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家長也需要榜樣
添添媽很難忘去年兒子的家長會,因為那次的家長會,班主任邀請她和兒子班裡另外一名同學的家長作為班裡的家長代表,分享各自的家庭教育經驗。“為了准備家長會上的演講,我緊張了好長一段時間,講話稿寫了又改,改了又寫,前前後後改了八遍才滿意。不過真正上台演講的時候,我沒有完全按照講稿來念,而是臨場又發揮了很多。”
家長會後,添添媽忽然多了很多“粉絲”,家長們都圍著她提問,因為她演講的內容家長們都很感興趣———“和孩子交朋友,但不做無原則的朋友”。添添媽把自己和兒子交友的過程與家長們分享,她道出了其中的不易:和孩子做朋友沒可能,媽媽始終是媽媽,兒子始終是兒子。但她經過認真思考後,決定在和孩子的相處中小心翼翼地把握一個尺度:做朋友,但不做無原則性的朋友。“大的方向由我來決定,小的事情我尊重他,和他瘋瘋鬧鬧沒問題,從一起玩鬧的過程中我知道了他的很多想法,他很喜歡和我聊天,每晚睡覺前都會聊上十幾分鐘才睡覺。”
添添媽一開始以為自己演講的話題很微不足道,但沒想到在家長們中間產生了共鳴,他們紛紛吐槽自己與孩子難成朋友,而添添媽的理念和方法很值得他們借鑒。“這之後,我覺得學校應該多給家長們一個溝通交流的機會,畢竟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一位家長都會遇到困惑,而同齡的家長一起探討、一起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困惑,這比看書有用多了。”
家長學校 陪孩子一起成長
新快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現在越來越多學校開始重視家校互建。“因為只有家庭和學校教育配合得好,我們的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好。”廣大附中德育處主任黃翠婉說,以往的家長會,學校都只是單純地給家長匯報孩子的成績,或者在家長面前“告孩子的狀”,“越來越多的家長覺得這樣的家長會索然無味,於是就建議我們邀請專家在家長會上做家庭教育的講座。”
廣大附中開始嘗試著在家長會上邀請教育專家給家長做家庭教育的講座。首次講座,專家對每一個年齡層次孩子會出現的行為進行了分析,並且告訴家長該如何應對、如何與孩子進行正確的溝通。“第一次講座就獲得了家長的好評,家長們明顯比以前開家長會態度積極了許多。”從那以後,學校也意識到家長非常需要學習家庭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於是就籌劃建立了家長學校,每個學期定期開展家庭教育講座、組織親子活動。
華南師大附中去年成立的“家長義工團”也是應家長的要求成立的,“家長們特別希望為孩子做些什麼,他們建議學校的家長會應該舉行家庭教育的專題講座,讓專業的老師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提升高中學生的學習動力等。家長會的主題也是義工團的家長在會議上倡議的。”華南師大附中心理老師李之寧說,家長非常迫切地想要學校給出專業的家庭教育的建議,以便更好地配合學校一起把孩子教育好。
4月27日,李之寧應家長的要求,在家長會當天舉辦了主題為《激發動力 共同成長》親子教育講座,能容納350人的階梯教室被家長圍得水洩不通。講座結束後,家長們還把此次講座的內容轉發到各個家長群與其他家長分享。李之寧說:“家長的支持讓學校覺得類似的講座應該常辦,要爭取每個月有一次,家長自願參加,互相交流教育經驗,或者與學校一起探討如何教育好孩子。”
除了定期舉辦活動外,在家長的要求下,廣大附中組織了一大批高校教育專家以及學校裡出色的家長一起編寫了《與孩子一起成長》這本學校內部的家庭教育教材。黃翠婉說:“因為每次學校的講座或者親子活動家長都不一定能來參加,但教材家長可以隨時翻看。”
三類困惑 解惑需家校配合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惑?黃翠婉和李之寧認為,普遍來說,家長對於以下三個問題感到十分困惑:一是孩子叛逆,家長沒辦法。比如孩子沉迷游戲,家長很難與孩子成為朋友等;二是孩子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很焦急。主要是因為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很想在學習上幫孩子,但總是愛莫能助;三是孩子或多或少有心理問題。如今越來越多孩子心理脆弱,易暴躁,畢業班學生普遍焦慮,並且性格發展失調,比如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等。
“孩子出現以上這些問題,家長其實第一個求助的都是老師,而老師有時候因為年輕或者經驗不足,不能給家長提供適當的幫助。所以既然家長這麼信任學校,學校就應該有義務為家長提供中肯的建議,幫家長解決孩子的問題。”黃翠婉說。
李之寧指出,家長其實特別想有組織並且系統地學習一些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學校應該為這些好學的家長提供一個機會和平台,因為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唯分數論咔嚓掉了家校聯誼
《畢業生》:學校會定期開展家庭教育的講座嗎?
果果媽:幼兒園不定期有,一年一次的頻率吧。我參加過一次,一般是針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生長發育的特點講一些案例,教家長怎麼做,然後也有家長提問。有些幼兒園定期有家長沙龍,會聊一些家庭教育的問題和困惑。
氹氹轉:現在學校裡單純的教育講座越來越少了,學校都唯分數論了。個人感覺前幾年未課改時,學校的教學壓力沒那麼大,老師還能騰出時間來開開主題班會、搞搞家校聯誼等,現在幾乎沒這類活動了。
分享活動普遍受歡迎
《畢業生》:家長歡迎學校舉辦家庭教育講座之類的活動麼?
兔子:現在開家長會時,老師會請兩位家長代表發言,說說各自的教育體會。這個做法普遍受大家的歡迎,因為談的是同齡、同班孩子的事,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利於家長從中學習到相關的經驗。
氹氹轉:參加過孩子的義賣會(純手工制品的)和白雲山家庭日步行演出,通過和孩子的同學及其家長一起參加活動,彼此了解更深入了,關系也更融洽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覺自己的心年輕了許多,對孩子的世界也了解了更多。
果果媽:其實家長們一起去玩玩,一起聊聊天也挺好的,現在的孩子大多沒有兄弟姐妹,所以有機會一起集體活動我都支持。
兔子:兒子班上的家長都很熱心,每次組織活動都有超過1/3的家長參加,有次竟然來了大半個班,這次六一兒童節又組織去清遠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