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李恆钺: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李恆钺: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

 

前言

今天來講此題的目的,是以學科學的頭腦來觀察分析及解釋佛理,進而使諸位能因之對佛學作進一步的研究,理解,然後信受奉行。首先應明了佛,學佛,佛法和佛教。

佛是明了(覺悟)及體驗(驗證)世上真理,因而成為世上人格最高超最圓滿最偉大的人。任何人其有上述的條件,均得名之為佛,其在世間的生活自與常人無異,同樣經過生老病死的自然階段。

佛學是成佛之理論,佛法是實行此理論以求成佛的方法。總括佛學和佛法謂之佛教。

釋迦牟尼(釋尊)是一個佛,他創此教純為利益世人,希望世上每人均成佛,造成最完美的世界。此種偉大的教義與精神,此種無上的利益,為何目前反不為世人所樂於接受呢?茲特推究其原因,更進而闡釋佛教之真谛。

一、一般人為什麼不研究佛學—佛理

不接受佛理的原因很多,要而言之,不外不信和誤釋。分述於次:

一、一 不信-知道的不深切

一、一、一 表面上一切迷信的行為不可解

佛教之特點,是尚理論而不迷信。然為了修習上的方便,也有表面‘似乎極迷信’的行為,如密宗持咒等。其真正意義在用咒力(他力)引起自己的定力,而發揮妙用。倘不研究其內在的原因,自然不能了解其真意。

一、一、二 說佛法的人,不用現代的治學方法與用語,因而不易接受,致認為迷信。

很多的人,對佛理不明白,或對所謂‘迷信’行為有所懷疑,就詢於僧侶或教徒;他們裡面,或有不通達近代治學方法的人,其對佛理的解釋,自亦難以現代語言思想來作表達的工具。其結果將引起‘迷信’,與‘不了解’的結果以致不易使人接受。

一、一、三 經文難解

曾受現代教育而虛心求解的人,對佛理既懷疑,又不能從一般僧侶或居士(在家學佛的人)處獲得滿意解答,不得不求諸佛經。豈知經文深奧難懂,非深通古文者,不易求解。又因佛經是記載釋尊昔日四十九年內,在不同的環境下,對不同的人,所解釋關於佛理的意義與事實,因人而教,因時而教,因地而教;加以佛經展轉印傳,文字的錯誤日久可能發生,為求永久保持佛的真理計,不得不多說不同的經,多寫不同的論。但此並非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只一個,而說法不同,入手不同,觀點不同。設有失傳者或錯誤者,由其他經典不難對證,因此或可不失真理。故經論至今凡數千卷,各種經典的說法有時不同,用意也不同,若不總覽多卷,勢不能得其真意。如此數千卷,究應先由何卷入手,選閱那幾卷,即或已選出,真意能否領悟,也成問題。使有心人徒呼奈何。蓋有知識的人,無法盲目接受一種理論。

一、二 一般人對佛教的誤解

一、二、一 某種宗派僅流傳佛法的一部份

經典既如上述為記載某一定環境一定對象的文章,著重點不同,理解者自難免有感到不完全之處。但佛說:‘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所未說法,如大地土。’又說:‘世間一切微妙善語,皆是佛法。’是則世間的真理本來如是,也永遠如是,與佛的說法與否,或與人的是否接受佛法,根本無關。釋尊不過啟發說明世間有真理和如何能達到求真理的途徑。以各人環境不同,觀點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資質不同,雖真理則一,而勢不能不‘殊途’,方能使各樣的人‘同歸’。蓋佛願任何人均能趨向真理,不願有一部份人,因受求真理之方法的限制而失此良機。各宗各派的成立,乃基於此理。各種宗派,因對象的不同,內容懸殊,沖突自屬意料中的事。而本意原理—真理,固不變異。於是一部份人誤解佛法的表面自相矛盾,甚至不知究何所雲,究何所事。實則因其自身觀點不對,而致誤解佛法;又或所遇見的宗派,只能代表佛法的某一面。如目前沖突最烈的重自力重他力兩派,就是一例:

一、二、一、一 重自力派

重自力派如禅宗,輕外表而重內心,曰:‘修證在一心’,謂學佛不艱難,人人皆可成就,‘只用此心。直了成佛’。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凡夫。

一、二、一、二 重他力派

重他力派如淨土宗,不但信仰釋尊,而且信仰佛所說的經,推行佛法的人,及佛所口述的其他境界佛國。對神奇之事亦所深信,如西方極樂世界及無量壽佛等,因而有許多形式的修持,希望獲得彌陀的攝受而往生。

以上兩法雖異,而最終目的則相同,只可說其方法及出發點不同。茲舉一例譬喻之:

設在苗栗有一鄉人駕牛車而問我如何方能去台北。答曰:‘駕車沿公路北駛,經三日可達。’另一火車司機問時,則答:‘開足馬力向前,三小時即達。’另一飛機師來問,則答:‘必需持羅盤定向正北,飛二十分鐘即達。’另一步行者來問,則必答:‘由此沿公路北上,遇小路莫入,遇來人則問,不可懈怠,恆心精進,終有達到的時候。’

以上例言,去台北則一,為使人人可去台北,不得不說不同的答語。飛機師不得笑牛車的走法不對,火車司機亦不得笑步行的為非法,是因為各人處境不同,工具不同的緣故。從此點看來,不可誤解佛教各宗派的片面說法為不合理,也不可窺某一宗的理論而誤解之為佛法全貌。

一、二、二 以其他迷信附會佛法

一、二、二、一 保佑說

中國自古來即有神教,信神控制人生一切,故求其保佑。其實即使真有神來主宰一切,則此‘神’決不能因某人的求佑與否而決定它主宰的方針;換言之,大問題決於既定因緣,求也無益。又有人以‘神’既有求必應,則偶爾或永遠作些壞事,一求以了之;則‘神’豈不非徒無益而反有害。如此幼稚而迷信的保佑說,硬附會而加之於佛,很容易使人對佛誤解。

一、二、二、二 求福說

有信神者以佛為神而向之求福,致被人誤認為迷信;實則真正佛教徒決不向佛求福,而是明佛法的真理之一—因緣法。因是前因,緣是助緣,因緣成熟,就有果報。認清世上任何事都依因果律發展,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作善事造善因,自可能逢善報得善果,(須知種子沒有順緣,不發芽的也有。)這是極合乎科學邏輯的事,眼光放遠即能推見而深信無疑。反之若作惡事造惡業,雖每日念佛求福,其結果必積為惡果無疑,與求佛無關。故以求福為佛教的‘迷信’行為,實是附會之誤。佛徒只造善因而自然可得善果。不必‘求佛’而望‘福’。然而佛教也有祈禱,那是造內心因緣的一種,與持戒行善相輔而行的。

