴裡又有個客人來了,他又把這個飯吐出來,因為如果你要吞下去時間還要更久一點,而且怕吃不好,對腸胃也消化不良,所以干脆就吐出來,又去接待客人,就這樣,一頓飯來了三個客人,他就「一飯三吐哺」。當他在洗頭的時候,古人頭發很長,周公把頭發剛剛洗好,還沒有來得及用布把它擦干,一般擦干之後把頭發卷到頭上是需要一定時間,這時候有人來了,結果周公來不及整好自己的頭發,就馬上拿著手挽住自己的頭發去會客,如是有三個人來訪,他的頭發就握著三次去見面,見客人。所以有句話稱為「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沐浴一次,三次要會客人,所以手握著頭發去見客人三次,吃一頓飯的工夫,三次把飯吐出來,為了接待客人。周公真的是厚德,多麼的謙虛,對人多麼的恭敬,雖然身居上位,周公是輔佐成王攝政,國家大權掌握在周公手裡,可是周公一點傲慢心都沒有,對於下人都是這樣的恭敬,這是我們要學習。

  因為如果生起傲慢,就會招致人不服,而且對人失禮,也會招致人的譏嫌、議論,小者他會批評你,也會批評你的父母,這是一般講說「這個人沒有家教,不懂禮節」,你看他這麼一說,沒有家教,把父母都給批評了,這是對我們父母不孝。所以我自己的行為要能夠為父母爭光,這才是有孝心。重者可能甚至上位不保,自古至今我們看到太多的案例,因為驕慢而導致自己最後身敗名裂,而導致家破人亡,這樣父母必定是極端的憂慮、傷心,所以這也是大不孝。我們看到像韓信這樣的人,韓信輔佐劉邦打敗項羽楚霸王奪得天下,韓信年輕的時候都能忍胯下之辱,一個地痞流氓來羞辱他,讓他從流氓的胯下,兩條腿胯下鑽過去,韓信就鑽過去,面不改色,這是能夠忍辱,我們說他應該是有這種謙虛的心,可是你看到他成名以後,功成名就,驕慢心也起來,甚至想自立為王,結果他的下場就被劉邦給收拾掉。這是歷史上講到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是劉邦的宰相,韓信就是蕭何舉薦給劉邦的。韓信一開始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蕭何看中了他,月下追韓信,韓信想走,結果蕭何把他追回來,推薦他給劉邦。後來蕭何看到韓信這個人傲慢心起來了,自己想當王,結果也把他給收拾掉。所以居上位的人一有驕慢,就是腐化、墮落的開始。為什麼人會傲慢?因為有了名聞利養,有了權勢,就以為自己了不起,好像高高在上,在人之上,生起傲慢心,人品就沒有了,人品沒有了,他的福分就大大減弱,這就對不起父母,讓父母蒙羞、受害。所以底下就講到「居上而驕則亡」,亡就是滅亡,自己身敗名裂,家破人亡,我們下面會說到。第二條:

  【為下不亂。】

  唐玄宗注解說,「當恭謹以奉上也」,為下者,這是居在下位的人,他們是臣子。譬如說是做臣民的,對於諸侯而言他是臣子,對於卿大夫來講他是家臣,像一個大家族裡面的僕人、傭人,一個企業有員工,這些都屬於在下位的人。在下位關鍵是『不亂』,「不亂」是不能夠有叛逆的這些念頭,更不可以有這些事情。要怎麼樣做?恭恭謹謹,恭就是恭敬,謹是謹慎,來侍奉自己的長上。就像過去三國時代諸葛亮一樣,諸葛亮他一生就是恭謹二字,每做一件事情都是三思而後行。他帶兵打仗都是非常謹慎,推行的政策也是很謹慎,因為稍不謹慎就可能會惹來災禍。所以諸葛亮一生沒有什麼破綻,沒有什麼漏洞,所以古人有一副對聯講,這是贊揚他的,說「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諸葛亮他這一生做到以恭謹之心來侍奉自己的國君,精忠報國,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負劉備三顧茅廬這種知遇之恩,這是古代聖人君子的那種情懷、那種品德。不亂不僅是我們行為、辦事、待人要有恭謹,實際上恭謹之心是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僅是對自己上位的人,長上。所以凡是做事情粗心大意、不恭敬、不謹慎,或者說是常常丟三落四,行為也放逸懶散,這些種種的缺點都屬於亂。亂是什麼?不正常的,不正常的言行這就是對父母的不孝,因為事親者他是不亂的,一切都是恭敬的。古德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人真正有一分誠敬之心,他就能夠獲得一分的福分,用這種福分來孝親事親,這是屬於盡孝。下面講到:

