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震驚世界的醫學發現——水這樣喝可以治病
水是最好的藥
(美)F.巴特曼博士F·BATMANGHELID
前言
你知道僅僅用水就可以治愈許多慢性疾病嗎?
我們對身體外面的水了解得很多,但對身體內的水卻知之甚少。如果我們了解了水在身體內的具體運行情況,我們就會恍然大悟,許多疾病的病因僅僅是身體缺水。
本文作者F·巴特曼博士是亞力山大·佛萊明--盤尼西林發現者和諾貝爾獎得主的學生,他將畢生精力致力於研究水的治療作用。他不用藥,僅用水,就治愈了3000多名患者。本書總結了作者幾十年的研究成果。他發現水可以治療:
心髒病和中風,因為水能稀釋血液,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阻塞;
骨質疏松症,因為水能使成長過程中的骨骼變得更加堅固;
白血病和淋巴瘤,因為水能夠將氧輸送進細胞,而癌細胞具有厭氧的特征;
高血壓,因為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劑;
糖尿病,因為水能夠增加身體內色氨酸的含量;
失眠,因為水能夠產生天然的睡眠調節物質——褪黑激素;
抑郁症,因為水能使身體以天然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的供應;
本書還詳細介紹了如何喝水方法:喝水,不是喝茶、一天喝2~3升的水、分多次喝、不是等到口渴時喝水、喝水時要加點鹽、盡量喝自來水,而不是碳酸飲料和咖啡。
《水是最好的藥》和《水這樣喝能治病》已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到幾百家電視台演講,本書僅在美國就已印了35次。他難怪有人將這本書與《聖經》相提並論。
為了讓普通人,特別是需要從本書獲得解除自己慢性病痛的老年人能理解,作者簡化了原著,由32萬字簡化為2.3萬字,不去深究哪些深奧理論和生僻的醫學術語,只是側重其運用方法和效果。
這是另類醫學理論,是與現代的醫療學說是離經叛道的,我沒有本事判斷其中有多少正確,多少謬誤,哪些是有意誇大?但本書提出的問題關系著你的健康,甚至生命。而且,我國當前的醫與藥都以贏利為導向的現實裡,現有的醫療與醫藥體系中的既得利益者是否可能有意無意掩蓋了某些真理?作者單用水就可以治療許多困擾我們老年人的慢性病,又不花錢,是否值得我們讀一讀,想一想和試一試呢!
新的醫學理念
1.前言
現代人,包括大多數的醫生不明白水在人體中的作用有多麼重要。藥物可以緩解病情,卻治不好人體的衰老性疾病。
同時,人們很少去思考如下問題:
水進入身體後是怎樣運行的?
水在身體內究竟起著怎樣至關重要的作用?
身體缺水還有沒有其他的信號和表征?
如果我們了解了水在身體內的具體運行情況,我們就會恍然大悟,許許多多疾病的病因僅僅是身體缺水。身體缺水造成了水代謝功能紊亂,生理紊亂最終又導致了諸多疾病的產生;而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簡單得令你難以置信,那就是:喝足夠多的水。
2.水是生命之源
人之所以能在陸地上成長,也是因為身體內有一整套完善的儲水系統。這個系統在人體內儲備了大量的水,約占體重的75%。正因如此,人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暫時的缺水。同時,人體內還有一個干旱管理機制:在人體缺水時,嚴格分配體內儲備的水,並讓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輸送的養分。水的分配中,大腦處於絕對優先的地位。
大腦占人體重量的1/50,卻接收了全部血液循環的18%一20%,水的比例也與之相同。身體缺水時,干旱管理機制首先要保證重要器官,於是,別的器官的水分就會不足。這時,它們就會發出報警信號,表明某個局部缺水。
作者從醫多年,經常碰到這種情況:明明是身體缺水發出的信號,急需補充水,但人們卻用化學藥品對付這些缺水信號。更不幸的是,這個錯誤還會持續,身體的病狀逐漸發展,脫水症越來越復雜,用藥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病人死了。這時,誰都說不清他究竟是病死的還是渴死的。
這是新的認知模式和新的科學理念,當然要挑戰現代醫學,得到廣泛認同不容易!
3.離經叛道的新理念
人體是由25%的干物質(溶質)和75%的水(溶劑)構成的。
今天的科學認為,人體是裝滿了各種不同性質的固體物質,水只不過是無足輕重的“填充材料”和運輸工具。而且,只有溶質(也就是溶於血液的物質,或血液攜帶的物質和血液中的血清)才能調節人體的各種活動,調節人體對水分(溶劑)的吸納。這樣的錯誤認識使得醫學研究時全都盯著一個方向:找到致病的“特殊”物質、先用化驗來查找病因,再尋找化學品中和或改變這些“溶質”。須知,除了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外,所有治療方法都是為了減輕患者的症狀,都是治標不治本。
有關人體的科學新理念和新思維能使普通人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溶劑,即水,有調節體內功能的作用,還能調節溶解於其中的溶質(固體物質)。人體內的水代謝一旦紊亂(溶劑紊亂),就會發出各種信號,表明“系統”功能出了問題,水的供給與分配出了問題。
人體大約由75%的水和25%的固體物質構成。據說大腦組織的85%都是水,而且,大腦對脫水或水分不足的狀態極為敏感。大腦總是浸泡在含有鹽分的腦脊髓液體中。身體裡的水被視為溶劑,水中溶解的固體物質被稱為溶質。
作者曾對3000多名消化道潰瘍患者做過臨床觀察,只用水治病,就能治愈。
身體缺水的惟一補救辦法就是供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本書各章節都引用了一些例證,以便讓心存疑慮者明白:水是天然的保健良藥,能夠解決多種健康問題。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
特別是,進入成年後,渴的感覺會逐漸衰退,我們的身體內的水分會越來越少。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細胞的含水量也會逐漸減少,細胞內的含水量與細胞外含水量之比從1:1減少至大約0.8:1,也就說是進入老齡後,每十年身體內喪失3升以上的水。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我們飲水是為了滿足細胞的功能需求,飲水量的減少會影響細胞的活力。結果,慢性脫水就會引發一系列症狀。如果不明白這些症狀是人體脫水發出的緊急信號,就會把它們誤認為是別的疾病。直到今天,人們還是沒有弄明白這個問題,把身體對水的渴求誤認為是別的疾病,用化學藥物來治療。
4.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
1979年,作者作為伊斯蘭教革命運動的政治犯關押在伊朗的艾威恩監獄。有一天深夜裡他發現了一個神奇的事實:只需要兩杯水,就可以解除因胃潰瘍引起的劇烈腹痛。
在監獄15個月時間內,他已經治愈了數百名囚犯,在隨後的兩年半時間裡,使用自來水成功又治愈了3000多個因各種壓力導致的胃潰瘍病例。這時,作者清醒地意識到,這些人實際上只是於渴而已,病人脫水的信號是通過身體的疼痛表現出來的。
在度過了2年零7個月的監獄生活和後來的日子裡,作者對於水在生理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水與許多疾病的關系,形成了更多的認識,並發表在各種醫學雜志中。
水是最好的藥之基礎
身體水份調節與干渴管理機制的重要特征之一,使身體機能受到嚴密的監控。任何器官獲得的水分份額,都不會超過它自身的需要。器官獲得水分的多少,取決於其運行功能和特性。和其他所有的系統相比,大腦具有絕對的獲取水分優先權。
人們都會對干渴和饑餓做出反應,以為二者都是饑餓導致的。但是人們總是吃固體東西,只有身體需要消化過剩的食物,導致干渴的感覺逐漸占據上風時,才會喝些水。在這種情況下,身體的缺水過程,可能會進入一種持續發展的階段,以致會以一個適應機制逐漸形成和鞏固下來。這一過程,將會破壞干渴管理機制,致使身體無法通過有效的干渴感覺表達對水的需求。也就是說,如果你喝的水越多,你的口渴感就會越敏銳,你喝的水越少,你的口渴感就越遲鈍。
