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千金散去品佛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索達吉堪布:智海浪花—千金散去品佛味

世人多喜追逐財色名食,不惜一生為之牽腸掛肚。也有些人雖然前世善業果報現前,但他卻能不貪今世之富貴,而將之再運用到廣泛的慈濟利民之善舉上來。結果福報反而愈發增上,並為來生做好了積極的准備。有智慧之人就是這樣從長遠角度考慮,力圖使人生進入一種良性循環。圓波就是這樣的一種人。

記得二○○○年五月我去廣東江門市時就住在圓波家。他家的別墅坐落在一個風景優美的山下,整個山谷充滿鳥語花香,閒雲流水相互唱和、俯仰,真真切切是一個禅修的絕佳去處。在這裡呆了幾天,其間圓波向佛學院漢僧經堂捐助了一百萬元善款。拿到一大箱滿滿的人民幣後,我在內心真的很隨喜他的這一功德。不過與他相處的這麼多天中,我最隨喜的還是在他家的陽台上,他所講述給我的他的學佛經歷。這種向上、向善、向最究竟的去處攀登不息的努力,才是讓我最感欣慰的。

我學佛的境界並不高,但我總願把我體會到的佛法美味與世人共享。這小小佛味在我是很值得珍惜的人生境況的提升,於別人恐怕也不無裨益。當越來越多的人體味到這妙法滋味,並將之也和盤托出奉獻給別的眾生時,我想這世界恐怕也就即將歸之為納百川為一味的法海寶洲了。

自小在香港長大的我出生於一個父母都務農的家庭裡,家中有八個兄弟姊妹。我們這個家庭雖大,但卻不是一個佛化家庭,八個兄妹當中,只有我和一個姐姐最終走上了學佛之道。父母的文化水平只有小學程度,自然無法給予子女正確的家庭教育。他們雖然燒香拜神,但對宗教卻無論如何也談不上“信仰”的層次。他們拜廟的目的只是求個心安理得,當然也包括一些無知的祈求,因為他們認為一切都是“上天”所賜,當然需要禮拜各方天神。至於真正操縱人命運的因果規律,他們卻一竅不通。

幸好我還有機會接受學校教育。中小學是在香港讀完的,接著便到台灣讀大學,念物理系。記得那時很迷數學與物理,但讀起書來卻讀得異常痛苦。一方面是由於沒有這方面的天分,一方面是覺得,不論用X、Y怎樣推理,也無法得出關於宇宙的一個通用運動規律的公式來,更不用說用數學公式、物理定律去解答我日漸增多的對於人本身、社會本身的疑問了。那時我無有任何確定的宗教信仰,但感覺上似乎總對佛教多了一份關注、一份好感。上大三時有次偶然看報紙,忽然發現有一篇介紹廣欽老和尚的文章,盡管很短,但它講述的有關老和尚慈悲心切的點滴話語卻長久地打動了我,看得我莫明其妙地流了很長時間的淚。當時的我太佩服在一個混濁不堪的社會裡,一個老和尚能有如許的清潔悲心,於是不懂任何佛教儀軌、教義的我便在心裡自覺自願地“皈依”了他。