  【在丑不爭。】

  這個『丑』字在中國文字裡頭也有不少的含義,一般說「丑」是丑陋的意思,在這裡它是按照眾字的意思來講,說「丑,眾也」,在大眾當中,在丑不爭,就是在大眾,而這些大眾是屬於平民百姓,也是屬於地位比較卑賤的,古代的等級社會裡面他屬於下位、下級。所以講到三個方面是居上的,上位的人,還有為下的,這是講到臣子,在丑就是更加的普通和卑賤的這一類人。在大眾之中最關鍵的是不能夠爭,什麼叫爭?爭是競也,就是競爭,不要有競爭的意念。「當和順以從眾也」,這是跟大眾相處的時候要懂得恆順眾生,要懂得以和為貴,和順這就沒有斗爭、沒有競爭。真正聖賢君子,他們的品德就是無爭,真的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道德經》你看老子他說,「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天的道理是什麼?利而不害,只利益人而不害人。人之道?它是為而不爭,為是作為,為人服務、為社會做貢獻,但是絕不跟一切人競爭,以無爭的心、以禮讓的心來處眾,這是在丑不爭的意思。現代我們的教育體制因為受到西方人的影響,西方國家尤其是現在經濟思潮,大家都爭利,都搞競爭,企業與企業之間競爭,人與人之間要競爭,乃至國與國之間也要競爭。要知道要是有競爭的思想,競爭互相都要爭利,爭到最後就產生斗爭,大家就以兵戈相見,斗爭升級就是戰爭。所以戰爭,現在的戰爭很麻煩,不像古代常規戰爭,死的人有限,現在的戰爭那可是原子彈核武的戰爭、生化武器的戰爭,所以到最後戰爭就是導致世界末日。所以競爭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是末日,是死路一條。西方國家講的競爭是死路,不像我們傳統文化,中國人講的忍讓、禮讓、不爭。能夠禮讓,大家就和睦,能夠不爭,自然就不會有怨恨。《弟子規》上也有一條講到,「財物輕,怨何生」,現在人都爭財爭利,所以互相之間結怨的很多,真正把財物看淡,懂得讓利,這就自自然然就不會有那些怨恨發生。

  經營生意的、商業的這些企業家們,如果真正懂得這個不爭的道理,實際上活得也很自在,而且也不見得企業的利潤會降低。茂森曾經就聽到過在北京的一位企業家,他姓胡,胡小林,他過去經營當中有競爭的思想,他是一個賣爐子的公司,跟另外一個公司競爭市場,結果互相揭露對方的不是,譬如說有一次,當看到對方的公司制造的產品裡面有一個部分,爐子裡的部分沒有用金屬的,而是用塑料,結果就去揭發他,結果也導致對方公司報復,結果當胡總他的公司有問題的時候,對方公司也就不放過他,把他的這些問題、這些陰私都揭露出來,甚至放到網上告訴所有的消費者,你看互相的诋毀。《弟子規》上講「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把人家的短處都給揭露出來,這是引起怨恨。所以我如果不干這些事情,就不會跟人家結怨,我做了這些事情,自然就會導致別人的報復。結果後來這位胡總他學了《弟子規》,非常的難得,他把《弟子規》做為自己企業的規范,自己帶頭學,從上到下員工們一起學《弟子規》,要求員工們不要有競爭的思想,只是為大家服務。真正以一顆真誠的心為客戶著想、為客戶服務,反而使到客戶對他們產生信賴感,就是因為不爭,反而使大家信賴。結果自從學了《弟子規》以後,這位胡總在報告當中說到,他們的企業竟然盈利額增加很多,比過去用競爭的理念去經營企業要經營得更好。