茶、咖啡、葡萄酒和飲料不能代替身體所需的天然水。因為,這些飲料固然含有水分,但也含有脫水因子,特別是咖啡因和酒類。這些物質不僅會清除溶解它們的水分,還會清除身體額外的水分。當你喝咖啡、茶或啤酒時,身體消耗的水分,總是多於這些飲料含有的水分。假如你喝完飲料後測量一下尿液,你就會發現你排出的尿超過飲料的量。
當人體處於脫水狀態時,它就會將當前所剩的水分重新分配。在人體內部,某些區域水分供應不足,就會發出警報。當干渴管理機制發生作用時,人體僅存的水分將會得到調配,並在需要時使用,這會使人體的整體運行機制發生改變—開始生病。
如人體長期脫水,會導致依賴水分的機體功能暫時關閉或休眠,因為身體需要將所剩不多的水分儲存起來,以便度過困難期。進而身體脫水的程度越來越嚴重,某些器官和功能的承受力就會達到極限。這時,身體最活躍的組織和器官,將首先發出特定的信號,並且通知我們:身體已經進入嚴重缺水狀態—慢性病出現。
當身體的干渴管理機制發出一系列危機信號時,意味著身體某個區域處於干渴狀態,此時,只要增加水分供應,就可以緩解不利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醫生哪裡獲得的往往是大量的化學藥物。因為絕大多數的醫生並不了解脫水的症狀,不清楚水在身體裡的重要性,只能用藥物而不是水來解決這些症狀,最終的結果是:制藥企業越來越富有,病人卻沒有得到治療,醫生面對身體出現的各種慢性病束手無策。
藥物治療只能暫時消除身體缺水的各種危機信號,對人體細胞(包括基因細胞)卻有害無益。長期脫水,會使身體機能的活躍性和有效性徹底喪失,即便是藥物也不能起到任何作用,這種可怕的情形,還將傳遞到下一代身上。如果一種疾病的根源是脫水,人體的感應機制就會遭到破壞,在下一代人的體內就難以形成對抗缺水狀態的內在機制。特別是哮喘症、過敏症、胃灼熱等疾病,都可通過補水來進行預防,並且只有這樣,在我們自己以及下一代人的身上,某些疾病才不會產生。
l蛋白質和酶這兩種物質,在低粘稠度的溶劑裡效率更高。只有周圍的水分充足,它們才能夠高速擴散和運轉。如果溶劑因細胞內缺水而產生高粘稠度,那麼,蛋白質和酶在細胞內部的運轉效率就會迅速降低。
老年人身體水分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他們每10年身體的水分平均喪失3.5~6升,這是一種巨大的損失。而且,依賴口渴的感覺會引起長時間脫水,主要是引起細胞內部脫水,結果導致生產神經傳遞素的“工廠”體內的氨基酸大量喪失。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細胞內的水分含量,將逐漸少於細胞外的水分含量,細胞內部的水分逐漸流失,將導致水滲透平衡被完全打破,細胞的吸水性能和儲水性能將會逐步喪失,這就是開始干癟!
假如老年人體內的水分充足,將會有一個潛在的好處:它能提高成蛋白質和酶的活性,由於蛋白質和酶受所處自由水環境的影響,這意味著體內擁有充足的水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預防早衰和所有感觀系統的過早退化。
僅僅依賴干渴的感覺做出判斷,等到口渴才開始喝水,只會帶來嚴重的後果。等待口渴,意味著忍受疼痛和提前死亡。
水在身體中的作用
1.身體出現局部缺水,首先會抑制身體的某些功能,並最終使之徹底喪失。
2.水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它是身體的“流動資金”。
3.水在身體所有細胞內部產生電力和磁力,它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量。
4.水是細胞結構的建築粘合劑。
5.水可以防止基因遭破壞,並使基因修復機制更加有效。
6.水可以大幅度提高骨髓免疫系統的效率,所以水也可以提高防癌的效率。
7.水是所有食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溶劑。
8.水可有助於食物分解成細小的顆粒,促使它們消化、吸收和新陳代謝。
9.水可以提高身體吸收食物核心物質的效率。
10.水可以運輸身體內所有物質。
11.在血液、紅細胞和肺部收集氧氣的過程中,水可以提高效率。
12.當水到達一個細胞時,它可以為細胞輸送氧氣,並把細胞產生的廢氣交由肺處理。
13.水可以清除身體各部分產生的有毒廢物,並把它們交由肝和腎處理。
14.水是關節空隙的主要潤滑劑,它有助於防止關節炎和背部疼痛。
15.水可以使椎間盤成為“防震氣墊”。
16.水是最好的傾瀉劑,可以防止便秘的產生。
17.水有助於減少心髒病和中風發生的幾率。
18.水可以預防心髒和大腦的血管阻塞。
19.水對身體的冷卻(排汗)系統和加熱(產生電能)系統至關重要。
20.水為大腦行使正常功能(尤其是大腦的思考功能)提供活力和電量。
21.水是提高所有神經傳遞素(包括血液中的血清素)生產效率的關鍵物質。
22.水是大腦產生所有荷爾蒙(包括褪黑激素)的必需物質。
23.水有助於預防注意力缺乏症。
24.水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擴大注意力的范圍。
25.和所有飲料相比,水是最好的飲料,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26.水有助於減少壓力、焦慮和抑郁。
27.水可以改善並恢復正常的睡眠習慣。
28.水有助於減少疲勞,為我們提供能量,使我們更加富有朝氣。
29.水可以使皮膚變得更加光滑,並可延緩衰老。
30.水可以使眼睛更有神采。
31.水有助於防止青光眼。
32.水可以使骨髓的造血機制恢復正常,並有助於防止白血病和淋巴瘤。
33.水可以大幅度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以對抗感染和癌細胞的產生。
34.水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血液凝固。
35.水可以減少經期前疼痛以及潮熱。
36.水和心跳機能可以產生稀釋物和水流,防治血管形成廢棄物沉積現象。
37.在脫水過程中,身體不會儲存任何剩余水分,這也是你必須每天及時飲水的原因。
38.脫水會減少性荷爾蒙的產生,這是性無能以及性冷淡的主要原因之一。
39.飲水可以將干渴感和饑餓感劃分開來。
40.水是減肥最好的手段,因為有時你感覺饑餓時,其實是渴水,喝水可以防止多食。
41.水可以清理由於脫水造成在關節、腎髒、肝、大腦、皮膚等組織空隙中有毒物質。
42.水可以減少懷孕期間的晨吐現象。
43.水可以使大腦和身體的功能協調一致,提高我們識別以及實現目標的能力。
44.水有助於防記憶老化,有助於減少老年癡呆症、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綜合症。
45.水可以逆轉瘾症——包括對咖啡因、酒精及某些毒品的上瘾。
身體缺水就會生病
A.序言
脫水,會使生命體的內外結構發生改變,人和水果一樣,水果脫水會變成果子干。
人體細胞數目達100萬億之多。在身體缺水最嚴重的部位的細胞開始變皺,其內在機能也會受到影響。身體任何部位缺水,都會通過不同的信號反映出來。到目前為止,身體脫水的信號,並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它們往往被視為原因不明的疾病。
作者認為,有三種不同的感覺系統來反映局部或全面的缺水症狀。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症狀只要合理補充水份完全可以逆轉,而不會使身體受到更多的傷害。
一、最常見的“感覺”:勞累,激動,惱火,焦慮,沮喪,壓抑,睡眠不足,頭昏腦脹,……。
二、第二類反映身體脫水的症狀,是身體干渴管理機制涉及的相關脫水症狀。前五種症狀,我們只要對身體的生理機制進行調整,它們很容易得到修復。第六種症狀是由一系列不良反應構成的,我們將其定義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不過,它們也應被視為身體內部自我摧殘的結果。換言之,身體長時期脫水會使身體的組織系統受到破壞。
1.哮喘症:
2.過敏症:
3.高血壓:
4.便秘:
5.Ⅱ型糖尿病:
