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淨土》雜志
六、格物致知的五個步驟
九思最後的三項,“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是講在待人接物的過程當中,要注意的事項。要隨時隨地防止這三類有色眼鏡,這叫防非。
為什麼有疑惑呢?這是來自於愚癡。為什麼會有忿恨呢?忿恨來自於嗔心。得,要做有所得,來自於貪心。貪、嗔、癡,這是三大類有色眼鏡,也叫三毒,影響了我們做人做事,影響了我們的覺照力。所以要隨時隨地注意到它們。
要怎麼注意到它們呢?
“疑思問”,有疑惑就不要輕舉妄動,首先要反省,要思考,如果還不清楚,就要向善知識請教,這個疑惑就能破除。“忿思難”,發脾氣要考慮後果,一考慮後果,注意到發脾氣不好,氣就消掉了。“見得思義”,見有所得,要考慮是否合乎道義,是否有貪心。貪心、嗔心、愚癡心,這是三類有色眼鏡,會使我們的事情做不好。對境、態度、行動,這是我們待人接物的三個過程,而在每一個過程裡面,都會不知不覺的帶上這三類有色眼鏡。
貪嗔癡三毒,在儒家被稱為“物欲”,需要通過格物致知的工夫來消融。
(一)何為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儒家經典《大學》的最核心內容。
“格物”的物,分為兩大類,六個方面,第一類是對主體(我們自己)的觀察,包括觀察我們的身體(身),情感情緒(心),思想觀念(意)等;第二類是對客體(外境)的觀察,包括家,國,天下。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觀念符合事實,而不是臆測和妄想,這就要身臨其境,直接和各種現象“面對面”。格物就是與事物“面對面”,進行直接的觀察和體驗。格物的下手處從觀察自己開始,即內觀。具體下手處從觀心或觀身開始均可,但是對於剛起步實修的人,建議先從觀身開始。原因是,身的現象比較明顯、粗大,便於觀察。然後逐漸過渡到對外境家國天下的觀察。
致知,就是在深入觀察中逐漸清除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認知,生起真知灼見,看清事情的真相,看清生命的本質。真知灼見最究竟的地步,就是觀察到“天地萬物為一體”。消除不正確的觀念,獲得真知灼見,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反復觀察,看清生命,看清世界的本質。格物致知的目標,就是要看到生命現象,以及萬事萬物的真相,了解我們的生命,乃至於萬事萬物的運行方式。
(一) 對待煩惱的四種態度
前面談到,貪、嗔、癡,這是三大類有色眼鏡,也叫三毒,是人類的根本煩惱,影響了我們做人做事,影響了我們的覺照力。所以要隨時隨地注意到它們,不被它們所控制,成為它們的奴隸。所以,格除這些“物欲”成為格物致知的主要內容之一。
對待這些物欲煩惱,歸納起來,有四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一是“隨”,貪嗔癡的煩惱一旦起來,完全被它們控制,沒有絲毫自主權,隨著這些煩惱漂流而去。此謂之“隨”。
二是“頂”,煩惱升起,用意志力去對抗,竭力壓制,此謂之“頂”。這樣做並不總是成功,往往會有反彈;並且久而久之,這種壓制的心態會導致身心的疾病。這是一種不太高明的“忍辱”。
三是“丟”,頂不住只好逃避,不敢再次面對煩惱。都市裡的宅男宅女,酒吧歌廳裡流連忘返的人,其中很多人其實是在逃避。此謂之“丟”。
前面三種態度,我們都不太提倡。我們提倡的是第四種對待煩惱的態度,即“不頂不丟”。這是一種全然接納的人生態度,對待煩惱先接納,然後運用智慧去觀察,去發現它們的真相。原來一切煩惱都是紙老虎。
(二) 以譬喻來說明格物致知
第一個譬喻,黑暗體驗。
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生活經驗,從一個明亮的地方忽然來到黑暗處,開始的感覺往往是心中有些緊張,好像什麼都看不見。不過,只要放松下來,或者閉一閉眼睛,再睜眼適應一會兒,便會發現其實在黑暗中還是可以看到很多東西的。黑暗譬喻我們的煩惱,乍一看似乎很強大,然而只要放松下來,以接納的心態包容它們,觀察它們,便會發現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
第二個譬喻,廬山雲霧。
