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又叫復發性口瘡,是由於某些原因,如胃腸功能紊亂、維生素缺乏、精神因素等導致內分泌失調,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產生的疾病。其圭要臨床表現為口腔黏膜出現綠豆或黃豆大小的淺在的小潰瘍,患處有燒灼痛感。由於春節飲食,睡眠,生活不規律導致髒腑功能失調,而致口腔潰瘍,常見類型有心火亢盛 陰虛火旺兩種類型
心火亢盛
臨床表現 口腔潰瘍反復發作,潰瘍周圍黏膜紅赤,灼熱,疼痛明顯,口干心煩,舌尖紅,苔薄黃,脈數。
蓮子甘草茶
配方: 蓮子15克,甘草2克,綠茶葉5克。
制法: 將上物一並放入茶杯內,沖入開水浸泡。
功效: 清心洩熱。
用法: 代茶頻飲。
竹葉通草綠豆粥
配方: 淡竹葉10克,通草誣克,甘草1.5克,綠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 將淡竹葉、通草、甘草剁碎裝入紗布袋,與綠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鐘,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 清熱瀉火,解毒斂瘡。
用法: 早晚分食。
鮮藕蘿卜飲
配方: 生蘿卜數個,鮮藕500克。
制法: 上二者搗爛絞取汁液。
功效: 清熱除煩,生津止渴。
用法: 含漱。每天數次,連用3日。
蓮心栀子甘草茶
配方: 蓮子心3克,栀子9克,甘草6克。
制法: 以上諸物加入開水浸泡。
功效: 清心瀉火。
用法: 每天1劑,代茶頻飲,可連用3劑。
地芩竹葉飲
配方: 生地15克,黃芩9克,淡竹葉15克,白糖適量。
制法: 前三味加水煎取湯汁,調入白糖。
功效: 清心瀉火。
用法: 每日1劑,分2次飲用,或代茶頻飲。
陰虛火旺
臨床表現 潰瘍周圍黏膜淡紅,疼痛輕微,反復發作,伴有心悸,失眠等,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烏梅生地綠豆糕
配方: 烏梅50克,生地30克,綠豆500克,豆沙250克。
制法: 將烏梅用沸水浸泡3分鐘左有,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細,與烏梅拌勻。綠豆用沸水燙後,放在淘籮裡擦去外皮,並用清水漂去。將綠豆放在缽內,加清水上蒸籠蒸3小時,待酥透後取出,除去水分,在篩上擦成綠豆沙。將特制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襯以白紙一張,先放一半綠豆沙,鋪均勻,撤上烏梅、生地,中間鋪一層豆沙,再將其余的綠豆沙鋪上,揿結實,最後把白糖撒在表面。把糕切成小方塊。
功效: 滋陰清熱,解毒斂瘡。
用法: 作點心吃。
生地青梅飲
配方: 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
制法: 將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適量,同煮20分鐘,去渣取汁。
功效: 養陰清熱,降火斂瘡。
用法: 每日1劑,分2~3次飲服,可連用數日。
生地蓮心湯
配方: 生地9克,蓮子心6克,甘草6克。
制法: 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 養陰清熱。
用法: 每日1劑,連用數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