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什麼有些人說南傳上座部佛教是小乘佛教?
答: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弄清什麼叫“小乘”。小乘,梵語為hãnayàna。其中,hãna含有惡劣的、下賤的、卑鄙的、低級的、庸俗的、被唾棄的等意思,通常用來罵人。yàna是指車輛、車乘、交通工具。相對於Hãnayàna的是Mahàyàna(大乘)。mahà含有偉大的、高貴的、崇高的等意思,因此將hãnayàna翻譯為“小乘”,其原意為卑劣乘、下賤乘。
為什麼會有所謂的“大乘”、“小乘”呢?話說在佛滅(佛陀入般涅槃)後五百多年(公元前1世紀),印度本土興起了一場佛教改革運動,主張修行菩薩道,普度眾生,並以成就佛果為最終目標。這些新興起的佛教自稱“大乘”,並把以前的佛教傳統和當時與之並行的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大眾部等部派佛教貶稱為“小乘”。
然而,上座部佛教早在佛滅二百多年的阿首咖王(Asoka,阿育王,公元前3世紀在位)時期,即從印度往南傳入斯裡蘭卡、緬甸等地,“大乘”“小乘”之分是在其後兩百多年才發生於南亞次大陸的事。所以,在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整套巴利三藏及其注釋中,都找不到“大乘”、“小乘”等北傳佛教的專有名詞。
就好像中國大陸在上個世紀50-60年代經歷了 “四清”、“文化大革命”等運動,如果你一定要把“四類分子”等的帽子硬扣在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華人頭上,很容易鬧出歷史笑話!
無論如何,事實勝於雄辯!凡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盛行的國家或地區,幾乎都是全民信教的。難道所謂的“小乘”“自了漢”,能夠將85%以上的緬甸人、90%以上的泰國人感化成為佛教徒嗎?
問:為什麼會有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答:南傳和北傳跟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時間以及地域有關。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中印度恆河流域。佛滅二百多年(公元前3世紀),佛教由印度向南傳入斯裡蘭卡、緬甸等地,形成了南傳佛教。
大約在佛滅500-1500年(公元前1世紀-公元10世紀)期間,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其間佛教陸續由印度往北經中亞細亞,沿著絲綢之路傳到中國漢地,稱為“漢傳佛教”。
佛滅1100-1600年間,印度本土的佛教發展為“大乘密教”。當時,佛教越過喜馬拉雅山傳到西藏,故稱為“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因為是由印度往北傳播而成,故合稱為“北傳佛教”。
因此,南傳佛教傳承的是印度佛教早期形式的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傳承的是印度中期的大乘佛教,藏傳佛教傳承的是印度晚期的密乘佛教。
南傳佛教的特點是“保守”——保守佛陀教法的純潔性,以及上座部佛教的傳統性。在對待佛陀的教導方面,南傳佛教堅持三個原則:1.非佛所說不添加;2.佛陀所說不刪改;3.如佛所教而遵行。南傳佛教認為:作為佛陀的弟子,有義務讓佛法純正無雜地傳承下去,以令正法久住世間,讓未來的有緣眾生也能學習和實踐純正的佛法。
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強調“圓融”、“慈悲”、“方便”,只要能隨順眾生,兼收並蓄、海納百川也無妨。北傳佛教認為:佛法的目的在於給眾生帶來利益,所以可因時、因地、因人而調整、改變和發展佛教。正因如此,佛教在中國融合了大量的漢地文化、儒道思想,形成帶有濃厚中華特色的漢傳佛教。佛教在藏地也一樣,吸收了苯教等當地信仰因素,形成現在所看到的藏傳佛教。
南傳佛教只禮敬、尊奉歷史上的苟答馬佛陀,並視為導師;不崇拜菩薩、祖師、鬼神等。
北傳佛教供奉諸多的佛、菩薩、羅漢、金剛、祖師、諸天鬼神等,例如阿彌陀佛、藥師佛、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等;對於人間的佛陀,有人尊為導師,但許多人也視之為“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南傳佛教強調持戒、修行止觀、四念處等,修行方式以禅坐、經行為主。多數比庫也學習經教、說法利生。大部分人希望能斷除煩惱、證悟涅槃。
北傳佛教的修行方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之說,例如參禅、念佛、誦經、持咒、禮佛、拜忏、放焰口、打水陸、放生等等。對於修行目標也多種多樣,有人發願世世常行菩薩道,有人追求往生淨土,有人追求明心見性,有人追求即身成佛,有人追求消除業障等等。
現在,南傳佛教主要流傳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南亞、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德宏等地區。漢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漢地、韓國、日本、越南等國。藏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藏蒙地區、尼泊爾、不丹等地。
佛教雖然依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時期以及流傳的區域而分為南傳和北傳兩大體系,但它們卻是同根同源,皆源自印度佛教,而且在許多基本點上都是一致的,比如皆共尊佛法僧三寶,皆注重戒定慧的修持,皆強調智慧與慈悲等等。
問:如果說佛陀並非神,那佛弟子們為什麼還要禮拜菩提樹、佛塔、佛像呢?這不是偶像崇拜嗎?
