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早餐開示—心量大,成就大 (共一集) 1998/10/27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20-013-1027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
剛才我看到同學們在看李木源居士的報告。他這個錄相帶一共有兩個,四個小時,希望大家多看,看一遍、兩遍決定不夠,至少要連續看二、三十遍,你的印象就深刻。當你自己護持道場,弘法利生,或者是自己修學,才能夠真正得到受用。世法、佛法成就第一個因素,就是不斷的薰修,希望我們都能明白這個道理,認真努力,所謂一門深入,我們才能夠在短時間當中得到成就。
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時代災難很多,這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天災人禍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這決定不是好現象。社會秩序亂,將來比現在還要亂,真正應了古人所說的一句話,一代不如一代。我們年歲大一點的同修,可以回憶一下五十年前那個社會是什麼樣子。雖然是在戰亂之中,那個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人民生活非常辛苦,可是社會安定。戰亂當中,只要不是直接的戰場,都很安定。三十年前,這個社會也算不錯,人情味都很濃厚。可是今天社會是什麼心態?這樣往下發展,將來社會是什麼樣子?如果多想想,不能不憂心忡忡。人也應當有憂患的意識,我們如何生活下去,如何面對現實,我們沒有辦法逃避現實,只有面對現實。
在亂世當中怎樣保持自己的安定,這一點非常重要,這也是古人所講的,真實的學問。學問,不一定是從學校讀書而得來的,真正的學問都是從生活經驗裡面領會到的,而且這個事情還不是難事情。世出世間聖賢教導我們「置心一處,無事不辦」;換句話說,專一,專精,你就能成就。專一、專精在佛法裡面講就是禅定,定能生慧,慧能解決問題。只要我們方法用對了,一定會開智慧,而且時間不會算很長。我自己一生,學校教育受的不多,這因為戰亂的關系,家庭環境清寒,那個時候念書還要繳學費,繳不起學費就失學了,我十四歲失學。在那種困苦生活狀況之下,所以雖然是很年輕,會在樹邊、河下去想,想了許許多多的問題。我也喜歡讀書,到哪裡去讀書?找圖書館,在圖書館裡面借書來讀。我讀的范圍很廣,所以一般常識很豐富,這都是二十歲以前干的事情。在那個時候我是博而不專,攝取面很大,可是我的思惟是專一的,能夠體會到一些東西。大概我在二十歲的時候,我的思想就相當成熟,對於許多問題的看法,就相當的深入,判斷力也很強。
人是由於緣分,我在二十六歲遇到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替我決定走佛教這個路子,這個路子是他老人家替我決定的。他說走這個路子好,我們的目的很單純,想幫助社會,幫助一切眾生得到和平安樂,安定繁榮。章嘉大師問我的目的,我的目的在此地。他說:好,你走佛教,不要搞政治。我很聽他老人家的話,他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在我一生接觸當中,沒有人能超過他。章嘉大師的生活舉止、態度都在禅定當中。佛經上講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我只看到章嘉大師一個人,那真是符合經上所講的話。以後我親近李老師,李老師認識章嘉大師,對他很佩服。李老師說他老人家的境界我們不知道,但是由他的行持,由他的言語、風度,可以看出他真正是修行人,他有真實的功夫。佛家講的功夫就是定慧。所以我很尊敬他,接受他老人家的指導,走這個一門深入,長時間的薰修,這才能成就。
成就的大小與心量有密切的關系,這我們中國諺語也常說「量大福大」,而量小福就小。佛法修學也是如此,你量大成就愈大,這個道理很深。所以心量小,再大的福報也沒有辦法建功立業,心量太小了。心量大的人,眼前貧窮困苦,他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我們如果細細的去觀察,古今中外歷史上那些有成就的人物,大多數都是清寒出身,他為什麼有這樣輝煌的成就?心量大,肯幫助別人。心量小,常常會嫉妒別人,障礙別人,這個人決定沒有前途。縱然他前生修的福很大,結的緣很廣,這一生當中有許多人幫助他,成就依然有限。因此我們就了解一個事實真相,佛為什麼能成佛,菩薩為什麼能成菩薩,沒有別的就是心量大。