大學畢業後返回香港,在新界的一所英文中學裡任教,教授物理和數學。那時的我雖對廣欽老和尚佩服得五體投地,但由於業緣所限吧,我卻一直沒有緣分得以深入佛法去真正聞思,思想認識上對佛法的甚深義理仍然處於無知狀態。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在一間書店裡看到了馮馮居士的作品,就好像久已遲鈍的心地突然被一把利刃劃開一道口子一樣,心間忽然閃過一道靈光,“為什麼不把它們全買回去好好看一看呢?”等到逐一細看過這些書籍,我才算是慢慢對靈界、鬼神、六道輪回及佛門六通等現象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但一些基本教理,如四聖谛、十二因緣、真俗二谛、因果律、緣起性空等還是不明所以。因而在讀《心經》、《金剛經》時,總是對空有之間的關系一頭霧水。雖然如此,但馮馮居士的文章對一般普通大眾而言,還是很具有啟發性的。不久我終於請到了一本我欽敬已久的、早已在心中皈依過他的、廣欽老和尚的開示語錄,好像與他老人家特別有緣似的,我總覺得他說的話句句都印在我心裡。他教導出家與在家二眾修行的一些基本原則,實是所有修行人都不該錯過的良訓。特別是在讀過這本開示錄後,我自然而然地對因果律產生了定解。我覺得這就像天要下雨一樣自然:為什麼我對廣欽老和尚情有獨鐘?如果不是前世積下這親近之因,現在的親近之果又何從得生?可歎自以為聰明睿智、遠見卓識的人們,恰恰是大自然中最沒有眼光的一群。我們可能連剛剛發生過的事都記不得,但我們卻那麼自信地認為我們沒有眼見、沒有記憶痕跡的前世、前世之因絕對不存在。老鷹能在三千米的高空發現地面的一只兔子,我們人類能嗎?整天說眼見為實,戴上十副眼鏡,你的眼見又有多遠?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所以我從心底喜歡、敬愛廣欽老和尚的情感,我想這因緣也許很久以前就已種下了。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就一定存在,我只是想說明這世上沒有無因之果。

打開了因果律這個結症,我的學佛之路平坦了許多。有了一定的聞思基礎後,在一位法師的指導下我開始了禅修。我自己感覺之所以有了一些佛教理論知識並不能全部轉為道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我沒有定力,些微的外部刺激都可以轉換我的注意力。還要這麼心隨境轉的話,恐怕當死神降臨時就只能再次被業力所轉了。再來人可於鬧中取靜,我想我還是靜中求定吧。記得那時我常常帶著我最喜歡的一條狗跑到一個僻靜的山頭,找塊平坦的石塊後就開始在上面“止觀雙運”起來。四周靜悄悄的,小狗乖乖地臥在我的腳邊。雲在青天上、水繞山間流。閉上眼睛,你會感到心融化在藍天裡,萬事萬物競自由,與你一點也不妨礙,整個境界空靈一片。每每打坐完畢,睜開眼睛再一次目擊山下奔波不停的芸芸眾生,我心裡就一陣陣難過:什麼時候大家都能靜下心來一起體會心的平靜與幽香啊?我真的是願意以心香一縷供養所有眾生。

在那家英文學校工作了十余年後,為了將全部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修行上,並著手編寫佛教普及讀物以便與大眾共享佛法甘霖,我主動辭去了教職,專一把佛法當成工作與生命的全部。可能我的前世所植善根比較深厚吧,這一世顯現上的福報還比較大,無論是生活還是行善,所需的錢財倒是從未匮乏過。以前曾認為錢這個東西盡管不是精神富有的標志,但好歹也是養家糊口的必須。與佛法相濡以沫了這麼多年後,卻越發覺得如果不把千金散在能幫助眾生啟發靈智、脫離苦海的“刀刃”上,那這財富真的是一種不堪承受之重負。故而下定了萬般不求、金銀不為所累,但求了達心性並與眾生同享佛法甘露的決心後,身心世界豁然通泰,於是便一門心思投入到聞思中來。越是深入經藏、越是定慧等持,我對佛法的殊勝也就感觸越深。雖然我自己還不可能超越世間法,但十多年的學佛經歷已足以使我以身心的全方位改觀對佛法做出一個由衷的評論:它可以讓我的生命無拘無束地自由綻放!

由於編書的緣故,我經常往來於香港與內地的一些大城市之間。轉的地方越多,越感到末法的悲哀:表面上看來,幾乎每個沿海開放城市都有一批數量不少的信佛者。其實你問問他們,十有六七連五戒十善都不懂。他們往往是跑道場的最熱心分子,東西南北經常都能看到他們成群結隊的身影。對他們來說,跑道場、參加法會、拜見高僧活佛、舉辦佛事活動就像是趕廟會一般熱鬧。一些人拜佛進寺的理由很難與了生脫死掛上勾。我眼見身邊許多念佛的人,一方面對這個五濁惡世如此貪戀,一方面又口口聲聲一口一個“阿彌陀佛”。因為這種緣故,故而清淨的道場實在難覓。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九七年當我頭一次聽聞了色達喇榮佛學院的名字後,我就想無論如何我也要親自去一趟這個地方。如果真是一個殊勝道場的話,本來就置身於末法時代的我,要是錯過這段因緣,那就恐怕百千萬劫也再難遇解脫勝緣了。下定了決心後,我便只身奔赴了只是兒時在上地理課時,從地圖上了知的那一大片深褐色的高原。

