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孝”—儒家倫理文化的原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孝”——儒家倫理文化的原點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原點,我認為包括以下幾層意思
第一,儒家以家庭為中心,認為個人可以通過自我修養擴展到家庭、國家和社會。從個人的情感意識上說,“孝”是人人都可以體會到的、與生俱來、無法逃避的情感,從中可以領會到人之為人的根本存在意義,進而可將其涵養擴充到人與人的其他關系上。父母作為人可知而且不可逃遁的血緣親族,對塑造我們的情感體系有一種現世關照的意味,正是父母的存在使我們不斷領會到“孝”的現實感和必要性,為人父母後的角色轉換又使我們進一步從下一代“孝”意識中涵養我們早年作為人子的“孝”情感,從而將“孝”作為人情的基本存在狀態固定下來,傳遞下去。 第二,儒家傳統中的祭祀祖先是對父母“孝”的情感的擴充和延展的一種形式。祖先作為看不到的、但是仍然可以體會到的父母而進入我們的意識之中。我們通過祭祀祖先,感受到自身生命力量的來源,好像有一種生命的源頭活水在我們血脈中流淌,體會到我們的存在是對這一血脈的實際護持。最為真切的護持方式其實是“孝”意識的涵養與擴充,把我們對父母的孝順推廣到所有的人倫關系上,“慎終追遠”從而達到視天下如一家的人情和諧。選擇清明祭祖是因為清明節是一個陽氣上揚、天地清明的時令,人們可以從陽氣的上升中體會生命從祖先那裡貫串下來的力量,讓我們的心穿過生與死的界限,領會到生命存在本身的蓬勃和高揚,從而進一步在人倫日用中保養擴充這種“孝”意識。可見,人們通常不太明白“身”的由來、它的具體存在方式以及“命”的建立問題。我們得到“身”似乎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緣,但其中有非常深遠的緣起。也就是說,生命表面上似乎是一種偶然的現象,但其實它是從我們遙遠的祖先代代相續、血脈相繼才維系到今天的。如果視生命力來自相當廣漠深遠的宇宙力量深處,我們身體存在的來由就更加是這種生命力量與具體物質的交融創構,是生命力在世間不斷建構的過程。而這個生命力在世間的延續過程即是我們的“命”,如果找到“命”的源頭,就為“命”設定了一個穩固的起源,我們的生命意識就不再漂泊,生命過程也就可以有所建立。 第三,儒家倫理的基本原點是“孝”,而別的倫理意識,如悌、忠、信都是從“孝”延伸出去的。所以,儒家的倫理觀可以說是以“孝”為本的人情一體觀,有著視人如己的人與人的連續感,認為他人是自身的一部分,是與己相同可以為自己認識了解的另一個自我。我們的心因此是與他人的心相通的,因為人之為人就是要以孝之情作為人的本性,這就是“為人之本”的含義所在。孔子的“文、行、忠、信”(《述而》)恰恰要力圖說明儒家君子行事的分際,也就是家庭的孝悌倫理延展到社會上時,需要如何通過在經典的學習(文)、社會的實踐(行)中表現出忠與信。這是對他人的責任,在行事中體現出合理的人情尺度,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感受的行為方式。君子是那些在“忠”和“信”方面做得好的人,小人則對他人的感情缺乏必要的同情,更缺乏因為他人的同情而能夠修正自己行為的能力。換言之,君子力圖在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五倫之間建立和諧關系,而其中父子關系,由於其無可逃避和無可替代性成為其他各倫的基礎。儒家的政治倫理也因此首先是家庭的倫理,制度倫理也首先就是人情倫理。 第四,傳統儒家的心性倫理是實現儒家人倫和諧的個性化,因為心性論是從“孝”意識出發而有心與性之分,人才能明心見性。“心”是力圖和諧的動源,而“性”是人情得以相通的基礎。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心正才能意誠,也就是心的動力傾向通往和諧,其意向才能於涵養“孝”的意識而有收獲,才能深化、擴展“孝”到其他種種社會關系之上。因為有了力圖在人際之間實現和諧之“仁”的意念,人才能“修身”,因為修身是提升和延展自身至他人和世界的過程。這個延展自我的第一步是在家庭關系中實現和諧的狀態,也就是“齊家”,只有家庭達到和諧,才能“治國”和“平天下”。 所以孟子說人可以“盡心知性知天”,也就是在明心見性的過程中參與宇宙萬物的創化過程。儒家的心、性、天本來聯通不二,心的創生力可以及於他人,他物,“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盡心上》,可以和著天地萬物的“生生”之態。心的創生在人情上的表現就是“孝”意識的延展以及和諧的倫理關系的建設。在人情中達到和諧的狀態就是個體與他人緊密不分的、活潑的“仁”。 第五,和諧社會的倫理建設應當恢復源初性的活潑的“仁”心。這個“仁”在王陽明那裡也叫“良知”,社會和諧來自“致良知”,而他的“良知”就是可以通達天地萬物的“仁”心,它貫穿天道性命。傳統的道德仁心不是空洞、僵化的教條,而是仍然可以落實到當今的人倫日用之中的和諧之“道”和個人修身之“德”,如此一來,孔子所謂“志於道、據於德”(《述而》)可以轉化成為今天建設和諧社會的倫理指導。也就是說,和諧社會的道德是“仁”心的恢復和創生,是重新回到儒家“孝”的意識上去開發出來的貫穿心性與宇宙的人文意識。也就是重新將人作為宇宙的創生者在倫理的層面凸顯出來,在宇宙之道和個人之德中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即所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尚書·大禹谟》),讓個人的“仁”心與宇宙的渾體之“仁”默契相通,從而建立人與他人之連貫的心通,進而建立與社會、世界通達不二的和諧關系。這就是說和諧社會的本質是人情的和諧,而人情的和諧的根本在於認識到人的意念與宇宙創化之源的相通不二,同是一種生生之機。 總而言之,“孝”是儒家倫理的基本原點,對今天和諧社會的倫理建設仍然有著現實意義。
摘錄
|
|
|
|
|
|
上一篇:印光法師:談彌陀接引原理
下一篇:穿越時空的靈魂之旅(2)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