廬山煙雨是一大景觀。蘇東坡詩雲:“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雲霧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特點:遠看似有,近觀實無。遠遠看去,遮蔽視線;靠近觀察,卻了無所得。煩惱亦復如是。
第三個譬喻,主人與客人。
客人的特點是,來來往往,不在此處久住;主人則不同,他會在此處久住,接待客人。即便偶爾外出,晚上一定返回。運用這個譬喻反觀內心,煩惱幢幢往來,生生滅滅,不會長久安住,所以是客人;而那個知道煩惱升起,也知道煩惱滅去的,他不在煩惱裡,是主人, 陽明先生謂之:“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是主人。良知不是煩惱,他可以接待煩惱這個客人。
第四個譬喻,高空觀雲。
陰雨天乘飛機的體驗是很奇妙的。在地面的時候,仰望高空,烏雲密布,好像整個世界都陰郁壓抑;而當飛機穿過雲層,飛到高空,從高空俯視的時候,發現晴空萬裡,一朵朵雲層如綻放的棉花一般美麗莊嚴。雲層譬喻煩惱,晴空譬喻良知,當我們陷入情緒之中的時候,就好像從地面仰望高空,只能看到烏雲;而良知覺察到我們陷入情緒時,主人便回來了,他自然會接待客人。主人意識到自己是主人,客人便自然只能是客人,而不再喧賓奪主。烏雲就成為可以欣賞的景致,煩惱原來是菩提。
(四)格物致知的五個步驟
下面以處理貪嗔癡三毒煩惱為例,簡要介紹格物致知的五個步驟。貪嗔癡煩惱的升起是隨時隨地都在發生,而這時恰恰是做工夫的最佳時機。
格物致知的第一步是覺知。
例如,我們在待人接物的過程中,某個人的言語行為刺痛了我們,我們心中升起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有一種想要反擊的沖動。這時我們要保持覺知,及時覺知到這種情緒。
第二步是命名。
對這種情緒覺知到之後,要對其准確命名。這種令我不舒服的情緒叫“嗔”,一方面體驗、觀察這種情緒,同時心中給這個情緒貼標簽,默念“嗔,嗔,嗔……”
第三步是觀察。
一邊心中默念“嗔,嗔,嗔,”一邊體會、觀察這種情緒的變化,同時注意身體的感覺。情緒的變化必然帶來身體感覺的變化,當嗔心升起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身體的緊張、心跳的加快、呼吸的急促等等,把注意力放在身體的覺受上,慢慢地我們會很自然地感覺到身體平靜下來,情緒也煙消雲散。
這時,自然進入第四步,真相。
我們看到了煩惱的真相,它是無常的,它不是主人,而是象雲朵一樣飄來飄去。我們以前錯把客人當主人,錯把杭州作汴梁。
當我們觀察到煩惱的真相,煩惱便喪失了控制能力,我們便從業習之中走了出來,一種解脫感、輕松感會自然升起。內心的溫柔、慈悲、喜悅會自然湧現,此時是良知呈現的狀態,不再是被逼迫的狀態,良知自然會引導我們的行動,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這是第五步,謂之“知行合一”。
這便是格物致知的五個步驟,初開始練習時,要嚴格格式化,每一個步驟都不要省略,要一步一步嚴格做完。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逐漸會品嘗到味道,產生喜悅,進而樂此不疲,智慧、慈悲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顯發出來。這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道理。
七、總結
“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這是孔子修行經驗的總結,是儒家入世修煉的口訣。我們把它背下來,認真體會,落實在生活工作之中。在待人接物的時候,就可以少犯很多很多的過失。與人溝通,交流,做事,效率就會提高。
雖然講到九個要點,但是總結出來只是一個要領,就是隨時隨地的立足於當下,所謂心要“在焉”,使良知起覺照的作用,對當下的身心狀態、內外境界保持覺察。這不僅僅是儒家修行的要領,對我們佛教徒,乃至任何一個宗教的修行人來說,都是修行的要點。對自己當下身心世界所發生的事情,保持清清楚楚的覺照,這是最重要的一樁事情,這是修行當中一個最核心的要領。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