6.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更強烈的“危機信號”
以細胞內部酸性物質的數量和活動狀況為基礎出現下列病痛,都是身體長期脫水、基因遭到潛在破壞的早期信號:
1.胃灼熱:
2.胃痛;
3.心絞痛:
4.背痛;
5.風濕性關節痛,包括類風濕性脊椎炎;
6.偏頭痛:
7.結腸痛:
8.纖維肌痛:
9.貪食症;
10.懷孕期的晨吐現象。
B.缺水病症的進一步說明
1.哮喘和過敏
什麼是哮喘症?大致說來,它是支氣管發炎和痙攣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症狀是呼吸急促,有時甚至會使人窒息。作者認為,哮喘症和過敏症是身體需要水的一種“危機信號”,證明人體處於脫水狀態,預示著身體正在持續退化,直至脫水引發的其他症狀逐一出現,最終可能導致人過早死亡。
鹽是天然的抗組胺藥物。過敏症患者應當增加鹽的攝人量,它可以防止組胺的過度生成。
肺需要水來保持氣流通道的濕潤,防止空氣的出人造成通道干燥。在脫水狀態下,粘液的分泌可以使空氣通道保持濕潤。在哮喘病初期,粘液可以保護肺部組織。到了一定程度,分泌的粘液會越來越多,滯留並阻塞正常的空氣通道。鈉是天然的粘液化解者,通常,鈉的正常分泌就是為了使粘液“容易咳出”。這就是為什麼吐出的痰是鹹的。
如果你患有過敏症和哮喘症,那你必須從現在開始,堅持長期飲水。應該停止攝取咖啡因和酒精,直到身體恢復正常。那些心髒和腎髒功能正常的人,在每餐前一個半鐘頭左右,應該喝兩杯水,而在飯後,要喝兩杯半水。在增加水量的同時,也需要增加鹽的攝取量,以彌補尿液增加導致鹽分缺失。
但是,飲水不要過量,不要以為幾天功夫就可以消除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病症。你需要保持正常的飲水量,用300毫升水杯,喝6到8杯——經過較長時間後身體才能獲得足夠的水。
2.高血壓
在心髒舒張和收縮的雙重作用下,促使血液在心血管系統內流經身體各處的壓力,稱為血壓。在正常情況下,正常的血壓范圍(心髒收縮血壓/心髒舒張血壓)在90/60和130/90之間。這兩組數字的意義非同尋常,它意味著靜脈內血液產生新的流動過程以後,可以防止血液較重的成分在血液停滯區域出現沉積現象。它也意味著可使某些純淨的血清從毛細血管小孔泵射出來,進入腎髒的過濾區域,使血液得到淨化。心髒舒張產生的血壓的作用之一,在於身體所有血管都可被填滿,保證血管不會出現干枯跡象。
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身體因為水量不足而進行自我調整的結果。
血管的一大主要功能是適應血液含量周而復始的波動,並為身體組織提供需要的養分。血管壁上有許多小孔或腔體,它們時而張開,時而閉合,以適應內部的血液含量。當身體的水分流失時,即當身體攝取的水分不足時,66%的水分都是從某些細胞內部損失的,26%的流失發生在細胞外部的液體環境中,只有8%發生在血液循環的過程中。為了適應8%的水分流失,循環系統會自動收縮,起初,外圍的毛細血管開始閉合,最終,更大的血管將血管壁繃緊,以此保證血管內部充滿血液。血管壁的繃緊使靜脈血壓明顯增加,這被稱為高血壓。
當飲水量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時,一部分細胞會脫水,讓水分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不活躍部位的毛細血管會首先關閉。如果所有毛細血管都打開,身體就無法保持平衡。水量不足,要麼從體外補充,要麼從體內其他部位攫取!
診斷高血壓時還有一個檢測問題。血壓與焦慮有關,一個人在體檢時若擔心查出高血壓而感到焦慮,血壓就會受到影響。
水就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劑。只要高血壓患者排尿充分,就應該增加飲水量,不需要什麼利尿劑。如果長期的“高血壓脫水症”已經引發了心髒病綜合症,就得逐漸增加飲水量,以免病人體內積水過多,排不出去。
在這些病人身上,鈉的保存機制是必不可少的。飲水量逐漸增加後,排尿量也會相應增加,水腫液(腫脹),即充滿有毒物質的水腫會被沖洗出去,心髒就能康復。
鹽和高血壓
科學雜志最近發表的幾篇論文,對這樣一種觀點提出了質疑:鹽對那些高血壓患者是有害的。但是,觀察發現,每天攝取充足的鉀、鈣、鎂和鹽不僅不會使血壓上升,而且實際上會使血壓下降。因為,人體細胞內部和外部的水量,需要處於平衡狀態。記住,鹽可以調節細胞外部的水分含量,鉀、鎂和鈣這些礦物質可以平衡細胞內部的水量。
要避免原發性高血壓,你每天需要喝足夠量的水,這樣,尿液的顏色就會變淡。在你的飲食中,應該包含3~4克的鹽,1克左右的鈣,400—800毫克的鎂,以及2000—4000毫克的鉀。對於鉀,我們更容易從某些鉀元素含量較高的食物中獲取,比如葡萄干、馬鈴薯、梨、豌豆以及其他豆類食品、西紅柿、花椰菜、香蕉、面包、橘子、葡萄、牛奶、雞蛋和干酪,但水果中鉀元素含量更高。
如果你不吃海藻、麥麸、麥芽、杏仁等鎂含量較高的干果,也不吃綠色蔬菜,那麼,你每天應該攝取鎂元素較多的保健品。至於鈣,你可以通過進食下列物品,滿足身體的需要,它們是:海藻、干酪、芝麻、豆腐、糖蜜、扁豆等豆類植物、無花果、杏仁、白菜葉、豆瓣菜、芹菜、酸奶、小蝦、花椰菜、牛奶、橄榄。那些需要減肥或者無法做到膳食平衡的人,應該通過服用其他營養物,攝取這些礦物質。
碘是液體在體內發揮均衡調節作用的重要元素,它是甲狀腺產生甲狀腺素(甲狀腺的主要荷爾蒙)的關鍵成分,而且似乎正是甲狀腺素這種元素,才能促使細胞產生活性蛋白質,而後者可以調節細胞內部和外部的鈉元素、鉀元素和其他礦物質的平衡,並在此過程中產生能量。隨著鈉和鉀在細胞膜周圍的活動,水可以通過運動來平衡細胞內部和外部的滲透壓力,其他運送礦物質的泵送過程,也會按部就班地調節細胞內部鎂、鉀和鈣的含量。
在鹽被加入碘之前,許多人因為碘元素缺乏,導致甲狀腺腫大。碘元素缺乏引起的主要並發症是黏液腺瘤,其他主要症狀是皮膚干燥、頭發脫落、記憶力降低、容易疲勞、昏昏欲睡以及肌肉組織的功能衰退,因此,碘對於健康和體液的平衡極為重要。
不過,作者還是要給你一個忠告:碘的攝取量不要過度,不然可能導致其他問題。
高血膽固醇
高血膽固醇意味著細胞的防御機制開始發揮作用,它在抵制血液的滲透力,這種力量能把水吸到細胞膜以外。膽固醇是一種天然的“土塊”,它們被填人細胞膜之間的縫隙後,水就無法穿過細胞壁。大量制造膽固醇,並讓它們沉積在細胞膜中,是一個身體自然的防御過程,目的是保護活細胞免受脫水的威脅。
膽固醇是不可或缺的物質。膽固醇太多意味著身體缺水。
如果我們認識到,在食物消化過程中,水是最重要的成分,這場戰役就打贏了一大半。只要吃飯前給身體補充必要的水,我們肯定能打贏抗擊膽固醇形成的戰役。
日常飲水量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調整,細胞的水分才會充足。隨著缺水狀態的改善,身體漸漸不再需要這個防御系統,膽固醇的產量就會隨之降低。實驗證明,步行一小時可以激活對荷爾蒙敏感的、消耗脂肪的酶。酶能持續活躍12小時。隨著血液中膽固醇的減少,步行激活了“消耗脂肪的酶”,沉積的膽固醇就會分解,血液才有可能通過被阻斷的動脈血管。所以,每天步行兩次,每次間隔12小時,這有助於清除動脈血管中過量的脂肪沉積物。
大家都知道,很多疾病與血液循環中的高膽同醇有關。膽固醇的正常值一直在下降,現在人們認為200毫克/每百立方厘米血液)才屬正常。作者認為正常范圍應在100—150之間。作者自己的膽固醇水平最初是89左右,從來沒有超過130。為什麼呢?因為多少年來,作者每天早晨都要喝兩三杯水。1991年3月28日的《英格蘭醫學學學報》發表了一篇報告,後面附了一篇社論。那篇報道說,一個88歲的老翁每天吃25個雞蛋,膽固醇卻很正常。這說明,吃進去的膽固醇恐怕與血液中的高膽固醇並沒有多少關系。
膽固醇過量是脫水症引起的。許多疾病是脫水症引起的,而不是血液循環中的膽固醇引起的。所以,我們應該關注日常飲水量,而不是每天吃什麼東西,這才是謹慎、明智的做法。只要酶的活動正常,什麼食物都可以消化,包括含有膽固醇的食物。
如果增加飲水量後膽固醇降了下來,但後來出現了反彈,那就要檢查一下你的身體是否缺鹽。
超重
為什麼30%的美國人超重?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缺水,也不知道“液體”和“水”有什麼區別。