一、二、三 人的問題

一般誤以宏法或學佛的人即代表完善而無可批評之佛,又以為只要是學佛者,即可無過,亦即幾等於佛。殊不知和尚與學佛者的程度深淺,各人不同,譬如幼稚園兒童叫學生,家庭私塾的人叫學生,中學大學的人也叫學生,研究終身的人亦未始不能稱學生,其程度何能一概而論。因而由於宏法者或學佛者自身學識和修養的不同,亦可能招致誤會。分述於次:

一、二、三、一 學識

宏揚佛法者,有時未能因人施教,所講道理,未能以現代思想語句表示,或不能為人所贊同,致使人對佛教發生誤解。

一、二、三、二 修養

宏揚佛法的僧侶居士們,有時其行為不足以為一般人的表率,或言行不能一致,或修持工夫不夠,人遂誤會佛法為不足崇信,實則我們應‘依法不依人’。所謂人的行為和表現,都是因緣關系的表現。往日造何因,目前現何果;今日種何因,他日現何果。佛門弟子,目前所表現於諸君眼前的行為,實為其過去因(宿業,環境,訓練,教育等)的表現(果)。我們只能於明了佛理後,努力種好因,以避未來的惡果。過去的惡因,終應顯現,只能造逆緣使他緩成熟或不成熟。彼佛門弟子一心向佛,雖努力求善,只能斷言其未來可能好;過去因所表現之果的好否,殊不足以判斷其為信佛的結果;更不能誤會學佛者個人的好壞即代表整個佛法。

一、二、四 太艱深不能研究

以為佛學深奧,大智者始能問津,我們不敢過問。—有一部份人謂大智者大學者尚不敢過問佛學,何況‘我’。殊不知此也是極大誤解的一種。蓋常人一看佛經多至數千卷,自起畏難之意。實則佛理不多,任讀幾種,就可以通達,在乎人有無深究的心。佛經之所以達數千卷,即在使任何人均有學習的機會,任何人都可選出幾種合他口味的。俗言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成佛,最純樸的鄉妪,最敏慧的學者各有其門而入,絕非難事。以一鄉妪而需閱讀數千卷則難,用其誠心與恆心體證則易。以一敏慧學者,閱覽數千卷則易,然欲其先不求理而作種種儀式專心體證則難。換言之,所謂難者,是因為選擇的方法不對,非佛法本身的難易。再試想富貴如歷代君王,多學如哲人碩士,淺學如不識字的六祖(禅宗第六代祖,生於唐,名惠能),學佛而能精通者不乏其例,近代中外學佛者更何啻億萬;可見學佛決不會太難。

一、二、五 誤認為消極的,不適於我們的環境

誤認佛教是消極厭世的,故不屑於研究或信行。—又有一部份人認為學佛的最後目標為逃避現實,遁入深山,不理世事,悲觀厭世,幾等於無業游民,寄生於社會,於世無補,有為者不屑於問津。豈知這也是極大錯誤之點。相反的,真正的佛教徒為利益大眾,扶危救困,豈止是盡力而為,乃至犧牲應得的利益,放棄應享的權利,甚至犧牲一己的性命而不惜;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的,比比皆是。然佛徒的救世救人捨己利人的行為,並不也決不以之宣傳示人。世人未之深察,豈能因少數和尚入深山作其學佛的功課之一種,或誤以其他宗教的行為(或有消極的思想與行為)為佛教,而硬說佛教是消極的。

佛教中心思想為大乘學說,簡要說來即追求佛理,而發最大同情心(大悲),使同胞同類亦自迷津中覺悟,追求真理;發最大犧牲心(無我),以服務同種同類。其結果達到個人體證真理,全人類體證真理的目的。並且佛教徒持戒的真義就是不損害他人,且利益他人,這還不算積極嗎?

一、二、六 神異問題不能解釋

有些人誤解,是因為佛教裡有些神通表現,不能解釋,而認為無稽。其實是他們對這些神通現象,沒有深切的認識而已。後當論之。

二、我們為什麼要研究佛學

二、一 研究的目的—需要

我們研究佛學的主要目的,是生活上的需要;因為佛理直接影響‘生活’的真義。我們生活之中,人人所厭的是痛苦,人人所需求的是快樂;而佛的最終目的,確實是要給人減去痛苦,更進一步的造成內心永恆真正的快樂,因此我們需要他。在消極方面,他給我們除去其他任何方法所不能減去的痛苦,積極方面提高我們內心的境界,達到真正永遠的其他任何方法所求不到的快樂。試分述如下:

二、二 我們的痛苦

二、二、一 痛苦的痛苦

二、二、一、一 病苦

病苦分肉體上與精神上的,肉體上的苦自不必說,精神上的痛苦是時時刻刻出現的。普遍對之唯一的辦法為以時間戰勝,除此以外別無他法。然漫長的時間的折磨,本不易忍受,而設或有新的病苦,又將如之何呢?

二、二、一、二 老苦

老來齒搖發落,體力衰退,不能享受人間樂趣,而死的陰影無時不在追隨中,虛此絕望之境,能無心灰意懶?

二、二、一、三 死苦

死時身體之苦自不易忍受;而一切世間萬物,一旦拋棄,更感淒然不捨。

二、二、一、四 不如意苦

不如意苦有下列三種:

二、二、一、四、一 希望不遂—即求不得苦

世上任何美好的事物,世人均無不全力以求,換言之,即人人有欲望,此種欲望如求而不得,必致苦悶。

二、二、一、四、二 愛者別離

所喜愛的人物或事故,因環境變遷的關系,一旦不得不賦別,必生苦惱。

二、二、一、四、三 憎者相會

愈不願遭遇之事,偏偏遭遇,愈怕壞的環境,結果環境每況愈下,無時無刻不在相逼;畏懼厭憎之人,偏偏狹路相逢,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這種種都是苦。

二、二、二 快樂的痛苦

二、二、二、一 快樂不常苦

快樂自不能算苦,但世間沒有一個永恆的快樂,所謂‘好景不常’。快樂既不能保持永恆,則喪失時即感覺苦惱。快樂愈大,失掉時愈苦。所以愛人遽爾決別時,常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之歎。又如中了獎券,幾萬拿到手的時候,高興得很,其樂無比。但設或一旦為匪人搶去或遺失,則其悲憤的痛苦,真是筆墨不可形容的。實際呢,他並未較一般人損失更大,不過仍和未得獎前之財富一樣。意外之財的喪失,何必痛苦如此呢。這種種都說明了快樂的不常,不能永恆保持,確為絕大痛苦。

