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明一法師:隨順世緣離知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隨順世緣離知見  

前面我們看了日記《隨順世緣做好事》,知道了學佛雖然是好事。但是,學佛這樣的好事也是應該如理如法地去做,不能投機取巧,否則就失去了做學佛這樣好事的原意。如果不這樣如理如法地去學佛,自然是不能做好學佛這件好事。如果我們能夠明白這樣的道理,我們隨順世緣自然會輕松了。

我們學佛的時候,知見或者說是成見是一大障礙。所以,知識份子學佛實在困難重重,他們的特點是入門太難了,古人的形容叫“知見多端喪本真”。他們需要把自己的知見去掉,要去掉多年來自己所悟所學,這對於他們來說等於把自己的命打死。但是一但入門,他們就很容易成就,而且不會退轉,所謂“從緣入者永不退失”。

知識分子的特點就是學了很多的知識,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論根據。這在佛教上面來說叫做我執和法執堅固,要想學佛先要打掉這個堅固的我執和法執。所以,他們入門要比一般的人困難得多。因為這是他們一生的所得,學佛又要放棄這一生的所得,所以,他們會很痛苦。

在他們的眼裡一定又在找,是否有一條路可以不用這麼痛苦,可以不避開被“打死”。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如果不放棄這些成見,他們永遠是在知見上打轉轉,永遠不得門而入,說白了是永遠進不了佛門。所以,很多知識淵博的佛學大師,常常不能進入佛門。

因為他們研究經典是靠以往知識或者叫知見,不是身體力行的體證。這被古代的祖師說成“芳草勞尋徑,巖松回布蔭,幾多玄解客,失卻本來心”。所以,他們是不可能進入佛門,只能在佛門之外徘徊。不管多麼努力,也不過是像上面的偈子說的,只是在尋求松樹落在巖石上的陰影一樣。

因為佛法的第一義谛不是經過知識和見解而來的,是無法用語言分別來得到的。所以,我們在語言分被上做功夫是都不過是在討論佛法,不是在修證佛法。佛陀的表弟阿難尊者覺得自己是佛陀的表弟,佛陀一定會給自己指出一條方便之路,結果被佛陀罵為數人財寶的笨蛋。

其實佛陀和祖師反反復復在強調“知見多端喪本真”。不管是在佛經裡面,還是在祖語裡面,或者是在公案裡面反反復復都在說明第一義谛是離言诠的。所以,佛經反反復復說佛法無法;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一切能得到的或者說是一切的見解都不是第一義谛,比如佛陀在《愣嚴經》中說:

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雲何無見。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雲何不見。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雲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

而且歷史上還有一個叫遇安禅師的人,就是因為看《楞嚴經》看到這裡開悟的。最最讓我們吃驚的是,他還把這段話看錯了,他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看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但是他因為這樣得到的好處,所以一輩子也不改,堅持自己的錯誤。所以,這世間實在是找不到錯與對的標准。 

下面敬請關注《隨順世緣棄知見》

 

上一篇:大安法師: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下一篇:老子智慧:“不開竅”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