有能量,大腦的中央控制系統才能工作,它可以識別能量的多少。能量少,人就產生缺水感和饑餓感。人體調動儲備於脂肪的能量時,需要釋放荷爾蒙。於是,缺水感和饑餓感同時產生了,這是大腦有需求的表象。我們識別不出缺水感,把兩種“信號”混淆在一起,全都視為進食需求。身體需要水,我們卻在進食。那些減肥的人進食前飲水,把兩種感覺分開了。他們沒有為滿足身體對水的需求而過量進食。
蘇打飲料會導致體重的增長
多年來,在美國一直只喝蘇打飲料,千方百計要減肥,但體重卻只增不減。
人們有這樣的看法,是因為飲料裡含有水,於是便認為它能滿足身體的需求。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咖啡因是多數蘇打飲料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種藥物,能使人上瘾,因為它直接作用於大腦。咖啡因還作用於腎髒,增加尿液的產量。咖啡因有利尿特征。從生理學上看,咖啡因是一種脫水劑。因此,許多人每天喝許多罐蘇打飲料,依然滿足不了自身對水的需要。水不會長期駐留在身體裡。與此同時,很多人有誤會。他們覺得既然喝了蘇打飲料,就等於喝了足夠的“水”,他們誤以為餓了,吃下超出身體需要的食物。人們渾然不覺含咖啡因的蘇打飲料能引起脫水症,混淆了缺水感和饑餓感,於是就超量飲食,隨著時間遷延,體重就逐漸增加。
大腦對甜食的反射是比較重要的,行話叫“顱腦反應”。顱腦反應讓新陳代謝朝有利於營養儲備的方向發展,用於轉化的燃料減少了,胃口增加了。
如果糖的確能夠激起反應,進人體內的糖就會影響肝髒的調節功能。但是,如果隨甜味而來的不是營養物,人就會產生吃東西的沖動。沒有熱量的甜味越刺激巴特曼味蕾,吃東西的欲望就越強烈——結果就是飲食過度。
3.糖尿病
糖尿病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需要用胰島素治療,因為胰髒再也不能制造出胰島素來。這類糖尿病叫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另一種糖尿病需要化學藥物治療,讓胰髒逐漸釋放出胰島素,以便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這種糖尿病叫非胰島素依賴型的糖尿病,因胰髒仍然能夠制造胰島素。
糖尿病可能是大腦缺水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大腦的神經傳遞素系統,尤其是血清素系統會受到影響。當身體缺水時,大腦自身的特性將自動封堵葡萄糖的出口,這樣,它就能夠保留住必需的葡萄糖。身體長期脫水時,大腦不得不更多地依靠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它不僅需要更多的葡萄糖提供能量,而且還需要葡萄糖代謝作用轉化成水分。在大腦經受壓力的情況下,85%的能量完全是由糖提供的,這也是承受壓力的人喜歡吃甜品的原因。盡管其他細胞都需要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從細胞壁中獲取葡萄糖,但大腦並不依賴胰島素。
當胰島素的分泌受到抑制時,體內的新陳代謝會受到嚴重干擾,只有大腦除外。在脫水狀態下,大腦會因為胰島素受到抑制而受益。大腦細胞的功能並不依賴胰島素,而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胞卻有賴於胰島素發揮正常作用。只要明白了這一點,我們自然會做出這樣的推斷:嚴重的慢性脫水症會引發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為什麼叫它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呢?因為身體仍然可以制造胰島素,雖然要借助化學物質來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在脫水狀態下,胰島素(的分泌)會受到抑制。這說明胰腺的主要作用是為消化食物補充水分。胰島素受到抑制是胰腺要必須適應脫水狀態。
II型糖尿病
對於這種類型糖尿病的治療不是通過注射胰島素,而是采用一種更為簡單的治療程序:通過服用一種藥片促進胰島素分泌,通常是每天一次,每次一片。
這種藥片,一般為上了年紀的糖尿病患者所使用,它不適用於年輕人。這些藥片具有某些副作用,其中包括:血液細胞數量和構成異常,引起黃疸病、各種腸胃疾病、肝功能問題以及皮疹。過量服用這種藥片(尤其是在長期服用的情況下),還會導致血糖過低乃至出現昏迷。對於患有肝病和腎功能異常或衰竭的病人而言,使用類似藥物,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II型糖尿病最好治療方法就是將每天的攝入水量調整到不少於2刳脫(不知是多少?——董蘊琦注),還要增加鹽分的攝取。對於這種糖尿病,由於前列腺素E的的作用,身體雖能產生一些胰島素,卻無法將它們分泌出去。如果我們為身體增加水分,調整飲食和礦物質的攝取量,通常可以扭轉這種局面,而身體對於高血糖的需要,將會隨之減退。
I型糖尿病
假如細胞的DNA遭到破壞,糖尿病就可能永遠難以治愈。這種糖尿病的患者,身體產生胰島素的能力已經喪失。如果前列腺素E在血液循環中停留足夠長的時間,就會使身體產生荷爾蒙物質白細胞介素一6,這種化學物質會進人產生胰島素細胞的細胞核,最終破壞細胞核的DNA結構,減少細胞核的體積,並且削弱它的功能。因此,身體處於缺水狀態,而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沒有得到補充,就會對產生胰島素的細胞造成破壞,有時候,這種破壞是永久性的。
最終,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可能遭到更大的破壞:某些器官開始疼痛,並且失去正常功能。一條腿可能萎縮,而且會出現壞疽而腐爛,甚至不得不進行截肢手術。大腦會形成囊腫,雙眼也可能失明。
兒童糖尿病
孩子可能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會出現這些症狀,最終形成一種“自身免疫性系統”疾病。這就是說,產生胰島素的細胞遭到破壞,免疫系統隨之失去正常功能。
一個孩子身體儲存的水分要比成年人少得多,我們似乎可以合理地做出推論:由於胰島素釋放遭到抑制,胰島素細胞就更容易遭到破壞,而成長中的孩子總是處於脫水狀態,這使得問題更加嚴重。在通常情況下,就身體的需要而言,軟組織細胞內部大約有75%的范圍需要被水占據,才能夠發揮正常功能。
4.各種疼痛
一種酸性環境會引起身體某些神經末端發炎,大腦會意識到,即身體內部的酸性物質,導致了局部區域的疼痛。
在正常情況下,當含有大量水分的血液在細胞周圍循環時,某些水分會進人細胞內部,並攜帶出氫離子。水可以將細胞內的酸性物質沖洗出來,使細胞內部顯示出鹼性特征,對於健康的身體而言,理想的PH值應為7.4。
在我們的身體裡,腎髒會把多余的氫離子(酸性物質)從血液中過濾出來,形成尿液排放。產生的尿液越多,體內就越容易保持鹼性。因此,清澈的尿液,才是生理機制正常而有效的標志,而深黃色或橘黃色的尿液,是體內正被酸性物質腐蝕的不祥之兆。
胃痛
胃痛是身體脫水導致的最典型的疼痛之一。
這類疼痛通常診斷為“胃炎”、“十二指腸炎”、“食道炎”、“胃灼熱”、“消化不良”等。其實,, 只需增加水的攝取量,就可以徹底解決這些症狀。胃痛只是身體脫水的直接信號,而潰瘍則是長時間的壓力性脫水導致的。
在潰瘍部位有時會出現一種被稱為螺桿菌的細菌,它通常被認為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醫生也會讓病人接受抗菌素治療。但是,螺桿菌早就被認定是一種天然細菌,—種健康型的細菌,它幾乎會出現在所有動物的腸道內,而且不會產生感染。
大腸炎
在腹部左下方的疼痛,通常被認為是大腸炎。在消化過程中,大腸下部區域尤其要承擔起責任,吸收最後階段的排洩物的水分。渣滓要順利通過腸道,水的潤滑特性至關重要。在食物消化和食物通過腸道的過程中,腸體的蠕動性收縮具有一種中樞控制機制。當身體脫水時,正常的蠕動過程將會減弱,此時,腸體會更加緊密地產生收縮,以便把固體物質的水分擠壓出去——這一過程會產生疼痛。如果每天早晨起來喝下800毫升水,那麼疼痛就可能很快消失。當然,前提是疼痛的根源是脫水,而不是其他嚴重的病症。與之相關的便秘也會減少,排洩活動會變得正常而規律。
消化不良引起的疼痛