二、二、二、二 習慣則無樂的苦

上面說快樂不能永恆是苦,再進一步看,即使快樂的事情是可以永恆保持的,是否能得到永恆的快樂,仍成問題。譬如說鄉佬偶爾有機會進城來坐坐汽車,住住洋房,吃吃大菜,其樂實似登仙,不可言喻。但反觀每日坐汽車,住洋房,吃大菜的美國人士,他們處之如常,並不覺其樂。此無他,習慣使然的關系。設使鄉人如此享受卅年,則亦必不以其為如何快樂的事,故世間一切的快樂,為刺激的比較有感覺;一旦習以為常,則索然無味,而更思另一刺激的快樂。故此比較的快樂,刺激的快樂,為流動的,變易的,仍不能算是永恆不滅的。反之佛門不生不滅無求無貪的真理,才是真正永恆不變的快樂。

二、二、二、三 不苦不樂的痛苦—無常

一部份的人,強調人生本來不苦,或不苦不樂,無需佛法,這也是有語病的。如對現實的苦不感其苦,除深明真理者外,則等於無感覺,決無其事。若謂有可樂的事而不樂,甚而至於也不願求樂,則是無欲望,消極,自亦非正常。故所謂不苦不樂者,實無有其事,是遠離事實的空論。實在說,世事時刻變化,縱有好景,也不能常,所謂世事無常。而且死的陰影,逐漸接近,想起來那裡有快樂。

二、三 解脫痛苦得到快樂的方法

解脫痛苦的方法,有物質方面與精神方面,但都是不徹底的,暫時的。惟有佛法,才是徹底的,究竟的。說明如下:

二、三、一 物質方面

自然科學的發達,可以改善生活的水准;社會科學的發展,可以改善團體的安全,增進團體的幸福。但能否解決痛苦呢?

除痛苦,增享受—人的欲望無止境,不能滿足欲望叫作苦。但如前言,新欲望習慣之後,有更新的欲望生出;如此下去,欲望愈來愈多,水漲船高,豈是科學所能趕得及的。所以這種以自然科學提高生活水准或滿足欲望來解決痛苦,是暫時的,局部的,有限制的,有止境的。

社會科學,以團體力量來生產,來節制,增高生活水准,來統制防止利益沖突的痛苦,這只能當團體力量存在時可局部達到目的。設或力量一薄弱,或團體瓦解,或被其他團體侵犯,則一切的一切,亦歸於無有,生活水准降得較前更低,痛苦愈甚。這種暫時的局部的解決痛苦的辦法,是不徹底的。

二、三、二 精神方面

心理上的—有用精神心理的方法來解決痛苦增進快樂的,如心理上的鼓勵自慰等。阿Q的精神,催眠術的利用等,也有暫時解苦增樂的功用。然而騙人自騙的方法,是不徹底之法,而事實上亦只屬於暫時的,此等自騙的力量一旦消失過去,仍舊恢復以前的痛苦。所以暫時的忘苦增樂,是不徹底的方法,不足取的。

二、三、三 佛法——真正解脫痛苦增進快樂的方法

佛法對此問題的解決辦法,是根本用另一種超世間的眼光來看世間一切現象。明其理窮其究竟,因而感覺世事的不常不永恆為一種必然的趨勢,所謂因緣生,緣起,凡是因緣生的東西,都是虛妄不實,和合而成,或時刻變壞的,流轉的,不可把握的,叫作自性空,或無自性,或無我,就是沒有固定自性的意思。我們將此理觀察清楚,就可以不固執,不隨著流轉。取消了這些執著流轉的心念,便可將心念證入(體會到)真實境內而得到真如,真常,極快樂,極安靜,極平穩,極坦然,無掛無礙,自由自在,消除一切煩惱,痛苦,恐怖,得到最大解脫的崇高內心境界,這就叫作出世,或超世間。明此真理,更進而體證此超世間的理。一經體證得到以後,則對世間之萬事萬物不去執著認真,自生自滅,不動我心了。惟其如此,則煩惱的解除是可能的,成就的,根本的,徹底的,究竟的,所發生的內心的真快樂,也是永恆的。至於此種佛理之詳細情形,及如何可達到體證之道,以後當可略略說到。

二、四 我們從那幾點感覺到佛法的需要

我們不能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我們生於世上,決不願糊塗下去,而想清楚明了。我們感到有些切身問題不能解決,假如佛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才是我們所需要的。這些問題是:

二、四、一 人生問題

人活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想不明白的地方很多,如下:

二、四、一、一 苦樂問題

人生為什麼有苦樂?怎麼樣可以離苦得樂?

二、四、一、二 行為問題

我們應如何處理事?

二、四、一、三 目的問題

我們活著到底為什麼?

二、四、二 宇宙問題

宇宙是怎麼一回事?世界各種現象怎麼來的?有因緣沒有?

以上這些問題,可以分看其他方面和佛法對它的解釋,而考慮那種解釋正確。

三、一般哲學對各種問題之解釋和我們認為解釋的不滿意

一般研究宇宙各種現象及其本身等等的問題,理論甚多,選其要者,不外下列四種,然均有缺點而不足代表真理。茲分述於次:

三、一 唯物論

認為世界一切,均為實在的物質的活動。惟有真實的物質,故有一切活動,形成世上一切變動。唯物論只能解釋宇宙現象的一部;因日月星辰的移動,動植物界應時的生滅,俱有一不可否認的法則,何物能為其主宰?生靈生命的創造,能力的轉變,又如何能由物質解釋?用唯物論來解釋精神作用,是困難的。故以唯物論解釋宇宙一切,似不足夠。

三、二 唯心論

此派主張世界一切俱由心所現出,亦即心的活動,精神支配一切。但物質的存在亦系事實,精神決不能造物質。故唯心論亦不足以解釋宇宙的究竟。

三、三 二元論

以上所舉之唯物論與唯心論均為一元論。又有一派學論,主張二元論,認為精神物質並存。主張靈魂說,謂人有靈魂。另有神主宰一切,唯神可以控制世界。但神靈學亦有缺點,第一,神靈本身如何而來,如何而終,無法解答。第二,靈魂既可轉變,肉體可消滅,則我們應知已往靈魂所經歷的事,現在事實上卻不能,而且精神又不能離開肉體而獨立活動,故靈魂說亦無法成立。

三、四 自然論

認為一切事物,皆自然而然,不加解釋。

以上四種學說都有缺點,均只能解釋一部份的宇宙現象。能令人滿意的學說,只有佛理。蓋佛理即真理,真理決無二種。茲述於次:

四、佛的解釋—一元二面論—唯識論—和我們對它的評判

四、一 理論

佛是以人生為中心來考察世界的。佛認為宇宙現象的真理本是固有的,佛之學說只是把它說出來。佛說宇宙一切現象皆由於一種能之表現,此種能之表現有二面,或即二種方式出現,所謂二面,即動的與靜的。動的一面是世間一切現象,靜的一面是一切現象的消失或一切現象的本來面目,故可稱為一元二面論。此種‘能’與平常所謂的能不同,平常的能是物質的,可分的,可變的,而佛所謂的‘能’為不可分的,不能變的,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甚至無法以世俗的文字語言方法來表達,僅能用微妙的心情來體會體證它。

此種根本‘能’的出現亦為動的,亦為靜的,是一種東西而有兩面表現,遂產生世間一切現象和它的本來面目,此種‘能’無法以科學方法說明它,因科學方法尚太幼稚不能領悟其境界。動靜是一種能的兩種表現,譬如波和水,又如佛像和鑄像的金質。

一件事物或心理狀況都有兩面表現。從現象的一面看去,它是動的,有實在感的,變化的,生滅的,無常的,如幻的。但從本體的一面看去,它是靜的,空的,沒有固定性的,不變的,不生不滅的,常恆的,寂靜的,它具有兩個方面,所以只看見一面或認真一面便錯了。也不是單這面,也不是單那面,也是這面也是那面也不偏於任何一面。兩面都看通了便是了解中道。了解了一切事物的真相,實相,真實,真如,如實,換句話說就是真理;明白真理可以得到解脫。將動的一面認作真實而執著它便是凡夫。

將來科學發達或終有以科學方法證明的一天,目前只能以哲學方法討論它。以哲學的方法說,對宇宙的現象別的學說既均不能徹底說明,均有漏洞,僅佛理尚無法被證明有缺點,依哲學辯證法,既無更佳理論超出佛理,而又不能舉出其錯誤,則佛理在‘新理論’未出現前,應為正確的理論。

四、二 應用

自釋尊降世以來迄今二千五百余年,中外古今,信者豈能以億萬計。其中上自君王,下至平民,智如聖哲,愚如庸俗。應有盡有,俱盡一生之力,以追求體驗。若無何可證,或行之無用,天下寧有是理?即就現世而言,佛徒當以億論,內中決不可能全是愚蠢無知之士。亦不可能犧牲了人世間種種享受而去熱心布教救人,而且西洋的哲學家科學家正在努力追求佛學。即此一點已可說明佛理已為眾人體證而證明成立,證明其實在性,這是最適合於科學的證明了。

凡是修持的人,都可以在內心有深淺不同的體驗,所謂‘自知自覺自作證’。一步一步的修證上去,一直證到涅槃,就是最高圓滿的境界。

由以上的理論,佛理生出一切佛法,一切達到此目的的方法。我們從尋求真理得來的結果,自然是理信不是迷信。

五、佛教是什麼

五、一 佛教的內容

五、一、一 理論—佛學—解—解釋世界的真理

五、一、一、一 世間

世間就是對一般世間現象的解釋與應付。

五、一、一、一、一 因緣

佛說世間萬事都是依照因緣定律演變前進的。現在科學界論到世界上一切的事物,承認有因果律的,也有偶然的。但佛說一切的事物的顯現異動,決無偶然,一律是因果律所操縱的,只不過有的是簡單的因生出的果,有的是極復雜的因生出的果而已。簡單的因如想由桌上將茶杯移至另一地方是因,而茶杯就被移動了是果。復雜的因如某學者偶爾有一理想的學說,因而寫書去發表,宣傳,其間經過多少復雜的因素,終致世界文化受莫大影響。這個果是極復雜的因所造成的,決不是偶然的。一般科學所認為偶然的事,只是科學尚不能分析其復雜綜錯的因緣而已,但決不能說是無因。所以佛說世間一切法既皆合因果律,於是推知世界的目前一切現象,均由於因緣而演成,目前的事物為因,也能緣起以後的即將到來的一切事物的果,如此往前推到無始,往後推到無終,都脫不了‘因緣生滅’

五、一、一、一、二 進取(造因緣)學佛的人心目中的因果和對應

以前講過事事是依因緣而向前推進,所以有因有緣便能有果,是絕對的,不可避免的。學佛的人,決不求神保佑自己,或多照顧自己,但是莫不自己造福,以謀自保。為什麼呢?因為學佛的人明了世事是循因果律前進的,一切現象都有它的復雜因緣,受各種關系影響,決不是偶然的。因為誰都要善果,所以學佛的人不願造惡因,而願造善因,造善因即所以自己求福。又因為惡果的來臨是既往惡因的緣故,無法逃避的,只好一面安心忍受,一面造逆緣,使惡果不成熟或慢點成熟,所以說凡人怕惡果,學佛的人怕惡因。

學佛的人對於社會國家環境的態度,因造詣不同而有差別。大悲心,戒律,便是佛教徒處世的態度與方法。佛法是一個最利人也利己的方法,但學佛的人決不能只求利己,那是一定不成功的。但因程度不同,程度低的只能為‘利己’而‘利人’。程度高一點的事事‘利人’,自然而然的收獲了‘利己’。所以說學佛是以‘捨己利人’為動機,而得到‘人己雙利’的結果,學佛的人最反對的是‘損人利己’和‘損人不利己’的。程度最高的因為自己解除了煩惱不受痛苦的影響,所以事事要‘捨己利人’,梁惠王不肯殺牛作祭祀,孟子說這是恻隱之心,佛說這是‘悲心’。這種‘恻隱悲心’,是人人皆有的,但不是人人都能發揮的。這種悲心愈訓練愈大,愈發揮愈廣。如果把悲心發揮到無時間無地域無對象的程度,這就是佛的大悲。所以佛是最提倡發大悲心。惟其有大悲心,才能真的‘捨己利人’,惟其有大悲心,才能愛人愛社會愛和平。這種大悲心的發起是自然的,非強迫性的,不經過功利考慮的,所以說學佛的目的是‘利他’,只有‘利他’,決不求‘自利’。至於結果自然帶來了‘自利’的果,那是自然的定律,不是學佛人故意處心所期求的。正是因為利人而適所以成自利,才知佛法是真理,是有效的,成功的,值得人人去學習的方法。

方才講過,悲心既是愈訓練愈高,又因為佛以‘利人’為第一;而在一個團體之中大家利害的沖突,在所難免;因此佛在當時制定出應守的條律,就是戒律。要求學佛的人先遵守此戒,這樣不犯戒律到一定的時候,所作所為就自然而然是‘利人’‘愛人’的,是不‘侵犯人’的,大悲心也發揚夠程度了。這就是佛教戒律初立時的動機。當然社會環境,時時更變,即印度二千五百年前的時候所定的戒律,是否完全適合於現在我們的社會環境,自然是一大問題。因之對戒律應該可以權衡輕重,酌量情形的。例如佛有好生之德是戒殺的,但是假如有人僅因少數人的利益要殺去多數人的生命,則佛徒為救多數生命為維持正義,而又沒有其他方法防止的時候,有殺人以救人的必要。不過他的殺人是大悲心的發展,是犧牲自己的。(殺任何人害任何生命在學佛的人的本心上都是不忍的。)換句話說動機還是利人的。

