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尊當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教學四十九年,單單般若就講了二十二年,可見得般若確確實實在教學裡面,它是中心,它是一個重點。
2 般若是智慧,從歷史上來看,我們就知道佛教化眾生確實是以般若為中心。如果沒有般若,六度前面的五條,從布施到禅定都是善。
3 你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進,你的果報在欲界天;如果你修禅定,你的果報在色界天跟無色界天,出不了三界;如果有般若波羅蜜在裡面,就超越三界,不但超越三界,而且超越十法界。
4 般若雖然講了二十二年,講得這麼多,諸位如果去讀《大般若經》,在佛經裡面部頭最大的《華嚴》只有八十卷,《大般若經》有六百卷,裡面重復的句子,千遍萬遍都不止。
5 中國人不喜歡重復,喜歡簡要詳明。自古以來,中國的言語文字都講求簡單、扼要、詳細、明白,這是古時候文章言語的標准,能夠達到這個標准的才是好文章、好言語。
6 可是印度人跟中國人的習性不一樣,印度人喜歡不斷地重復,一遍一遍地重復,我們仔細去想想,重復確實有它的好處。話講一遍、兩遍,人就回頭覺悟了,少!總是千叮咛、萬囑咐,他才會回頭、才會真的覺悟。
7 對現代中國人來說,佛法這個方法有效果,我們中國古老的方法雖然好,效果比不上佛法。
8 佛法重視不斷地重復,你就是已經回頭了、已經覺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還是這樣地重復,什麼原因?你覺悟了,別人沒有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