消化不良引起的疼痛是人體發出的最重要的剛出現的身體缺水的緊急信號。
消化系統中的重大疾病幾乎都可以追溯到慢性、持久、不斷加重的脫水。
消化不良引起的疼痛,即由胃炎、十二指腸炎和燒心引起的疼痛,只需要增加飲水量就可以治療。如果病人還患有潰瘍症,那就必須注意日常飲食,以便加快潰瘍面的修復速度。
在攝入各種固體食物前,因為固體食物會刺激胃腺體制造胃酸。因此,水是防止胃酸侵害最好的手段。
人體內有“饑餓疼痛”信號,也有“缺水疼痛”信號。不幸的是人們把“缺水疼痛”叫做“消化不良”,用各種藥物對付它,用抗酸劑緩解疼痛是普遍認可的方法,甚至在超市裡人們也能買到這種非處方慢性毒藥。
腸炎性疼痛
如果左腹下方出現腸炎性疼痛,首先應該把它視為身體缺水的另一種信號。這種疼痛往往與便秘有關,是持續缺水造成的。
假性闌尾炎
有時候,右腹下方會出現劇烈的疼痛。這種疼痛很像闌尾炎,症狀與早期闌尾炎相似,但沒有闌尾炎的其他特征,身體不發燒,腹壁不緊縮,沒有疼到不能觸碰的地步,也沒有嘔吐現象。只要喝一兩杯水,右下腹的疼痛就會緩解。遇到這種情況,一杯水就可以作為治療手段。
食管裂孔疝
人們經常遇到一種典型的消化不良, 性疼痛,醫生把這種疼痛診斷為食管裂孔疝(hiatalhemia)。大家應該知道,消化過程有賴於水,當體內有足夠的水時消化過程才會順暢,胰腺才能制造水性碳酸溶液,為接納腸道上游來的酸性胃容物做准備,幽門就會自動打開,讓胃容物順利進入腸道。
如果體內水分不足,消化過程就不會順暢,就會出問題。如果中和機制沒有效用,它就決不允許胃裡的經過腐化的酸性食物進入腸道,因為它的破壞性是不可修復的。腸道壁不像胃壁,胃壁有保護層,可以防止胃酸的腐蝕,腸道卻沒有保護層。於是,處於胃的兩端的閥門首先做反向收縮運動,幽門就越收越緊。
風濕性關節炎疼痛
首先,風濕性關節炎和關節痛應被視為關節的軟骨表面缺水,關節炎和關節痛是局部缺水的另一種信號。缺鹽可能也是一個治病的因素。
關節軟骨含水量很高。軟骨“含的水分”具有潤滑作用,由於這種特性,在關節運動時,兩個反向重疊的表面才能自由順暢地滑動。
關節表面缺水會造成嚴重的損傷,直到骨骼表面全部裸露,最終生出骨關節炎。
把關節疼痛和非感染性關節炎看作身體缺水的症狀,只有益處沒有壞處。身體也許會同時發出其他缺水信號,但是,關節是容易出現嚴重損害的部位。
腰痛
水既儲存在覆蓋脊椎骨上面的軟骨盤形末端,也儲存在椎間盤核裡。椎間關節處的水有潤滑作用,椎間盤核裡的水還有支撐上半身重量的作用。
大部分關節之間都有斷斷續續的真空,水可以在其中循環流動,只有在關節活動時,水才會被擠壓出來。為了防止腰痛,人們就得攝人足夠的水,做各種腰椎運動,在椎間盤裡制造出斷斷續續的真空,以便吸納水。腰椎運動可以減少背部肌肉痙攣,多數人有背部痙攣的體驗。80%的背痛可以引起腰疼。
你如果背痛,尤其是坐骨神經痛,大多數情況下,只要做適當運動,讓椎間盤生出斷斷續續的真空,坐骨神經痛就會在半個小時內得到緩解。
頸椎痛
頸部運動能讓頸椎間盤得到充足的液體,這一點非常重要。頭部的重量能把水分從頸椎間盤中擠出去。為了讓同等量的水分回到頸椎間盤,必須在頸椎間盤裡制作出斷斷續續的真空,借助於真空將水分吸回來,使頸部運動得到潤滑。只有頭和頸部充分運動—向後仰,水分才能回到真空中來。頸椎間盤錯位可以引起頸椎痛,如果不嚴重的話,病人緩慢地反復低頭仰頭,盡量向後仰,每次後仰30秒鐘。頸部的緩慢伸展可以增加其間的真空度,使得水流更容易回流到頸椎間盤中。與此同時,由於頸椎間盤前端與脊椎韌帶連接,這樣做還可以使頸椎間盤回歸到正常位置。
你可以試著仰頭,再低頭。先轉頭看一側的牆面和地板,再看另一側的牆面和地板。患有頸椎“關節炎”或頸椎錯位的人不妨試一試這個簡單易行的辦法,它可以改善頸椎關節的活動能力。
心絞痛
要想了解心絞痛,不妨讀一讀“膽固醇”一章。簡單地說,身體缺水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心絞痛意味著身體缺水:心髒病和肺病種類繁多,名目繁多,長期脫水是共同的病因。洛麗塔-約翰遜女士90歲高齡,卻童心猶在,你們會發現,對於她這樣的老人,心絞痛也可以靠增加飲水量治愈,她已無需吃藥了。
頭痛
根據作者個人的體驗,偏頭痛似乎是體溫在“熱壓力”下進行調節的表象。人們突然感到偏頭痛,主要是因為缺水。
要想預防偏頭痛,最謹慎的辦法是定時定量飲水。足量的涼水或冰水可以在人體內部發揮作用,給身體(和大腦)降溫,促使身體各部位的血液循環系統收縮,因為血管的過度擴張可能也是偏頭痛的主要起因。
5.壓力和抑郁
面臨一堆令人沮喪的情感問題時,大腦很難聚精會神地工作,這時就會出現抑郁。這種現象能使人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大腦活動受到壓抑的時間過長,就可能出現各種症狀。人們根據病人的不同行為表象使用了不同的名稱。
有些病症,如恐懼、焦慮、不安全感、持久的情緒問題和婚姻問題,是長期供水不足的結果,它會影響大腦組織對水的需求。大腦使用電能,而電能是由水力能量泵提供的。得了脫水症,大腦生成的能量就會減少。大腦的許多功能有賴於能量,能量少了,大腦的效率就會下降。我們發現了這種不足,稱之為“抑郁”。脫水引起的“抑郁狀態”可以導致“慢性疲勞綜合症”。它們可能會過度消耗身體的儲備,慢性疲勞綜合症的根本問題大概就在這裡。
抑郁症和慢性疲勞綜合症
在脫水狀態下,大腦內部的能量就會陷入低水平,三磷酸腺苷的能量儲存將會逐漸耗盡,因為某些區域需要更多的能量供給。最終,大腦依靠水電能量運轉的靜態功能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停止運轉,我們把這種功能運轉不充分的情形,稱為“抑郁症”。脫水對大腦產生的這種致命的影響將會導致多種症狀同時出現,這種情形統稱為“慢性疲勞綜合症”。
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會使身體代謝系統和生理機制平衡遭到破壞,由此就會導致慢性疲勞綜合症。
那些患有慢性疲勞綜合症的人,應該增加鹽分的攝取量,同時還應增加飲水量,並逐漸擺脫含有咖啡因的提神性飲料。在一段時間以後,身體的三磷酸腺苷儲量才能恢復正常,並使神經纖維的運輸系統正常運轉。
6.愚不可及的無鹽飲食
鹽是身體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按重要性排序,氧、水、鹽、鉀位列前茅,它們是人體賴以存在的基本元素。人體中大約有27%的鹽以晶體形式儲存在骨骼中的。因此,缺鹽可能也是骨質疏松症的起因之一。血液必須保有一定鹽分,如果鹽分不足,就會從骨骼中汲取。
鹽的攝人量不足,酸就會在部分細胞中聚積。細胞中的酸度含量過高,就會損害DNA的結構,在部分細胞中引發癌症的萌芽。試驗表明,許多癌症患者的身體中鹽的含量較低。
作者再重復一遍:只有吸納鹽,才能保住體內的水分。一部分水從這種“水腫液體”濾出,穿過細胞膜進入一部分細胞胞中。這和水的淨化原理相同。
請注意:如果飲水量增加了,鹽的攝入量卻沒有增加,身體就會缺鹽。一連幾天飲用6杯、8杯甚至10杯水後,就得考慮在飲食中增加鹽。如果你在夜晚感到肌肉抽筋,請記住,這就是缺鹽。肌肉不運動但抽筋,往往意味著身體缺鹽。還有,眩暈和昏厥可能也是因為身體缺水少鹽。出現這種情況後,你就應當增加維他命和礦物質的攝人量,包括蔬菜和水果,它們含有溶於水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如果你在控制飲食,在減肥,尤其應當這樣做。
作者用一種簡便易行方法計算鹽的攝人量。如果每天飲10杯水(大約2.3升),應當加鹽大約3克。如果你覺得皮膚和踝部發腫,請不要驚慌。你不妨在幾天之內減少食鹽的攝入量,增加攝水量,直到腿部的浮腫消失。你還應該多活動——多鍛煉。肌肉活動會把過多的液體壓擠到流通的血液中,一部分鹽隨著汗水和尿液一起排出體外。另外,不要采用一個姿勢長時間坐立。
7.自身免疫性疾病
我們所不了解的許多機能退化症狀,常常被看做“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際上,它意味著身體正在進行自我供給,所以,我們常常找不到病因所在。可悲的是,我們從未意識到,脫水是身體產生類似於疾病的原因,醫學界從未獲得過解決症狀的簡便而自然的方法——至少目前為止是這樣。作者研究了其中一種症狀——它現在被稱為“狼瘡”,並在《哮喘症、過敏症和狼瘡的基礎知識》一書中公布了作者的發現:為什麼自身免性疫疾病應被視為長期不經意的脫水過程?為什麼代謝機制改變會導致相應的症狀?
