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布施時的心態決定所得福報多少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空法師:布施時的心態決定所得福報多少

 

【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

這一句是講能布施的人,發心布施有這麼多人,他們的身分、地位、福報都不相等,但是都能發心修布施,布施所得的福完全看布施人的心態,決不是他的地位高下,得的福報大小,與他地位高下不相干,與他的財力物力也不相干。關系在他發心,他是不是真誠心,是不是圓滿的心,是不是真的盡心盡力,福報大小從這個地方結,可見得修無量無邊的福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分,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下面是他布施的對象:

【見諸老病及生產婦女。若一念間,具大慈心。】

關鍵就在“大慈心”,大慈心是佛心,法身大士的心態,這不是普通人,沒有條件的,看到了一定幫助。

【布施醫藥、飲食、臥具,使令安樂。】

看他有苦難,立刻就伸出援手就去幫助他。……佛在此地勸勉我們對這些苦難,迫切需要幫忙的這些眾生,要布施醫藥、飲食、臥具,他迫切需要,你要能照顧到,目的“使令安樂”,得到他身心平安,讓他離苦得樂。請看下面經文:

【如是福利,最不思議。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畢竟成佛,永不墮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

這一段經文是說你所布施得的果報,布施是福德之因,三業都要知道修學。心裡面常常存布施意念,剛才說就是服務眾生,我們這樣子說法大家好懂,念念有服務眾生的心願,這是你心布施;時常以言詞來勸別人,服務社會、服務人民,這是你口布施;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實實在在做到,就自己的工作崗位,就自己現前生活的方式,要做出利益社會利益眾生,這是你身行布施,你一定得福。財布施,財有內財、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內財是我身體,我以我身體、以我的勞力來為大家服務,這是內財布施,得財富,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是以我的智慧、以我的技術能力幫助別人,果報是聰明智慧;無畏布施是讓大眾身心安穩,離開恐怖、離開憂慮煩惱,果報得健康長壽;這個樣你的福報才圓滿,你在一生生活當中物質生活不缺乏,不必太多,不缺乏就好,就很圓滿;衣食足、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這個人福報才是圓滿的。我們今天看到這個世間,有很多有財富的人沒有智慧,愚癡,他真有財富。又看到有智慧的人、很聰明的人,身體不好,多災多病,這是什麼?他前生沒有修無畏布施,常常傷害一切眾生,得的多災多病。他說:我沒有害眾生;沒有害眾生,每一天吃眾生肉,這個事情就麻煩了。……

這是教導我們怎樣修布施、怎樣修福,修布施就是修福,你能夠這樣修學,這樣修布施,果報是“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淨居天是四禅天,這個地位高,得這樣的果報。果報之根源都在發心,你懂得發心,你就相信佛講的果報是真實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你心念所轉,前面因裡面,修因裡面,最重要大慈心,你才能得這個果報。如果你是愛緣慈、眾生緣慈,那個果報就沒有這麼大,這是如佛菩薩一樣大慈大悲,果報不可思議。一百劫時間,這麼長的時間,你作大梵天王,這是色界天。“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大梵天王,淨居天主的福報享盡,享盡了就往下墮落,但是他還有余福,那個福雖然到不了色界天,欲界天,在欲界天裡面再享福。“畢竟成佛,永不墮惡道”,‘畢竟成佛’是說,阿賴耶識種下的金剛種子不會壞,如果遇到殊勝的因緣,殊勝之緣就跟善導大師所講的‘遇緣不同’,他要是遇到大乘佛法,遇到淨土法門,以他的善根福德再加上因緣,他決定往生不退成佛,那就永不墮惡道,生到西方世界當然不聞苦聲。這一段是說他們的果報。……

所以修布施是同樣一個事情,果報大小,這個品的品題就‘較量福報’,都在你的心,都在你的量;你的心量大,一念大慈悲心,那個心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小小布施之福,被心量擴大了,畢竟成佛,所以那個回向就是大,心量就大了。我們為什麼不用大心量?要學習用大心量,那你一切都大,毫發之善都變成虛空法界的果報。我們在《華嚴經》上學了拓開心量,佛在這一會當中也教我們拓開心量,所以這一部經跟《華嚴經》無二無別,同一個境界。拓開心量為一切眾生服務,即使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也會非常歡喜、非常高興,我為一切眾生得福、離苦得樂而犧牲,我多快樂、多值得!決定不為自己絲毫的貪欲,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這才是真正實踐佛陀對我們的教誨。

(摘自淨空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義》)

 

上一篇:蔡禮旭:懂得捨財作福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佛菩薩能代替我們受苦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