須要認識的是戒律的原則,就是利益他人和不損害他人,能作得到的便算持戒了。

上面說明了戒律的用意,再回過來說學佛的人對於社會國家的觀念。佛以大悲心利人為作任何事的動機,只問其因不畏其果。因為動機對,結果也必定是對的。所以學佛的人‘為人’‘作事’的唯一共同的目標,最簡單最明了最積極,就是‘利人’。所有一切的事在‘利人’的原則下佛徒是不畏任何難阻勇往直前的。因此下一個結語,就是作世界上一切的最好的事,最正當的事,佛徒是較任何人為積極的。

五、一、一、二 出世

出世就是不受世事的纏繞而解脫煩惱。

五、一、一、二、一 苦惱與解脫

在解脫煩惱除去痛苦的方面看,佛法是出世的,因為世間一切事物的表現,都是無固定性的,都是時刻變異。也可以說都是不實在的,虛妄的。對這些虛妄的現象,學佛的人不重視它,不執著它,而解脫它,不受它所帶來的煩惱。所以說在這方面是出世的。佛因為透澈了煩惱之所由來—由於把世間虛幻的現象誤為真實—所以不起煩惱,更也就不能被煩惱所影響,就這叫解脫。例如一塊糖被人家搶去了,這對一個小孩子是最痛心的事,可能哭兩個小時;而對成年人則一笑置之。一塊糖被搶是同一回事為什麼發生不同的反應呢?這就是因為對‘一塊糖’的看法不同罷了。小孩認為‘一塊糖’是要緊的東西,失去了自然會生起煩惱。成年人知道‘一塊糖’不過如此而不認真,所以失去了也不苦惱。同理世間日常所能引起的憂、怒、悲、恐的事,凡人受了就是苦惱,而在佛看來太不值得。不能引起佛的煩惱的緣故,就是佛已經明了世間的種種都如幻影,轉瞬消逝,另一方面有了正確的認識,他知道了,體會了,超世間的真快樂—真如本性,相形之下世俗所引起的不安就太不足道,因此解脫世俗的煩惱。

五、一、一、二、二 緣起與性空—空有之理

前面說過世事是循緣起法往前進的:‘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換句話說世上一切事物,都沒有自性,沒有固定性,受環境的影響而變動下去的。所以佛說世事自性皆空’。‘空’不是指沒有的空,而是指沒有固定性,永久性,不變化性說的。

由於看清楚了世事是依緣起法進行的,而沒有固定性,即‘性空’的;所以對之也不著相,執著、認真、而發生煩惱。真正內心的解脫煩惱,在這一方面。學佛的人既具有與世俗不同的正確認識,所以也可以說是出世的。

同時單從心理上說,一切執著,煩惱,都是緣起的,因而這種心理現象也是性空的。看穿了這一點,取消了執著,掃盡了煩惱,所剩下的便是一種性空的,不動的,不變的,不流轉的心情。證入這種心情的便是證入自性空,或叫畢竟空、真空、真如、涅槃。這種心情不同一般的‘有’,也可以叫作勝義有,妙有。那是一件事的兩樣說法,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世間的一切臨時假相,感覺真實的是凡夫,感覺假相的是聖者。

五、一、一、二、三 三法印與一法印—中道—真如(平等自由的心境)

為辨別是不是佛法,小乘用三法印,大乘用一法印來印證(驗證)。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或於‘諸法無我’下加‘諸受是苦’(見二、二我們的痛苦)而成四法印。是說明世間一切現象都是不永久的,一切事物都是沒有固定性的,一切遭遇都是痛苦的,惟有解脫煩惱證入涅槃才是寂靜的,不流轉的,不苦的。

大乘的一法印便是真如實相,也叫妙真如性;就是不受煩惱所染污的清淨,永恆,快樂,實在,自由。這種境地也可以叫真空或畢竟空,也可以叫妙有或勝義有,也可以叫中道,因為它是不偏於妄有,又不偏於虛無的。

五、一、一、二、四 成就—涅槃

這就是解脫煩惱證入真如後的內心境界。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的,感覺到自我和環境是實在的便是凡夫。感覺到自我和環境是臨時性的便是佛。

五、一、一、二、五 到達究竟與全體究竟—積極

個人證到涅槃,便是到達了究竟,而拿到人間至上的真、善、美。但這還不算至善至美,必須使人人都到達這種境界,方算全體究竟。你看這種精神如何積極?

五、一、二 方法—佛法—修持—行

佛法不是尚空談的事,而是要實行的。學佛的目的是求得真理,解脫煩惱,單單明了‘為什麼要學佛’是沒有用的。佛法需要體證需要實行。體證和實行的方法有多種,前面講過因人而異因境而異。方法之所以需要這樣多—俗說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希望任何樣的人,任何時候和環境,都不致失去這成佛的機會。至於這八萬四千法門的目的和成就都是一樣的。現在把最著名的‘四谛’‘六度’法提出解釋。

五、一、二、一 四谛

所謂四谛,是苦、集、滅、道,四個真理(谛)的意思。首先讓我們考察世事是‘苦’的,前面已經講過。然後想苦的來由因為‘集’。集是會集,就是說種種因緣的集合,種種煩惱的集合,種種貪欲的集合,而生‘苦’。次步既知苦的原因,當然要除苦。除去苦就是‘滅’。滅是滅去苦。怎樣才能滅去苦,必定要行‘道’。道就是修持的正當方法,所謂‘道’有八正道—正見(見解),正思維(正志),正語,正業(行為),正命(合情合理的謀生方式),正精進(正勤),正念,正定(思想力集中)。

五、一、二、二 六度

度是修持從此而到佛地的意思。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五、一、二、二、一 布施

就是待人好的意思。布施有三種:‘財施’,是以財物救濟人家。‘法施’,是以方法解除人的急難和痛苦。‘無畏施’,是給人家以勇氣,鼓勵安慰的意思。世間最大的布施是傳布佛法,使人成佛。

