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賢恆法師:放生關鍵是放掉殺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有人說,“只要我的放生量遠遠超過我累世累劫的殺生量,我的狀況就會有根本的好轉……”

  我的回答:你想要你的放生量遠遠超過你累世累劫的殺生量是不可能的,因為造惡的時間長,殺生的時間長,時時刻刻都在殺生,不光是大的生靈,小的生靈你天天在殺,你呼吸時鼻子在殺死外面的細菌防止他們進入體內,你的胃液在殺死一些細菌病毒,你的身上有多少免疫細胞,他們無時無刻在殺死細菌,這還是從明顯的方面來說,要從心行處說,那每天殺的生更是無量無邊,地藏菩薩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非是罪,這是真的,個個大過殺生的罪過。我們關鍵是要放掉殺心,化解嗔心,離開貪心,用戒定慧轉化貪嗔癡,這才是放生的真正意義。

  佛法是心法,放生也是要靠心,我們因為無力救拔所以在過屠宰場時邊念三皈依幫眾生念往生咒也算是一種放生,我們給大家講素食養生也是一種放生,放生關鍵是慈悲心,發大菩提心,放生中體會眾生離苦得樂而生真正隨喜之心,放生關鍵是讓眾生能種下菩提種子,佛法不講形式,但是形式中有內容,不只是形式。

  普賢菩薩說:“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過去無始以來,我們造作的惡業真是無量無邊,如果這些惡業有體相,哪怕再小,也是盡虛空都裝不下的,但是,普賢菩薩又告訴我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那麼,什麼是實相呢?佛就是實相。《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婆羅門女為了知道母親的去處,哭泣悲戀,當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聖女曰:“汝供養畢,但早返捨。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這裡佛告訴她叫她念佛,這就是念實相。世上所有一切都是假相,只有這句佛號是實相,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佛是覺悟的意思,智慧覺悟即可破迷障,而所有的一切罪都是障,就是佛經中說這是罪障,障是假的,但能生實用,障礙的是什麼呢?障礙我們覺悟。而罪本來就是空的,而說有時,則是無量無邊,實相是悟,迷則無量無邊,悟則了不可得,因為罪也是由妄心所得,妄則非真,非真則幻,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由實相般若一照,即全境消散,正如同千年幽谷,漆黑一片,慧日之光才照,千年的黑暗已經消除了。這裡的黑暗,無論千年萬年,都不是真實,而光芒一旦出現,哪怕是蠟燭火把,也只要剎那之間,就能把千年的黑暗消除,這與他黑的時間長短是沒有關系的。

  我們放生,也不是說我們放一個生命就消一個殺生的罪,沒有這樣的事情。放一個生命可能消除萬劫的殺業,也可能只是積了點有限的福報(比不放生強,放總是好的)。有的人放生,放完了算了大半天賬,甚至盤算是不是放虧了,想想怎麼怎麼了佛菩薩知道不知道,或者計算今天放了多少個,如果買成什麼什麼的話那放的數量就更多了。這些都是妄念。佛門做事,只講用心,不講形跡。兩個人放生,一個人消除了自己多劫的罪過,一個人增加了自己的貪婪心,甚至有些人放可惜了,這更是放出了另一重的貪吝。所以,放生要心無掛念,放下自己,一心為眾生離苦得樂,但求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解脫,這樣放生的功德就大了。

  所以,無論做什麼事,為自己回向,為自己子女回向,這發心很小,所以功德也很小,為自己的冤親債主回向,心量也不大,要回向給法界一切有情,這樣的發心才真,才大,才真的能滅罪消災。所以,放生或許是一件小事,但是真正發菩提心,用真心去做,自然能消萬劫之罪。在這裡,沒有數學統計學概念,說是放生到多少就怎麼樣了,因為,一、數學也是一個虛妄概念,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二、我們殺生的數目無法統計,所以統計的這個數字如果放在心裡只能增長我慢,讓自己感覺自己還不錯,放了不少生。

  放生後如果對人對事對物還有嗔恨心,這就是殺心未死,殺心不除,放生何益?放生應當真正為眾生前途著想,把實相印在它們的阿賴耶識裡,以期來日他們都能真正解脫得道,廣度人天,這時是帶著恭敬心去放生了,知道自己不只是在幫助一個低等動物延續畜牲道的生命,而是在禮敬諸佛、稱贊如來,是在長養雙方的菩提種子,放生放到一片慈悲一片清淨,這才是雙方都獲益了。

  隨喜所有大德的放生功德,阿彌陀佛!

 

上一篇:誦經十來天 消除腰痛苦
下一篇:孔子為何喜歡顏回?贊其長久不違仁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