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優秀的孩子是這樣培養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教育專家給家長的100條建議——

教育篇:
    1.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語,“早上好,請,謝謝,晚安”等等。
    3.讓孩子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4.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用耐心、用愛心、用開心,心是長著眼睛的!
    5.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6.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7.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因為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積極、輕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9.不要把當年未曾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
    10.關愛孩子但適當時候適當的懲罰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11.教育並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可以采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12.結合孩子的表現,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
    13.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培養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注意引導、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有益的。
    14.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親,不利於教育。也許沒有科學道理,但絕對適用。
    15.注意培養孩子的善心。古人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17.對孩子不要亂許願,承諾的事情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兌現。
    18.要常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長應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話,我將會怎樣?
    19.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任!
    20.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了,不用再表現自己。
    21.從來不說孩子比別的孩子差。
    22.絕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贊許的東西。
    24.不要嚇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過分膽小、怕事。
    25.不要當眾批評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對孩子過分嚴厲。以免孩子懼怕、害羞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養成面善心惡的性格。
    27.不要過分誇獎孩子。以免孩子養成“沽名釣譽”的不良習氣。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來、自己的東西不給別的吃、乘車不購票等。
    29.讓孩子正確樹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長篇: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6.為孩子准備一個陳列架,讓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8.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和他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9.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0.記得對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11.記得經常的親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頭,讓他(她)知道你的愛!
    12.隨時關注他(她)的進步,並也讓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進步!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3.多與孩子孩子溝通,了解孩子,與孩子同行。
    14.不要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簽。
    15.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煩惱。
    16.要學會真誠地贊美孩子,而不是像對寵物一樣說句“你真聰明”。
    17.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人,一個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創設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過。
    21.鼓勵孩子盡量不依賴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這很重要。

 

上一篇:修行歌
下一篇:金剛經靈異錄:鄰僧夢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