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地藏菩薩自己修行的方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淨空法師:地藏菩薩自己修行的方法
摘自淨空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講記》
【此是地藏自修之法。】
他給我們指出,地藏菩薩自己修行的方法。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觀世音菩薩自修的方法,楞嚴會上“耳根圓通章”,說明觀世音自己修行的方法。他用那個方法的原理,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我們在這個地方看到地藏菩薩修行的方法,也不離“奢摩他、毗婆捨那”這一個指導原則。
【復令一切修之。】
在經上他自己用這個方法修行,也教導一切眾生來修學。菩薩教導我們的都是原理原則,這些原理原則可以運用在一切法門裡面,我們念佛法門也不例外。所以念佛法門,懂得這個原理,我們念佛的功夫很容易得力,自己真的得受用。現前得自在安樂,煩惱輕、智慧長,這是你功夫真正得力;禅悅、法喜就現前,這是真正的享受。地藏菩薩教我們“修之”,哪些地方教我們?
【觀惑業苦三障,皆此心似境,都如幻化,更何有生死流轉。】
《地藏經》裡面,將“惑業苦”這三個字說得很詳細;起惑、造業、受報三品經文。我們平常念,不懂得作觀,也就是說我們念是白念了。你念了之後,你有沒有能真正體會到、發現到,“惑業苦”從哪兒來的?什麼原因來的?能這麼樣一問,再細心一觀察,你就曉得惑業苦是心的相似境界,不是真的。相似境是什麼?唯識所變,都是夢幻泡影,惑也是的,業也是的,苦也是的。你把真相看清楚,生死流轉就沒有了,只要你把真相看清楚,決定沒有生死流轉,決定沒有生死輪回。惑業苦的相有沒有?相有;相有不礙事,《華嚴經》上講的“事事無礙”。為什麼?因為它那個相不是真的,真的就礙事。它不是真的,它是夢幻泡影,你就入無障礙的法界。無障礙的法界裡面,生死流轉的事就沒有了,所以說“了生死”。“了”是什麼意思?明了。“脫”是什麼?脫就是放下,放下我們從前對於生死錯誤的觀念、錯誤的執著,那種恐怖憂患全都沒有了。了是明了,真正的覺悟。下面:
【止觀雲: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此即地藏本願之法也。】
什麼叫“發大心”?他的小注講要發“上求下化”之心;也就是佛家常講的“發菩提心”。菩提心,我們講得最具體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的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發這個心。你能發這個心,這個心是個動力,推動你勇猛精進。要知道世間人,每天你看他很勤快的去工作,工作那麼認真、那麼努力,什麼力量推動他的?名利,名利在推動。如果干這個事情沒有名又沒有利,他就不干了,我干這個干什麼?諸佛菩薩干這些事情,既不求名又不求利,什麼力量推動他?菩提心推動他,願力在推動他。發跟諸佛菩薩一樣普度眾生,“度”用現在的話來說,沒有條件的協助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度就是協助、幫助;也就是現在一般人講的“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度就是這個意思。沒有任何條件,而且是義務的,不求報酬的,求報酬的不叫做度。不求報酬,義務為社會、為人民、為眾生服務,這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
可是你要想達到這個目的,你必須有能力。我有這個心,我有這個願,可是我沒有能力;你這個願是空願,你這個願不能落實。所以這個願力在推動你,你必須先成就你自己的德行、能力,然後你這個願才能兌現。成就德行一定要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是成就你的能力;有德行、有能力,你的願才能圓滿。為什麼那麼認真去斷煩惱?那麼認真去學法門?第一條在推動你。我們今天學道、學佛不能成就,功夫不得力,第一個因素是什麼?沒有服務眾生的願望,所以沒有動力,學東西懶惰。真正有這個願望,他學東西日夜都不會罷休,他真干。為什麼?這麼多眾生受苦受難,等著我去幫助,我早一天成就,他們早一天離苦;我晚一天成就,他們多吃一天苦,這叫菩提心。
成就德行非常重要,德行是自己不會墮落,然後才能夠幫助別人。如果沒有德行,有能力,他去幫助別人,去度眾生,結果怎麼樣?被眾生度去了;很多,自古以來都有。法師去為眾生講經說法,最後還俗,就結婚了,又退轉了,那是自己沒有德行,煩惱現前,貪瞋癡愛還有,就會被人家度跑了。所以一定要先成就德行,先斷煩惱,再學法門,才能保證你自己不退轉,這個很重要很重要。佛在經上常講,自己沒有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就說的這個。縱然表面上你沒有還俗,你還是法師身分,你的貪瞋癡慢沒有斷除,自私自利沒有斷掉,來生墮阿鼻地獄。“地獄門前僧道多”,都是疏忽了斷煩惱,重視學法門,會犯這種大錯誤。我們這裡不能不警惕自己,一定要重視德行的成就,德行的成就超過學術上的成就。
今天世界這麼亂,亂到這個樣子,你說沒有聰明人嗎?聰明人太多了,干什麼?天天造原子彈。最聰明的人,尖端的科學家,天天造殺人的武器,造到最後恨不得把全世界的人都殺光,尖端科技人才。如果真正有德行的人不干這個事情,你給我再高的地位,你給我再多的財富,我也絕對不會干這個事情。所以從這個地方,你想到佛菩薩教誨,他們是怎麼樣用心,真的是真善美慧。今天世間人教學,這四個字都沒有,所發展的是世智辯聰。物質文明愈是往上提升,道德完全沒有了,人過的生活非常痛苦,這是我們要明了、要覺悟。
……
【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