答:菩提樹、佛塔、佛像皆是佛陀的象征。佛陀在世時,弟子們可以直接禮敬佛陀本人,但佛陀入滅後,只能通過禮敬菩提樹、佛塔、佛像等象征物來表達對導師的尊敬及思念。
禮敬佛陀並非出自攝於神威,或者希求滿足世俗的欲望。佛弟子用鮮花、香燭等供養佛陀,是為了感激師恩,並借助禮敬、供養等行為,隨念佛陀的功德,學習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人們不會譴責學生對老師所表現出的恭敬行為,也不會指摘國民對象征國家的國旗等所表示的尊重行為。同樣的,佛弟子們用傳統的方式對自己的導師表達恭敬與感恩也不應該受到非議。
問:為什麼信佛的國家都那麼貧窮落後?
答:沒錯,現在有些佛教國家的確比較貧窮。不過,假如我們說這些國家因為信仰佛教才變得貧窮,那就有問題。
我想舉兩個相反的例子:佛教在印度最興盛的時期是阿首咖王統治的時代,阿首咖王立佛教為國教,發起了第三次聖典結集,並派使團把佛教從中印度傳播到全國各地以及國外,南傳佛教就是於他在位期間傳到斯裡蘭卡和緬甸的。但那個時代,也是古印度國力最強、版圖最大的時代,其版圖甚至超過了今天的印度版圖。再者,佛教在中國最興盛的時期是隋唐時期,漢傳佛教的十宗幾乎都是在那個時期產生的。眾所周知,隋唐時期在中國古代史上是國力最強盛、經濟最發達的時期。如此,我們是否可以說:因為當時的人民信仰了佛教,所以國家才變得富強呢?
不能!為什麼呢?政治治國,佛教治心。強國富民是國家領導人的責任,化世導俗是佛教僧人的義務。被譽為“萬塔之國”的緬甸是最具傳統色彩的上座部佛教國家,佛教深入民心。筆者在緬甸生活多年,從來未曾聽說過諸如凶殺、搶劫、勒索、自殺之類的報道,甚至連打架都不曾見過。緬甸人雖然貧富懸殊,但穿金戴銀、將錢包插在後腰(緬甸人多穿筒裙)卻能放心地在大街上行走。
所以,有些佛教國家的貧窮落後跟政治、制度有關,不能歸罪於佛教。
問:佛教宣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什麼在現實社會中,違法亂紀、為非作歹的人通常能夠飛黃騰達、小人得志,而那些遵紀守法、老實巴交的人卻多是清苦貧寒呢?
答:須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後面還有一句“不是不報,時機未到”。善惡因果是貫穿三世的。所謂三世,是指在時間上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通常還延伸到過去世和未來世。
根據業果法則,人們造下了業因,必須諸緣和合才能成熟,帶來果報。就好像播下了種子,還必須具備季節、氣候、土壤、水份、陽光等各種條件,種子才會發芽和生長。
另外,因和果之間往往相隔著一段時間,不可能一種下因立刻獲得結果。小孩子發奮讀書,還要等長大以後才能學以致用;搞投資也要等待時機才能得到回報,我們怎能要求因果之間必須立竿見影呢?
業因和果報是同類相應的。也就是說,善的行為能帶來好的果報,不善的行為能帶來不好的果報。有些人現在為非作歹,但正好過去的善業成熟,於是我們看見他作惡卻能享福受樂。有些人樂善好施,但正好過去的不善業成熟,於是發現他行善卻貧困潦倒。這種表面上的不公平其實是由於果報的成熟存在著時間差。猶如有人現在種苦瓜,但收成的卻是去年種下的甜瓜;有些人現在種甜瓜,但收成的卻是去年種下的苦瓜。
問:佛教強調“三世因果”,將人們的貧富貴賤解釋為前世的結果,但我認為前生來世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事情。如何能夠證明人還有前生來世呢?