五、一、二、二、二 持戒

戒是約束學佛人身心的規矩,修身進德,並不作一切能妨害他人的事,就叫作持戒,如五戒,十戒,菩薩戒,比丘戒等。

五、一、二、二、三 忍辱

不能忍辱,就有爭執。爭執就發生忿怒,小而使內心境界降低,大則影響他人,失去‘利人’的原則。

五、一、二、二、四 精進

佛法既是重修持的,所以必需精進努力,懶惰不精進的人,是無法體證佛法的。所以佛經上說,釋尊教比丘半夜都要起來修持練功夫,不可以貪睡而浪費時間。

五、一、二、二、五 禅定

這是專心一念的意思。平常人往往不能專心想一件事,總有雜念摻入。練習禅定之後,思想可以集中。思想集中,才能有力量,才能生大智慧,才能體悟真理。為了訓練禅定,必須要下功夫,並且有一定易於成就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平素很易被人誤會的‘迷信行為’,如禮佛、打坐、持咒、念佛、作觀想等。神定可由靜坐生,可由祈禱生,可由信仰崇拜生。禅定可生幻像可產生心力。佛教就是利用這種心力使正見(知識)成為大智慧(感情體驗)

五、一、二、二、六 智慧

這裡所講的智慧,是叫人要以智慧領導其他五度;也就是說不能亂修,不能無目的或目的不正的修持。必定要先明佛理,欲明所以修持的原因及修證的目的,則非智慧不為功。有智慧領導,定力才是有用,而不錯的定力,才可以發生根本大智慧(般若)而體證到真如。就由這一個修持學佛的方法看,可見佛教是最理智的教。不是世人誤會的‘迷信’的教,而是最科學的宗教。大智慧是由定力產生的由正確知識而成為正確感情(體驗)的狀態。一種不執著自我與環境實在的大自由大自在境界。

五、一、二、三 方法多門應機而度

其他方法很多,總離不了以上各種原則。因為人的根基不同,嗜好不同,為適應特殊情形起見,常有特殊的方法,所以也叫方便或善巧方便。

五、一、三 學佛的最後成果—證

上面講了修持實行的方法,現在介紹學佛的成果,也就是學佛最後所達到的境界。

五、一、三、一 阿羅漢

前面說過學佛是希望解脫煩惱和痛苦。真正修持到了任何痛苦煩惱都看穿不執著不認真不以為痛苦和煩惱的時候,破除我執得到絕對自由自主的精神生活,就是體證了‘涅槃寂靜’,這就是阿羅漢果。

五、一、三、二 佛

修證了阿羅漢果的人叫阿羅漢。他與事無爭,這種境界為俗人所萬難作到的。拿俗人同他比固然是天壤之別,然而他同佛比就顯得不究竟,不徹底,不夠圓滿;因為佛不但自證真理解脫煩惱,同時證到自他一如,而得同體大悲,也要使大家都證得真理解脫煩惱才止,不但破除我執而且破除法執,所以佛的境界就高多了,偉大多了,所以說佛果是圓滿偉大無比的;是達到了真善美的極點。

學佛的人立志上求佛果下度眾生稱為菩薩;所以菩薩的等第甚眾,彼此之間程度境界的相差也很大。但一心學佛而更設法使大家達到目的是不變的。因之不管是初發心向佛的菩薩,或是已經成佛而又自願降低境界以便度人的菩薩,先有一個唯一的目的就是利益大眾,使大眾得解脫。菩薩最後是可以成佛的。

五、二 現在中國佛教的分宗

佛教的目的既如前述,為世間任何樣的人都去學習佛理,都有學習的可能,各人因環境的不同,受世間訓練的不同,思想觀念能力亦因不同,所以學習佛理的方法自然也應當不同。為適應這種需要起見,佛教才漸漸分了宗派。各宗派的方法不同,理解不同,但真理和成果是一種,最終目的是一樣的。

現在中國佛教均屬大乘,分為八宗。其中禅、(又叫宗門)淨、律、密四宗偏重修持。法性、法相、天台、賢首、四宗偏重理論推解,叫作教門。簡略說明於下:

五、二、一 禅宗

佛教分顯密二教。除密宗外,皆屬顯教。顯教又分為二:一曰教,二曰禅。教是依據佛說的經典以立教;禅則偏重修心,以心傳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謂一切經典,皆用以闡明真理;而真正的佛理,非文字所能表達,故是經論之外,直以佛祖的心印為單傳,又稱教外別傳。又名佛心宗。禅宗以頓悟成佛為目標。

五、二、二 淨土宗

又叫蓮宗,念佛宗,深信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有佛名阿彌陀。常觀想他念他的名號,願生佛國。一心至誠,信願行其足,命終後可以生往極樂世界的。在那個世界裡受阿彌陀佛的教導,壽命無限,直到成佛為止。

五、二、二 律宗

又叫南山宗。遵守奉行釋迦佛從前制定的戒律來節制日常的行為、思想、觀念。久後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軌可證佛果。

五、二、四 密宗

又叫真言宗。注重儀式,觀想(專想某種事物而見所想的幻像)結印(即俗所謂的掏訣),持咒(即俗所謂念咒),以為是佛自證自覺的真法真理。使身,語,意,三密(神秘的力量)相應。受三密的加持(外力的影響)定力充分可以感覺到即身成佛。

五、二、五 法性宗

也名三論宗,中觀宗,性宗。因為主要的理論根據三部論著: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或加大智度論,名四論宗。要點是說宇宙間萬事萬物沒有固定的自性,是隨關系變動的,所謂緣生的。因之說‘自性本空’。‘空’就是不固定不實在的意思:因之也叫‘空宗’。這宗主張理解佛理,使內心解脫流轉,證入真空本性。從智慧入手以求大智慧。大智慧,印度語名‘般若’,所以也叫‘般若宗’。

五、二、六 法相宗

也叫慈恩宗,相宗,這宗根據很有名的佛學論說‘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所以也名唯識宗。主張世界各種事物的變異生滅,完全是‘識’所感得。有識才能認識一切,所以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依教理顯示世間一切事物的真象,就是法相。曉得了一切事物實相。就可以轉識成智而證入佛智。因本宗說依他起有,故又名有宗。

五、二、七 天台宗

陳隋間智者大師(名智顗)居天台,建立此宗。本宗以法華經為主,以大智度論,解釋一宗的法門。以涅槃經扶持法華。以大品般若立三觀法。

本宗說一心具萬法。靜觀此心,可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道理。

本宗對宇宙萬象,都用三谛說明。三谛是空谛,假谛,中谛。世間現象的因緣法是假谛。萬法雖因因緣生,但它的本體是自性空,這便是空谛。萬法又空又假,所以叫作中谛。因此一切法又空又假又中,便叫作三谛圓融。