8.其他
關節炎
當軟骨脫水時,它的滑行能力就會減弱,骨組織細胞感受到脫水狀態,就會釋放出疼痛的警報信號。假如它們在脫水狀態下使用軟骨,它們很快就會死亡,並從與骨頭的接觸表面剝離開來。軟骨的正常環境是鹼性狀態,如果脫水,它就會變成酸性狀態,“記錄”疼痛的神經末端對這種酸性狀態非常敏感。這種類型的疼痛,必須通過增加日常飲水量進行治療,直到軟骨完全與水結合,將酸性物質和毒素清洗掉。
軟骨是一種凝膠狀活性組織,軟骨細胞喜歡生活在鹼性環境中,這種環境取決於流經軟骨的水分含量和軟骨清除酸性物質的能力。鹽通常有助於吸收酸性物質,並傳遞到水分中,將酸性物質從軟骨細胞內部攜帶出去。這是一種不間斷的過程。要使這一過程見效,兩種元素是必需的,即水和鹽。充足的鹽分供應,有利於防止關節炎疼痛,尤其是四肢或脊椎的關節疼痛。血清中鹽分含量增加,可以使水分流經軟骨時更為通暢,進而蘊藏更多的水分。
大腦損傷
神經系統的疾病具有相當的破壞性,帕金森綜合症、早老性癡呆病、多發性硬化症、半身不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四肢癱瘓、失語症、注意力缺乏症以及癫痫症等疾病各種可怕的症狀。作者的觀點是,上述疾病是體內長期脫水造成的,它們是長期形成的、身體機能衰退的結果。
我們的大腦85%由水分組成,而其他軟組織細胞約有75%的水分。大腦對水分流失極為敏感,甚至不能容忍哪怕是1%的流失。如果流失持續了相對較長的時間,大腦就不能正常運轉。記住:大腦的神經細胞只有一次生命。因此,腦細胞因為脫水受到傷害,就會留下長久的印記。要記住,腦細胞24小時都在工作,即使身體睡眠時,大腦仍在繼續運轉。
脫水:中風的根源
如果有可能,盡量在他們的血管形成凝塊,或者某些神經症狀出現之前,讓那些患痙攣、中風或麻痺症的人喝水、多喝水。即使在大腦的某一區域果真出現動脈阻塞現象,甚至導致大腦組織“壞死”,只要讓動脈血管得到充足的水分供應,也能夠迅速康復。在實驗中,對大腦動脈出現阻塞的動物進行靜脈水分注射,“壞死”區域的范圍就會迅速減少,大腦缺氧或缺血的區域也得到康復。即使大腦的一條主動脈出現阻塞,水,也有助於周圍的毛細血管迅速擴張,防止血液凝塊繼續增大。同樣,如果她出現的神經問題是血管痙攣現象引起的,水也能夠減緩動脈血管的收縮。
脫水與荷爾蒙
身體一旦脫水,就會立刻進入壓力狀態。所以,脫水等於壓力,壓力等於脫水。在壓力狀態下,身體認為出現了危機,就會行動起來。身體識別不了人類社會角色的轉變,它只對壓力做出估量,包括工作壓力和脫水壓力,然後做出“戰斗”的姿態。這時,身體會分泌幾種強效荷爾蒙,保持“一觸即發”的狀態,直到壓力解除。主要荷爾蒙有:後葉加壓素、可的松釋放因子、內啡肽、泌乳激素和腎素一血管緊縮素。
血液裡的高膽固醇
現在,幾乎每個人都知道,膽固醇增高是心髒和大腦疾病的原因之一,因為它會使動脈血管堵塞。作者認為:膽固醇增高是長期脫水導致的!