高山反應肯定多多少少有一點,但心靈的反應則讓我永生難忘。不想說太多贊美學院的話,因為說得再多也難以打消有些人“眼見為實”的習慣,那就還是讓他們去“實見”吧。我記得當我在到達學院的第一天晚上,按照慣例在打坐時,定中出現了以前從未有過的瑞相。當然我並不執著它們,而接下來在學院的聞思過程則讓我猛然間回憶起宣化上人的一句話:只要我宣化在,就不允許末法存在。曾經對宣化上人的這句話總是做悲觀理解的我,忽然對之迸發出強烈的信心。我在想:只要有佛學院在,這正法就能久住!只要有法王在,有許許多多的漢地、藏地乃至全世界的高僧大德在,這正法就能久住!只要有正信的佛教徒(包括我自己)存在,那就一定不允許末法存在!

佛學院之行,讓我對密法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對自己未來修行的方向也更加明確了。從學院回來後,我加緊了修持與編書的步伐,因為我想把更多、更新、更好的精彩法味介紹給大家。

回想九五年我正式皈依佛門時發下的誓言,“生生世世不離上師三寶”,我就感到一個誓言的能否達成關鍵在於你是否有了定解,否則都可以理解為是頭腦一時發熱的產物。從當初看廣欽老和尚的事跡介紹到參訪佛學院,我自己感覺自己正是在走著一條越來越理性、越來越自覺的學佛之路。選擇、思考,再實踐、再思考,當遙遠的地平線上的第一道曙光漸漸演變成漫天飛動的輝煌雲霞時,我終於見到了心中的那個目標在遠方向我展示了她的全部燦爛圖景。因而我才願把全部的生命投入到一場盡管路途遙遠,但決定獲勝的競技中。

我無法表述佛法對我的惠澤與再造之恩,我也無法形容盡我所嘗到的佛法滋味。就讓我這小小的一滴佛味融入有緣者的心間,好讓我們一同體會一種久已遺忘的來自心靈的感動!

在舒心悅意的環境中,一邊享受著大自然的畫意詩情,一邊聽聞圓波的話語,我的心感受到了難得的一種輕松。幾天的相處讓我發覺圓波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修行上,他從不執著任何外在的聲色名利。這一點讓我感慨萬千:貧窮的人在拼命聚斂財富,而有些富貴如圓波者卻又把別人為之雙目圓睜的錢財投入佛教事業。個中因果實在令人三思玩味。

看到圓波我就想起了香港的佛學博士郭兆明,這個億萬富翁擁有十四家房地產公司,同時又因修有所成而榮任香港顯密學會會長。他平時以粗茶淡飯為樂,所穿的衣服等行頭價值不過一百元,在外人看來根本不配億萬富翁的身價。有空他就到廣東、斯裡蘭卡等地大興佛事、廣捐善款,過著一個在家居士標准的佛化生活。他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人生在世應利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為社會、為他人多做些有益的事。”想到這句話,我就想說,對郭兆明這樣的億萬富翁而言,最大的財富不是擁有了錢財,而是擁有了將生命依托於佛法的智慧。

圓波是不是億萬富翁我並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他也下定決心用全部生命去體證佛法真義。我很贊歎他的這種選擇,因為錢財的確是身外之物,人生在世最應執取的是未來的生死趨向,為此我們就要廣積資糧,但願這福智雙足能讓我們輕松跨越無明與輪回的深壑險灘。

 

上一篇:海濤法師:有一陣香味,這種現象對往生者是好是壞?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以思辨求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