本宗講修持要斷三惑,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用一心三觀,觀即空即假即中來斷惑。

本宗主張唯一佛乘。二乘聲聞緣覺都是一種方便。佛的本意是以都登佛乘而成佛為究竟的。

五、二、八 賢首宗

此宗為唐杜順和尚所創,賢首國師所發揚,所以有此名。又因為根據華嚴經,也叫作華嚴宗。主旨在明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其所重則在依果顯行,從行證果。論一切萬法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一切互不相礙互相融入。修法界觀,以高度平等的眼光,體察萬事萬物。這種心情證入一真法界而得佛智。

以上八宗是大乘。大乘共同的精神是了解真理,體證真理,而同時更著重設法使得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能體證真理。這最後的目的—每個人都成佛,都體證真理—是大乘專有的精神。

五、三 錫緬小乘佛教

小乘是大乘學者給他的命名,修小乘著重在本身證到真理;修苦、集、滅、道、四谛法,觀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是苦,而解脫煩惱證入涅槃寂靜。

小乘佛法以阿含經—佛最初說的原始經典—為根據。小乘在中國久已失傳,現在盛行於錫蘭、緬甸、泰,並已經向西洋推廣。很多初學的不明了為何有大乘小乘的區別,以為真理只是一個,不應有大小乘之分。實則大乘包括小乘在內。小乘學者得到阿羅漢果就止住不進,認為本身已得到真理,已經解除痛苦,說已是學佛的最終目的。殊不知佛法是周遍世間的,是圓通的,本性是自他一如的。個人的解脫是片面的,孤獨的,不究竟的。要想成為無上的,最圓滿的,最大無比的解脫—佛果—必須所有的人都得到解脫。譬如說一個團體中,單單的只有其中一個人成為品德高尚的人,其余俱都是愚癡的,惡性的,設或這個人不去勸說感化其他的人,只管自己成聖便了,這個團體永不會弄好的。因為這團體的不好,這個成聖的人就不能獨善或永善。因之也就不能成為真正的大聖。小乘大乘的思想也是如此的。所以說小乘是大乘佛法的一部份。現在的小乘佛教保持著原始佛教的面目。

同時小乘只看到解脫煩惱消極的那一面,大乘卻要證入極樂、圓滿、真實、積極的那一面。得到了兩面才認識了整個的本體。小乘只我破我執,大乘破我法二執。

五、四 神通

這件事為近代事事重科學時代最不易懂,最難令人置信的。也是佛學被人誤會最深的地方。我們對它如發生疑惑,第一應當求科學上的回答,證明其是否存在。在目前科學的境界上看,還不足以完全解釋它。當然沒有法子證明它有,但是也沒有方法證明它絕對沒有。既然如此就只得另想方法證明了。第二應當試用佛法來體證。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即成佛的,但是些許的異境或異相應當不難證到的。假使能稍有體證,神通一事就不難推知其為禅定深時應有的現象。

而且我們的潛意識有神妙的力量,一般人都不會運用,一旦能運用了,自然可以說是神通。神通是煉煉定力而使潛意識產生妙用來影響環境。

六、怎樣研究與實行

六、一 理

上面講了很多,讓大家明了為什麼不能輕視佛教,為什麼一定要研究佛理。現在來談談研究佛教的方法。方法雖多,最要緊的是去理解佛法,明了佛法的真實義。並且明了之後,還要細細的思考它的理論正確不正確,對這個世界有沒有需要或需要到何程度。

六、一、一 多聽多看—聞—聞所成慧—知識

六、一、一、一 經論

整個佛學的思想,理論行持方法都包括在經論當中。全部經論有數千卷之多,叫做大藏經。經論雖然多,但是專講理論的只有一部份。最初研究佛學的,只需要看講理論的經論,因此想到復興佛教所應做的工作有以下數點,不妨也來談談。

六、一、一、一、一 整理大藏

因為大藏經多至數千卷,很不容易讀完,為適合初學者的方便,是應當將它選錄一番的。譬如將經論講理的詞句章篇選出。再將各派的理論分選開來歸類合訂,於是現代研究佛學的人,只要有講任何派理論的經論一本在手,就不愁不能把握佛理的真谛了。因為講佛理的途徑也多,一條路通,條條路通。從前學佛是但憑師傅講,或已有成就的人的訓示。再或者是大文豪不在乎,一目十行,總讀大藏,自然明了。除此以外要從閱讀大藏中明了佛理,反有越看越不懂的苦處。

六、一、一、一、二 編譯語體經論

經論不但都是用文言文寫的,而且還別具風格。當中摻雜不少專門名詞,讓一般有心的人無力看懂。尤其現在提倡語體文時代,慢慢的讀文言文的程度就減退了。這是佛教前途的暗礁,所以我們必需要將選擇出來的,或必需流通的,甚或將整個大藏經論,統統譯成語體。這樣,佛教才能普遍化,才能發揮其對世界的功能。再者中文或日文大藏,因為文字風格的關系,常常不能將它的真意義表現出來。在文言文裡,一句經文可以譯成完全相反的意思,這也是佛法流通的障礙。所以最好從印度梵文巴利文中直接譯成語體經,如果因為文字的關系辦不到,那麼應當從英法德等外國文中或藏文中翻譯,以避免失真而誤解佛理。

六、一、一、一、三 寫有系統的文章

其次應當用我們現代的思想,用合乎科學的論調,將佛理宏揚推廣,解說與分析,使現代的人能有機會接受佛理。所以應當將佛理作有系統的著作,這種著作比翻譯的語體經論還要容易懂,所以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宏揚工作。

六、一、一、二 開示

其次研究佛法之方法,是多聽,多聽名僧高士佛法宏論,演講。因為這些談論都是他們消化了整個佛理經過多少年實習—行持—而發出來的,可以說是經驗之談。同有經驗的人談論,總是有益的;所謂‘聆君一夕語,勝讀十年書’。由於上面的兩種方法,多聽,多看,多聽有經驗的人宏論,多看容易懂的經論(如選錄語體經文等),佛法不應是很難懂的學問。懂得了佛的理論的時候,就具有聞所成慧,換句話說,就是其有佛理的知識。又叫正見。

六、一、二 思考研究—思所成慧—見解—思

知道了佛理之後必須考察它是否合於真理,是否是世間最好的真理。加入自己思想,看法,加入其他哲理宗教思想與之比較,看看佛教是否合乎我們的最大的需要。看看它對世界的重要性。在這個階段中,是必需要徹底,要客觀,要以純為真理而去研究的精神來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存有偏見,這樣思考研究之後,有問題隨時詢問名僧大德。等到所有的疑問解釋盡了之後,最後的斷語也就出現了。這個時候對佛法不但明了,而且有極大的興趣,有極大的敬仰,就是思所成慧。有了正確的見解,破除了一切疑惑,這種獲知真理的快樂心情,美妙愉快是不可形容的。正見加上正定,才能化為般若。