水進人身體以後,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使肝髒和動脈細胞接觸到這種粘稠的血液。我們吃下食物後,必然要經過一定的時間,身體才能攝取到水分。另外,再加上粘稠血液的影響,膽固醇便產生了,並進入活躍狀態。經過一段時間,形成膽固醇並使之沉積的生理機制,會在血管內壁形成。那些不能形成膽固醇的細胞,則從血液和細胞膜形成的沉積物中搜集膽固醇,以實現自我保護。
膽固醇增加是一種標志,意味著細胞形成了一種防護機制,可以對抗逐漸增強的血液滲透力。因為粘稠的血液通常會使水分通過細胞膜向外釋放,而膽固醇是一種天然的防水性黏土,它只要進人細胞膜的空隙,就會使細胞膜的“建築結構”保持穩固,防止水分的流失。我們一定記住:細胞采取這樣的防護機制是為了不讓水分流失,而水分飽滿的細胞則不會出現這種情形。
為了防止動脈和肝髒細胞膽固醇過量沉積,你需要在攝取食物前半個小時左右,為身體補充水分。只有這樣,體細胞才能在身體攝取食物後,以及在它們與粘稠的血液接觸之前,始終處於水分平衡狀態。這也可使消化和排汗過程獲得充足的水分,而無須動用血管細胞內部貯藏的水分。
只要我們對每天的攝水量進行調整,確保細胞逐漸處於水合狀態,身體對膽固醇防護機制的需求度就會降低,膽固醇的生成量也將隨之減少。如果做到了這些,血液膽固醇的含量就會遠遠低於目前醫生公布的數字。我們現在清楚地知道,減少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有助於清除已經形成的膽固醇沉積物。
研究顯示,1個小時的散步,將激活吸收脂肪的酶,並使其在隨後12個小時內保持活性。每天散步兩次,是為了使燃燒脂肪的酶長期處於活躍狀態,並且形成累積效應。
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理,作者在前面有關膽固醇在冠狀動脈形成和沉積過程中做了交代,這裡不需要過多補充。
在脫水狀態下,所有器官的細胞都會出現問題,有些細胞的受損程度更大,身體不得不動用緊急供水機制,去滿足那些更重要的活性細胞。心髒無法避開因脫水導致的各種問題,它的功能會逐漸喪失,並顯示出心力衰竭的跡象。這一過程,最初通常表現為某種較小的動脈血管出現痙攣,然後是形成長期的堵塞。最初的痙攣還會導致疼痛,如果此時能夠供應水分,痙攣現象就會減弱,動脈血管的堵塞也會被化解。在這種情況下,水的治療效果強於其他任何藥物。
痛風
隨著血液裡尿酸含量增多,關節周圍的尿酸鹽開始沉積,從而導致關節的疼痛,這種症狀稱為“痛風”。這是一種主要見於男性的疾病。尿酸是蛋白質代謝不充分的產物,它可能與嚴重脫水有關。臨床經驗告訴作者,每天增加飲水量,直到尿液顏色完全消除,就可以避免痛風的發生。
腎結石
水分攝取不充分和尿液濃度過高,是尿酸鹽形成和腎髒組織中鈣元素沉積的原因之一。一旦尿酸形成晶體,就會出現新的沉積,尿酸鹽顆粒越來越大,最終形成細胞阻塞現象。尿液的感染物,也會加速腎結石的形成。如果你出現了腎結石,就要意識到,這是長期脫水造成的。你需要避免讓尿液濃度過高,阻止尿酸鹽迅速沉積和在腎髒中形成較大的結石。
皮膚和脫水
身體在脫水狀態下,建立水分保存機制的第一個場所是皮膚。當身體脫水時,如果沒有馬上補充水分,皮膚儲存的水分就會用光。因此,脫水是皮膚干燥、缺乏光澤的主要原因:首先,皮膚失去了濕度,就會變得干燥,像李子干一樣;其次,皮膚的毛細血管循環系統功能降低,無法賦予皮膚健康的顏色。要想保持健康的皮膚,攝取充足的水分是絕對必要的。
因脫水導致的皮膚問題,最終會發展成為硬皮病。硬皮病早期症狀完全可以通過增加飲水量治療。
骨質疏松症
骨質疏松症通常在60歲以後才會顯示出來,但對於許多人而言,在15歲和20歲時,其形成機制就已在身體內逐漸形成。不管男性還是女性,不管多大年齡,任何人都可能患上這種疾病。患病期間,骨頭的質量開始下降,骨骼萎縮速度超過生長速度,密度和體積也會減小。
骨質疏松症的主要成因之一,是骨骼的一系列分解過程,稱為“骨質溶解”。
要想使組胺停止活動,防止因脫水造成骨質流失,惟一的辦法,就是增加每天的飲水量:起碼不少於8杯水,每杯水約為230克。你還應該堅持鍛煉,使骨骼傾向於構建過程而不是分解。當然,鍛煉還有其他多種好處:它能使骨骼本身,包括骨骼的關節和肌肉組織,變得更加堅韌,還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
癌症的形成
1987年9月,作者獲得邀請,在一次重要的癌症研討會上做了報告,因為作者為癌症的預防和治療引入了一種新的觀念。作者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了長期的、無意識的脫水,是身體的疼痛和疾病(包括癌症)的主要原因。脫水導致身體生理機制迅速被破壞,由此產生的四種主要病理機制,是導致癌症的重要原因。
對於本書的容量而言,要把全部相關信息交代清楚,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作者可以列出幾個重點。長期脫水,身體的多個系統就會出現功能失調,包括:細胞核的DNA物質遭破壞;細胞內部DNA修復機制不完善,並最終喪失功能;細胞受體發生畸變,荷爾蒙控制系統失衡,以及全身免疫系統(包括骨髓的免疫系統)遭到抑制,這會使身體失去識別並摧毀異常細胞的能力。身體也會喪失過濾體制,無法將某些異常的原始基因予以清除。簡而言之,脫水會使身體逐漸失去對抗破壞性化學元素的能力,進而無法回歸到正常的化學物質模式。這就是癌症的形成,正是這一系列化學反應的結果。
作者已經解釋過脫水對於身體組織和癌症形成的直接影響,作者堅信,水是世界上最好的預防和治療癌症的天然藥物,作者建議你閱讀作者在www.watercure.com上發表的論文。
如果我們希望借助水預防和治療癌症,我們還必須為身體提供適當的營養成分,消除那些可能耗盡身體營養儲備的代謝機制。此外,我們要確保身體的化學環境傾向偏鹼性狀態。如果身體越來越呈現酸性,就會產生癌細胞。在某種程度上,癌細胞具有厭氧特性,即使在無空氣的情況下,它們也能夠存活。癌細胞並不喜歡氧氣,氧氣卻可以殺死癌細胞。假如身體水分供應充足,並攜帶了各種防護性介質和必需的營養物質,它就會促使氧元素與癌細胞密切接觸,這是水成為治療癌症良藥的另一種原因。
5.食鹽的功能
身體需求量最大的無機元素,依次是鈉、鉀、鈣和鎂。
鈉能同時滿足身體細胞內外的液體滲透,保證液體環境的平衡,及大腦行使正常功能。過量水分補充造成的鹽分流失會使腦細胞逐漸膨脹,大腦就會受損,甚至死亡。因此,如果一個人長時間鍛煉,大量排汗而失去鹽分後,只是為身體補充水分,卻沒有補償鹽分,就會出現上述情形。作者多次說過,鹽,對於你沒有壞處,它不會讓你的血壓升高。只有細胞內部長期缺乏某些無機物,而且水分在細胞內部難以排除,才有可能使血壓升高。鹽與其他無機物共同作用,反而能夠把血壓降到正常水平。
鉀、鈣、鎂和鋅,是調節細胞內部水分平衡的主要元素。這些成分能夠使體細胞內部的液體處於滲透平衡和正常運轉狀態,它們與鈉元素結合,可以使血壓處於正常水平。
水、鹽和鉀共同作用,可以調節身體的水分。水可以調節細胞內的水量,並且清洗細胞,排出細胞代謝產生的有毒廢物。鉀元素可以從每天吃的水果和蔬菜中吸收,但是我們無法以這種天然的方式去獲取鹽分,只能從日常膳食中吸收。
從本質上說,身體具有體細胞內和體細胞外兩種水域系統。良好的健康取決於這兩個系統的水量是否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這種平衡狀態,是通過攝取水、鹽和富含鉀元素和礦物質的蔬菜和水果來實現的。
當身體嚴重缺水時,水分被強行注入細胞,就會成為更多細胞“喝水”的主要途徑,這時,身體會為水分的注人迅速增加壓力。這種壓力可以通過醫學手段進行監測,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高血壓。
當我們喝下足夠多的水,並排出純淨的尿液時,也會排出大量的鹽,這是將水腫的液體從身體排出的有效辦法。可見,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劑。
鹽的神秘功能
除了調節身體的水量之外,鹽還有其他許多重要功能。
鹽是一種強效的天然抗組胺劑,它可以緩解和消除哮喘症。在喝完一杯或兩杯水後,把鹽放到舌頭上,它就和呼吸器一樣有效,而且不會產生毒性。
鹽是身體的一種強效的抗壓力元素。
鹽對於排除細胞(尤其是腦細胞)內部過量的酸性物質效果顯著。如果你不想患上早老性癡呆病,那就不要拒絕鹽!
