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一位耶魯佛學博士的佛學研究之路(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位耶魯佛學博士的佛學研究之路(九)
 
來源:http://manyuer.bokee.com     作者: 王翔      
 
  四、港大佛學中心第一學期日志(2003年11月)

  29日:天色漸漸昏沉了,心經Prajnaparamita -hrdaya-sutra的翻譯也快結束了。下一個月就在寢室裡工作了,如果進入哈佛神學院學習,真是一次重溫西方文化的好機會。關於西方的文史哲,我已經放下了好些年,正好撿起來。

  28日:這是我給王邦維教授的一封信,放在這裡存底,王老師是季羨林先生的弟子,這個學期我也忝列門牆,成了王先生的弟子。

  王老師:

  那篇文章只是一個粗淺的草稿,因為聽說你要出發,所以臨時在課間休息的時候給您打印出來的。而且我個人才疏學淺,在學識上有很多的漏洞需要補充,而且又是用英文來寫,無法很好地表達,所以我才要繼續求學和磨練,慢慢地提高。這篇文章不過是投石問路,尋找學習的機會而已。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有很多資料上沒有時間去檢索和閱讀,所以會留待以後慢慢地提高。這篇文章不過是投石問路,尋找學習的機會而已。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有很多資料上沒有時間去檢索和閱讀,所以會留待以後慢慢地提高。其時自己還遠沒有滿意,在我看來,起碼還需要半年,才能交出比較像樣的稿子。學習佛學或者藝術史都是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在耶魯的時候我已經有了心理准備,看得很清楚了。其實非常希望國內的資料研究等等能夠有長足的進步,誰不願意在自己的祖國學習呢,有朝一日也希望北大的學生不必紛紛出國,可以沒有顧慮地在自己國家的大學裡求學。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這一天。

  26 日:這兩天去聽了Hartman教授的講座,覺得要學的東西可太多了。只能是慢慢來了。不過今天的講座很精彩,講的是關於中亞和印度的佛教文本,有許多精彩的照片和地圖。不過對於一些藝術史的問題,Hartman教授不是很熟練,畢竟藝術史需要漫長的訓練啊,讓我慢慢來吧,一步一個腳印。學習到了這個階段,不光是心願的問題了,而是健康、機遇、後勤保障等等加在一起的問題了。在張承志的新書上發現了刺殺恩銘的革命家徐錫麟的一首詩,摘錄如下:

  瞥眼頓心驚,分明故物存。摩挲應有淚,寂寞竟無聲。在昔醒塵夢,如今聽品評。偶然一扪拭,隱作不平鳴。

  我最喜歡的是第三第四句,感情深摯,性情之筆。

香港大學

  25 日:圖書館裡新書已經上架了,看得我眼花缭亂,流連忘返,似乎又回到了自由讀書的時代。其實在圖書館二樓,常常經過英國文學的幾排書架,可是我只能匆匆浏覽一眼,看到幾個往日非常熟悉的名字。我想神學院的學習機會其實就是重新撿起西方文化的絕好機會啊。對於中世紀的世界,聖經解釋學,伊斯蘭世界,當然還有佛學的課程都可以選啊。希望我有這個機會。

  21 日:剛才查宗教學者kitagawa的書,港大11本,耶魯32本,哈佛32本,國會圖書館25本,西北大學28本,北大6本,南大3本,這結果准確地反映了各個學校至少在西文上的收藏差距。晚上聽著聖歌,一邊做著申請的工作,感覺還不錯,學校裡雖然學習壓力大,但是還是自由啊。

  20日:我覺得我應該先拿下宗教學的博士,因為宗教學比藝術史要難許多,與此同時我可以在7年之內掌握了德語、法語、日語、西藏文,甚至是阿拉伯文和韓文,每一種語言都是一個世界,現在我的問題就是沒有那麼多時間,想學的東西真的是很多。在學習中教學的同時,看看藝術史的畫冊作為調劑,至少可以在很多年內完成藝術史研究的素材(圖像)的閱讀。我覺得自己已經學習日本藝術史,因為中國真的沒有什麼這方面的專家。

  19日:學校裡的新書有上級圖書館上了接近千冊的各種文字的好書,看得我如癡如醉,真的是很精彩。看來今天又要忙得不可開交了,在圖書館要忙到10點鐘了。我自己先拿了五本來過過瘾:《做一年》《中國的世界遺產》《北大文學記》《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 《近代中國佛教與基督宗教的相遇》。

  16日:從現在開始,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在宗教學和藝術史這兩個領域都拿到博士學位,如果健康允許,時機成熟,我的學習將在無比遼闊的領域展開,這個夢想其實已經為我的一生定位,就算可以實現,也要占去12年的光陰,將最好的年華都投於其中,進入至少10種語言背後的廣袤的文明世界,涉足全球各大宗教和數種古典的人文傳統。我覺得馮象先生就是很好的榜樣,他的生平,從雲南插隊,到哈佛和耶魯的博士,真正是一個把夢想變成現實的典范。

