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網 作者: 許會增 董書豪
惡搞聖賢之舉,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輕慢,是當今充溢浮世的拜物心態和人文精神的迷茫!3月30日,參加“詩聖杯”海內外詩詞大賽新聞發布會的河南省杜甫研究會的副主席、學者程韬光一改之前“杜甫很忙”現象不必較真的言論。
適值杜甫誕辰1300年之際,為什麼在網上會出現調侃、甚至帶有“惡搞”意味的“杜甫很忙”的現象?程韬光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對杜甫的研究歷年來都在學術圈子裡進行,對杜甫詩歌和精神的普及、宣傳遠遠不夠!二是如果政府和新聞媒體率先掀起紀念杜甫的活動,對學生們進行更好的引導教育,是否可以適度地避免這種現象?
“惡搞聖賢之舉,隱藏其後的,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輕慢,是當今充溢浮世的拜物心態和人文精神的迷茫!”在談到自己對當下惡搞杜甫現象之所以報以“堵不如疏”的態度,程韬光表示,雖然有些無奈的意味,更是相信杜甫詩聖的歷史地位不會因此就受到動搖。他說,實際上,歷史上的杜甫是有樂觀、豁達、調侃精神的,也正是他於貧饑之中意興不減、诙諧風趣的性情,方可支撐其精神,從而頑強地走向一處又一處的人生風雨!
“在當今這樣一個缺乏精神和價值尺度的時代,深深閱讀杜甫的詩歌,每個有靈魂的人或許都會發現:我們比任何時候更需要精神的支撐,更需要堅韌和奮斗,更需要以詩歌去滋養心靈!”程韬光說,當今社會,自由和正義的兩極正被物欲和權利所取代!我們迫切需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並從中汲取營養,為新時代的文化與道德體系建立和完善提供支撐。
“‘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杜甫的憂國憂民思想,追求社會和諧的美好理想,和對詩歌藝術精益求精的創作精神,是我們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讓杜甫的精神在我們手中進一步發揚光大,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不可推卸的責任!”程韬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