六、二 事

六、二、一 信—理信,正信—

學佛的方法很多,大抵分由信仰入手和由理解入手兩種,兩種都能學成佛。若能夠無條件的信仰或很自然的起了崇敬心,即從信入手去學佛。但這不是一般現代人士,尤其是知識份子所能做到的。那麼其次是由理解入手了。理解之後所得到的信,才是理信、正信,不是迷信。有了信心才有生定力的力量,定力是改變環境的因素。信仰崇拜也是修定的方法。

六、二、二 實行—修持—修—實驗—證(體驗)行—信入或理入以後的進取—

怎樣明佛理已經講過。明理之後,很自然的便是實行,修持。所行的方法便是佛法。由行而得證,就是得到了體驗。這是由信入或理入以後的自然進取現象。現在來談怎樣去學佛。

研究佛法是多聞多思,但是從前說過,單明白佛理而不實行,是不能體悟到佛的真境界的,所以學佛一定要實行。實行學佛就是修持。因此要多修,修的方法不外乎行為的修養和心理訓練兩種:

六、二、二、一 行為的修養—戒—

是對人的行為,前面說過佛教的目的是救大眾脫離痛苦共成佛道,佛教行為的動機是‘利人’的。所謂利人就是先不妨害他人,再進而幫助他人成全他人。所謂戒律就是‘利人’的行為的標准。只要行為遵守戒律的話,就自然而然的‘利人’了。所以仔細說來,戒律以合乎‘利人’‘利大眾’的原則為標准。在當初釋尊住世時,也曾因各人的環境和需要而分五戒,十戒,菩薩戒,比丘戒等。

戒也是‘利己’的行為,因為體證佛的境界,前已一再說過不是世俗的智慧所能了解的;必須要先修持,修持然後去雜念,去了雜念之後專心於一,方能發生‘慧’,這個慧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大智慧,完全沒有世俗雜念的智慧。由這個慧才能得到領悟的。怎樣才能去雜念專心於一呢?方法很多,但無論何法一定要能放得下心,看得開事,無絲毫牽掛在心。怎樣才能心內沒有牽掛呢?就是要不虧待人。不虧待人就必須要持戒了。所以戒行是約束學佛人身心幫助學佛的人修道,體證真如本性的一個必經要道,這豈不也是‘利己’的行為。持戒的人不但要止惡,還要行善,包括布施。忍辱,和精進。

六、二、二、二 心理的訓練—定—修所成慧—體驗—

定就是掃除雜念集中思想於一點的現象。大的定力在一般無修持的人是辦不到的。有的人所謂頭腦清楚,辦事靈利,就是些微定力的表現。定既是淨除雜念集中精神思想的表現,所以不一定佛教有之,凡一切修持的他道他教都也可以有的。不過佛教以之為體證佛慧的工具罷了。訓練定力就叫修定。

再者,定力的訓練是被看作有迷信色彩的。但如前所言,如果事先說明了這是訓練的方法,就不再引為驚奇了。

定除了由行持(如持戒)等得來,還可以由信仰崇拜得來。信得愈深,定力也愈強。這就是方才說過學佛也可由信仰而成的。所謂信仰生力量,現在將各種不同的修持方法簡略介紹如下:

六、二、二、二、一 禅定

六、二、二、二、一、一 參悟—禅宗

禅宗不著重任何儀式,只主張直接修心。沒有固定的方法,只要能訓練達到淨除雜念停止心機和妄想,專心於一的境地的方法都可以。最出名的方法是參話頭,所謂參話頭是永遠想念推考一句一般人認為無意義的話,譬如說‘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念佛是誰’等時常想得個答案,而總是不能得個解答。久而久之專心想念答案,其他任何雜念自然也沒有,也就清淨了。慢慢就把思考力停止了,因此而能得到極大的定力。由極大的定力而忽然悟得真理捨棄我執,生出根本大智慧,體證真如境界。

六、二、二、二、一、二 止觀

止是止住雜念定心一處,觀是想念一定的景象。觀有二:一是事觀專想一件事,一是理觀專想真理,主要是思維‘正見’,結果可以由正定而發正慧。教下各宗如性宗修般若觀,中觀,相宗修唯識觀,台宗修一心三觀,賢首宗修法界觀,密宗修三密相應也要作觀想,都為的是由定而發慧。

六、二、二、二、二 念佛—淨土宗

這一宗所用修持的方法是專心念佛名號,口中念心中也念,或心中想,使得不能再想到旁的雜事。久之無日不念,無時無刻不念、走也念、坐也念、食也念、睡也念、結果整年整日的念,就整年整日的沒有雜念。這種除去雜念的方法是最簡單最易行持,也特具成效的。所以現在的時代這宗也特別發達。念佛也是可以得定,一心不亂依願可生西方。在西方極樂世界繼續修行成佛。定是心力,心力足,願才能滿。

六、二、二、二、三 加持—三密相應—密宗—

這一宗所用的方法最重儀式,最神秘。它主張三密相應,所謂三密,是身、語、意三密。就是說,手做手勢,(手印)口念咒,心中作觀想。這三者,如果做到之後,自然也沒有空間去生雜念而得到禅定了。

六、二、二、二、四 其他各種法門

其他修持方法很多。歸納起來,原則上沒有一樣不是先求淨除妄念專心於一的。這種清淨雜念,專心於一就是定力。有定力之後加上正見就能夠發大的智慧而體證;不過要注意,有正見正信領導的正定才能生正慧,否則便是邪定不能發正慧。發生足夠的定力之後,就可發生修所成慧了。

六、二、二、三 學佛的成就

由定加正見而生的大智慧,就是學佛的成就。這種智慧不是世俗的智慧,又叫作根本慧,究竟慧。不可以言喻。所以突然顯現的時候有人比它做爆發,或者將它叫作‘悟’,為一種心的感覺。由世俗的心情達到這種大‘悟’的成就,要經過許許多多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小爆發小‘悟’。到得這種大悟之後,可以算得到了成就。大悟到脫離一切煩惱束縛,得到大自在大自由大無礙。這種最高的境界,是無法形容的,所以叫作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自利利他功德圓滿,達到佛陀無上的正遍覺時,才算無上的成就。佛的覺境,惟佛與佛乃能究竟。是常的,樂的,固定的,清淨的,大慈的,大悲的,歡喜的,施捨的,博愛的,自由的,平等的,積極的,救世的,天下為公的。

後言

以上是簡單將佛理介紹給沒有接觸佛法的人。關於佛教的內容,限於時間,不能詳細說明。想要深入的人請看佛法概論一類的書籍。

 

上一篇:財施與法施
下一篇:虛雲老和尚:佛教律學入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