這是地藏本願之法,這幾句話是我們修學最好的綱領。“發大心”,就是發菩提心,昨天跟諸位細說過,大心不發,決定不能成就。大乘密教為什麼成就那麼樣的快速?尤其是佛法裡面的圓頓大法,它沒有別的,就是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我們本來的心量。現在我們心量變成這麼小,佛常講我們迷了,迷了什麼?就是迷了自性,迷了自己原本的心量,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什麼叫“大行”?心量大,“行”就大。下面幾個“大”,都在這個大心。你心量小,修六度萬行是小行;心量大,就是修三皈五戒都是大行。由此可知,大小不在行、不在果,也不在處,純粹是在大心。諸佛如來他們心量上絲毫障礙都沒有,所以他的心量就是虛空法界,他念的是虛空法界,想的是虛空法界,見的是虛空法界,這叫“發大心”。大心一發,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無條件的服務,無條件的幫助,而無一不是盡心盡力,所以才能夠修大行。
這個地方,“大行”裡面提出兩個綱領:“牢強精進,止惡行善”。實在講,這兩句把行門全包括盡了。牢強精進是善根,止惡行善是善行。菩薩善根唯一精進,為什麼?菩薩世法裡面三善根他都具足。不貪、不瞋、不癡,這是三善根,他要圓滿菩提完全靠精進,不斷的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精”是精純,精純就在大心上,唯有大心才能夠精純;大心無私,大心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妄想,所以精。任何一法都精,都是純而不雜,八萬四千法門,修學任何一法都能得無上正等正覺,都能成就圓滿菩提,所以才真正顯示出“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個地方說的法門平等,不僅僅是說佛法,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你真正是發大心,那就可以說,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沒有發大心,那就是說,哪一法是佛法?如果你的心還是自私自利,說實在話,沒有一法是佛法。天天念《地藏經》,天天念《華嚴經》,還是自私自利,《華嚴》、《地藏》不是佛法。
……
不修大行,怎麼能“感大果”?這個地方大果是“感生梵天,妙報悅心”,感生梵天是六道裡面的大果,妙報悅心是出世間的大果,小注注得不錯。大心發了,也修大行,但是智慧沒開,感得果報是六道裡面的大果,生大梵天。如果智慧開了,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那是妙報悅心。妙報是一真法界,《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淨土經裡面講的極樂世界,那是妙報;悅心就是自在、極樂。
……
什麼是大心?什麼是大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就是大行。你實在不懂,你就依照佛所講的這些條目:五戒、十善、六度、普賢菩薩十願,這就是具體給你說出來。
……
“裂大網”,“網”是比喻,羅網,魚在羅網裡面出不來很可憐,如何把這個網把它裂開。由此這個網是代表:因地上講代表煩惱,煩惱是網;果上講是六道、十法界。六道、十法界是網,我們什麼時候能出得去?這個注子好,“經論開人眼目”,這是破迷開悟。迷是網,要靠佛的經論,所以佛經論稱為法寶。諸位要知道,佛陀在世,世間有佛寶,佛不在世,佛寶沒有了。佛不在世靠什麼?靠法寶,所以四依法裡面教我們“依法不依人”。
……
第二句說“融通解結出籠”,這從修行上說。修行上諸位要注意“融通”,融是圓融,通是通達,沒障礙了。我們今天出不了籠,解不了結,出不了籠,籠就是六道。什麼原因?我們不能圓融,我們處處都走不通,不通就是有障礙。結是煩惱,煩惱這個結沒有辦法解開;諸位要知道,融通就解開,這樣才能夠裂大網。這個網真大,無始劫來生生世世我們都沒有辦法出離,都在這個牢籠之中。
“歸大處”,“大處”是什麼地方?大處是法界,大處是盡虛空遍法界,這是大處。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是一個自性土,這才是真正的大處。自性土遍虛空法界,在佛法裡面講,諸佛果地上的報土,實報莊嚴土;諸位要曉得,實報莊嚴土是真正大處。大家都曉得,佛法裡面講四土,凡聖同居土不是大處,方便有余土也不是大處。實報土裡頭沒有界限、沒有分別,不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實報土,不是極樂世界的實報土,這個話講不通。實報土裡頭沒有界限,是一個;釋迦牟尼佛的實報土就是阿彌陀佛的實報土,阿彌陀佛的實報土就是毘盧遮那的實報土,實報土是大處。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確確實實不是極樂世界的方便有余土,那個不是,那是地區的;但是講到實報,實報是共通的,就沒有了,實報是大處。凡聖同居土,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跟他方諸佛的凡聖同居土不一樣,那真的是不相同。那是小處,不是大處,大處就一樣,界限沒有了,小處有界限。常寂光土那就不必說了,常寂光土講的是理,那是理上的大土,實報莊嚴土是事上的大土,理事不二。所以生實報莊嚴土就證得清淨法身,等虛空遍法界,這叫“歸大處”。這是地藏本願,也是一切諸佛菩薩的本願,在此地以地藏為代表。所以青蓮法師把這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把它判作圓頓大法。圓人說法,無法不圓。
|
|
|
|
|
|
上一篇:淨空法師:要想消業障,說難不難,說易不易
下一篇:淨空法師:沒有過失,為什麼還遭這種羞辱?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