所以佛陀教我們學大乘的人第一句話,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大心。大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落實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實在講就是第一願,第一願講「眾生無邊誓願度」,你這個心量就大了。那個眾生我度他,這個眾生我討厭他不度他,那還行嗎?決定不可以。如果諸位你要冷靜仔細去觀察,凡是怕別人比我高的,嫉妒障礙,都沒有成就;凡是希望別人都比我高的,都比我好的,這個人有成就。人比我好、比我高,他造福我享福,你說多好!我在很年輕就懂這個道理。我希望人人都比我好,我退下來享福。如果人人都不如我,我會累死,那才叫傻瓜。所以我們看中國古人的思想跟現在人思想不一樣,現在人的思想都希望自己高,別人都不如他,高高在上。有一點小小成就,就值得驕傲,這驕傲是煩惱,不是好事情。驕傲的人不會有大成就。再大的成就,只要那個「驕」,驕慢一現前,他失敗就開始。你看打仗的時代,驕兵必敗,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
你看中國古人做官的,那個官戴的烏紗帽,他那個帽子做得很奇怪,後面高,前面低,像個樓梯一樣。那個帽子叫進賢冠,表什麼意思?後一代比我這一代高,這個國家民族才有前途。我們自己是前面這一層,後一代是後面一層,希望後代樣樣都能超過我們這一代,你看這意思多好!做皇帝的人,他那個帽子有特別,他上面是一塊平的板,代表什麼?平等。你是領袖,對待一切人要平等看待,表這個意思。前面有冕旒,就像窗簾一樣,十二條,那表什麼意思?看一切事情不要看得太清楚。你當領袖的,你要樣樣看清楚,別人辦事就壓力太重,只要不出大錯就行,你看意思多好!耳朵,那個帽子耳朵你仔細看,有兩個棉花球塞耳朵的,也不要太聽清楚。領袖,領袖太精明了,你底下沒有辦事的人,底下沒有人才,領袖要裝糊塗。實際上他不糊塗,裝糊塗,讓底下的人發揮他的才干。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缺點,做領袖的人要認識清楚,用人之長,捨人之短,就行了。
一個時代對於人才的需求不一樣。中國古人教給我們,治世,天下太平,社會安定,人民淳厚,在這個時代帝王選拔的文武百官以什麼為標准?德行,以品德為第一。在亂世的時候,選擇的標准又變了,以才干為第一,品德就次之了。我們讀中國歷史,漢高祖跟項羽打戰的時候,亂世。陳平,這個人有才干,品德差一點,漢高祖重用他,有人在他面前告狀,他品行不好,漢高祖點點頭,我知道,我用他的才干,不用他的品德。他任命陳平做宰相,他有能力治亂世,他有這套本事,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如果美國人能明白這個道理,柯林頓這個事件就沒事了。為什麼?亂世,他只要有能力治國平天下就行了,那他私人的事是他的,與我們不相干。可是安定的社會,那是要德行。為什麼?一切按照規矩去做不會亂的,依照國家憲法,依照法令規章,規規矩矩去做,不會出事情。亂世,不行,人不守法,不守規矩,就要有才干、要有謀略,你才能夠安定社會。這都是要高度智慧,真實智慧。
世法、佛法都不例外,決定要有定慧。定是你真正能夠做得了主宰,不輕易受環境的動搖,你這個心有主宰。慧是對於一切事理,前因後果,過去未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智慧。唯有定慧才能解決問題,唯有大心量,才能包容一切人物,你能包容,你就能得到人的愛戴,得到人的擁護,得到助緣。佛法常講,正助雙修,你得到許多人幫助,這個事業功德容易成就。
今天你們看李居士的報告,非常好,李居士有很多優點,值得我們學習。他最難得的是真誠。這是很難得的,誠心誠意為佛教、為眾生服務,真正做到了捨己為人。我跟他認識十一年了,我第一次到新加坡,一九八七年到那邊去,我就認識他,他的報告裡面說他到台北見我,我都把那個事情忘掉了,那想想是不錯,最初他是到台北來看過我。那時我印象很淡薄,到了新加坡之後,這印象就很深刻了。以後每一年都是他發心來邀請,請我到新加坡來弘法。最近這些年來,他也發心辦培訓班,我住在新加坡的時間就更長了。現在他發起,請我講《華嚴》,《華嚴經》很長,我這次講也講得很詳細。要依照目前這個進度,每個星期講八個小時,我預算大概要十年到十五年這個經才能講圓滿。可是聽眾很喜歡我這個講法,慢慢的講。這樣一來,沒有法子,不能不定居在新加坡了,我答應他這一部經講圓滿。新加坡的居住環境不如這邊,我很喜歡到這邊來住,被他拉住了,沒有法子。
你聽聽他說的話,非常感動人,真誠、熱心,做事積極,速度非常快,說到就做到,待人寬厚,真正能夠照顧發心修學的人,非常難得,所以他是標准的護法菩薩。我們要遇不到這樣護持的人,你有再大的本事,你也沒辦法發揮,只有躲到深山裡面去自修而已。所以這是緣分,遇到了我們就干,遇不到就享福;遇到了,就辛苦一點。所以我並不是喜歡做事,不是的,我是隨緣,有緣就做,沒有緣我就更歡喜,沒有緣,不要做。尤其是在我們現代這個時代,有這些科學技術,縱然沒有緣,我們東西還是可以傳下去。有一個小小房間,天天錄音,把這些錄音帶子保留下去,慢慢去流通就行,這是比過去方便太多了。過去沒有這些技術,所以往往自己死了,他所學的東西就斷掉了。現在縱然遇不到緣,都可以保留下來,這是非常的難得。
我們這一代在科技這個緣分上,比過去祖師大德要方便太多,所以我們要善於利用這些工具,把佛法傳之久遠,傳之十方。我們在此地講這半個小時,那邊已經上網路了,全世界都聽得到。所以今天無論在哪裡講東西,決不是現場這些聽眾,在網路上統統都可以看到。網路上有畫面,跟電視一樣。所以今天我勸勉大家的就是一個「心量要大」,決定沒有嫉妒心,要一門深入,要長時間的薰修,我們才能夠得利益,才能夠成就。好,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