答:的確有許多人認為生命是從出生(或受精)時開始,到死亡時終結,人死如燈滅,死了就一了百了。這種將生命視為線段的觀點未免也太狹窄了。
佛教認為:生死輪回是個無限長的過程,人的一生只不過是其中的某個瞬間,而導致生命升沉的定律就是“業果法則”,或稱為“因果律”。
有許多方法可以知道確實有三世輪回:
1、古今許多有關過去世的記載或報道,以及天才、神童現象,遺傳、家庭等物質條件完全相同的雙胞胎卻可能表現出完全不同性格、智力等,都可以從某個方面證明生命並非只有今生那麼狹隘。
2、現代心理療法能通過催眠等方法,激發患者憶起某些前世的生活片段。
3、近年來方興未艾的“瀕死經驗學”,根據大量的例子證明人死之後還能以某種生命方式繼續存在。
4、擁有宿命智的人可以清楚地見到自己過去許多生的情形。
5、在上座部佛教止觀禅法中,有個必經的階段叫“度疑清淨”。所謂“度疑清淨”,就是禅修者必須通過觀智辨識造成今生投生為人的過去世之因,以及今生所造之業將如何帶來未來世的果報。透過辨識三世的因果關系,證明“業果法則”的真實性,從而超越對三世因果的懷疑。
問:佛教很像是一種心理治療法。請問佛教與心理療法有何異同?
答:佛教是注重治心的,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是一種心理治療法吧。
如果一個人身體有病,就應該去醫院看醫生。如果遇到了生活上、事業上、感情上的重大挫折或解不開煩惱,就應該去找心理醫生。心理醫生通常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心理疏導和藥物治療,雙管齊下;有時也會教導使用宣洩、啟發、暗示、催眠、轉移感情等方法來解決。心理治療的好處是,通過治療能較快地解決問題。然而,世俗人每天都要面對很多不同的問題,經受不同的壓力,一旦又碰到相似的經驗,心理出現類似的問題,再去看心理醫生,用第一次的方法照本宣科就不管用了。
然而,佛教往往不會管你心理出現什麼問題,也不管你現在的情緒如何,只要你來到寺院,比庫們會叫你先放下世俗的雜務,放下一切外緣,給你受三皈依和五戒,讓你在道德上先做個有品行的人。然後教你放松身心,讓你的心平靜下來,再教導你一個特定的禅修業處,例如專注呼吸,讓你只是單純地覺知呼吸,什麼東西都不要想。當心達到某種程度的平靜時,再教你如何清醒、理智地觀照身心,如實地了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清楚地覺知心理的活動。
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心靈訓練之後,當他再度回到凡塵俗世時,由於學會了解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況,他的心將會超越很多,待人處世也會灑脫很多,不會再因為外在的因素而給自己制造太多的痛苦。
所以,雖然佛教和心理治療的共通點都是治心、去除心理的問題,但彼此在方法上和功效上還是有區別的。心理治療有點類似西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佛教類似中醫,注重治本。
問:由於工作關系,我信佛之後不能堅持吃素該怎麼辦?
答:佛陀並沒有要求其弟子必須吃素。佛陀允許我們吃三種淨肉,即沒看見殺、沒聽見殺和不懷疑為自己而殺的肉食。佛陀和上座部比庫們都是靠托缽乞食為生的,施主供養什麼就吃什麼,要求吃這吃那屬於犯戒的行為。同時,佛陀在《中部·大獅子吼經》中還說:外道們執著“依食物得清淨”而吃素並無助於證得導向滅苦的聖慧。
不過,在北傳《梵網經》、《入楞伽經》等大乘經典中,皆有禁肉食之說。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在公元511年發表《斷酒肉文》,將吃肉說成十惡不赦,下令凡僧尼食肉者將依王法治問,並勒令捨戒還俗。從此以後,素食逐漸成為漢傳佛教的一大特色,導致許多人誤認為信佛必須吃素,吃素等於信佛。
當然,基於慈悲、衛生、健康等原因,素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飲食習慣。然而,選擇素食還是雜食屬於個人問題,與信仰或戒律無關。
問:做人只要心地善良、品行端正就好了,為什麼還要信佛、皈依呢?
答:現在有許多人抱怨世風日下、道德淪喪、人心不古,這跟時下宗教衰微、信仰淡薄不無關系。
可以說,信仰既是人生的航標,也是人生的避風港。有信仰的人通常都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更清楚人生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有信仰的人對生活更容易感覺滿足、快樂,更懂得慈悲、感恩、關愛、包容和寬恕。人生總不可能一帆風順,在面對人生的浮沉起落時,宗教能帶給人希望,使人不容易被一時的逆境所打敗;在遇到挫折、苦難、惡疾或生離死別時,宗教能帶給人安慰,幫助人們盡快超越傷痛。
有些人認為佛教只是為了勸人行善。其實,一切正統的宗教都有這樣的社會功能。佛教除了能提升人的道德和修養之外,更強調的是內心的淨化和智慧的培育。致力於斷除煩惱是佛教的目標,這也是與其他宗教所不共的。
因此,如果您想透徹地了解身心,想要培育心智,想要去除煩惱,佛教能為您提供一條次第分明且行之有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