  15日:多年前在張承志的書中讀到過許多美妙而又純樸的西北民謠,後來一直沒有再去尋找,而曾經想過做些研究,也因為無暇而作罷了。今天圖書館也沒什麼人,就趁著休息的間隙跑到六樓去看看,我最喜歡的一首暫時沒有找到,但是卻發現了兩首很熟悉的民歌,就把它抄錄出來,以後也可以常讀。一首是蒙古的民歌,另一首是西北的“花兒”,可以看得出,雖然簡單而沒有修飾,但是純樸而又大膽,情感真摯奔放,就如明清時期漢族民間的歌謠。

  13 日:晚上是王邦維先生的“印度佛教史”,所以下午3個小時就用來學習印度學。中午吃完飯,就跑到6樓去轉轉,結果看到一批很好的藏學書籍。下個學期開始學習藏學,真的是很興奮。在這個領域也有一大批響當當的人物和偉大作品。我開始真正的學術訓練兩年之後,現在才算是愛上了學術,能夠體會它的美了。我自己的體會,有一種感覺讓我心馳神往,這種感覺貫穿於我對學術的向往和過去的學習世界之中,這是一種超越日常生活的無限廣闊的美感,這是犧牲和強烈的宗教般的顫栗,這些美感在相當精彩的作品中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激勵著理想青年前行。

  12日:在圖書館裡常常會有新發現,比如中間去喝杯水就偶遇了斯坦因的名作“古代和阗”(Ancient Khotan: A. Stein),這部巨書國內不易見到,圖書館裡就算是有也很難借出來。再比如昨天也是一次休息就偶然看到了勒柯克的“高昌”( Chotscho : Facsimile-Wiedergaben der wichtigeren Funde der ersten K?niglich preussischen Expedition nach Turfan in Ost-Turkistan / Albert von le Coq),也是一部經典,雖然翻成了中文,但是印刷的質量不敢恭維,和原作一比有相當的差距。所以港大的圖書館我要承認還是有其長處的。現在的晚上,天氣轉涼了,圖書館裡也人煙稀少。我有時候一個人去中亞部分翻翻書,看到許多傑出人士的作品, 在這繁華的香港,寂寞的圖書館裡,宛如回到了東方學初現曙光,各種人物踏入中亞和中國西部的探險時代。

  11日:今天偶然看到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所說的一段話:“要深入了解問題,不孤獨不行,吃玩樂只是湊熱鬧的活動,對自己沒什麼好。要研究一個問題便要回到孤獨,讓書本圍繞你,清靜地想,從孤獨中發掘光芒。”現在讀這段話,算是有了感覺。今年不知為何才有了真正的做學問的感覺,要知道有些障礙沒法繞過去,只能想辦法克服,在學問上就是下死功夫吧。學術的傳統,語言都要慢慢去學了。這幾天在圖書館學習的時候,乘著間隙的時間跑到文學的書架旁邊轉了轉,好像回到了由詩人、文學家、批評家組成的英國文學時代,令人懷念。

  10日:在佛學和藝術史這兩個領域,我真的是很想都拿下博士學位,但是天知道這樣付出怎樣的代價和時間,就算經過漫長的時間得到了第一個博士學位,又怎麼能一直做學生而讀第二個學位呢,不過這真的是太具有誘惑和挑戰性了,能夠讓我深入這些無邊的領域。其實在一流的大學裡,雖然看起來天天讀書,但是比起在幾百人的單位裡工作,研究性的工作和附帶的在學院裡的特權,讓我們面對著一個汪洋一般的世界。

  8日:這兩天一直在圖書館做研究,這兩個月大概都是這樣吧。今天是周末,其實這三年來,除了假期,周末對我來說幾乎不存在,不過做我這樣的工作完全不同於工作時候的加班,我們是主動地去做,這種長時期的訓練就像是武俠小說中的修煉,也想是職業初段的選手在日夜磨練夢想成為九段棋手。我下去買罐檸檬茶,看到一撥人在慶祝什麼,我就像個旁觀者。不過對我來說,最後的目標始終是哈佛、普林斯頓這樣的一流院校,所以我在這裡似乎只是一個短暫的過客罷了。為了迎接世界范圍內的激烈競爭,我唯有刻苦磨砺,提高水准。

  6 日:今天看新聞,發現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135億公裡,達到了太陽系的邊緣,正在准備向星際空間挺進,我興奮地跑到NASA和Nature的網站看了相關的文章。記的10幾年前,我看過一套名為“世界之最”的書籍,裡面就提到了旅行者1號和2號,沒想到過了這些年,又一次聽到了它們的消息。

  5 日:目前對我的學習和研究來說,日語和法語是同等重要的語言,需要悉心去學習,但是時間不夠只能拉長戰線,慢慢來。目前除了佛學,我已經開始涉及印度學和藏學,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會逐漸地進入日本學、宗教學、中亞學、考古學、基督教學、道教、伊斯蘭學等領域,不過這真的是漫長的戰斗啊。

  3日:今日是在圖書館開始閉關的第一天,感覺很不錯,每過45分鐘就休息,聽音樂喝水什麼的。

 

上一篇:宣化上人:千手千眼(十三)
下一篇:劉素雲老師法語摘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