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潤百富》:現代社會,在商業文化和社會功利主義盛行的當下,因為生存壓力大,很多人在得與失的問題上找不到平衡點,患得患失,予取予求,包括對待慈善事業也是一樣,慈善在很多情況下不具有力量,被懷疑、侮蔑甚至以怨報德,面對這種情況,如何修得您所說的慈悲心?如何推近民心向善?
濟群法師:要平衡得失,首先需要對因果有正確理解。
因果有二,一是外在因果,即由言行導致的客觀結果;一是內在因果,即由言行逐步造就的生命品質。很多人做慈善或宣揚慈善時,只是將之作為社會大眾推崇的道德行為。如果定位於這種外在因果,往往會在付出後希求社會或受助方認同,以此作為回報,這就難免摻雜功利心,甚至演化為一種變相貿易。或是因為看不到行善的及時回報而失去動力。
事實上,慈善應該是由慈悲心發出的自覺行為,並在實踐過程中使慈悲心得到增長,人格得到完善,生命品質得到提升,這才是行善的最大回報。而不在於外界如何看待,也不在於受助者是感恩或誤解。如果我們認識到這一點,認識到慈善對生命改善的意義,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就像人們認識到事業、財富重要時會不懈追求那樣。
至於推進“民心向善”,應該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幫助民眾正確認識慈善行為對於自身生命改善的意義,也就是當下利益(令內心調柔安樂)和長遠利益(令生命品質得以提升)。其次,需要大力弘揚傳統文化中高尚的道德理念,如儒家提倡的仁義,墨子呼吁的兼愛,大乘佛教倡導的慈悲濟世精神,這些思想都是鑄造慈悲品質不可或缺的基礎。