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自己名聲被污只為救人性命,幾人能做到?
特別提示:本文是清朝著名因果勸世故事《坐花志果·果報錄》(下)(清·汪道鼎著)的第一個故事《受污不辯》,全書電子閱讀請點擊:(上)http://www.foyuan.net/article-257209-1.html,(下)http://www.foyuan.net/article-257214-1.html
原題《受污不辯》,作者 坐花主人(汪道鼎)
常州魏廉訪的父親,樂善好施,精通醫術。上門求醫的人,不論貧富,都加盡心治療,不圖回謝。對那些十分貧困的病人,反而贈錢送藥。遇到遠鄉來城求醫的人,一定先讓喝點粥或吃些餅,吃完,才開始診脈。他說:“這是因為走了遠路,加上饑餓,血脈多有紊亂。我讓他們先吃點東西,稍稍休息一下,脈才能安定下來。我哪裡是想要行善積德,只是要用這種辦法來顯示我醫術的神妙!”他行善所借口的托辭,大多如此。
有一次先生被請往一病人家中治病。病人枕頭旁丟失了十兩銀子,他的兒子聽了讒言,懷疑是先生拿了,但又不敢當面問。有人就教他拿一柱香去跪在先生門前。先生見了,奇怪地說:“這是為什麼呀?”答說:“有樁疑難事,想問先生。怕老先生見怪,不敢說。”先生說:“你說吧,不責怪你!”病家子才以實相告。先生把他請進密室,說:“確有此事,我是想暫時拿去以應急需,原打算明天復診時,如數偷偷還回去。今天既然你問起了,可以馬上拿回去。請你千萬不要向外人說!”馬上如數給了他。
剛才病人兒子來先生門前跪香,大家都說先生一向謹慎高尚,不應該誣陷有道德的人會有這麼骯髒的行為。等他們見到病人的兒子拿著銀子出來回去了,都異口同聲感歎說:“人心之不可知,竟到如此地步!”於是七嘴八舌誹謗議論之聲四起。先生聽到之後,神態自若,毫不在意。
不久,病人痊愈。清理打掃床帳時,在褥墊下找到了銀子,才大驚而後悔說:“東西並沒有丟失,竟然陷害了一位德高的長者,這該怎麼辦!應該馬上去先生家,當著眾人面把錢還給他,不能再讓他抱不白之冤!”於是父子倆一道來到先生寓所,仍然手奉燃香跪在門前。先生見了,笑著說:“今天這樣,又是為什麼啊?”父子羞愧地說:“以前丟失的銀子,沒有丟,我們錯怪長者了,真是該死。今天來交還先生所給的銀子。小子無知,任憑先生打罵!”先生笑著把他們扶起來,說:“這有什麼關系?不要放在心上!”病人的兒子問先生:“那一天我讒言污罪長者,為什麼先生甘受污名而不說明,使我今天羞慚無地!今天既蒙先生寬懷,饒恕我們,是否能告訴我們,先生這樣作的原因是什麼呢?”先生笑著說:“你父親與我是鄉親鄰裡,我素來知道他勤儉惜財。正在病中,聽說丟了十兩銀子,病情一定會加重,甚至會一病不起。因此我寧願受點委屈背上污名,使你父親知道失物找到,痛戚之心得以轉喜,病自然會好起來!”聽到這裡,父子兩人都雙膝跪地,叩頭不止,說:“感謝先生厚德,不顧自己名聲被污而救活我的性命。願來世作犬馬以報大恩!”先生把父子二人請進家去,設酒款待,盡歡而散。這一天,圍觀人多如牆一樣,都說長者的作為,確是眾人所猜測不透的。從此魏善人之名聲就傳開了。
後來廉訪先生自進士起家,到某省作到臬台,老先生當正值八十大壽,多次受皇上封诰,各位孫子也多顯貴。有識之士都說上天對善人的施報,的確不虛!
坐花主人說:“古代西漢有一位不疑,有人錯把同住一房的人的銀子拿走了。失主懷疑是不疑所偷。他也不加申辯,把自己的錢賠償給他。後來丟失的銀子還回來了,失主大感慚愧,向不疑道歉致謝,不疑也不計較。看到魏老太翁的事,就可知道,今人不一定不及古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