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諸葛亮誡子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這是諸葛亮告誡教育子女的一篇短文。詞句雖簡,但句句發人深省,若能細嚼其味,將領略無盡。

在今天,社會上到處都講“快速”,求“效率”,見“成果”。因此,許多事經常在沒有周全思考下就決定,其所衍生的事端,往往更加棘手,甚至招架不住!我們幾乎可以感受周遭有那麼多人,每天活在疲於奔命中,日日沉陷在掙錢的追逐下,這是何等的悲哀!

翻開史頁,孔明先生未發跡前乃一介布衣,耕讀於南陽中。農暇,展讀經籍,向往先賢,或三五友好吟詠詩歌、游山玩水,日子過得如同詩情畫意般,其樂融融。相形之下,今人何其苦呢?

但自劉備“三顧茅廬”後,孔明先生才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一篇“出師表”,千古流芳,道出了諸葛先生的赤誠風范;而“誡子文”雖好,卻鮮為人知。況其中蘊含的義理,確實很契合現代人之需。只可惜,現代的人因為沒有“文言文”的功底,所以不敢親近“古文”,誤以為“一定”看不懂,其實“讀書百遍,其意自見”,有恆心就有悟處。千萬別認為年代久遠,就是落伍、不合實際。因為“真理”是永恆的,古人的智慧、才德,涵藏在許多古籍經典上,非常值得去閱讀、學習與深入。當然,我們想悟出幾分道理,必須先要落實幾分才能深切體會。並非光看注釋就能了解,更不是一味研究、探討即可深入。如果我們能多拾點古人智慧、經驗,也能親證幾許,一生中不但受用無盡,即使身處險境亦能憑借古人的智慧,當下化解。

茲舉誡子文中短句,分享些心得:

一、寧靜致遠 ‧ 學,須靜也

今人所承受的壓力大,抗壓不足,隨時就有崩潰之虞,所以“身心安穩”,已成為許多現代人所盼望得到的。但,如何獲得呢?首先要能自我“定”下來。所謂是“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雲”,只有平靜的河水才能呈現明亮之月光,只有心定神寧,才能得大自在。是故“大學”開端的綱領就是:“定、靜、安、慮、得”,這五要,誠是立身處事的寶訓;它有次第、步驟,要是能融入運用,即能受用無窮!曾有位成功的企業人士,在受訪時說到:其事業的成就,完全得力於“定、靜、安、慮、得”五字訣的巧妙運用!

我們也常覺得身心疲憊、很煩悶,這是少“定”現象,也常聽說:“我就是定不下來,怎麼辦?”“孩子太好動了,如何治?”這都是現代人最普遍的煩惱。欲伏“煩躁心”,使身心寧靜的方法,最簡易的莫過於老祖宗所留下來的--“書法”。因為,字要寫好,非得專心去分析布局、架構不可,而如何安排才會協調,總要透過思考,字才能四平八穩寫得美、舒展得流暢。所以,我們看古時候童子在四、五歲就開始教他寫字,是很有道理的!因為扎根要越早越好。

一位資深書法老師說:“他習字四十余年,得益於書法‘定’的功夫很多,最小的學生四足歲,一樣可以定在那兒寫一、二個小時,多的還可以一天練五、六個小時;年紀大的也有七十余歲的老人,也是寫得不亦樂乎!因為,老人家希望能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留給子孫作最後的紀念,所以進步神速,天天寫得很起勁,而且身體越來越好,子女也樂見父親晚年依舊活得這麼快樂自在。故書法不分老少,都可學習。惟切忌求比賽、爭名次;因為,藝術是很主觀的,它最主要的是讓我們從中學習‘安定、思考、體會’的功夫,是練‘定力’的好方法。如果嫌書法麻煩,練硬筆字、抄段勵志小文─‘菜根譚’或‘格言聯璧’之類也很容易攝心,因為隨文入觀,體悟道理,霎那間就揮別煩惱!許多壓力重的朋友用此方法,的確得到纾緩,只可惜書法教育沒落了,是現代人極大的損失!”

的確,若能藉寫字的道理,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得益必大;尤其是課業上、事業上。畢竟心不定,思緒紛雜是難以成事的。大人、小孩都一樣,千萬不要有“游戲中學習”的觀念;因為,“勤有功,戲無益”,任何學問都只有一個“定”字能契入,一門深修才能成就。若自幼就博學、雜學,最後得到的不僅是“通通不會”,還易換來“傲慢”與“恃才傲物”的危險!因為,同侪(同輩)間別人都不會,只有他會,就易助長其傲慢心;此心若起,就障礙了一切學習之門,故無論是個人或為人父母者,我們不能不防范、正視這個問題!

二、非學無以廣才

好學之人,能力總是要強人許多,這也是大家所羨慕的。但細細觀察,“學識、能力、經驗”不是憑空而得,它是需要付出學習、體會、省思、改過,再加恆心、毅力才能積累而成的。故孔子雲:“好學近乎智”。所以“誡子文”第二個關鍵,在告誡子孫一定要“認真學習”,將來才會有成就;有了“定靜”作為基礎,當要發奮圖強,才智厚實,方足任重道遠。否則,一旦“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就只有抱憾終身了!

“誡子文”語意深遠,繞富惕厲,有識父母,您說是不是呢?

 

上一篇:研究稱經常被贊聰明的孩子更易逃避復雜困難
下一篇:君合:別讓昨天決定一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