鹽是腎髒清除過量的酸性物質必不可少的元素。身體沒有足夠的鹽,酸性特征就會越來越強。
鹽對於治療精神疾病意義重大。
鹽是大腦保存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必不可少的物質。水和鹽可以承擔起天然的抗氧化劑職責,並清除身體的有毒廢物。
鹽是預防和治療癌症不可或缺的物質。癌細胞可以被氧氣殺死,它們是厭氧性有機生物,必須生活在低氧環境下。假如水分供應充分,鹽會擴大血液循環的范圍,使血液到達身體各處,這樣,血液的氧氣和活性免疫細胞,就能夠到達發生癌變的組織,並摧毀癌細胞。
鹽有助於維持肌肉力量和正常的伸縮性。膀胱控制系統失靈,導致小便失禁,也可能是鹽分攝取不足的結果。
鹽對於糾正心跳不均勻非常有效。
與通常的誤解完全相反,合理鹽攝入量不會引起高血壓。實際上,它對於調節血壓很有幫助,但前提必須是將鹽與水,以及鉀、鈣、鎂和鋅合理的搭配。對於某些人而言,攝取的鹽分過少,而飲水量過多,的確會使血壓上升。因為只喝水而沒有攝取鹽分,水分就不可能長時間停留在血液循環中,也就不可能完全注滿所有的血管。這種情形會導致眩暈,使血管處於緊張狀態,導致血壓上升。只需要一兩杯水,再加上一點鹽——可以放在舌頭上——就可以迅速、有效地讓激烈跳動的心髒恢復正常,這對於田徑場上的運動員尤其有好處。堅持這樣做,就可以降低血壓。
鹽有利於調節睡眠,它是一種天然的安眠藥。如果你喝下滿滿一杯水,並把幾顆鹽粒放到舌頭上,可能很快就會進入沉沉的夢鄉。記住,只有在喝水時,才可以把鹽放到舌頭上。如果只是吃鹽,時間一長,可能會導致流鼻血。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鹽的作用尤其重要,它會平衡血液中的糖分,減少患者對胰島素的需求。水和鹽還可以減緩糖尿病對眼睛和血管的傷害。
鹽有助於神經細胞的溝通和信息處理。
當食物顆粒通過腸道被吸收時,鹽能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鹽可以有效清除肺部的粘痰,尤其是對於哮喘症、肺氣腫、囊性纖維變性患者而言。
鹽有助於治療長期干咳。
鹽能夠有效清除粘膜炎和鼻窦炎。
鹽有助於預防痛風和痛風性關節炎。
鹽可以有效預防肌肉痙攣。
鹽可以防止唾液分泌過多(睡覺流口水)。
骨質疏松症,可能是身體鹽分和水分不足導致的結果。
鹽可使骨骼變得更堅韌。
鹽能夠提高你的自信心,使你擁有良好的自我意識。
鹽有助於維持性欲,提高性能力。
鹽有助於減少雙下巴出現的幾率。身體缺鹽,也意味著缺水。當唾液腺感覺到身體缺鹽時,就會產生更多的唾液以便於咀嚼和吞咽食物,這時,從血管“滲漏出來的水分”,進入唾液腺以外的區域,使下巴和臉頰的肌肉體積增大,甚至會延伸到脖子。
鹽有助於預防腿部靜脈腫脹和曲張。
海鹽約含80多種身體需要的無機元素,其中包括必需的微量元素。未經提純的海水鹽價值更高,但含碘不多。因此,我們需要補充必需的碘元素。
作者還要給你一個警告!鹽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攝取過多。你必須關注身體所需鹽和水的比例,確保所喝的水足以把體內的鹽分清洗掉。如果你的體重暴增,而你並未吃太多的食物,可能是因為攝取了太多的鹽。停止鹽的攝取,並且喝下足夠多的水,增加尿液的生成量,就可以消除身體細胞的腫脹。向你的醫生請教,確定膳食中鹽和水的比例。
重要公式:60千克重的人,通常每日需要飲用2.2升水,另要補充3.5克食鹽。
(老黃提示:本公式是對於一日三餐的食物中加入正常食鹽(≯6克/日,即比較清淡菜與湯)的人,對於我國許多地方的人,日攝取量遠遠超出6克,就必須控制總攝入量。最有效的方法是測量你每日的食鹽攝入量)
假如你已經按照作者的建議開始大量喝水,那麼,為了讓你得到更多的好處,作者建議你每天服用一粒維生素丸,尤其在極少鍛煉,也很少吃蔬菜和水果的前提下。如果你正在經受某種壓力,可以在服用維生素丸的基礎上,在飲食中增加一些維生素B6和鋅元素。
6.應該如何喝水—飲水療法
為了健康、預防疾病,為防止身體功能退化,作者向你推薦一種藥,它就是天然水!
水一刻不停地在身體內循環著,每24小時的循環水量相當於近萬升。身體在代謝和循環過程中,每天都會流失1.5~2升的水,我們每天都要將其補充。
補水方案應該是:平均每千克體重至少補充30克的水,你還必須一天內均衡地喝,預防性地喝水,以便在身體進入脫水狀態之前,及時為它補水。哪怕在吃飯時也應如此,吃飯時喝水,不會對消化過程造成多大影響,
1.具體的飲水法應該是:
飯前應該喝水,最佳是飯前30分鐘,這是為了讓消化道做好工作前的准備,尤其是胃炎、十二指腸炎、胃灼熱、胃潰瘍、大腸炎以及其他類型的消化不良患者。
任何時候,只要感覺口渴,都應立即補水,哪怕是在吃飯時。
飯後兩個半小時應當喝水,以便順利完成消化過程,糾正因食物分解所導致的脫水。
早晨第一件事應當是喝0.5升水,以糾正長時間睡眠產生的脫水。
在鍛煉前應該多喝水,以滿足排汗需要的水分。
便秘患者應該多喝水,早晨空腹喝0.5升或更多一些的水,是沒有副作用的瀉劑。
一次性不能喝過多的水,這樣只會加重心髒的負擔。
2.必須注意如下:
應該選擇天然水,而不是飲料,因為飲料含有的化學物質,能夠改變人體的化學環境,甚至改變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中心。即便是牛奶,也不能夠和水相提並論。
盡可能不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因為咖啡因是脫水劑,它的危害有:
--咖啡因會加速身體的脫水過程,水本身會產生水能和電能。因為咖啡因會刺激腎髒功能,甚至導致身體流失的水分多於喝下的水分,這將會耗盡腦細胞的能量儲備。
--咖啡因會抑制大腦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而褪黑激素能夠調節我們身體的機能,導致我們進入睡眠狀態。
--咖啡因會抑制產生記憶的酶,甚至導致記憶喪失。
--咖啡因可能毒害腦細胞。老人和孩子都應遠離咖啡因,咖啡因會影響正常的大腦功能,也會削弱他們天然的生存能力。
--每天喝大量(如1升以上)咖啡的人,患心髒病的幾率是其他人的2倍。
--咖啡因會破壞大腦細胞的能量儲備機制,降低細胞對外來介質的抵抗力。
3.不喝酒,因為酒精也是脫水劑,它的危害有:
--飲料中的酒精會導致脫水——水分將從腎髒流失。
--酒精會妨礙大腦的水分供應系統,導致腦細胞進入脫水狀態。
--酒精容易使人上瘾,讓人感到抑郁。
--酒精可能導致性功能低下。
--酒精可能傷害肝髒功能。
--酒精會抑制免疫系統。
--酒精會增加患上癌症的幾率。
--酒精會產生自由基,通常會攻擊並損壞某些感官組織。
--在某種程度上,酒精上瘾症,可能是由細胞膜脫水導致的,尤其是腦細胞脫水。
脫水使身體分泌內啡肽——這是一種容易導致上瘾症的成分。
所以,酗酒的人最需要補充水分。
4.果汁和牛奶不能代替水
用果汁或牛奶代替水,可能導致多種問題。過多飲用橙汁會增加組胺,使人患上哮喘症。果汁的天然糖分,也會使肝髒收到錯誤的指令,形成儲藏脂肪的模式,使人變得肥胖。牛奶應被視為一種食物。那些常喝牛奶而非母乳的嬰兒,飲食中更應該增加水分,因為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比牛奶更加稀釋的母乳。
5.補充水的過程必須補充食鹽
60千克重的人,通常需要2升的水,並需要補充3.5克食鹽。
6,為了糾正脫水導致的症狀,必須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謂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保證充足的水分和補充鹽分,堅持鍛煉,保證富含礦物質的平衡膳食,食用大量水果和蔬菜,補充可以生成細胞膜、荷爾蒙以及神經絕緣體的必需脂肪。另外,你要擺脫咖啡因和酒精,摒棄膳食中的人工甜味劑,對於健康也是必要的。
7結論:保持健康與活力的四個步驟
要想讓自己變得更健康,需要執行以下四個步驟:
n保持身體足夠的水分,並使身體的水分和鹽分保持均衡比例;
n鍛煉身體的肌肉,以此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
n遠離那些容易使身體脫水、而且還會產生毒素的飲料;
n制訂每天的平衡膳食計劃,蛋白質的比率應占20%,另外的80%包括澱粉、蔬菜、豆類、水果等等。
如果你接受作者的建議,並付諸實踐,作者堅信你會很少生病,壽命更長,你的人生也將變得更有意義。
作者也衷心地希望,你能夠將本書的信息與他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