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阿阇黎意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阿阇黎

 

佛光大辭典阿阇梨意

  [1]又作阿捨梨、阿阇梨、阿只利、阿遮利耶。略稱阇梨。意譯為軌范師、正行、悅眾、應可行、應供養、教授、智賢、傳授。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為弟子楷模之師,故又稱導師。

  阿阇梨有五種:

  ()出家阿阇梨,受戒時之授十戒師,故又作十戒阿阇梨。

  ()受戒阿阇梨,受具足戒時之羯磨師,故又作羯磨阿阇梨。

  ()教授阿阇梨,受具足戒時之授威儀師,故又作威儀阿阇梨。

  ()受經阿阇梨,教授經典讀法、意義之師。

  ()依止阿阇梨,與比丘共居,指導比丘起居之師;或比丘僅依止從學一宿之師,亦可稱依止阿阇梨。以上五種加上剃發阿阇梨則為六種阿阇梨。

  受具足戒時,須有三師、七證師等十位。三師,指得戒和尚、羯磨阿阇梨、教授阿阇梨。小乘受戒法必須有三師親臨;而大乘受戒法,根據觀普賢經,得以釋尊、文殊、彌勒像替代。如大乘圓頓戒,即以釋尊為戒和尚,以文殊為羯磨阿阇梨,以彌勒為教授阿阇梨。另據大智度論卷十三載,在家眾欲出家作沙彌、沙彌尼,必須要有戒和尚及阿阇梨,以此諸師比喻為出家父母。禅宗沙彌之受戒,必定有戒師、作梵阇梨(誦梵呗之師)以及引請阇梨(指導起居之師)參加。

  在密教,對通達曼荼羅及一切諸尊、真言、手印、觀行悉地、傳法灌頂者,即稱之為阿阇梨

  據大日經卷一具緣品載,阿阇梨須具足如下十三德:

  ()發菩提心。()妙慧慈悲。()兼綜眾生。()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通達三乘。

  ()善解真言實義。()知眾生心。()信諸佛菩薩。()得傳授灌頂等妙解曼荼羅畫。

  ()調柔其性,遠離我執。(十一)於真言行善得決定。(十二)究習瑜伽。

  (十三)住於勇健之菩提心。准此,故謂如能殷重服侍阿阇梨,即可獲得極大之福報,正如勤耕田地,必能豐收,故又稱阿阇梨為阿阇梨田,列為八福田之一。

  又密教之阿阇梨即一般所習稱之上師、金剛上師。如上記所說能任灌頂授法之阿阇梨,又稱大阿阇梨。然據密教諸經軌所載,一般阿阇梨亦可分為學法灌頂之阿阇梨與傳法灌頂之阿阇梨,兩類皆有多種之別。

五種阿阇梨

一、出家阿阇梨

  又作出家阇梨。五種阿阇梨之一。阿阇梨,為梵語a^ca^rya 之音譯,意即師范。出家阿阇梨即指傳戒時之戒師。又初出家時所依之授業師,亦稱出家阿阇梨。

二、羯磨阿阇梨

  又作受戒阿阇梨,梵語karmacarya,巴利語kammacariya。為受戒三師之一。即於戒場為受戒者指示作禮乞戒等規矩儀式之阿阇梨。又稱羯磨戒師、羯磨師。僧羯磨卷上(大四○·五一四中):‘今請大德為羯磨阿阇梨,願大德為我作羯磨阿阇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黃檗清規梵行章(大八二·七六九中):‘凡欲開壇弘戒,頭首知事預白堂頭,議請羯磨、教授、尊證、引請諸阇黎並侍者、直壇。’小乘以現前之師(學德與夏臘具備者)作羯磨阿阇梨,大乘圓頓戒則請文殊菩薩為羯磨師。

三、教授阿阇梨

  三師之一,五種阿阇梨之一。又作教授師。於戒場,教授戒子威儀作法等之阿阇梨。小乘戒以現前之師為教授阿阇梨,與羯磨阿阇梨均為戒臘五年以上者;於大乘圓頓戒,則別請彌勒菩薩為教授師。又密教在灌頂道場,引導受者入場內,教示投花等作法及其進退者,稱為教授阿阇梨,或稱教授人。

四、受經阿阇梨

  五種阿阇梨之一。略稱受經阇梨。受持經典,稱為受經。於授具足戒時,讀經,並講說經典義理,令受戒者受持經典之軌范師,即稱受經阿阇梨

五、依止阿阇梨

  五種阿阇之一。又作依止師。比丘新剃度後,依止其他先輩比丘,而受其監督學法,此師即稱依止阿阇梨。據釋氏要覽卷上載,師有二種:一為親教師,即比丘依之出家、受經者;二為依止師,即比丘依之禀受三藏者。而禅林中,亦稱參禅之師為依止師。戒律中有關依止之規定者,稱為依止法。在五分律卷十六、卷十七之受戒法,四分律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之受戒犍度,巴利律藏之大品第一大犍度(Maha-kkhandhaka)等廣律之受戒篇,及巴利律藏附隨依止品(Nissaya-vagga)中,均有關於受戒者依止師之詳細記載。

  四分律行事鈔卷上之三師資相攝篇就其依止,開立明弟子依止、明二師攝受二門,後者設有依止意、得無師時節、簡師德因明諸師不同、明請師法、師攝受法、明治罰诃責法、明失師法等七門而詳釋之。其中依止意條載,新受戒者初入佛法,萬事無知,動辄違教,故律中制定未滿五歲,或已滿五夏之愚癡者,應依止有德者,咨承法訓。

唐密阿阇梨資格及次第

  按唐密真言宗的規定,守持淨戒的出家佛子完成四加行才能獲得入壇灌頂的資格,得到許可後就可參加入壇灌頂,受金胎兩部或一部大法灌頂授職,即成為傳法阿阇梨;也就是說,獲得傳法阿阇梨是有一定的次第的,當然也是可以公開的。

  次第

  在日本高野山獲得傳法阿阇梨的次第是:

  1、剃度,獲得度牒;

  2、受三壇大戒;

  3、受法許可,有折紙和許可憑證;

  4、受三昧耶戒,有齒木、金剛線等憑證;

  5、修滿整整100天四加行正行,依次為《十八道加行正行》、《金剛界加行正行》、《胎藏界加行正行》、《護摩法加行正行》,每行前有折紙傳授和憑證;

  6、入兩壇灌頂,完畢後,大阿阇梨授予印信和傳承憑證,學法者即獲得傳法阿阇梨位;

  7、如欲得傳燈阿阇梨位,還必須在此基礎上接受一流全部修法儀規傳授,然後才能獲得傳燈阿阇梨位,並有印信為憑證。

  傳法阿闍梨不但要眾德具備,而且還要具五明,五明即所謂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聲明指研究語言和名、句、文身等如何構成和梵呗誦唱的學問,尤其密法梵呗不通即失其明。工巧明依照《瑜伽師地論》指農、商、事王、書、標、計度、數、印、占相、咒術、營造(雕塑和繪畫)、生成(豢養六畜等)、防那(紡織、編織、縫紉)、和合(調解爭訟)、成熟(飲食業)、音樂等十二種。醫方明相當於現代的醫藥科學和醫療技術。因明原來指古印度邏輯學。通俗言即善辯因緣因果關系。內明泛指釋迦的言教,包括菩薩藏和聲聞藏兩類教典。

  阿阇梨必須具備五明,方可傳法!唐密自會昌法難後沒有恢復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是五明兼通之師阙如。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沒有知見,那叫正知正見
下一篇:我的“師兄”是只蟲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