  所以真正懂得聖賢之道的人他們不會爭,因為知道爭得來的其實也是你該有的,你不該有的你爭也不爭不到,所以何必要去爭?這時候君子樂得做君子,反而小人要爭,冤枉做小人,愈爭,爭到最後他沒有幸福、沒有快樂,而且到處樹敵。就像一些大富大貴的人,他們靠一些不良的手段發家,通過這種跟人家爭利,他是能夠發達,可是這種發達也是他命中本該有的,如果命裡沒有,他怎麼爭,用什麼方式,他也做不到。這個是在《了凡四訓》裡面我們看到,明朝的袁了凡先生,他是一位進士,在年輕的時候被一位算命的高人給他算定,這一生的命運、吉凶禍福,考試考第幾名,做什麼樣的官職,拿多少俸祿,命中無子,幾歲去世,都給他算定。結果真的他後來的路子完全按照這算命的人給他算定的來走,所以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爭得來的還是命中所有的。所以用這個爭來的這種方式其實得到的不是幸福、不是快樂,而是跟大眾有怨恨、有對立、有矛盾,最後甚至自己終日都活在惶恐當中。所以很有錢的人反而是他很孤獨、很寂寞,而且還很惶恐,常常擔心自己的錢被人拿走,而且常常擔心別人去綁架他、謀害他,因為他跟人家爭,他就怕人家跟他爭,他用不良手段爭來的,別人也是用這種不良手段去爭他的,這都是有因果報應。所以在丑要爭的話,最後就會導致斗爭到戰爭。後面講到,「在丑而爭則兵」,兵就是戰爭。所以夫子在這裡勸導我們,處眾不要有爭的思想。我們繼續看下面的經文:

  【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丑而爭則兵。】

  這裡所說的『居上』就是上位的人,如果是產生驕慢,他就最終會滅亡。不僅是對人,也對一個家庭、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道理。這個「居上」,對人而言,他是居於上位,有很高的名譽、很高的地位、很大的財富,如果是產生驕慢心,最終就會變得沒有德行,缺了德福報就喪失掉,最後就變得家破人亡,這是我們剛才舉到韓信的例子。一個家族也是如此,再大的家族都會有沒落的時分,如果是在旺盛的時期不懂得謙敬、不懂得布施行善,而生活得驕奢YIN逸,這個家族也會滅亡。《紅樓夢》小說裡面我們就看到,四大家族,賈、王、史、薛,最後都是滅亡,為什麼?因為驕,驕了以後就忽略去積福,福總是有享完的一天。國家也是如此,國力強盛的國家如果有驕慢,看不起小國,欺負別國,最終必定導致這個國家的消亡,這是古來看到歷史的朝代更替就是如此,朝代之所以被推翻,都是因為最後的那個皇帝驕慢,驕奢YIN逸導致的。現前我們看到,如果一個政黨、一個國家它會驕慢的話,它的前途也是會消亡。『為下而亂則刑』,這個「為下」,我們剛才講到的,居下位的人不能亂,要遵守著禮法,要恭謹的來侍奉長上,如果不能夠恭謹辦事而亂了,亂了以後就會有刑罰相加,這個「刑」就是會有刑罰的。最明顯的,如果是犯了法律,遭到法律的制裁,如果在一個企業當中員工違反了企業的規定,這也就遭到企業的懲處、責罰。所以為下最重要的就是有這種恭恭敬敬、謹謹慎慎的心。

  『在丑而爭』,如果是在處眾的時候去跟人競爭,跟人家爭斗,最後就導致兵刃相加。這個『兵』就是兵器,古代這個兵講的是兵器,這些刀、箭,現在我們就可以說是戰爭。所以競爭升級就導致斗爭,斗爭這是小范圍的,譬如說一個人在社會上他跟人家爭斗,如果遇到對方心懷怨恨,可能他會雇用一些黑社會的團體他來加害於你,這就是有兵刃相加,會引來殺身之禍。如果是國家,國家與國家之間要爭,爭到最後就變成戰爭。所以如果是爭石油的,就變成石油戰爭,爭資源、爭土地,我們看到二戰時期日本的法西斯他們就是這樣去掠奪,所以他們得到就是所有國家的痛恨,國家形成聯盟來對他進行反擊,最後他的結果就是一敗塗地。所以處眾,就是跟別人相處,或者國與國之間,跟別國相處,不可以用爭,應該用讓。真正能夠禮讓能夠得民心,國家能夠真心的幫助別人,自然也就感得其他國家會真心的幫助我們。我們看到像我們中國五一二大地震當中,這是一國有難,結果很多國家在短短三天之內就有幾十個國家伸出援手,或者是傳來吊唁,安慰、慰問災區的災民。這都是用一種仁愛的心對別的國家,招感得來的別國對自己的這種真心、真誠。如果這三種,「居上而驕,為下而亂,在丑而爭」,如果是犯了,這是講到下面說的:

  【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這個『養』是讀去聲第四聲,這是如果居上而驕、為下而亂、在丑而爭這三種毛病不能夠去除,即使是每天用『三牲』供養,「三牲」是什麼?三牲,唐玄宗注解說「太牢也」,太牢就是牛、羊、豕三牲,三種畜生。在古代來講這三種是很好的食物,在古代吃肉的機會少,能夠吃上牛肉、羊肉、豬肉這就是很難得的,所以用三牲比喻對父母那種在物質上豐厚的供養。所以用豬、羊、牛這三種肉的供養,即使是每天用這麼好的物質來供養父母,但是卻在這三者上做得不好,這也叫做不孝,為什麼?因為居上而驕的話,在上位的人如果驕慢,他就會亡身、亡家、亡國,那怎麼能夠稱得上對父母盡孝?為下而亂的,這是在下位的人,如果是他不能夠恭謹辦事,他違法亂紀,自然遭到刑罰和懲處,這也是對父母不孝。

  下面一章特別講到「五刑章」,就是講到這種古代的刑罰,刑罰把自己的身體都傷害。《孝經》上講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這裡講孝以不毀為先,這就是孝之始也的意思。不毀是不能毀傷自己的身體,受到刑罰,這對身體有毀傷。如果居上而驕,自己身體也被殺害,這是亡身,這也是毀傷。在丑而爭則兵,兵刃相加,這也是對身體的傷害,怎麼能稱為孝?不僅毀壞身體,也毀壞自己的家業,毀壞如果是對國家而言,毀壞國家的社稷、主權,這是對國家、祖宗的不孝。所以唐玄宗這裡說的,「言上三事皆可亡身,而不除之,雖日致太牢之養,固非孝也」。這是講到上面的三種事情,居上而驕、為下而亂、在丑而爭,都能夠使自己亡身,對國家而言就可能會亡國,對企業而言這個企業可能會破產,對待家、對待團體這個都是適用的。所以如果不能夠避免這三種事情,即使是對自己的父母每天用很好的物質生活,三牲供養,也叫做不孝。

  父母心心掛念的是兒女的身體、是兒女的事業,乃至自己的後代,如果我們因為驕慢,或者不恭謹,或者跟人家去爭斗,而導致自己亡身,或者導致自己家沒落,後代斷絕,這都屬於大不孝。尤其是後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後代是需要我們有身體保存綿延下去。不僅是有子、有孫、有後代這些身體這叫有後,更重要的是家道、家風、家規能夠承傳下去,家業也能承傳下去。所以要承傳家風、家道、家規、家業,最重要的是要有德,如果是驕了,如果是亂了,如果是爭了,這都是壞德、敗德的。因此我們能曉得為什麼中華文化裡面這麼強調要謙卑、要恭謹、要忍讓,這個是保存一個家的家業最重要的品德,從《孝經》裡面我們能看得到。所以人只有修養品德,他才能夠真正的盡孝,而盡孝也就是將自己的品德修至圓滿。所以《孝經.開宗明義》就說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能夠這樣修德、立身、行道,使到自己有後世得到大家的尊重,有這種名望,能夠顯耀自己的父母,這就是大孝,這是至孝。所以中華民族,我們做為炎黃子孫,要常常想到,不僅是現前父母我們要盡孝,更重要的,還要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這種家風。修德立身是每一個人、每一個炎黃子孫應該做的。

  我自己想到在學習孝道方面,最初在我十一歲的時候,我母親教導我《孝經》,教導我學習孝道,我就是讀到這一段,這是「紀孝行章」的五事供養,「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當時我印象也很深刻,也是在母親的帶動下學習孝道,在家裡學習對父母的恭敬。我記得我在小學三年級就能夠學會做飯,有一天當父母回到家裡的時候,看到滿桌子已經擺上飯菜,我已經站在門口等待父母回來,跟父母鞠躬,然後請父母上座吃飯,學著「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當我父親有病的時候,他有一次患腦瘤,要動手術,當時我在美國大學教書,特地就從美國趕回來,為我父親找到廣州市最好的外科醫生為他做手術。當時我還記得在他手術房的門口一直念著觀世音菩薩,祈求菩薩降福給父親。手術也做得很成功,而且醫生也很驚訝,說他這樣的腫瘤,因為生在腦腔的中部,腦室中部,很難動手術的,也不知為什麼,做手術也做得特別順利,現在恢復的都很好。

