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珠
72歲,北京市健宮醫院退休醫生。17年幫助河南農村一對貧困姐弟,寄款寄物從未中斷。
陶然亭紅土店社區,約50平方米的房子內,家具都是老式的。
72歲的郭明珠拉開床邊的抽屜,一摞摞信件規整地放在小盒子裡,有的已經泛黃發脆。
這些信件是她和只見過一次面的“女兒”溝通的紐帶。17年間,郭明珠幫助一名遠在河南的小姑娘,從上小學到成家。
“幾乎忘了”的“小事”
1996年春節,郭明珠收到一封來自河南的信。
“在河南沒有親戚朋友。”有點摸不著頭腦的郭明珠,打開信件才想起幾個月前的一件“小事”。
那時,從醫院退休在家的郭明珠在報紙上看到一條外地新聞,河南一對姐弟連同母親被拐賣到山東,9歲的姐姐王曉宇偷偷給公安局寫信,最終一家三口獲救。
郭明珠回憶,最初是被小女孩的勇敢打動,仔細閱讀發現,小女孩家徒四壁,母親多病。郭明珠跟老伴商量,想給小女孩家郵寄點東西,“死裡逃生不容易,給他們一些支持和幫助,讓他們有勇氣戰勝眼前的困難。”
隨後,兩人開始翻箱倒櫃,找出一大堆八成新的衣服,用布袋縫好後,按照報紙上的地址,郵寄了出去。
“只想能收到就好,沒期望回復。”郭明珠說,時間一長,她幾乎忘了這件事。
被喊“媽媽”多了牽掛
過年前幾天,這些衣服郵到了王曉宇家中。“像從天上掉下來一樣。”王曉宇在寫給郭明珠的信中萬分感激。
正是這封回信,讓郭明珠決定繼續幫助這個懂事的小姑娘。
每年,郭明珠都要給曉宇家裡寄兩次東西,一次在“五一”前後,另一次就是快過年的時候。曉宇在信中稱郭明珠夫婦為爸爸媽媽,郭明珠說,那一刻覺得很幸福。
被別人喊媽媽,郭明珠坦言心裡多了一份牽掛。
每次逛街,看見衣物、牙膏、肥皂等生活用品,還有糖果等零食,她都會想到河南的女兒可能買不到吃不上,就會買回家攢著。
每次打包郵寄時,包裹總是很大,她和老伴就用自行車一直推到郵局。害怕包裹損壞,郭明珠總是多包幾層布,縫得密密實實。因為裡面有她塞進的一些錢,作為曉宇和弟弟的生活費。
事實上,郭明珠家並不富裕,一兒一女加上夫妻倆,擠在16平方米的房子裡,後來才搬到50平方米的房子裡。
除了物質上幫助外,郭明珠也在精神上支持著“女兒”。幾年前曉宇母親去世,郭明珠寫信安慰她;曉宇成績下滑了,郭明珠寫信鼓勵她;就連曉宇談戀愛,都會征求郭明珠的意見。
17年做好事不“漏風”
17年間,這對“母女”只見過一次面。那是曉宇上大學期間在深圳實習,郭明珠去香港的途中去看“女兒”。
這麼多年,郭明珠每次給曉宇家郵寄東西,都盡量避開鄰裡街坊。家人也從未向外人提起過這件事,甚至連郭明珠的親弟弟都不知道。最近,曉宇提出要來看望北京的“媽媽”時,郭明珠趕緊張羅起來,向社區居委會打聽旅館的事,這才走漏“風聲”。
最近幾年郵寄衣服,曉宇總在信中說,“衣服夠穿了,媽媽不要再寄了。”郭明珠告訴她,穿不完的衣服再送給有其他需要的人。(范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