  「喪則致其哀」這方面,我的外祖母她是八十四歲離開的,當時我的母親帶領我為老人家守夜送終,我們給她做臨終關懷,給她念佛,一直從她斷氣的那時候一直念佛念到第二天,一天一夜。她走了以後,母親跟我就一起發心吃長素,《弟子規》上講的,要「居處變,酒肉絕」,就是把享受要斷除,結果我跟我母親發心吃素,本來是吃素四十九天,結果一吃完之後,一直吃到現在,到現在已經十五年,還繼續保持著吃素。而每年我母親帶著我必定是春天清明時節和冬至都祭祀父母,就是我母親的父母、祖先和我自己父親這邊的祖先。每次祭祀的時候都供上供品,自己穿著得很肅穆,而且為祖先讀誦傳統文化的經典,自己思惟自己這一年當中德行到底能不能夠對得起祖先,我們家裡面都有這種傳統。現在學了傳統文化,遇到明師,我們的師長淨空老教授,他啟發我們要把心量擴大,不要只是想著自己一個小家,要想到一個大家。中華民族是個大家,我們要常常想到替我們這個中華民族大家盡孝,所以立德立身這就是最重要。我們現在看到中華的傳統文化到現在是非常衰微,為什麼?因為真正在傳統文化當中成就的人少,傳統文化三家裡面儒釋道三家都少了。儒裡面的大儒、聖賢君子少了,道家裡面的高道也少了,佛家裡面真正成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開悟證果的人也少了。現在要拯救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力行,自己能夠從不驕、從謙卑、忍讓、從不亂、從恭謹下手,從不爭、忍讓,從這些品德去修養,來為往聖繼絕學,把傳統文化扶植起來,復興起來。這是我們,尤其是年輕人,有這種志願是應該要去做的,這個是比自己在這世間上得到一些富貴、名利來孝養父母更為重要,因為這是大孝顯親,以自己真實的品德、學問、德行,讓父母得到榮耀。哪怕是不能夠對父母有三牲之養,有很好的物質生活的供養,讓父母能夠得到小康的水平,他們能夠心裡安樂,知道自己兒女在做很重要的復興民族文化的事業,所以父母心裡高興。看到兒女有德行,又能夠增長學問,這是父母最歡喜的。

  所以我自己也很感恩我的母親,她能夠成全我這種心願,雖然原來在昆士蘭大學也做到終身教授,本來是可以給父母日用三牲之養,很好的物質生活,但是父母知道我有這種願心,希望能夠效法古人「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有一點這種心願,父母就成全我們,寧願自己吃穿用度上節儉一點,而希望我們能夠在道德、學問上能夠得以成長。所以我母親就帶著我,在呈交昆士蘭大學的辭職函以後,帶著我到我們的師長淨空老教授門下拜師求學。而且我母親獻上一點束修之禮,跟師長說,現在我這兒子就送給您來調教,日後希望他也能夠效法您一樣,真正為社會、為眾生啟發大眾覺悟做出貢獻。當時我自己也非常的感動,也非常感恩,我母親不是想著自己的名聞利養、生活享受,辛辛苦苦培育三十多年的兒子,一個獨生子,她能夠毅然把他捐獻出來,為社會、為眾生做一點事情。所以讀到《孝經》,假如我們不能夠好好的修養自己的德行,增長學問,那真的是大不孝,即使是能夠在德行、學問上有所進步,也不可以有絲毫的驕慢。因為《孝經》上講的,「驕則亡」,一驕傲,道業就要被損壞,德行就虧缺,這就對不起父母。所以《孝經》上講的這個我們要常常反省,回饋到自己的身上,檢點自己,在自己的角色上面去認真的力行、落實。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此地。有講得不妥當的地方,還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四集)  2008/7/14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14

 

上一篇:拉薩迎來薩噶達瓦節 信眾戒葷素餐館生意好
下一篇: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五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